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珠甘露 从菩萨道到成佛
发布时间:2022-11-23 09:37:07作者:楞伽经讲什么从菩萨道到成佛
从菩萨道到成佛
大乘与小乘
成佛的定义
成佛的机缘
正见
示现成佛
大乘的异方便
大乘情结
大乘的起源
大众部的兴起
梵乘
护法诸天
希腊的影响
菩萨道
发菩提心
小结
从菩萨道到成佛
今天这题目的内容,有部分已在网路上,以〈罗汉菩萨与成佛〉发表过了。不过写那一篇文章,乃是还在瑞芳闭关时;而目前的想法,有些已经不一样了。各位如有兴趣的话,可把今天所讲的跟网路那篇,对照看看,便知其中的差异。
大乘与小乘
关于这题目,主要还是为处理一个老问题,就是大乘与小乘的问题。这问题在中国佛教,似乎已经定论了:反正小乘就是不究竟的,故小乘唯有回小向大,才是正途。可是我经过不断的思考与体验后,看法却与前述有很大的不同。
这非只是教理的问题,而是牵涉到学佛修行的终极目标:有人想:既打坐,就专心用方法就好了,干嘛牵扯到什么大乘小乘的问题。事实上,如这问题你不肯定,则恐怕就会让你无法安心禅坐哩!因唯恐「自私鬼.焦芽败种.自了汉」的称呼,便会落到你身上来。
如更详细地论,既学佛修行,便得抉择发心.见地.法门与证量的不同。故从最初的发心,一直到整个学佛修行的最后目标,都会因为我们对大乘与小乘的看法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这问题,对初学佛者而言,似乎并不那么切要;但过一段时间后,碰到很多抉择的时刻,这问题的厘清,就变得愈来愈重要了。
小乘乃求断烦恼.了生死:首先我们用传统的观点来看,小乘与大乘的差异。传统上认定,所谓小乘乃是发出离心,也就是唯求断烦恼、了生死。既现世的生命,本质上就不可能圆满。故修行的目的,唯求不受后有,永不再来这个世间受生。
大乘则为成佛.度众生.庄严佛土:至于大乘最后的目标,也讲得很明确,而为成佛.度众生。甚至净化娑婆世界,使成庄严佛土。
关于小乘的目标,乃比较容易理解。至于大乘的目标,其实里面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即牵涉到,我们对于「成佛」的定义─即我们对于「成佛」,到底了解多少?
成佛的定义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相信很多人于初开始学佛时,就已听到这样的定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要成佛,首先当得去觉悟,不只自己能觉悟,且要能帮助他人觉悟。当这自觉或觉他的程度,能做到圆满时,乃能成佛也。这个定义,很多人当已很熟悉。可是我们真明白了吗?还是有一些未发现的问题呢?
福慧两足:其次,又定义「佛为两足尊」。这两足尊,最初只意指,为人乃是两足的动物。故人类中最尊贵.最尊崇者,即是佛也。而待大乘佛教兴起之后,这两足尊,才被解释为福慧圆满的意思。
释迦牟尼,圆满了吗?于是根据以上的定义,我们就来省思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看算是圆满了吗?当然就自觉而言,他是圆满了;但是就觉他而言,却也未必。
因为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先于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后,才开始说法度众生的。而不是:先度化众生,待觉行圆满后,才示现成佛的。而即使于成佛后,才说法度众生;且这觉他之行,也没有圆满!事实上一直到佛涅槃之前,还是有很多人未受到度化。如果他当时就已觉行圆满,则我们应早已解脱了。
故其在《遗教经》中,反是留下这句话:「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对未度者,皆已作得度因缘;这就算觉行圆满吗?我想「圆满」,应不只是如此尔。
所以从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来看,他的觉行却没有圆满。除非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皆已学佛.觉悟.解脱,否则觉他之行,不得谓为圆满也。
其次,从福慧两足的角度来看,释迦牟尼佛在一生之中,福德就圆满了吗?也不尽然。他还有好几次,因过去的业报现行,而产生一些身心不调适的状况。因此不管是从觉行圆满,或福慧两足的定义来看,释迦牟尼佛都未圆满也。
而如就圆满的需求来看,则根本不可能圆满的。因为从缘起的观念来审思,既一切法皆互相牵涉,则有一法不清净,即意谓佛也未圆满也。
所以若要待一切圆满,才能成佛;便就根本不可能成佛了。这是第一点,我们对成佛的定义,其实是有很大瑕疵的。
成佛的机缘
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其次,在大乘经论里,都说到一位众生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成佛,乃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这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不管怎么算?但对每位众生而言,皆如此也。
若众生同时发心,当同时成佛:于是如这说法确立的话,则众生若同时发心,当同时成佛。而在经典上,也常说到:佛说法后,七万二千天子同发菩提心。于是既这么多众生,同时发心;当于三大阿僧祇劫后,同时成佛。
然同一佛国世界中,又不许有二佛同时出世:可是不管在原始佛教,还是大乘佛教里,又有另一种说法:在同个大千世界里,不可能有二佛同时出世。就像于一国土中,只有一个国王,而无两个国王。于是这便与前述相矛盾了:既同时发心,当同时成佛;可是又不许两位众生同时成佛。
或曰:一在此方成佛,另在他方成佛。或有人说:既不能在同个世界里,同时成佛;那就在不同的世界里,同时成佛吧!如很多经典授记成佛时,都是指在很遥远的他方成佛─那地方的众生都不能成佛,而只待我们这世界的众生去成佛吗?
