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讲什么

同喜班修学的喜悦

发布时间:2024-08-10 03:25:36作者:楞伽经讲什么
同喜班修学的喜悦

——加入三级修学后有很多感受

有共同修学的伙伴和良好氛围。我们一群伙伴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共同修学,在一起接触时间长,每个人都对我有所帮助。

原先的我说话很直白,想说什么就脱口而出,不太顾虑别人的感受,伤害了别人也没有察觉。辅导员慧杨师兄对我们总是鼓励再鼓励,他教会我要慈悲。观旷师兄是我们的班长,一个女众,不但学历是班级最高的,能力也很强,文笔超好,多次发表过分享稿,人也很热心。担任班长的工作要完成很多的事情,但她还会抽空参加书院的义工,这种发心很值得赞叹!

跟班长相比,我的差距很大,原先我是一个懈怠的人,没有尽到小组长的这份责任,能混则混就是我的习气。比如说小组共修的出勤率一直是班委的一个心病,而我认为反正没有共修的硬指标,就没太上心。智介师兄是转班来的,他对于参加小组共修的决心一直勉励着我,很感激他。

能担任小组长是大家对我的肯定,是不能辜负师兄们的,我自知没有智慧也不会管理,于是就按照书院的修学态度来:共修前认真学习法义和辅助材料,这样参加小组共修的心就不会不踏实。

原先的我在共修中很喜欢抢着回答师兄们提出的问题,还觉得自己在法布施,回答的反应和效果就是给我的一面镜子。这样的表现不但不能为师兄们解惑,反而在增长我慢和浮躁。通过学习,我懂得了要听清楚别人说话的真正意思,回应才有可能让彼此都收益,才能让心慢下来。

虽然我皈依佛门也已经有些年头了,刚入书院还觉得自己是明白皈依的含义才成了佛弟子,甚至还读过济群法师的《皈依修学手册》。如今看来,原来只是家中多了这本法本而已。我发现自己对法义的理解那么表面、那么肤浅。

书院共修的环境让我重修皈依,皈依真是贯穿着整个成佛的修行。再学了一遍法义以后,明白佛法得以传到现在直至未来,是要一脉相承的。这个仪轨是必不可少的,皈依体犹如血脉,得之非常不易,要倍加珍惜,不要因自己的无明和误解而忘失,每个佛弟子都要牢牢守护不舍。

我还发现了共修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共修,就会只是落在自修的局限认知中,无法察觉。三级修学模式对修学态度提出的要求之一是要老实。书院既然有小组共修,也应该像对待我们的皈依体那样护持好。

原先我就自知自己是重病患者,唯有至心忏悔方能消除。书院的学习让我知道原先忏悔的力量为什么那么微弱,是因为我对法的理解就像只把种子撒在了土地的表层,就像盖房子而没把房屋的地基打坚固。

观盛师兄从未修过佛法,是“一张白纸”进入班级的,他在为自己过去的杀生行为发心忏悔,用的是追悔力。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为自己的愚痴犯下的错而忏悔,开始读诵“忏悔文”。我直接跳到了对治力,这样的忏悔不够到位,效果可想而知啊。修学要重复正确,假如只是一次次谴责过去的错误,只是惧怕因果,反而加强了对自己所造业的执著。

慧倩师兄是慈善义工,由于家有些远,共修有些困难,但她对自己职责的用心值得学习。特别是大家的生日,再忙也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包装精美的礼物,亲自和我们共庆生日。我好久都没过生日了,觉得没什么可过的,跟妈妈的关系不太和谐也是我进书院的原因。

因为我生命内在有了烦恼,孝道也是压在心里的石头,误会了妈妈对我的关心。法义中讲“观德不观失”,原来是读读而已,没有用心做。这还让我想起了我们班孝女钟华芳师兄,妈妈二度病危,担任教师工作的她平时要上很多的课,晚上还要陪病重的妈妈,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而且儿子还面临着中考,一家的重担都在一个弱女子身上,多不容易!从她身上,我学习到了佛弟子的担当与坚韧。

前些日子公公往生,很多师兄都去参加助念。我虽然也去了,当日的我还是只看到很多“过失”,还觉得自己才是发心为亡者,不知道助长的是和学佛相反的“只见世人过”。我再次发现了自己狭小的心量。

导师提出在做事中修行,我发现做义工能更好地觉照自己。观若师兄担任了书院读书会的固定义工。那次我去当护持义工,主题是孝道。我听到了她感人至深的分享,她谈到了自己对妈妈态度的转变,在她的努力下,她妈妈也快要进书院了,好随喜她和她的妈妈。其中的艰辛,同为女儿的我非常羡慕。真的是唯有自己做好了,才会感动身边的人。

净师兄她学佛多年,又是形体老师,给人感觉美丽又有气质。可是她虽然工作很忙,文宣组工作却很到位。传灯班委的温卿师兄长年出差,但菩提书院传灯部的工作,他总是尽力参与,小组共修的场地都是他提供给班级使用。

修学以来,我深深得益于导师和修学模式的双重引导。济群导师是难逢的善知识,就像优昙花,就象佛陀出现在这个世间。我唯有倍加珍惜。

虽然当下还没有因缘得见导师,我可以先依止导师修学。期盼自己有朝一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后再入娑婆,广度有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