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讲什么

找回内心的平静

发布时间:2023-01-04 19:06:53作者:楞伽经讲什么

  《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但效果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于是,我一直在思惟为什么?

  后来,直到我看见佛经有一句话,如是说:‘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我们人活著的意义是什么!

  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属于自己、完全随著环境在团团转,为了别人的错误而自我折磨。

  我们不要把错误当作是一种罪恶,如果错误是一种罪恶,那么一个成功者,就是一个累积满身污秽的人。

  假如,你有心学佛,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找寻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宁静’。当你找回自己真实的内在,就可以体会到,其实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你也可以活得很快乐。

  世界上种种的繁荣虚华,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刺激只能片刻,享受无法永恒?运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快乐,通通都是暂时性的。好比看一场电影,听一场演奏,场散、曲终,终有结束的时候。而人们总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恒,奈何依然做不到。因为世间的真相就是无常,有生必有灭,有合就有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因此,我们应当了解,找回自己内心的宁静,念念观照一切皆是无常。这样,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幸福与安祥

  安祥,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祥’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祥和之心。

  有一位女信徒,他的独生子才十一岁就生病逝世了,她来到我的面前一直哭,哭完之后问我:‘师父!我该怎么办?’

  我就说:‘放下!’

  她说放不下,这个孩子实在太乖巧了。我仍然那句话:‘放下。’

  她就反驳:‘师父,这样不是太消极了吗?’

  我就问她:‘不然,你又能怎么样?就算再让你再哭三个月甚至三年,这个孩子一样不能复活。你不放下,又能怎么样呢?’

  你想要得到安祥,就要学习‘认命’。

  什么叫‘认命’?

  就是对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要勇敢的接受它。我们要了解真理,以达到幸福,就要从本性上去悟。但本性无法用语言形容,语言和文字都只能相似地表达出本性,而无法对本性真实地表达指础。所似,唯有用智慧去体悟,才能透彻。

  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地位,过哪一种阶层的生活,只要他的内心非常安祥,就可以过得幸福。而一个拥有很多物质享受,但却不了解宇宙真理,内心纷乱的人,生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惩罚;拥有得愈多,他的痛苦也愈多。因此,幸福从何而来?要从内心的‘安祥’而来。

  降低欲望和标准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情杀的案件一大堆。

  佛陀早就洞悉了这些毛病,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你想要追求快乐,一定要从内心下手。把欲望和要求别人的标准降低,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不能用自己内心的磅秤去秤别人,而是要拿来秤自己,秤看看自己有几两重;如果拿去秤别人,我们就会为了别人而烦恼。

  快乐,来自内心,莫向外求。如果想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一定要把欲望降到最低点。

  我曾经和几位同门的师兄,到一个荒郊野外的地方结茅庐修行。

  曾有信徒问我说:‘师父啊!你这个样子修行真可怜,住这么小的地方,又不能到外面去闲逛。’

  我就告诉他:‘这个世界并不大,虚空比较大。但虚空再大,也比不上我们的心量来得大。虽然我住的地方这么小,但只要你的心量大,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的家。’

  常有出家的师父说:‘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亲处处亲。’

  我们要修持佛法,这颗心如果不能与虚空相应(虚空即无相),就不容易进入佛道,只有与虚空相应,当逆境出现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清凉、平淡的心去承受和担当。

  道,就在你心中

  有一天,我心里感到非常烦闷,就去见广钦老和尚。顶礼过后,广钦老和尚第一句话就问说:‘你现在在做什么?’

  我就回答说:‘现在在研究戒律和替佛祖做一点事,讲经说法。’

  老和尚说:‘佛还要你帮他做事吗?你现在是为你自己做,不是替佛祖做的!’

  我当下顿悟。

  六祖坛经上记载,有弟子问慧能大师说:‘师父,什么是道?’

  六祖答:‘道在汝心。’

  道,就在你心中。你还在找什么道?根本就是骑牛找牛,道在心。‘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什么叫做‘外道’呢?

  心外求法,就是外道。

  他们不能体认出自性是什么东西。别人如果向他们说两三句好话,他整个人就像地球失去地心引力一样,轻飘飘的,别人如果辱骂或批评他几句,他就因受不了而感到痛苦。

  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无论他遇到什么逆境,都能欢喜承受。例如:有一个小孩端了一碗汤,一不小心跌倒把碗打破了,他的父母就一直打他。但碗已经破了,就算你再怎么用力打这个小孩,‘碗’—还是不能自动黏合的。所以,对于事实,我们就要有勇气来承受它。

  佛门强调自性的升华,一切修行一定要从本性上去下功夫,这样,碰到任何顺逆自然能随遇而安,也就能悟到自己了。

  我们学佛如果不能运用在生活当中,那学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道,就在你心中,就在日常运用中。仁者,请善自体会吧!

  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著’,我们执著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想,我们哪一种痛苦不是由贪延伸而来的呢?

  贪钱、贪色、贪吃…等等,一切都由贪而来。

  我在读大学时,有一次参加令营,曾向一位修禅的法师请益。

  这位法师就问我们:‘你们这些大学生是不是来求法的?’

  我们回答:‘是。’

  这位法师接著说:‘我送你们一句话,拿去贴在墙壁上每天看,一定会很受用的。’

  于是法师挥毫为了五个大字:‘去贪则清凉’。这句话让我受用至今,除去心中的贪念,就可以丢掉‘我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有一位信徒告诉我:‘师父!我发现自已现在不贪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我就说:‘那是因为金钱的数目并不大。如果你能把十万块的现金,放在很多人进出的客厅里,而你坐在这里听我演讲两个多小时,心里完全不挂念那十万块,那我就真的佩服你了。’

  要知道,人的习气中,‘贪’是最难去除的。所以,各位不妨也把这五个字‘去贪则清凉’,写在墙壁上。每天看、每天看,慢慢淡薄自己的贪念。久而久之,就比较不容易痛苦了。

  傲慢招苦

  记得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组团去参访广钦老和尚。在进去之前,有一位同学一心想要和广钦老和尚‘辩’。一进门,尚末开口,广钦老和尚就对他说:‘你不要说,先听我说,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辩论不好!’

  这位同学一听,吓得不敢出声,他心想:‘我在想什么,广钦老和尚怎么会知道呢?’

  老和尚接著说:‘辩论是不能解决事情的,要实实在在的修行。’

  这位同学马上跪下去,向老和尚顶礼,请求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说:‘你的我慢、自大、贡高,是你所有烦恼的开始。’

  这位同学就问老和尚:‘要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

  老和尚慈悲地说:‘这个很简单。你要发愿,把自己当做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就像地下的泥土土,任偌人在它身上大、小便、吐痰,它都没关系,因为它是在最底层长处,都没有优点。别人毁谤找,就当作消业障,只要这么想,就没有什么烦恼了。’

  我们今天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就是优越感太过于强烈,我们都觉得自己很有才干,别人劝谏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

  我刚出家的时候,由于深度近视加上散光,所以,如果有人在比较远一点的地方向我打招呼,因视力不佳没有看到,就走过去了,往往因此招致不少言语上的毁谤。这个时候,我就告诫自己,要像广钦老和尚说,要做一个最没有用的人;念头这么一转,整个心舒畅无比,就不再挂碍了。

  宽恕别人,升华自我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是在升华自己。因为,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真正的快乐。假如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对别人的行为不满意;痛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一般人说:‘我恨你’。但是你恨对方,对方也许并不知情。因为不知情,他也不会少一块肉,或有任何损失,反倒是自己的内心,因为有‘恨’而一刻也不得平静,痛苦不已。因此,我们要了解,‘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行为。

  唯有懂得宽恕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佛陀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是希望从别人身上去获得,哪会比一个乞丐沿门托钵还更痛苦。’

  快乐不是别人可以给我们的,而是要由我们自己来解脱,自己来超越。想要得到快乐,就不要太‘过敏’;太过敏的人,对周遭的一切都太在意了,那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条绳子绑住自己一样,真是自找麻烦。

  佛陀告诫弟子们:‘比丘常带三分呆。’就是训诫弟子们要大智若愚。假如,自己觉得修养没那么好,没办法轻易宽恕别人,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到不喜欢的人就远离,不要跟他亲近。‘远离恶缘’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自己无法自主时,就要先断恶缘。

  因此,快乐要先学习从宽恕别人而来,宽恕是升华自己的本源,两者相辅相成,若能如实地运用在生活当中,那么,便能与佛法相应而不悖离了。

  放下一切,专心念佛

  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学习‘放下’。

  有信徒问我:‘师父,要如何修持呢?’

