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国寺举行宋代手抄密谱迎请暨皇家佛乐CD首发式
发布时间:2024-10-12 03:28:32作者:楞伽经讲什么佛教在线开封讯 2010年6月26日上午9点半,在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内举行了宋代手抄密谱迎请暨皇家佛乐CD首发式。若隐若现空灵舒缓的梵乐如潺潺溪流,飘荡在古都开封的上空,时间仿佛在那刻停止,拂去人心底的浮躁,空气中弥散着宁静、安详。
位于古都开封闹市中心的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原名建国寺。北宋时期作为中国最大的皇家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更因一枝独秀传承至今的佛乐名满天下。寺院内专门修建了演奏佛乐的专业“剧院”维摩院,以及为一般游人和香客演奏的“乐棚”。在皇室的要求下,寺院对佛乐曲目的整理和收藏成为传统。从而让大相国寺佛乐达到鼎盛阶段,据历史文献记载,平常有乐僧100余人,多时达400余众。每逢大型庆典,均邀请800著名乐僧协同演奏,合奏规模宏大,演奏气势恢宏,堪称“天下第一佛乐”。负责寺院对外事务的宏观法师认为这个说法名副其实。他介绍说,大相国寺佛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北齐天保六年寺院开山便有记载,至唐天宝年间,寺院已出现完整的乐队,至唐大历年间,寺院已将佛乐演奏定为制度。到了北宋时期,大相国寺佛乐也达到鼎盛阶段:寺院组织了庞大的专业乐队,为国仪之用。
大相国寺策划郭力介绍,2002年大相国寺方丈心广法师恢复成立佛乐团。经过8年的发展,大相国寺佛乐团目前拥有25名乐僧,他们为大相国寺的佛乐文化复兴不遗余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经过多方努力,大相国寺终于在北京找到大相国寺宋代皇家佛乐手抄密谱,并成功请回大相国寺。
自该寺院创建之始便有乐僧越仁大师、虚真大师在寺院演奏佛乐的记载。至唐天宝年间,大相国寺已出现完整的乐队,并于高僧在法华经开讲之前,敬献佛乐谢佛恩以吸引信众。到唐大历年间,寺院将向佛献乐定为制度,开坛讲经必由乐队献乐,以表庄严和虔敬。这一传统的形成也使得寺院开始注意对佛乐曲目的整理和收藏,这无论对寺院佛乐的弘传和建设,都有着重大意义。时至今日,单从佛乐曲目的传承来说,由于大相国寺至今仍保存着大量较完整的古乐谱,研究中原佛乐和古代音乐的学者,都必须把大相国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在客观上,便使寺院在传统音乐方面秉赋一种广泛的代表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源于寺院对文化传承较好继承的优良传统,大相国寺佛乐,已成为整个中原传统音乐的典型代表。
大相国寺的音乐包括“梵呗”和“劝世曲”两种。大相国寺曲谱原存比较完备,时至今日,大相国寺仍保存着大量较完整的古乐谱,在传统音乐方面禀赋一种广泛的代表性,并在2007年大相国寺佛乐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铜匾和证书,成为整个中原传统佛教音乐的典型代表。经发掘整理诠释106首梵乐,并编排了《白马驮经》、《相国霜锺》、《普庵咒》、《宝鼎赞》《菩提树》等数十首佛乐曲目,从而让空静舒缓梵乐重现辉煌。
器乐在佛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相国寺演奏乐器包括法器和乐器。用于念经时的发声器为法器,如振金铎、木鱼、钟鼓等;用于单独演奏、也可诵经时伴奏的称为乐器。“筹”就是出类拔萃的乐器之一,它像笛又像箫,发出的声音却与笛、箫大不一样。筹管前后贯通,吹孔开在顶端。在大相国寺,有一位87岁的高僧释隆江,2007年,他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皇家佛乐)唯一传承人。
大相国寺宋代皇家佛乐手抄密谱的回归,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梵乐的挖掘。保护、弘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必将进一步提高大相国寺佛乐的文化内涵,有力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
大相国寺梵乐主要在六种情形下演奏:一是日常佛事,一般只有唱念咏赞等声乐曲。逢初一、十五进香献乐,则比日常增加乐器以示隆重。二是佛教盛大节日如释迦牟尼圣诞日等。寺院住持向各个寺院发出邀请,数百名乐僧心怀虔诚集中在一起演奏梵乐,笙管齐鸣,钟鼓震天,从清晨到日暮绵延几日余音绕梁。三是为历代皇帝祝寿献乐。四是民间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等普天同庆,梵乐欢快热烈。五是法会时的演奏。六是每天早晨开山门时演奏,以迎接八方来客。
最早记录大相国寺梵乐的是宋朝梅尧臣的《宛陵集》。“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士院吴道子画,杨惠之塑像,又乐僧鼓琴,闽僧写真,予解其诧。”吴道子和杨惠之是唐代著名艺术家,他们曾在大相国寺作画塑像,描绘寺僧演奏情景。到了宋代,大相国寺成了文人墨客聚会听琴的场所,苏东坡、王安石等都在此留下足迹。《东京梦华录》卷六详细记载了正月十六名流骚客夜游大相国寺、赏梵乐的情景。2009年6月2日,大相国寺佛乐团在北京同仁堂会馆演出,当时众多媒体这样评价大相国寺佛乐:中国功夫惊天下,相国梵音乐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