其次,既修行于此方,却成佛于他方,也因果不相应吧!因此所谓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却非这么单纯。
有曰:八地菩萨即能示现成佛。另外在大乘经论上,也说到:如已证得八地菩萨者,即能示现成佛。像《普门品》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中,乃有: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但何以此土从释迦佛涅槃后,至弥勒成佛五十七亿年间,竟无佛示现呢?而在大乘经典里,既有很多大菩萨,不只是八地、九地,而且是等觉、妙觉。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不都是等觉妙觉的菩萨吗?何以不示现成佛呢?而必等到五十七亿年后,再由弥勒菩萨来示现成佛!
是不慈悲,或因缘不具足呢?还是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所以不能示现成佛呢?
所以即使每部大乘经典,都一再劝说:当发菩提心,当修菩萨道,就是为了将来成佛。但既五十七亿年间,不可能有你;也贤劫千佛名单里,不会有你。你何不算算,到什么时候,才轮到你成佛呢?
在大乘佛教里,曾这样公开质疑的,倒未听过!一天到晚劝勉成佛,结果却只是无限期的空头支票尔!
正见
圆满,不是终点之意:因此我们必须对「云何成佛?」这个问题,重新检讨。如前定义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或「福慧圆满」才能成佛。但圆满,却非终点之意。
很多人都会把一个工作做完了,便称之为「圆满」。禅七七天结束了,不管有没有开悟,皆是圆满了。而佛七七天结束了,不管有没有证得一心,皆是圆满也。
反正事情能有个终结,便算圆满了。所以每个人于下意识中,就是期待能有个最后的终结。我们修行,不管要修到什么时候,但总会有终结的。于是乃为已圆满故,所以成终结;还是因企求终结,所以憧憬圆满呢?
事实上,既生命是缘起的,而缘起即不可能有终结也。所以不管是为已圆满故,所以成终结;还是为终结了,而称之为圆满,都是不合理的。
所以设想修行有个终点,且名为成佛;而成佛时,便一切皆已圆满了。却只是一般人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心有分别取舍,便不可能圆满矣!因此若谓必圆满,才能成佛。但从事相来看,乃不可能圆满也。由是圆满,乃是从「心法」上论的。何以故?若心不再分别.取舍,即是圆满也。
而凡夫众生,却都是用分别取舍的心,来企求圆满,故乃如缘木求鱼,而终不可得。因此释迦牟尼佛圆满了吗?既佛已断除一切分别取舍之心,故那还有这个问题呢?所以既佛已圆满了,也八地以上的菩萨,都圆满了。
不以『自性见』,来意会圆满:既凡夫俗子是从事相,来论圆满;则这圆满,其实是带有「自性见」的意味。有一个终极目标,一个永恒的境界,可称为圆满。这即是「自性见」也。故除非我们对于缘起的空义,能深入了解,否则要跳脱出自性见的樊墙,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诸法无我,谁来成佛呢?其次,三法印中既已确认「诸法无我」,那还有谁来成佛呢?所以若以成佛为修行的目标,即表示「我」见还在,故我可以成「佛」。
所以愈想成佛,即代表其我见愈固执。而如我见全去除后,便连这个问题都不存在矣!尤其众生所谓的成佛,都是从「报身」去设想的;于是这不只我见昭昭若存,也身见梗梗如山哩!
