佛论“我”“如我”“假我”到底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02-28 03:30:37作者:楞伽经讲什么“我”的定义,是指自己的身体当中,有个主宰者。这个主宰者,能够主宰属于自己的一切,譬如:身体、精神,以及属于身体和精神的一切;同时,这个主宰者,它本身是常住的—也就是说,水远是固定的、不会有所变易。具备如此的特性,才可以被称为“我”;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我”。《成唯识论》卷一说:“我,就是主宰的意思。”唐·窥基大师所著的《成唯识论述记》
对此加以解释说:“我,就是主宰的意思,就如一个国家的国王,他统治着一个国家,在国家当中,他是最大的,所有的人事都必须听他的命令行事。
因此,他在这个国家中,是很自在的;同时,主宰的意思又如古代辅佐国王处理政务的宰相。宰相有决定、判断一切政务的权力,他要怎样,一般官吏就得怎样,不得有所违背。所以,主宰的意思就是说:它本身是自在的,是能支使属于它的一切的…“我”,这个名词是源自于世俗的称呼,在世俗上,一般都认为人有“我”。如果人没有“我”,人怎么能活着?而且有思想、感情、意志,有种种的活动?这不是“我”在作用吗?如果人没有“我”,这些又从何而有?世俗所谓的“我”,可能是指生命或精神、身体、思想等等。但佛教却认为,不管是生命或精神、身体、思想等等,都不具备“我”的特性。它们都没有主宰的作用,也没有常住不变的本体。
所谓人,只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有;五蕴分散,人也就不存在了。生命、精神、身体或思想,不过是五蕴当中的一部分。五蕴当中的每一蕴的存在与活动,都是与其他各蕴相依相关的,因此,都不具备“我”的条件,不是真正的“我”。所以,世俗所认为的“我”,只是个“假我”,它的存在是暂时的。〈佛地论》卷一说:“我,只是五蕴集合而有,是世俗上的称呼,它只是一种假名,并不是真有我的存在。”
佛教是穷究人生宇宙究竟真理的宗教,世俗的“我”,在佛教以智慧观照分析之下发现并不存在,因此,佛教主张“无我”。“无我”是的基车理之一也是佛与他条教,和世间学术不共之处。也许,你会问:既然人“无我”,为什么人不会死?
“我”就是主宰者,“无我”就是没有主宰者,人的生命中,没有主宰者,生命怎么还能活着?而且会思想、有感情、有各种的活动?这不是“我”在支使,会是什么?其实,这只是猜测之词。人“无我”是没有错的,“无我”而生命仍然能存在,仍然能有各种活动,那是受到各人生命的业力与因缘的影响所致,并不是有个“我”在支使。这道理说来很深,在这里不能详谈。
所以,如果说人有“我”,这“我”只是个“假我”,并非人生命中真正有个“我”的存在,只是世俗上为了称呼的方便,所安立的名词。佛教为了随顺世俗称呼的方便,在经典上也会用“我”的,譬如:每部经的开头,都有“如是我闻”的句子,但这只是一种方便称呼,并非佛教认为人有“我”。(大智度论》卷说:“佛陀的弟子们虽然都知道人是无我的,但为了随顺世俗的说法,所以才说我;可是,并非表示人生命中真的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