  我就回答说:‘放下!放下!先放下。将心事统统放下,钱财统统放下,一切都放下,这样念佛才会踏实;如果著于我相在念佛,那都是虚假的。’

  有时信徒反问我:‘在家要为生活奔波,怎么可能像师父一样什么都放下呢?’

  我就解释给他听:‘放下,并不是出家人的专利,一切境界都可以当作修行。我们应当将一切境界,做为磨炼心性的材料,不应随著境界漂流、沉没,也就是要把一切的环境都当作道场;要知道道场不只是在寺庙,我们的心也是一个大道场’。

  我们的眼睛,常看到的都是别人缺点,要知道,一个人常常看到别人缺点,他是活在他人行为污点当中,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自己。有些信徒到寺庙拜佛、念佛的时候,不好好的拜他的佛,念他的佛,却一直在议论 哪一个师父行为不好,哪一个居士家的媳妇如何不孝……,像这种行为,哪里是在拜佛,根本就是在拜‘是非’。一个真心想修持的人,就要放下一切,不要怀念过去美好的回忆,因为过去已不可追;也不要盼望未来,因为未来尚不可知。人的心境,每一秒钟都在改变,你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照顾当下,放下一切,专心念佛,才是最重要的。

  知足则幸福常存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安,幸福要从何建立呢?

  那么要如何,心才会安呢?

  古人说:‘无所为而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这是教导我们行善时,不要想‘我有在作善事’喔!我有在帮助人喔!真正的‘纯善’,是牺牲而不是获得,是奉献而不是占有。

  由牺牲奉献当中你才会懂得,帮助别人是真正的幸福之道。只有透过与别人的分享,你的成就才有意义,你的自私才得以融解,你才会知足、感恩,心也才会安啊!

  心安的人,自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欲望’可以是推动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堕落的源头。

  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滥觞,因此,自我控制的层次,亦可视为个人修持成就之指标。不能控制六根欲望的人,当然就得不到安祥。

  嘴巴喜欢说是非的人,朋友远离,没人尊重,欲望太高,喜欢涉足不正当场所的人,内心无法清净,怎能安祥?耳朵整天只听是非,不懂得听闻佛法,那么幸福又从何而来?心猿意马的人,专心都谈不上了, 哪谈得上有什么修行的成就?

  所以,一定要‘宰制官能,惩治我欲’。

  人,就是欲望太多,才会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我们如果能在每一个刹那,自我观照,自我控制,长养智慧与安祥。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缘,离开一切执著,则能拥有统一和谐的心灵,幸福也就掌控在你的手中。

  感受错误添烦恼

  信徒问:‘师父!什么是开悟?’

  开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命。

  透视人生悟得真理,而能不迷惑,这就是个开悟的人。

  开悟的人有什么好呢?一个开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灾难他不会动摇他的心,在滚滚红尘中打转,而依然能随缘而不变。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内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祥之道。安祥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内心就一定要有智慧,智慧是本性外在的显现,修禅的人,修到最后就是开悟,开悟自己清净的本性。开悟的人就能得到永远的幸福、快乐。

  那么,一般人为什么会得不到幸福呢?

  原因出在他的感受是错误的、不正确的。所以,他的心很乱很苦,举例来说:当我们很诚恳地赞美一个人很能干,如果这个人内心感受错误,他就会回答说:‘你不要再讽刺我了,我早就知道你不安好心。’

  像这种事事怀疑,处处防备,过度保护自己的人,扭曲了别人的用意,幸福离他还很遥远。

  再比方说:我们看到家境贫困的朋友,很诚心地告诉他,有困难时可以来找我们。感受错误的人,就会曲解我们的心意,生气的回答:‘你不用同情我、可怜我,我要活得有骨气,我不需要你的帮助。’

  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世界上没有好人,他们对外境不能正确的接受,时常感受错误,折磨了自己也痛苦了别人。

  因此,我们对一切的逆境感受,要学习以欢喜心来接受,不要因过度敏感,而产生错误感受,因而凭添了自己的烦恼。

  万法唯心造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访广钦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有没有在修行啊?’

  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个钟头,晚上也拜一个钟头,每天要拜佛好几百拜,念佛好几百声。’

  广钦老和尚为了破他的执著,就告诉他:‘你在跟佛祖算账啊!’

  修行用功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要以放下、不执著的角度来实行。

  就像我自必须了解,吃素不代表修行,而只是修行的助缘而已。如果吃素是修行,牛也吃草,甚至它吃得远比人类更清净,那么,它也在修行吗?

  修行,是在修我们的心。但错误的方法,不当的精进,就不是在用功了,反而成了一种执著。我们任何一个人,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也是这个心,要造业下地狱也是这个心,苦、乐、善、恶、主观、客观、烦恼、菩提、有为、无为皆是这个心。如果我们慈悲喜舍,就是佛菩萨;相反的,造业、执著,就成了畜牲种、地狱客。所以,学佛要进步,就必须从心地上下功夫。

  心,也可以是个模糊、不确定的名词。加一个善就是善心;加一个恶就是恶心: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加上烦恼,又成了烦恼心。另外,在楞严经中,心所指的是如来藏;在唯识里是八识;在我们世间是指灵魂;以心理学的看法即成潜意识。

  心,加上不同的名词,就成不同的心。

  我们也常听到人们如此说:‘善、恶在一念间。’依佛法的究竟义来说,一切万法唯心所造。因此,修行不在外表与事相上而已;一定要开发自己本性内在的般若智慧,远离分别执著,也才谈得上‘修行’。

  觉悟人生

  觉悟,是对不悟者来说。

  众生不觉悟,尚然痛苦;觉悟后,就会得到解脱。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过快乐的日子,但是有很多人无法体什么是真的快乐、真正的解脱。

  有些人的快乐就是:念小学时希望念国中;念国中时希望念高中、大学;或是希望追求男女朋友,两人能够结婚,永远在一起。结婚以后忧希望创业,生儿育女,培育下一代,然后慢慢地步入壮年、老年,最后安享天年。

  这世间,大多数的人都是迷迷糊糊来,又迷迷迷糊糊走,生命在无知之中开始与结束。我们无法抗拒,每天在惆怅、迷悯、烦恼、爱恨、嫉妒……等无数重覆交织的心态下过日子,终究还是得交出生命,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力’。

  谁都想长生不老,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穷究生命的本态。所以,我们对于千变万化的环境及内心的迷惑,仍然无法解决。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觉悟,至少可使人生过得快乐一点。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因为‘悟’是一个心部,再加上一个吾字,这代表是用我们的心去悟,而非用身体去悟。

  许多不了解的人,听到佛法很好,可以使我们死后住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就每天拜佛,持八关斋戒,然后到处向人炫耀一天拜了多少佛,但是脾气却依然很坏,贪心还是很重,侍人处事依然故我。像这样,就是因为不了解修行必须要有觉悟的缘故, 哪又怎能快乐得起来呢!