因此,若无始以来的「我见与自性见」不彻底消除的话,连开悟解脱都谈不上,更何况成佛呢?所以结论很明确:愈有心成佛者,便愈成不了佛也。对于这个结论,我们可在《法华经》中找到印证。
在〈化城喻品〉里,乃说到「大通智胜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事实上,这段文字有点瑕疵,其应是:「大通智胜菩萨,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于是大通智胜菩萨,便继续安忍等待。「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猷不在前。」
为什么坐了那么久,而佛法犹不在前呢?因为愈有心成佛,便愈成不了佛。这种情况就像禅宗所谓:不能将心待悟。你愈等着开悟,便愈不能开悟也。所以前之「破魔军」者,顶多是破外魔,而未破内魔。而内魔者,即是想成佛之心也。
所以,若以成佛为诉求,而行菩萨道。其实不只不能成佛,连菩萨道都会变质的;因为这乃是由「我见」而主导的。
示现成佛
既诸法无我,谁来示现呢?因此下面我们更得要来处理这个问题:既诸法无我,谁来示现成佛呢?我们过去的观念,认为有一位菩萨,他因众缘成熟了,便示现成佛。这还是用「有我」的「分别心」去设想的。但若从诸法无我的道理去思惟,应该不是这个样子。
法界净因缘成熟故,示现成佛:所谓法界因缘成熟,就像在中国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必会有孔子─亦即思想的统合者,这样的人物出现。他姓什么倒不重要,但一定会有这样的人物出现。这就像希腊的文明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也会有苏格拉底的现世一般。
同样,从中国周朝的封建制度,发展到最后,也必然会产生大一统的帝国。完成这任务的人是谁呢?乃秦始皇。而这情况又像罗马,也会产生像凯萨大帝这般的人物。
同理,若法界中众生的道心坚固,疑情浓烈,便会有众生示现成佛。我们不需要从「个体化」的思想,去追问他最初如何发心?经过什么历程?而最后终能成佛也。
法界本是一心,故只示现成一佛:于是既以法界净因缘成熟故,示现成佛。则为法界本来一心故,只示现成一佛。
问:云何法界本来一心呢?答:为缘起无界限故,尤其既清净心,乃是就「性」而言,当更只有一心。
由是既法界唯一心尔,则于一心中,当只可能示现一佛,而不可能示现二佛。
因此我们再回头省思: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菩萨,为什么不示现成佛呢?乃为法界净因缘不具足故。那法界净因缘,何时能具足呢?若众生的善根成熟─亦即道心坚固,疑情浓烈,法界净因缘乃能具足。
于是为舍利弗.目犍连等之善根淳熟故,感应得释迦成佛:所以我们既可说是因释迦牟尼成佛了,所以来度舍利弗、目犍连等众生。反之,也可以说:为舍利弗、目犍连、迦叶尊者等众生的善根成熟了,所以感应得释迦牟尼从兜率天下降示现成佛。在缘起的世界里,本来就是互相影响的,而非那个是主导的,那个是附从的。
众生的善根何时成熟?也是菩萨生生世世教化的结果。至于众生的善根,何时成熟呢?既可以说是:菩萨生生世世教化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文明发展到那阶段,自会有这种需求。
关于从文明的发展,而对应有成佛的可能,这问题已于〈问世间,情为何物之三〉说明过了。现不反复,若有兴趣者,可回头再去参考那资料。
若善根的众生已度化了,佛又示现涅槃矣:以文明的演进,却不像西方人所想象的,唯沿着直线继续上升;而是像波浪一样,当上升到极点后,便又开始下降矣!而下降之后,众生的善根乃愈来愈差,故这时佛又示现涅槃也!
所以我们不能用「个体化」的思想,去设想:有位菩萨,他成佛了,或示现涅槃了。而当从整个法界的众因缘去考量。
譬如云起云散.本无来处与去处:我因为住山的关系,常有很多机会看云─云未必是从远方飘来的。通常于朝阳下,慢慢将地面的露水蒸发了;当蒸发到天空,到某程度后,便凝聚成云。故有一朵朵的云,呈现在蔚蓝的天空中。而这些云,如天气好,便可继续上升扩大,最后又消失而化成水蓝色的天空。其从聚到散,约几小时的时间。所以云从那里来?云往何处去?其实它没有来,也没有去。只是因缘成熟了,它就出现也;因缘分散了,它又消失矣!
同理,佛的示现亦然。所以我们不必指望:我要很努力去修行,以待三大阿僧祇劫后能成佛。以这还脱不出「我见、自性见」的思考模式。
所以在《圆觉经》里,有一段经文:「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既脱不出「我见、自性见」的思考模式,这便是「以轮回心,生轮回见」,而根本不可能证入如来寂灭大海的。所以一切众生,先别奢想成佛,还是先断无始轮回的根本,再说吧!
