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讲什么

《论语》中巧言令色的“小人”,佛弟子应当如何看待?

发布时间:2023-09-28 03:28:40作者:楞伽经讲什么
《论语》中巧言令色的“小人”,佛弟子应当如何看待?

朱晦翁有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夫子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之大,自然是不必多言。同时,他的学说,在古代也起着行为准则的作用。譬如《论语》中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说,君子是道德的典范,是众人效仿的榜样。

当然,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有君子则必然有“小人”,何为小人呢?《论语 学而篇》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其实很容易理解,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常言说君子观棋不语,那他的反面,则是小人的指手画脚;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小人则是巧言令色!

孔夫子之后的孟子,对小人的刻画更加入木三分,《孟子》一书中,孟夫子借用了曾子的一句话来形容小人。即“胁肩谄笑,病于夏畦。”意思是说,小人曲意逢迎,耸着肩膀,一脸的谄笑,尽管他在有意溜须拍马,但给孟夫子的感觉,就如同盛夏时分,在太阳底下的菜地里锄草。短短两句话八个字,小人的丑态跃然纸上,君子对小人的厌恶,也让人感同身受。

从世间人的角度来看,亲近君子,远离小人,这是无可争议的共识。但是,对于学佛人来说,又该如何看待小人呢?汉传佛教文化中,众生皆具如来智慧福德,清净本心本自具足,且佛门广大,讲求普度众生,总不能因为别人是“小人”就放弃他吧?

巧言令色,在佛门中该作何解释呢?小编莲荷觉得,巧言者,绮语是也。

巧舌如簧,就是经文中常常提及的口业,具体地讲便是绮语。

绮语,有意堆砌华丽辞藻,用引人浮想联翩的浮泛之词,引人遐想,导人向恶,倘若因此断人慧根,更是罪莫大焉。从佛学的角度来看,“小人”的巧言,主要还是在于障碍学佛人的修行。而在世间,现实生活中,小人虽遭人鄙夷,却往往能找到用武之地。

譬如,历史上每每有小人祸乱朝政,搅得社稷危如累卵;寻常百姓家中,倘若有小人捣乱,也会鸡飞狗跳不得安生。孔孟二圣人的一番话,无非教育后世之人,警惕那些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伪君子。

再谈“令色”,令就是好,色就是面容。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假如有“小人”,给你一张笑脸,总不能伸手去打别人一巴掌。从孔夫子的君子之道来说,动手打人,哪还有文质彬彬的君子之气。从佛学角度来说,厌恶他人,乃至动手打人,这当然是嗔怒。

小人是天生而来的吗,也就是说小人的本性究竟是怎样的?自古以来,就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种说法,我们不妨看看对佛儒道三家,都有精深研究的王守仁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王守仁讲心学,自言学问无非“致良知”三个字。那么良知又该如何解释,小编举王守仁审案的典故。

王阳明任地方长官,一日擒获盗贼,其人穷凶极恶,软硬不吃,拒不招供。结果,王阳明对他不打不骂,公堂之上,竟然先命他脱下外衣,犯人照做,再命他脱下贴身衣服,犯人则面露羞赧之色。何为良知?这便是良知,除去心中的善与恶,人性当中剩下的便是良知。既然凶恶的歹人,尚且有良知,何况是小人呢?

心学中的良知,重在强调自我的不善不恶本性,或者说还是落在“我执”当中,即阳明所说“心外无物,心即理也”。而佛学中的清净本心,则是大乘行者自我的修持,意在“空与无我”。在小编看来二者是世间法与世出世间法,本是圆融无碍的,所以此处举证阳明审案为例,也未尝不妥。

总而言之,学佛人面对巧言令色的“小人”,倘若因缘具足,能摄受于他,使其改邪归正,回归自性,也是功德一件。假如自己修为有限,不能感化他人,也不应心生嗔怒怨恨,而应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关注莲荷居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