  心的真相

  修行,并不只是让环境更加舒适而已,一般人常会要求生活周遭的条件:房子宽敞、厕所干净、灯光明亮……。但却往往不知道要装饰自己的内在,点亮内心的智慧。

  有一次孟子就讥笑众生:如果家里的羊走失了,人们会去找回来;但良心掉了,却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去找。

  一个人若没有在修行,又不认识这个心,他的心就会走样变形;就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染上尘埃,又像太阳被乌云遮蔽,无法看到事务真实的面貌。

  人生、宇宙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须透过修行、修心来体证真理。

  我们要修哪一个心呢?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心无法控制,有打坐经验的人,更可以体会倒这个心妄想纷飞,杂乱无章。佛经中提到心有八万四千个,总结起来有善、恶、无记三种。

  经中常捉到‘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是从执著、分别、无明的角度而言;所以心是罪恶的来源。没有修行的凡夫,心是恶的;看到名、利、财、色就不断追求,这是没有经过训练的缘故。但是另一方面,祖师大德也有‘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说法,意思是成佛的也是这个心。我们的心,亦即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光明、圆满、具足大智慧的,所以佛教认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皆可成佛。

  所以,心又可分为佛心、罪恶的心两种,简言之就是善与恶、真与妄。我们的本性是真实的、永恒的,是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却永远在变化,虚妄不实在的,因此,我们要从不断地观照中来修正我们的心,回复到我们生命本来的面目。

  观照当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也就是说,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

  所谓惯性意识,就是习惯于自己的主观看法,主观性再加上自己生长背景的价值观念,对周遭事物就会产生批判,这就是我们的思想。

  我们从出生以来,行为就一直受到意识控制。

  小孩子在两、三岁时,就有自己的看法。慢慢地,十岁、二十岁、三十岁,一直到死都会有个人的看法。

  思想是瞬息万变,每天都在增加、减少,改进或懊恼,因此,强烈的对抗、对立,就转变成一种连续性的错觉,时间一久,这种错觉产生强而有力的批判,于是,就扭曲了事实的真相。为了不使自己受伤,于是,尽量说别人坏话、丑化别人。住住将一件事情的真相加以覆藏、偏差。说人家的缺点,就会忘记人家的优点;看到的也都是不好的一面。所以,我们的日子不好过,这都是因为不了解自己惯性意识的缘故。

  所以,佛教讲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随时观照内心,让自己每天都能进步,但这是指根器较差的人。如果是上根利智的人,听到一切法本无自性,色即是空,空即不生不灭,当下就开悟了。

  只要对境不执著,妙有自然现前,因此,自性的功夫,就体现在当下这一念。

  包容异己

  ‘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然后,想要为这个问题,提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但唯有佛陀‘人人都能成佛’的理论,才真正为众生提出了究竟解决之道。

  人的差异性,有来自先天的业力,及后天的努力与学习。一般人基于此差别的大小,再加上自己自私的角度给予批判,就益发的更不平衡了。其实,以佛法的观点,这种种的不同、相异、对立,却极为公平。因为,众生一切的身、心、环境,皆取决于自己的业力。我们要突破意识的观念,就要放下错误的标准,因为,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订出一个范围,跟自己看法不同的就是敌人,而加以排斥。这都是由意识造成我们内心的一种主观,如果不能突破,就会一直生活在意识的阻碍里而痛苦不堪。

  而当了解了这个道理,你就再也不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或愤世嫉俗了。那么,争执中,如一方能够将冲动忍耐一下,那么必能有一番新的境界,明天也会比较好。

\

  就像夫妻吵架时,有一方能心平气和地跟对方说:‘我尊重你!而且我并不想改变你。’这样,想吵也吵不起来了。

  哲学家也告诉我们:‘不要让你今天的无知,增加你明天的后悔。’

  遇到什么事,先训练自己不要马上生气,后悔自然减少。包容别人可以涵养自己,改善人际关系,产生良好的互动,这是减少纷争斗乱的不二法门。

  虚伪与真实

  大多数的人,总是喜欢夸大自己自吹自擂,但却又常常要求别人自己地做不到的事情。

  例如有些父母,整天忙于公事、交际、应酬,在家的时间少之又少,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与子女,只会一昧的头儿女们认真读书,不准出门……等等。

  再有一些修行人,非常喜欢说他自己有神通,有多了不起,但他也许只是看了少许经典,便将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所说的话,认为是自己的见解。遇到别人问他时,就说是自己悟出的道理,其实,对不生不灭涅槃的思想、境界并非真正了解,到一天西洋镜被拆穿了,又要如何自圆其说呢?

  人,大都是虚伪、好面子的。不是自己的创见也会说是自己发现的真理;没有达到的某种境界,也可能会说自己已经到达。

  所以,佛教的戒律中有一条‘不妄语’戒,就是说如果随便说自己证得果位,即犯‘大妄语’戒。再又为希求他人的供养而说,如此,则再罪加一等。

  现在有很多人,假藉神通的名义,标榜能替众生消灾解厄,其实众生的共业,怎么可能光凭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转变的呢?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的大阿罗汉。

  当时,他因知道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将遭到琉璃王的侵略,于是就利用神通力将城中五百族人放入钵中腾向虚空。目犍连心想,这些人应该安全了,可是打开钵一看,却全部化成脓血。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知,即使是神通地无法改变众生的业报。

  神通敌不过业力,就像虚伪战胜不了真实。

  做人要真实,不要虚伪。一个虚假的人,仅管外表光鲜亮丽,但内、外不相符合,烦恼一旦升起,又不知如何解决!我常讲一个人要当圣人并不容易,作凡夫是比较简单,老老实实的做人,老老实实的面对一切,自然心无恐惧,能够坦然的迎向生命中的横逆与波折,才是一位真正的勇者。

  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引导他人学佛……等等,如果只是在制造是非,则自己与他人,常常都会两败俱伤。

  常常听到别人说‘××人很坏、很差劲!’等的评论。如果,我们没有与当事人相处过,也并不了解他的做人,如此,听一听也就算了,千万不要再二度宣传,因为,人往往透过主观来评断人、事、物,难免与事实是有所差距的。

  而一般学佛的人,常会犯的一种毛病,那就是到一个道场参访,如果看到不好的现象,常喜欢妄加批评,而忘了自己是为了修行以及听闻佛法,才来亲近道场。

  所以,高雄文殊讲堂的四大根本戒规就是: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打妄语。全部跟我们的这张嘴有关。

  说话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如果我们将说话视为一种‘享受’,不想负责任,最后很可能因为话太多而伤害了自己。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人告诉我:‘××人不好!’

  我只是随便听听,如果真的听进去了,又依据他的话加以二次诽谤, 哪不就太没有自己的主见了吗?

  所以,我常劝这些讲别人的人:‘修行人不该谈论他人是非。’但是,一般说人是非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辩解道:‘他真的就是这样!不是我在说他的是非。’

  ‘薄薄两片皮,说好说坏都是你。’

  谈论是非,只会蒙蔽自己的心性,障碍解脱之道,谈是非时,内心呈现的是纷扰的情况、不安的状态。而且,‘说人者人恒说之’,若不谨言慎行,可以预见的,这个人将永难挣脱是非的困扰了。

  劝反省不造恶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著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就是放纵扩大自己的错误;如因著而不改变自己的恶习,就会永远受到习惯的支配,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

  平日除了随时修正自己外,必须避免自已‘造业’。业,是思想的累积与行为的总和。有净业、善业、恶业、无记业之分。但我们通常所说‘造业’是指造恶业;如果是善业,就会用行善、布施、持戒、忍辱等名词直接说明。

  人,如果时常造业,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力量障碍著我们,这就是所谓的‘业力’。例如一个有菸瘾的人,他第一次抽菸的时候,不觉得什么,但是今天抽几支,明天抽几支,时间一久,不抽菸就会觉得很痛苦;喝酒、赌博也是如此,习惯养成后要戒掉是很困难的。

  我认识一个人,他有一次去参加忏云法师所主持的斋戒学会,七天皆吃素且过午不食。他戒期结束后下山回家,看到鱼、肉就拼命地夹著吃。他母亲告诉他吃慢一点,他就回答:‘七天都没屹肉,要赶紧补一补,均衡一下。’母亲说:‘哪不是枉费了七天的斋戒吗?’他说:‘这是业力所牵,没办法的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业力,无时无刻牵引著我们的行为、思想,不是一时就能转变的。所以,一方面要观照自己的心,令不造恶,另一方面,要时时反省,反省以前所做的错误、所犯的毛病,现在足否改正?如还有缺点,就要下定决心修正,不要再为业所转。