「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因此从究竟了义来看,心想成佛,就已是颠倒了;那堪更问:何时成佛?连问题都问错了!还能有什么答案呢?所以谓:三大阿僧祇劫后成佛,也只是大乘的异方便吧!
大乘的异方便
因此讲到这里,我们只能说:以『成佛』为目标,而诱导众生来行菩萨道,只算是大乘的「异方便」尔。如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因为那位学佛者,不想成佛呢?
对学佛者,是否都想成佛的问题?倒让我联想到一个公案:
洞山谓云居道膺禅师曰:「吾闻思大和尚生倭国作王,是否?」师曰:「若是思大,佛亦不作。」山然之。却未必每个学佛者,都想成佛也。
问:这异方便的最后目标,是生死烦恼的解脱吗?
答云:以后期大乘之不断诋毁阿罗汉为焦芽败种来看,其最后目标却不在解脱也。
如果这异方便最后的目标,也是为了让众生能断烦恼、了生死,这还不失为善巧方便。但我认为大乘的异方便,却不是单纯地为了「断烦恼、了生死」而已!
我们看大乘佛教的发展,在早期时对于阿罗汉,还是相当地尊重;而后愈发展,就愈贬损阿罗汉。到最后,乃如《维摩诘经》说的:
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宁可犯五无间罪而入地狱,也不要变成阿罗汉。这对阿罗汉还不够诋毁污蔑呢?故言下之意,乃谓它最后的目标,其实不在解脱也。
问:既成佛不可得,解脱无所求,何以为大『乘』呢?所谓「乘」,乃谓能到彼岸也。而大乘,究竟欲达那个岸呢?
大乘情结
这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在中国佛教的系统中,却少有人能作正面的省思。为什么?
北传的子孙,能避免于中国情结和大乘情结者,乃凤毛麟角也:因为我们都认为既是北传佛教的子孙,当就应顶礼、膜拜大乘佛教。故认为既中国佛教才是最好的;也大乘佛教才是最究竟者。
所以今天要论真正的佛法,首先得避免于中国情结与大乘情结。以北传佛教,其实是经过中亚细亚,才传到中国来的。而中亚细亚那一带,因是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以生活不安定,故不可能发展出很精致的文化。
所以佛法必须作了相当程度的调整,才能适应于游牧民族。故再传到中国的佛教,已不是道地的原始佛教。因此除非我们能够避开中国情结和大乘情结,否则没办法去探讨真正的佛法是什么?
虽从大乘入门,但修行体验,却更相应于原始佛教:对于这一点,我乃能有比较深的体会。既在中国学佛,多是从大乘佛教入门的。但是在我多次的修行体验中,却更相应于原始佛教的风格。
于是因于我对原始佛教的了解,以及在修行上的体验,对大乘便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下面首先来探究大乘的起源:
大乘的起源
继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之发展而来
首先它是源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延伸而继续发扬光大。释迦牟尼佛说法乃是应机说法,今天碰到什么因缘,就讲什么法;而不像哲学家,先建立好一个架构,然后顺着架构慢慢铺演。因此虽说法四十余年,一般人却看不到佛法的全体。
而等他涅槃之后,所说的法才慢慢结集,成佛教经典。而后更由专精的论师,来作归纳与统合,故能一览佛教的全体。然又因每位论师统合的结论不同,故形成部派佛教也。
于是再由部派佛教,更分析、统合,最后终能开展出大乘佛法。因此虽大乘佛法的根本还是在原始佛教,但它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既分析得更精辟,也架构得更宏伟。
目前学术界通称大乘有三学:首先是般若中观学,其次是瑜伽唯识学,第三乃真如心性学。这三种学说,虽非大乘所独有的,但在大乘中,乃能发挥得更宏伟精湛。因此这一部分的大乘佛法,我们还是不能不予以崇敬赞叹。
大众部的兴起
其次,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的过程中,初先分成上座部与大众部,而两派因道风不同,故有一些争议:
重律与重法之诤:如传统上说,上座部乃比较重视持律,而大众部比较重视法义。而两者之中,重律的道风,当然是比较简单;因为律文乃是很明确的。
而重法的道风,就没那么单纯了!此为除非已在修行上,曾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否则但凭思惟,却未必能掌握到解脱的心要。而如只注重思惟.理解,便很容易产生一种弊端:就是眼高手低,脚跟不着地。就像大乘许多经论都说「本来成佛」,结果听了老半天,还是凡夫一个,因为根本没有实证的功夫啊!
