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讲什么

为何有些外国和尚出门乞讨,中国和尚却自己耕种,只因佛这一句话

发布时间:2023-11-26 03:29:59作者:楞伽经讲什么
为何有些外国和尚出门乞讨,中国和尚却自己耕种,只因佛这一句话

《法华经》上「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这句经文是佛为了提醒出家人,修行一定要有觉心,超越三界六道轮回,并且一定要在此生当中完成这桩大事业。

因为大乘经上说「佛不度众生」,他没有能力把世人统统拉出三界之外。断掉世间一切事,修得清净心,超越轮回,脱离三界,还要是靠自己觉悟。

佛只不过是把宇宙事实的真相为世人说明,把他解脱的经验、方法提供给世人做参考而已。除此之外,佛任何也给不了世人。

因此,这部经典不仅有佛把他自己,修学所得到的成果都告诉了世人,甚至还有许多佛弟子们依照他的理论、方法修学成就的示范。

所以,这部经典里面既有理论有方法,也有示范,比如《二十五圆通章》,就是二十五位菩萨为世人说出他们如何成就的过程。

《楞严经》中【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残生,旅泊三界】虽说也是佛教诲出家人的生活方法,但只要佛法的核心原则不变,行为改变一样也能修得成就。

『不自熟食』说的是出家人不煮饭,每天要托钵外出乞讨食物为生。比如现在的泰国、斯里兰卡等,出家人还是坚持托钵乞食的习惯。

当时中国的皇帝得知佛教后,特地派使者去印度,将那里和尚迎请回国,并且对其非常尊重,甚至称他们为老师。

所以到了中国来之后,他们就由朝廷皇室供养在寺院里,由国家派专人去侍候,因此,出家人从此不用去托钵,不仅饮食生活方式,就连穿着也因来到中国而发生了改变。也就是俗话说的被本土化了。

也许正因为本土化后,当时的佛教才会受到大众的欢迎。

早期的佛教,出家人由在家弟子供养,出家人不用到厨房烧饭。而出家人自己耕种自己煮饭,是到了唐朝的中叶才兴起。

历史明确记载,百丈大师和禅宗第八代祖师,也就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徒孙马祖道一和尚,他们两个人提倡建丛林、立清规,把佛教变成一种制度化。

其中由马祖创办丛林,百丈立清规,而清规就是戒律的本土化,戒律的现代化。遵守戒律的精神,重新修订适合大众修学的条文。

在过去的佛法里,虽然都是同学在一起研究经论,但修行却是个人修个人的,并没有在一起共修;即使共修也不是正式的,人数也不多。

而丛林制度就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佛教大学,由学校规定制度后,大家可以一起修学。

百丈大师提倡出家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种稻米、种蔬菜,要自食其力。这虽然与佛在楞严经上『不自熟食』的教诫相违背,但百丈提倡出家人耕种修行,劳作修行也有一定的道理。甚至把吃饭都列为一门功课,这就是后来的“五堂功课”。

所以,在理论、精神上与佛法不违背;在做法行动上变更,原理原则完全不变,就是大智慧。百丈大师懂得通权达变,给后人起到很大的启示。

正如现在的出家人,一旦此生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那接受的供养,就佛所说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因此,如其披毛戴角,还不如自己种田,自己烧饭,自食其力。

所以,百丈大师立规矩,对当时以及后代的人确实有利益。

但无论是乞食,还是自作,在精神、思想、意念上,都要懂得『寄於残生,旅泊三界』。因为这是佛的教诲,是佛最高的指导原则。

如果把世间看作是一间旅馆,出家人只要这个世间的使用权,不能要所有权。若要所有权,你就成为这间旅店的主人;拥有使用权的,只是这家旅馆的客人,而客人随时会离开,看主人则不能走,因此无法出三界。

好比出家人只是在三界作客,随时会走,因为三界不是家,若真有如此想法,患得患失的念头自然就变轻,等念头完全没有得失的念头后,也就能就出三界了。

但得失的念头不可能一下就能减掉,因此要逐渐减轻,一年比一年轻,十年二十年真放下后,那就得大自在了。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