  反省,就像一面镜子。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缺点,也比较会接受人家的好意和劝告;而一个懂得反省的人,也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生命的本质。

  ‘运命’而不被‘命运’

  当前命相、风水、地理之学大行其道,相信的人为数不少;遇到事情总要花钱去求卜问卦一番。

  那么,算命为什么会准确呢?主要是因为人们大都随‘业力’而转,并无法主宰自己。

  一般人一出生,总是很难摆脱固定的生活模式,甚至过著不想过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命运’。

  命运在康熙字典的解释是:命也,不可改;运也,可以转。以佛法而言,没有修行的人,很容易随既有的业力运转而走完一生,这就是被‘命’所‘运’;但是,以大修行者来说刚好颠倒,他能够主宰及运用自己有限的生命,这就叫做‘运命’。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莫不是为了了解真理,掌握自己的生命。例如:一个前世杀人放火的人,造的恶业不计其数,今生却很幸运地转世为人,并有机会听闻佛法;但是他念佛、拜佛以后,反而常发生意外。然后,又是儿女不孝,又是家庭不和……等等。他内心因此非常痛苦,却又找不到答案,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佛法。

  像这样,就是因为不了解三世因果的关系。如果知道是过去所造的恶业太重,如今业因成熟,并非短时间的念佛或者拜佛,就能够转化自己与家人的业障,必须要更加的勇猛精进修行,并持之以恒,才能从生命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因果是通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算命能够准确,是过去所造的业有迹可寻,今世才受到牵引。但对修行人来说,命是算不太准的。以前我未出家前,算命的说我将来是个大企业家,太太很漂亮也很有能力,夫妻还会吵架,现在,我出家了,证明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人是可以转变命运的,大部分的人总是庸庸碌碌,甘愿随世浮沉,无法改变他的人生,到头来,两腿一伸又再一次随业而转,继续轮回之旅。这是多么悲哀的‘命运’啊!

  ‘修行’一定要认清轮回的本质,‘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从原因下手,才是斧底抽薪的解决之法,并不是取决于你相信命运与否。那么要被‘命’所‘运’或随因缘而‘运’你的‘命’,就端看你自己的抉择了!

  往内在寻找自性

  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结果。

  一天,一位基督徒来见我,他因为看到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所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于是质问我:‘佛陀所说的话,怎么如此狂妄!’

  我告诉它是误会了其中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我’不是色身,而是指真我、是指本性,天上天下只有本性是最尊最贵的。’

  所以,我们赞诵经文,要了解佛经所指的涵义,例如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意思是说不要受六根的束缚、不要受六尘的诱惑,对于外境不拒、不留,心不为所动,这样就能够‘唯我独尊’。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拥有无量的智慧,心就可以独自存在。‘独自’是件不容易的事,例如开车,一旦遇上塞车,许多人都会情绪烦躁、拼命抱怨,很难置身事外。所以,人大都在不自觉中受到外境的影响,无法将自己的心独立。

  有一次,我去台东演讲,途中路面非常颠簸,在车上弟子就说:

  ‘师父,很抱歉啊!’

  我告诉他:

  ‘这条路不错啊!像骑马一样,平常要找这种路还不容易呢!’

  我们碰到境界,只要观想成好的一面就不会起烦恼。

  烦恼、不烦恼都是心的问题,开悟的人为什么烦恼较少?因为悟到了大家都有本性,更加地认识自己,所以对事对物较不执著,烦恼相对也就减少。

  不二法门

  学佛要自在有几个原则:

  一、‘自他不二’:我与他都是同一本性而无所分别,例如:有人当面侮辱、伤害我们,如果只是个人而不是整个团体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容忍。因为以他人的立场之所以大发脾气,必定有其原因。佛陀说:‘能够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异己’,就是与自己看法、意见不同的人,我们要容忍他、尊重他,这样一方面可以去除我们的慢心,一方面可以减少与其冲突的烦恼。

  二、‘色空不二’:色法与空性是一体的。既然知道世间一切法皆是无常,就没什么好执著的。就像一只茶杯,将它分析,只是质子、中子、电子等化学元素,茶杯已经不存在了唯剩假名。但是,一般人因为不了解空性,所以对于世间的一切汲汲追求,追求不到就感到非常痛苦。如果知道世间的人事物都是假相,不可能永恒不变,遇到境界时,就比较能够释怀。

  三、‘生佛不二’:众生与佛是平等无二的。如果了解自己努力修行,将来也可以成佛;体认到这一点,你就不会感到自卑。有一位老太婆时常诵念‘南无阿弥陀佛’,一次我就问他:‘老婆婆,您念佛是为了什么?’

  她回答:‘我要去阿弥陀佛那个世界,帮阿弥陀佛扫地、煮茶、煎药。’

  西方极乐世界 哪里需要我们扫地、煮茶、煎药呢?其实学佛很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佛。

  四、‘物我平等’:就是中国儒家思想‘民胞物与’的精神,我与天地万物皆同一体、同一本性,所以要爱护一切众生,发挥‘物我一如’的慈悲精神,爱护一切。

  只要我们消除心中一切的对立观念,就能契合进入不二法门,达到心里最高超的平衡。

  谦受益,满招损

  我们要随时观照自己,检视是否有贡高、我慢的习气,如果有,就一定要修正。

  想改掉骄傲的毛病,首先要懂得谦虚的哲学,因为谦虚是保护自己的方法。例如:有人称赞我们:

  ‘××事都是因为你的关系才能成功。’

  我们应将功劳与大家分享,并应该谦虚的回答说:

  ‘这是靠大家通力合作才能成功的。’

  就像我有时到各地去演讲,弟子会告诉我:

  ‘很感谢师父慈悲莅临,为大家说法。’

  我回答:

  ‘如果没有主办单位辛苦的筹划,又没有专程来听演讲的人,我要说法给谁听呢?所以该感谢的是大家。’

  谦虚的人,对待别人的态度都是‘你大我小’、‘你对我错’、‘你好找坏’,如果以这种观念处世的话,就不容易被人伤害。

  曾经有一位老和尚,受到了他人的毁谤,但态度仍然非常从容,内心丝毫不为所动;一天,他拿著锄头在庭院里锄草,突然有一个人莽撞地跑来谩骂他、诅咒他:

  ‘你这骗财骗色的老和尚!’

  老和尚听了没有生气也没有解释,只回答说:

  ‘你自己没有就好了。’

  修行者心中光明磊落,不被环境所转,抱持著「如果我骗财骗色,我下地狱;但是别人没有这样就好了!’的态度来面对毁谤。不像一般人若听到他人的毁谤,会气得暴跳如雷,觉得受了伤害,大修行者却可以洒脱自在地一笑置之。

  ‘谦受益,满招损。’谦虚的人的路愈定是愈宽广,也会受到他人的尊重;而骄傲的人,则不易为别人所接纳,并且容易为自己树立敌人。

  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或在家居士过去曾造了很多杀业,甚至毁谤三宝,学佛的人都应以慈悲关怀的心来原谅及开导他。

  所有罪业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毁谤三宝’,一般人不学佛、不相信佛法,因为因缘未至,当然无可厚非,但也请千万不要破坏佛经、毁坏佛像。

  有一次我到左营帮人助念,结果一接近死者,全身就起疙瘩;因为他的死相很难看。当我为他加持时,心里面总是不太对劲,想其中必有缘故。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太太以前学佛,常到护国寺听经,先生因不赞成她学佛,就将家中的经书烧毁,海青剪破。

  我们无法与佛法结缘,不相信佛法,这倒还无所谓,但千千万万别烧佛像、毁经书啊!