所以如未解行并重,且有真正的体验;而只是从义理去会意,这光说不练,其实还不足称之为「重法」也。
保守与新进之间:既上座部因为重律,所以比较保守;而大众部因为重法,所以比较新进。其实,保守不一定就是错的;而新进,也未必更高明。主要在于法,能否相应?以及在修行上,能否更有效率?
所以问题的焦点,还是得回归到:对法的确定,对法的修持契入。否则,只在保守与新进间琢磨,我认为没有意义。
量化与俗化之间:既称为大众部,就意谓着人比较多。但人多,就一定是好事吗?且未必,因为这又牵涉到「量化与俗化」的问题。
如众生界中,有善根者却不多;于是为了广度众生,当然得用更多的方便。而更多的方便,就不免有俗化的倾向。因此量化与俗化,其实很难分舍,愈想量化,就愈得俗化。这情况看台湾佛教的诸山头,便很清楚。
正法.像法.末法的结局:既大众部能兴起,即意谓着佛教不得不走上「量化与俗化」的路途。因此于经典上谓:有正法、像法、末法的阶段。故为既大众部兴起,即很难避免于将从正法而变成像法,甚至从像法而变成末法。这是讲到大乘佛教的第二种起源,我认为大众部的兴起,其实是带有很多负面的影响。
梵乘
原始佛教,乃以出三界为唯一目标:大乘佛教的第三个来源,乃慢慢转成梵乘也。在原始佛教中,修行最后的目标,很明确地就是为了出三界,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断烦恼、了生死。
后来,乃渐形成梵乘的格局─理论为般若,行持乃以六度四摄为主导的菩萨道:但在慢慢形成大乘后─初为般若乘,即可看出,虽理论上还以般若为轴心,而讲无常、无我,四圣谛、八正道等。可是在行持上,乃形成以六度四摄为主。而六度首先就是布施、持戒,四摄也是布施、爱语等;乃从广结人缘中去下功夫也。
这也就说在原始佛教中,乃以解脱法为始终的依归;但在大乘中,却以「度人」为要。
大乘佛教中的菩萨,其实是『天王』示现的: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向呢?我经过慢慢沉思,以及阅读一些资料后,慢慢确定:大乘佛教里的菩萨,其实是天王示现的。在释迦牟尼佛初成佛说法时,如《阿含经》所述,却未有文殊.观音.普贤等大乘菩萨。但却有梵天王.帝释天主,经常跟随着释迦牟尼佛前后而为护法。因此在印顺法师的著作里,就说到:其实大乘里的文殊菩萨,乃影射着梵天王;而普贤菩萨,当影射着帝释天也。
然而当释迦牟尼佛已涅槃后,这些护法的天王,若要度众生;当不可能示现成佛的模样,也不可能示现成阿罗汉的模样。因此他们乃以菩萨的形相示现,因此菩萨的形相都是天身。所以大乘佛教里的菩萨,应多是天王化身的。
护法诸天
为祈恶道减少,天众增加故,护持佛教:那天王.天将为何要以菩萨的形相示现,而来度众生呢?我们再从《阿含经》里,找到一些线索。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梵天王首先启请佛能为众生说法。
而启请说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乃为佛如能说法教化众生,就能使恶道减少,天众增加。于是乃为求天众增加,所以护持佛教。为何祈愿天众增加呢?因为他就是梵天王啊!
未必切愿于解脱道:所以这些天王,虽来护持佛教,却不见得非常衷心于解脱道。为什么呢?因为既是天王,当然他的福报是够大的;既时时在享天福,故根本不觉得「生命是苦的」。所以即使解脱道,听起来还蛮有道理的;但对他而言,却还不是那么切身。
第二由于天寿很长,故即使想修行,也不必急于一时。天王不会像人一般,会被车撞死或有夭折.横死的可能。所以即使求解脱,也悠悠哉哉地再等个三劫、五劫不迟。
因此虽听佛法,对修行的意愿,就没有那么急切。然而对他们来讲,若天众愈来愈少,则他们的子民就愈来愈零落,这倒是较急切也。
知空而不证空:于是「虽听闻佛法,但不急于去修行」,这样的心态,终慢慢影响到大乘佛法的教理,故有所谓「知空而不证空」的说词。以天王的善根福德,要深入理解空义,倒是没有问题。至于修证,他们就不着急。
然「知空而不证空」,应用于这些天王身上,且不为过。但若应用在人间的众生上,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人道众生的寿命既短,且灾横蛮多。如失掉这次机会,便万劫难复也。
大乘佛教,乃以原始佛教的教理作号召,再加上『天』道而成:因此大乘佛教,虽一方面是继承原始佛教的教理而发扬光大,也是以原始佛教为号召,但已慢慢渗透进一些天道的成分。
它刚开始当不可能直接用天道的方式,来说法度众生;因为大家已接受佛教了。故只有继续穿著佛教的外衣,也传述一些佛教的根本教理,如三无漏学、四圣谛、八正道等,然后再把一些天道的成分,慢慢渗进去。而这些渗进去的部分,即是「方便道」,而非「解脱道」。
『天』道,特别重视于度众生:如就我对天道的了解,天道乃特别重视于「度众生」。然此之「度众生」,却非断烦恼.了生死的度法;他们既无兴趣,也无能力。然「度众生」,是度到那里去呢?这世成为他们的信众,下世成为他们天国的子民。
这情况就像人间的山头主义,也都急于度众生。但将度到那里去呢?成为山门里的护法.信徒。至于这些人那时候开悟?那时候了生死?他们乃无所谓;他们自己的生死都不着急了,怎会替这些众生着急呢?
为天人都有『慢心』─好大喜功.广揽信众故:而喜欢度众生,这是天道的特色。一为度众生,他们才有子民。二为天道都有慢心,包括梵天王亦然。而慢心愈重,就愈好大喜功;故以招揽信徒,而为成就也。
天道,乃与众生的习气更相应:因此在大乘佛法里,乃变成:虽广度众生入佛门,可是却不希望他们赶快去修行。这在目前的佛教界,尤表现得更明显。事实上,这不是佛道,而是天道,或者说是「附佛法外道」。
那为什么没有人挺身而为澄清或抗衡呢?事实上,天道乃与众生的习气更相应。除非有些众生出离心特别深切,否则天道的说法,乃与他们的习气更相应。这相应大致可分两种:
对有信心.慢心.进取者,美其名为菩萨道:如众生中,既有狂者,也有狷者。以狂者进取,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肯努力去争取目标;于是便把度众生,当做他们的目标和成就感。而有成就感后,当更增长慢心也。所以对狂者的进取,美其名为菩萨道。
对信心不足者,有他力加持.佛国净土:其次对狷者─狷者乃畏避而信心不足也,授以「他力」法门。不必担心修行无成就,具信愿者,即能往生也。往生到那里去呢?到他们的天国去当眷属也。
大乘的『大』,非高明之意;而只谓更涵容.更方便.更复杂也:因此这大乘的「大」,却不是更高明之意。不是因比小乘高明,所以才叫做大乘。当然就号召力而言,必得用「大乘」才行。
客观地说,这大乘的「大」,只是更涵容─包涵的面更广。更方便─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更复杂─既有天道的成分,也有巫教等方术。所以事实上,这大乘的「大」,还得「小」心去抉择哩!
众生不死于『大』字招牌者,几稀矣:所以即使大乘佛法,也能通向解脱道;但它的路,也变得更迂回.更缭绕。
可是很多人就没办法超然客观地来评量大乘,因为初看到这「大」字招牌时,便已心花怒放,而趾高气昂了;更何况我们又都是北传佛教的子孙。所以既认为在「大」字招牌下,便是最高明.最究竟的。也刚好在「大」字招牌下的说法,却跟自己习气更相应。于是众生不沉溺于『大』字招牌者,几稀矣!
天道日下─初为禅定天,继为空居天,后为地居天:于是我们就从这个观点,来看大乘佛教的整个发展,则可说到「天道日下」也。以最初的大乘,是以般若思想为主导,而修习菩萨道;这相当于禅定天的层次,而属于文殊菩萨所教化的时代。后来就慢慢降成空居天的层次,乃以唯识法门为主导,而属于弥勒菩萨所教化的时代。后来密教兴起,则更降成地居天的层次,而属于普贤菩萨所教化的时代。因此虽都是天道,但层次乃愈来愈低尔。
『人乘佛教』的由来?而目前乃有人更说:当今应属于人乘佛教的时代,虽列举了很多理由,但我们从层次的递降来看,还不免苦笑也!不正因为现在连天乘,都上不去了,故只能更降为「人乘」吗?