  世俗也常说:‘做人不要做得太绝,要留后路给别人’。

  人大都是严以律他、宽以待已;即使本身犯错,也会想尽各种方法来宽恕自己的罪过,这恰与弘一大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修持完全违背。

  此外,切记勿在众人面前公开谈论他人的隐私,因为人人皆有自尊心,揭人之短、传人是非,是很没有道德的。

  事实上,不造口业,自己才是最大的受惠者。

  佛陀说:‘要原谅别人的过失,因为我们是由业力而来的众生。’严以律己,精进办道,不谈论他人的是、非、对、错,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生活禅

  学佛要能有正确的修行观,才能开启内在本有的智慧。

  有的佛教徒在尚未学佛以前还算是很快乐的,但是学佛以后,他自己觉得痛苦,旁人也跟著难过。

  曾有一位女信徒的先生跑来找找,向我‘讨回’他的老婆。他抱怨:‘从他太太学佛以后,每天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做修行的功课,家事不做,小孩子上、下课也不接送;而我下班回到家里,肚子饿得不得了想吃饭,她却叫我带著小孩去馆子吃。’如此,平日和谐的生活不再,增加的是每日固定的争吵。

  在家居士有心学佛是一件好事,但必须认清楚自己与出家的法师在修行上是有分别的;不论修行的基本态度或修行的方法都应该不相同。

  出家人以修行为他一生的职志,每日必须花很多时间在念佛、拜佛或打坐等等,与修行相关的功课上。而在家居士就无法做到如此,因为如果你每天花十多个小时来做功课,结果住住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亲子疏离,友情消失。因为你为了‘修行’而忘了自己的本份,自然而然,学佛就变成了一种痛苦与负担。

  事实上,修行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绝不是有了师父不要老公,有了佛法就不用吃饭。

  学佛了,更应先尽到自己为人妇、为人母的本份,将家庭料理照顾好之后,这样,你用多余的时间来念佛拜佛、亲近三宝,不仅家庭和谐美满,而自己也更能以观照的工夫来突破贪欲与执著,巧妙地思惟如何运用佛法待人处事,如此,智慧才能获得提升与开发。

  六祖慧能大师曾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学佛之人若无法将佛法落实在平常的生活上,不能从身、口、意三业之中彻底的反省与改变自己,以得到革新与超越,那么,你对佛法的追求将也会是虚妄一场。

  老实念佛制心一处

  老实念佛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有人问我:‘法师,我今年七十几岁了,随时可能会死,已经来不及参禅悟道,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参访善知识,你可否告诉我有哪一种最快、最直接的修行方法?’

  我会告诉他:

  其实,不只是濒临死亡的人可以念佛,任何人都可以修持此法门,念佛法门是老少咸宜的。只要专心持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要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要为了赶速度、拼数目,佛号连成一起,字音无法分辨的一直念,这样无法摄心,当然对修行毫无助益了,所以念佛要不急不徐、了了分明的念,才会有成就。

  修行办道无奇特之处,唯有细水长流,不夹杂、不间断,蓦直修去。如果以净土法门为主,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每日的功课如下:早上诵普门品、持大悲咒二十一遍,晚上诵佛说阿弥陀经、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号、观世音菩萨圣号百千声。

  修行要专精、一门深入,不要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又修别种法门,到最后哪一种也学不好。有一位老居士,没有学佛,也一直没有因缘听闻佛法,他可能只是听说念佛的好处,于是他就自己这样持诵:‘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一天,到他临命终时躺在床上,一时竟不知道是要念‘阿弥陀佛’或是‘观世音菩萨’。

  虽然凭著诚心与愿力也是能往生西方净土,但力量总不及专心持诵一佛圣号来得大。

  所以平时学习训练控制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佛遗教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以世间法来看,如果能将所有的精力、智慧、感情、理性投入来做某一件事,就自然容易成功,修行当然也是一样,制心一处,就会激发出无量智慧。

  所以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这样,命终时,自然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明辨佛神

  学佛第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有正如止见!

  许多人虽然已学佛了,但仍神、佛不辨。佛教徒应厘清一个观念,那就是佛与神是不同的。

  释迦牟尼佛是已觉悟人生、宇宙真理的圣者;他放下一切世俗荣华,在深山丛林中修行,于菩提树下悟道,继而为众生说法,教化众生,开启众生的智慧,去除众生的烦恼,让众生觉悟菩提,成圣成贤。

  因此,佛是超出三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得到解脱的圣人。

  至于神呢?在道家、佛教以及《易经》中则各有异说,但总括而言,凡是有浩然正气、正直无曲,对国家民族有所贡献的,死后皆可成为神。

  众神也有正邪之分。如关公、岳飞、文天祥,死后,因为其凛然之忠义精袖,广受后人敬仰拜祭,是了不起的正神。而邪袖,则乃是依照邪术修炼成为精灵的物体,虽亦有神通,但仍脱离不了鬼道。

  此外,还有天神、地神之类,有某些教派说天神皆由玉皇大帝(佛教称为帝释,居欲界忉利天)所册封,如雷神、电袖、水神、火神、稼穑神、祸福神、草木神等;地神如城隍爷、土地公(城隍爷如阴间县长、土地公则如阴间邻里长)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神的福报虽然也不错,可是依然没有断除烦恼,仍无法超脱三界,等到福报享尽,还是要堕落轮回。

  由此应知,神不是佛,也非菩萨,佛教徒应该加以审慎观察,以免神佛不分,杂陈供奉,如此怎够资格称为正信的佛教徒呢?

  嫉妒猜忌蒙蔽心性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解自己。

  在现今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社会里,人们常因狭隘的心态,引发利害冲突,产生种种烦恼,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处处为自己设想,产生分别与对立的心,更因个人的主观,漠视客观环境的存在,于是,障蔽了自己的心性,导致将心态陷于不平衡,进而造成人我之间的不和谐,导致无谓的纷争与忧扰。

  像同事之间,虽共处同一办公室,却终日互相猜疑,于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要斤斤计较,动辄相互向老板告状,说是自己受尽委屈,要求这要求那,时而滋生事端,破坏办公室的气氛;事关自己的利益,争取也就算了,有时还要涉及无辜,令周遭的人也倍感压力;此种行为,其实是一颗心被嫉妒及猜疑蒙蔽了,以致做出丧失理性的事情,真是愚痴啊!

  例如有一次颜渊在为孔子煮稀饭时,天花板突然掉落了一样脏东西,于是颜渊就用汤匙将它舀起,咬咬看它是什么,碰巧孔子在他身后,见状便不高兴地说:‘唉!这个颜渊怎么这么不懂敬师的礼节呢?’

  孔子将此事告诉子路,子路脾气很坏、个性冲动,马上跑去找颜渊算帐;待颜渊讲明原由,子路才心平气和地向孔子说明。

  孔子便集合弟子们说:‘我孔丘亲眼目睹颜渊偷吃稀饭尚不真确,更何况平常在大街小巷所听到的是是非非,又怎么会准确呢?’

  人本来可以过著快乐的日子,但我们却会为了一点小事,把自己搞得烦烦扰扰,无法宽恕、原谅他人,只想改变别人,而又不反省自己的人,将会抱憾终身而随业力堕落。

  认识无常

  认识生死轮回的本质,是学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体认。

  生死从何而来?由众生的起心动念而来。我们起了一个念头,内心就凝聚一股力量,让人无时无刻不去想它;好比说一个人执著金钱,出门时,心底就惦记著它,整天担心被偷、被抢,或者盘计著如何聚集更多财富。畏惧死亡也是一样,走在路上,远远地就好像感觉前方摆了一副棺木,非得绕一大圈的路来闪躲它不可。

  心中的执著断不了,就无法明心见性,那面对生死、轮回时,自然也将处于恐惧边缘。

  学佛的人,应学习以平常心来看待无常与轮回。

  永嘉玄觉禅师曾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有一天一定会到来,因为这是生命的实相!面对死亡,就要有我必会死的认知,佛说:‘生者必灭,会者必离,盛者必衰。’如此观想,早日采取解决死亡的决心,才能深入体悟佛法的真义,获得解脱。

  死亡也不是涅槃的等义词,解脱是指当下无烦无脑,不是人死了双眼一闭、双腿一蹬,才叫做解脱。

  一个人透过体验无常和观照缘起,自然了解人生的种种变化,事实上,只不过是一个过程的生住异灭,有时虽很美好但也是不能持久;有时虽然痛苦,但时间总是会过去的。所以,不要害怕无常到来,因为‘无常’是人生最好的启示,它让我们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能升起智慧的观照。

  因此,学佛不只是对死亡的寄托,也不仅是死了以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已。听闻佛法的目的,也包含开启智慧,正确地去看待人生。

  无明与业力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终至不能自拔。

  依惑造业,业苦无尽,这种重覆的轮回,在学佛的过程申,必须加以追根究底!

  什么是‘业’?梵语Karman,音译为‘羯磨’,义译为‘造作’,以现代的语法称作‘行为’;也就是说凡是发自于身、口、意的行为,都可以称‘业’。

  那么‘无明’呢?无明就是没有智慧。

  人类常会为了一点点事情,就放不下、看不开。记得有一位老先生,告诉我他觉得活在这世界上已经毫无意义,他很想自杀。

  我问他遇到什么事非自杀不可呢?他叹气的说:‘我的儿媳妇实在有够可恶,吃要吃好的,做要做轻松的,早睡又晚起,说她几句,她又不高兴。想叫我儿子和她离婚,但又考虑到他们已有三个孩子了;但如果他们不离婚,每天见了她又都一肚子火!这种日子好像每天被刀割一般。’

  我说:‘老先生!那你就得感谢她了。因为她就是你的善知识,如果没有她这样的磨炼,你又怎么会了解世间的苦呢?不如将自杀的勇气拿来念佛,别理她不就得了。’

  我们总是会这样想:只要对我们好的,才是好人;其实不尽然。有时对我们好的人,却往往是这一生中最令你失望、痛苦的人;而对我们不好的人,反而可能是成就我们的善知识。

  人,往往就因为看不清世间万事万物的真相,于是境界来临,受到业力阻扰时,往往不去寻求症结所在,反而想以逃避的方法(例如:自杀)来解决,如此不仅无济于事,更是增添苦恼。因此,如果能够认知:对我们不好的人(或逆境),可能是成就我们;在逆境中打开自己的心结,不正是自性的升华吗?

  突破感情的樊笼

  报上登载一则新闻:‘一名男子在旅社将他女友的头砍断,并挖出五脏;原本这对男女在谈恋爱时,是多么的柔情蜜意、卿卿我我,但却因彼此的冲突,而造成如此悲惨的结果!这不正应验了古人所说的:‘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之教训吗?

  这名男子在杀害女友时,为何没有考虑到犯下此滔天大罪,将来必须承受多么可怕的果报呀!众生往往因一时的冲动或积压的情绪,一颗心被恶念迷惑住了,丝毫未曾想到,其后果是什么!

  ‘业’是一种来自累积的妄想和念头。

  念头与感情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感情虽不是坏东西,但是一般众生的感情,大都只针对自己的父母、子女、丈夫、兄弟姐妹和朋友等,对他人就很难流露出真情。

  感情得到升华,就是爱;爱的升华,就是博爱;再加以升华,就是慈悲;而慈悲的最究竟,就是大慈大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另一方面,感情若受到过分的发展就容易形成欲望,如偏重于肉体的占有,到头来就将会演变成自私而束缚的牢笼。

  因此,我们要学习如何升华自己的感情,不让它过度畸形的发展,从实践佛法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菩萨六度)中,转化与提升自己感情的层次,使感性与理性得到平衡与协调,突破感情的樊笼,成为一个觉悟的人。

  惯性与束缚

  业也是一种意识的惯性作用。

  有人很容易起烦恼,碰到一点小事就很敏感;一件事情,今天跟别人说过也就算了,但在他的潜意识里,却隐藏著一股力量,很不甘愿,逢人就说,到后来小事变大事,也使别人对他丧失信心。

  例如:常说谎的人,欺骗对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但他说一句谎,就必须编造十句来掩饰;十句谎言,就又编了一百句来遮掩。最后,纸包不住火,而受到最大伤害的,还是自己。

  因此,不论我们读过多少书,是否有修行,脚踏实地非常重要,不要只是培养意识的惯性作用;像说谎成了习惯,不说谎都不行。

  业又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束缚。

  有一位在家女居士来找我,说已经替丈夫生了三个小孩,家庭也照顾得很好,可是每当小孩入睡后,准备要念佛时,先生就会阻止她,不让她学佛。

  于是她请问我:可不可以和先生离婚。我说:‘不至于吧?离婚!三个小孩怎么办?’

  她说:‘先生分两个,我分一个。’

  我说这不是办法吧!便劝解她:‘佛在心中,念佛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不一定是要告诉你先生!这样,你先生就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在念佛;或者是利用先生、小孩不在家的时间来修行也可以。这么轻率就谈离婚,是不是人没有智慧了。’

  业有时如此,这位女居士为什么无法嫁给可以和她同修的丈夫?而是嫁了一个阻碍她修行的人呢?这岂不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束缚?

  宰制己念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

  ‘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是人打死老鼠罪业重?还是猫咬死老鼠罪业重?’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猫咬死老鼠造业了吗?如果我们了解‘唯识学’,就比较容易解释了。

  在六道轮回中,以人的造业力最强。猫蛟死老鼠,严格讨论起来,是一种果报。因为猫生来就会咬老鼠,那已经成为它的本能之一;另外猫被人当作宠物来饲养的,那则是它的福报。

  而人打死老鼠就不一样了!佛法讲的是起心动念;当我们看到一只老鼠咬破衣物,就发起嗔恨心将它打死,这在我们八识田中,就已经种下了恶因。

  猫咬死老鼠虽然也是‘杀生’,但老鼠对它来说,是一种好吃的食物,因此猫虽也得承受果报,却与人所造的业大不相同。

  经由身、口、意所累积下来的行为,即称为‘业’。像身体造的业:杀生、偷盗、邪淫;口舌造的业: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识造的业:贪欲、嗔恚、愚痴等等皆是‘业’。

  猫咬死老鼠,人打死老鼠,就属于身体所造的业。然而在这个世界中,又以人所造的业最为严重;因为人有思想、智慧,可以透过思考来下决定,所以一个人在八识田中所种下的恶因、善念,也都将在生生世世不断轮回中接续承受下去。

  因此,佛曾说:‘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就是告诉我们众生能得到这人身,是很难能可贵的。十方三世一切佛,不在天上成佛,不在恶道成佛,唯在人间成佛,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是三界六道众生之枢纽,要向上向善,或向下向恶,对人来说也是最容易,也是最快速,我们也常说:‘善恶一念间’,所以,如果每一个人都懂因果,行善业,这个世界的环境,也将较为清净美好。反之,则成为垢秽污浊的地方。

  了解以上的道理,我们也将会珍惜这个世界,也更知道学习控制自己念头的重要性了。

  破我、法二执

  我执与法执,是学佛人最需要超越的障碍。

  ‘我执’是很严重的一种心灵病态,也就是指人无法彻底了解自己,所以对种种有关于‘我’的事物产生错觉,认定为是我所拥有,是我的,因而过份执著,以至于捆绑束缚了自己。

  好比‘人世无常’,但是我们往往不去认识、探究无常是什么?无法给自己一个健康、正确的观念,通常误将世间一切视为永恒;直到有一天,因为疾病,住进了加护病房,才突然感到死亡的恐惧,才开始担心能不能平安出院!然而,即使在濒临死亡时,却们想再与死神搏一搏,不会设法为自己住生预做准备,这就是我执的一种错觉。

  佛曾说:‘人都是活在一种错觉当中,不知道死神随时都可能降临,误将此‘假我’认为是‘真我’,以‘无常’当作‘永恒’,不知‘生者必灭,会者必离’缘起正观的道理。’

  而所谓的‘法执’,是指无法透视法的真相;是来自于知识上、见解上或宗教信仰上的错误执著。

  单就信仰而言,信仰的本身并无好坏,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与他自身最相契合的宗教,运用智慧理性的判断、探讨为什么此宗教值得我去信仰;可是有些人就会有一种心态,当他专注于一种信仰时,对其它宗教就一概持否定态度,逢人就只赞叹己宗,贬低他派,仿佛只有他所选择的宗教信仰才最正确、最优秀,这就是一种法执。

  因此,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内心存有对我或对法的成见,境界现前,遇到与自己想法意见看法不同时,心中就容易生起烦燥与嗔恨心。但如果能够放开胸怀,以欢喜心去接受遭遇的事物,偏执的心态就将会得到修正,而懂得念念反观自照,境界反而成为反省的工具与修行之增上缘。

  所以,我常说修行是点滴的工夫,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要做到的确并不容易;一定要历经琢磨、淬炼,才能够超越、解脱。古大德不也是如此说吗:‘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吗?