那么既天乘,是附佛法外道;难道人乘,就非附佛法外道吗?所以人乘佛教,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只图在人间打混,而不求解脱也。这与儒教等,便没什么差别;也跟世间的「恋世情结」纠缠不清。
其实,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乘佛教,本没有错:我们要从人身的基础出发,而更求觉悟与解脱。而在原始佛教或禅宗里,本就是这个样子。可是目前人所谓的「人乘佛教」,却变成以现世的人间为终极目标,而非以了脱生死为终极目标。故以人乘为因,而上求佛道,即是正法;反之,以人乘为果,而不求佛道,便是邪见。
这是讲到大乘佛教的第三个来源:天乘与人乘。其实,天乘与人乘的宗教,在世界上到处都有,乃非佛教的特胜,更何况是「大」乘佛法的特胜?
希腊的影响
大乘佛法,多少曾受希腊的影响:大乘佛教的第四种来源,我认为是受到希腊的影响。在目前的史料上,说亚历山大在西元前三二五年,东征到印度。虽未将印度征服,但由于文化交流的关系,多少会对印度宗教有所启示。
以西元前三二五年,也就是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二百多年。而目前学术界的说法,乃谓大乘佛教是兴起于佛灭度后五百年。也就是于亚历山大东征印度,二百多年之后产生了大乘佛教。
目前学术界已公认,佛像雕刻曾受希腊风格的影响:我们知道希腊时代,最精湛的艺术就是雕刻,而且是人像的雕刻。于是佛教乃把他们雕人像的技术,转移成雕刻佛像。佛教本来是不雕任何形像的,可是受到希腊影响后,却变成每一间寺院都有雕像了。
至于对宗教的影响,目前尚待研究中:既佛像的雕刻,是受希腊影响。至于宗教,应也会受到希腊哲学、希腊人生观的影响。以菩萨道的风格,既不同于原始佛教,也不同于传统的印度宗教。故其受外来宗教的影响,乃昭昭自明者也。
以原始佛教和印度传统的宗教,大致都是以了脱生死为主要目标。而大乘菩萨道的风格,不只不急切于了脱生死,而且还洋溢着对生命的热情,这是在印度的传统宗教上,不可能有的。故其必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这外来的文化,最可能的乃是希腊文化也。
以希腊人多对生命洋溢着热情,而且他们更重视的不是来生,而是当生。虽目前,这还未在学术界上,能找到更多的证据与回应。但我相信于未来,必会有更多的人乃从这样的观点,去重新省思大乘佛教的由来。
菩萨道
以上,也非全盘否定菩萨道:从前面讲到这里为止,好象我是全盘否定菩萨道,说它是天乘,说它受希腊的影响,说它受大众部的量化与俗化。但其实,我并非全盘否定菩萨道。
菩萨的原意,乃觉悟众生;未觉者求觉,已觉者觉他:因为我们皆知,菩萨的原意就是菩提萨埵,而菩提乃是觉悟,萨埵为有情,或说是众生。故觉悟众生,即是菩萨也。
所以若未觉悟者,而求觉悟;或已觉悟者,更帮助他人去觉悟。这以「觉悟」为主要诉求的菩萨道,才符合佛法的本意。因为佛,就是觉悟的意思;故佛教,即是求觉悟的宗教。然若把菩萨道,解释成广度众生,那就已落入天乘的陷阱中。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即是菩萨道的典型:由是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从是一位王子,而看到生老病死,便为求觉悟生命的真相,而不惜以王子之身而出家、苦行。这一切乃为求觉悟尔。
而既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后,即随方游化而说法度众生。故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即是修学菩萨道的典型。
于是从未觉悟而求觉悟,从已觉悟而弘传禅法,便是修禅者的典范。因此我再三说到,禅法的修学与原始佛教的道风,其实是最相应的。
发菩提心
依法不依人,唯求觉悟实相尔:于是我们再来省思,所谓「发菩提心」的问题。很多人都说:在原始佛教中,不劝发菩提心。事实上不劝发菩提心,并不意谓即不发菩提心也。因为如人人都已发菩提心,就不用再来劝发了。
而是原始佛教中,果真为人人都已发菩提心,故就不用再来劝发吗?既发菩提心,即是为求觉悟;而如果不觉悟,就不能了脱生死。因此在原始佛教中,云何能不发菩提心呢?
因此发菩提心,乃单纯地为求觉悟「法」也。也就是应从对「法」的尊崇而发菩提心,而非从人而发菩提心。
既不为求自己的解脱而发心,也不为度众生而发心:但目前,很多人却将菩提心解释为「度众生之心」,这却非菩提的本意。因为如未觉悟,凭什么去度众生呢?
因此在密宗,乃改说:为去度众生而求觉悟。这我觉得还是有点迂回!直接发心去求觉悟,不是更单纯吗?这也就说当「依法不依人」而发菩提心。
为何不依人而发心呢?因为若依人而发心,便很容易受到人情的摆布、人情的束缚。这不依人,乃既不依自己,也不依众生。这即是既不为求自己的解脱而发心,也不为求广度众生而发心,而只是为求「无上正等正觉」而发心。故这样的心,才是既最单纯,也最究竟的。但目前所见,很多人都不这么意会。
若觉悟后,乃依法而行,法尔如是也:如修行觉悟后,就依法而行─从调整我们的身心,使跟法能完全相应。到最后一切所为,乃法尔如是也。
而这时候,还度众生吗?非度非不度!何以为非度呢?如真觉悟而能与法相应,即是无心境界也;而既无心,云何能更发心去度众生呢?所以小菩萨才发愿度众生,大菩萨则无愿度众生。但无愿度众生,却非发愿不度众生也。
虽不发愿度众生,却于无功用心中,广度众生:所以很多人乃错以为:既阿罗汉,未发愿度众生;即是自了汉而已!事实上,既觉悟到法、证悟到法,对于度不度众生,只是随缘而已!如众生有求于法,他就随缘而说;但说过后,众生得不得度,那是众生的问题。
因此既阿罗汉,不发愿度众生;也大菩萨无愿度众生。但虽无愿度众生,或反能度更多的众生。因为于无功用心中,反而能更圆满也。而太急切于度众生者,却常把自己的问题,变成别人的问题。因此度来度去,始终纠缠不清。故在自己的问题未解决之前,奢谈度众生,唯言之过早尔。
从内摄.上升而外延.下化:于是这度众生的历程,乃跟我们所说的修行模式,更相吻合。即是从内摄法门启修,而内摄到某种程度后,才能从提升中而得觉悟。既觉悟后,即自转成外延与下化。
其中从内摄而上升,即是菩萨道中,上求佛道的阶段。至于外延与下化,就相当于菩萨道中,下化众生的阶段。
而内摄.上升.外延.下化,也非一次即能完成,乃是不断去努力,而无终结:我们也再三说到:这内摄、上升、外延、下化的过程,也非一次就能完成;而是得一次又一次地去内摄提升,一次又一次地外延下化,而无终结。既修行无最后的终结,也成佛不是终结。释迦牟尼佛成佛后,不是还在度众生吗?
「从不求终结而发上求下化之心」,这才是究竟了义的菩萨道。至于何时成佛?已入无功用心了,还那来这个问题呢?
小结
佛法别无异径,只是从见性而出离尔:因此对于真了解空性的人而言,佛法只有一法,就是从见性而出离.解脱。故佛法只有一乘,没有两.三乘,也没有大、小乘的差别。至于再分别『谁成佛,谁不成佛』,却只道是『头上安头』而已。
而后来很多的经典、论典,便从分别大小乘后,更衍生出「成不成佛」的问题。虽说得天花乱坠,却只迷惑人心,而无实义。
《法华经》中,诸〈授记品〉等,不也只是「黄叶止儿啼」吗?因此我对于《法华经》里,有「五百弟子受记品」及「授学无学人记品」,让每个人通通有奖,好象皆大欢喜。其实却也不过是「黄叶止儿啼」而已!为大乘经典里的「超」异方便。
以性不二故,佛法乃不二法门;然因众生修行层次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属性:若从性门而观,佛法当是不二法门;因为性,乃不会有二性。但因为众生修行层次的高低,而将呈现出不同的种性。
如所谓:众生有菩萨种性,有声闻种性,有独觉种性的差异。其实种性只是习性,而习性是可以透过修行来慢慢改变的。如刚开始比较偏向于自度,那是可接受的,因为还自身难保啊!但待于修行上,有更大的体证后,便能有余力去度众生。因此这「自度与度他」的差异,是修行的层次使然,而非众生的根器本有差异,更非佛法有种种不同的乘法、教派。
不必复从二乘的观点,更谈回小向大.回大向小等问题:这意思是,如果我们见地更高,便不会有这些问题,讲什么回小向大或回大向小等。至于见地不高者,才会胡扯这些无聊的问题而大费周章。
以上对于这题目,就说到这里为止。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