  谈助念(一)错误处理

  依照佛教之观点,生命乃是轮回不息的一种状态。

  一般人在生命刚结束之后,神识(第八意识)还没有脱离身体,仍然有知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全身冷却,神识也出离了,才算真正死亡,并非只如医学的观点,如心脏、呼吸停止或呈脑死的状况,即宣判死亡。

  所以,当人在断气之后,神识尚未离去之前,心灵是最痛苦的时刻,刹那刹那,一生的经历如电影般,一幕幕重映眼帘。有人会因为感伤于往事而流泪;有人会因贪恋世间情爱、钱财而难割难舍纠缠矛盾,有人因为心愿未了,而却将遽然离去感到悲伤苦恼,也有人因冤屈末伸,而不甘愿瞑目而去。此时此刻正是悲苦交集之际,倘若听闻哭声或见到喜欢兴讨厌的人,或被搬动及错误的触摸,势必对即将出离身体的心灵,造成莫大的打击与伤害。

  一般人,只要亡者一断气,随侍在旁的人马上就会悲哀啼泣,或抚搂亡者嚎啕大哭,或任意搬动强令正寝,或趁身体未冷时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强心针,或才断气立即被送入太平间冷冻库,或当天即被转送殡仪馆而两三天后随即举行火葬。

  这些行为对神识来去仍有知觉的亡者而言,算是极为残忍的一种虐待举动。

  例如:有一次,我帮一位医生的母亲助念;由于这位医生在北部上班,母亲在高雄,当他得知母亲病危而无法及时赶回高雄时,便请我先为他母亲助念。当我到达现场时,临场实际经验告诉我,她确实已经往生了;可是,当这位医生赶到时,并不相信母亲已经走了,硬是要为她急救、打针。结果,经过一番折腾,死者双目怒现,全身散发恶臭,嘴巴一直张开,久久无法合拢起来。

  举出以上例子,无非想要呼吁大家,一般人在气绝之后,神识仍然是有所感受的,我们千万勿将一些往昔一直习以为常的处理方式及错误举动,加诸在亡者身上,致令他们痛苦异常,若让临终者升起无可抑止的嗔心怒火,将可能导致亡者堕落到悲苦难忍的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中,因此,不可不知错误处理之严重性。

  谈助念(二)如何助念

  人刚断气,虽然看起来好像已经死亡,但是,一般人神识尚未完全离开身体,因为其往生之处尚未决定,所以在这个时候为他念佛助他一臂之力,有很殊胜的功用。

  然而如何助念?又该留意什么呢?

  首先,在我们发现此人脉搏、呼吸已经渐弱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为他助念。再者,人在临命终时,已经相当痛苦了,为避免无谓的噪音,助念时应该使用引磬而不要用木鱼,诵经也可以省略,只要念四字佛号(阿弥陀佛)即可,时间以八小时以上为最佳(从断气时算起)。此外,切记助念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

  至于什么情形之下,使用木鱼比较恰当?

  当人在临命终出现乱语、怪叫,或是好像见到鬼一样脸色发黑发青等情形时,就应该敲木鱼念诵往生咒四十九遍或一百零八遍。

  我曾经处理过一个例子:有一位女信徒的父亲,由于是在半夜里睡死,直到隔天清晨才被发现,究竟已经死了多久也没人晓得,而且当他被发现时,脸色完全发黑。于是从早上八点多开始,虽然二十几位在家居士帮他助念,可是七、八个钟点过后,亡者的面色仍未稍褪。

  因此,在这种情形之下,再为他助念已经没有任何效果,只要敲木鱼诵往生咒就可以了。

  所以,当知一般人到了临终的关卡上时,正是四大分离、诸苦交集,自己丝毫不能做主,完全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因此,当知助念对临终者有多大的助益了!

  谈助念(三)金光明沙与陀罗尼被

  临终处理除了透过助念的方式之外,还可以使用加持过的‘金光明沙’。根据不空三藏翻译之《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明真言经》所记载,持‘光明真言’及‘六道金刚咒’等,各一百零八遍加持土沙,散于亡者的遗体或骨上及坟士,能帮助亡者除去一切罪障、脱离恶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种加持的功能,主要来自咒力、愿力和心力三种力量的结合。透过这三种力量,转变被加持者的心念,帮助他安然度过生死的关卡。

  金光明沙的使用方法略述于下:

  一、采土葬时:

  (1)未盖棺时,依法将金光明沙洒于亡者额头上。

  (2)已盖棺后,则洒于棺木上之垂直对应于头部的位置;用胶水先抹于棺木上,再洒金光明沙。

  (3)若已埋葬,则洒于坟墓之上;先以少量遍洒坟土,再估计额头垂直位置,于其上方散洒金光明沙。

  二、采火葬时:

  (1)、(2)同土葬方式处理。

  (3)火葬之后,骨灰置于骨灰坛中,再洒一些于坛中。

  除了金光明沙之外,陀罗尼被(往生被)也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德加持力。任何众生在临命终时,将此陀罗尼被覆盖其遗体之上,能令亡者消业灭罪,阻挡其过去世一切冤亲债主或魔障之寻扰,使其得以身心安乐、顺利往生。

  最后,除使用金光明沙与往生被之外,一般人在重病时期以及去世四十九天之内,如果家人能茹素并结集为亡者持诵地藏经,或观音菩萨、弥陀佛之圣号,乃至六字大明咒、六道金刚咒等经、咒、佛号,则更能令其得大利益,令未转生善道者令其趣往,已转生善道者增其福德,已往生极乐世界者,并使其莲品增上,令冥阳两利,共沐法喜。

  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生。花四十九年弘化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根器,做了深浅不同的指导,于是,发展出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与孔子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在这么多法门背后,其共通之情神,无非是想透过身教、言教来开示每个人,使之启发智慧,平息烦恼,达到真正的自在与解脱。

  那么什么叫做‘解脱’呢?

  从定义上说,所谓解脱,就是彻底地解放、脱离烦恼的束缚,获得身、心的清凉与自在;好比一位囚犯当他全身被加上脚镣手铐时,就没有自由;可是除去了这些束缚,使得解脱一样。

  人生活在浩瀚宇宙,受到环境、社会、身心种种内外在因素所拘束、障碍,诸多不得自由。父子、兄弟、夫妻、同事之间,也往往因为一点点意见不周,谁也不肯服输退让;为了一个‘我’,彼此僵持不下;为了一个‘我’,因而陷入纷争、罪恶、烦恼、痛苦的深渊……。

  佛说不要用抗拒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凡事以对立的心态对待,唠叨、抱怨就会不断,如此便难以宽容的心来原谅、接受他人不同的见解,于是就很难活得快乐、自在。我们想要解脱,一定要先了解心的毛病,面对现实、面对社会,以智慧来圆融事相、超脱凡情。

  俗话说:‘人有三千烦恼丝’。佛说:‘八万四千烦恼’,不管从深或浅的角度来探讨,障蔽自性清凉自在的根本烦恼,终究离不开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等四大烦恼,而要去除这四大恶源,也唯有从心下手,乃能究竟解脱。

  所谓‘我慢’,是指以‘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骄慢心。简言之,即指自尊心过于强烈的心态。

  自尊心过于强烈的人,内心其实是脆弱的、无助的。人常常为了保护自我,不容许他人毁谤、批评,于是虽然给自己套上一个圣人的外壳,其内心却充满著高低不平的尊严,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

  置身在这个婆婆世界,每个人都非常我慢,你切记勿祈求他人给你面子。在个人修养方面,应该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倘若遇到非常骄傲,言语暴躁直冲的人,更应当以忍耐、谦退、柔和之心来应对,如此便可以避免无谓的争执和纠纷。

  而‘我痴’则可说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痴’在经典上又解释为无明,亦即内心无光明、无智慧。人的内心如果没有智慧,就会有偏差的行为。

  当一个人须藉由外界的赞美过日子,或受到外在环境影响,而激增对物欲的需求,或痴想一步登天、一夜成名之时,他将会因期待与失望,而陷入苦痛焦虑的深渊。

  在这社会上,不乏为名为利而汲汲营求高官路禄俸者,而当有那么一天,让他从小人物变成了大英雄时,往往会因为过度自我膨胀,遭人所恶所弃,可怜的是他却身陷其中仍不自知,依然嚣张、跋扈,唯我独尊。他虽然拥有一身虚名,却得处心积虑维护他的地位、权势,甚至因此不惜出卖、伤害他人,以保护自己。

  佛说:‘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你痛苦,唯有你自己!’智慧之言,的确值得我们深省。

  ‘我见’:就是看法不同。一般人,都会执著在五蕴(色、受、想、行、识)背后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也就是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这种意识型态,就会导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是对的;地由于强烈的‘我见’,致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不必要的争执,好比夫妻之间,因为看法不同而发生争吵,兄弟之间因财产分配不均而对簿公堂,这种事情亦多有所闻。

  记得有一次我帮一位亡者加持,这位居士有个独生女正好信佛。由于亡者一再交待丧事一切从简,并以火葬方式处理,然后把遗留下来的钱拿去布施,救济贫苦。可是,因为他的几个儿子都未学佛,觉得自己经济上并没有什么困难,所以执意要请几百部花车上隆隆重重得办理丧事不可,而且,一定要风风光光一下。

  儿子多,而女儿只有一个,加上意见分歧,于是争论不休。这种情形,我在一旁看得实在很痛心!

  ‘我爱’是指深深执爱著自我,通俗而言,就是所谓私心。

  人最大的私心,是爱自己。凡是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人情世故,都是他贪恋、占有的对象。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夫妻、男女之间的感情,是独一无二、不容许第三者的介入,连子女对父母的情感,也不容他人占有、分享。从事物的角度来探索,人往往为了权势、地位、名利,因此患得患失。得不到时,处心积虑想争取,得到了又怕失去,而失去之后又痛苦懊恼,整个心便完全充满著这种贪恋、染著、占有的心态而导致内在翻腾不已。

  因贪爱所造成的烦恼,其实是无量无边。当一个人过分执著于自己所拥有的,沉醉于成就当中,是非常容易迷失的。

  事实上,当我们死了之后,什么也带不走,只有那些因为功名利碌、私心染著所造下的业,会紧随著我们生生世世而轮回,所以,想要修行得到解脱,一定要从去除(我见、我爱、我慢、我痴)这四种心态下手。

  学佛三要件

  学佛要具足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照见五蕴皆空。因此,需要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来引导、善知识能启发你内在的觉性,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觉悟。尤其在阅读经典方面,若无师父的教导,就容易以自己的观念,将佛经义理扭曲,这是很危险的。譬如打开《大乘起信论》,其中‘三细六粗’,三种细的?六种粗的?《往生论》、《十四讲表》自己看,好像是这样?又好像不是!所以,要多多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就是我们的法身父母。然而由于现今工商社会非常繁忙,若无法长期跟在师父身边修学,不妨多听录音带,反覆的听,薰习久了,渐渐也能有所体会。这也是现在工商业社会弘法的变通方法之一,能不受时空限制,让大家接触与听闻佛法。

  二、要有好的环境

  一棵树的成长,除了有种子之外,还要土地、阳光、空气、水等的灌溉与培育,也就是说,先天的条件还需配合后天的环境,像参加各种法会,以大家共修的力量来互相提携、讨论与研究,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三、要能自觉

  佛法就是真理,即佛陀在菩提树下所发现证悟到的,佛陀发现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在四十九年说法之中,不断教育弟子们如何自觉。

  ‘觉’就是一种自我反省的工夫,随著你反省的深度,就越能体会到佛法的真实。内在净化到某称程度,本性的作用一发挥出来,般若智慧获得开采,那就能转凡成圣,与诸佛‘同一鼻孔出气’。

  当然,自觉也要有条件,根器够的人,一句话即见本性,根器不够的人,那就要好好地亲近善知识,亲近三宝,多听录音带。

  观照无常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对法的觉受较薄弱。

  学佛最怕一种人,师父问他:‘你有什么问题?’他说:‘师父,我都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人问题才大,他的问题就是不晓得自己的问题在那里?

  没有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是自己观照得不够透彻,那就需要因缘的启发。譬如有人,你跟他说生死无常,他体会不出来。有一天,回家的时候,别人告诉他:‘你姐姐被车子撞死了。’他赶去医院太平间一看,哇!七孔流血。

  这姐姐长得这么漂亮,一下子突然死了,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然后,痛哭流涕。如此一来,慢慢地就能接受无常的观念,这种是属于间接的方式,要靠因缘事相上的提醒才能觉悟的人。

  另一类人,上根利智,感受性很强,和他讲佛法,他会马上顿悟,就如六祖慧能大师,听《金刚经》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就知道了。这种人是属于能接受直接教育、有宿性善根及大智慧根器的人,一闻千悟;但这是不容易办到的。

  今天我们学佛提不起力量,那是因为将生命与佛法分开。因此,有时会知道世间无常,一切都在变化迁流,可是。因对世间法的观照力量不够,一下子又觉得生活蛮愉快的,又忘记了精进。这都是因为平常没有培养观照的能力,所以提不起精神来。

  所以,我们要多听经闻法,多薰习佛法,薰习久了就会有力量。如果单凭著一股宗教热情,对‘法’本身却不能安住,那么心性就无法定下来,学佛就不能增上了。

  安住心性

  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修行无量阿僧祇劫也不会成佛。

  没有悟的人,怎么讲都不对;悟的人,怎么讲都对,都能事理圆融。法的东西,就是如此,除非自己尝到法的喜悦,悟到空性、无生的道理,否则,是无法彻底了解。如果,在每一个事相的动点上,都能与理体相应,那么,一切都能化成自性清净心。

  简单来讲,悟道的人,在每一个动点上,都会觉得很有意义,不管洗厕所、捡菜,或者别人批评他、赞叹对一切境界,都能如如不动,安住在无量的喜悦与安祥当中,对生命有了主宰,我们就成为最会享受生命的人。

  ‘不懂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众生就是这样,因为无法透视世间无常,追求五欲时,感觉很快乐;可是快乐一过,就是更大的空虚。不懂得无常,当然更不懂得空。整天颠颠倒倒、反反覆覆、烦烦恼恼,如果讲他,他还会编织一大堆理由,所以佛说众生是‘可怜悯者’。

  还有的人,认为‘生命是无常,佛性是常’,这是很严重的错误;这是所谓的‘自性见’。佛性是常,就成了一潭死水,没办法转凡成圣、转烦恼为菩提。佛性如果是无常,则又成了生灭的世间法,无法进入大般涅槃的境界。

  安住心性,理体与事相必须配合,所以,佛门最重视‘悟’的工作,不悟就会落入自性是‘常’或‘无常’的逻辑思辨之中,而成为知见,这些东西与自性是了不相干的,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重覆的创伤、挫折;重覆的忧郁感;重覆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无力感。然后,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

  不过,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申迷失,落人重覆的痛苦烦恼,重覆的情绪轮回之中。但是,我们不怕失败,只怕没有耐心,想放弃。学佛就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儒家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学佛也是如此,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萨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是经过无量劫的痛苦、挫折,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最后才开悟,见性成佛。

  尽管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大撤大悟,有‘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的心境,但至少要不断地进步。大家要永远记住一句话,不要抗拒境界,因为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显现,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反过来说,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如果能永远的宽恕众生,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的进步,倘若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伤害众生,等于伤害了自己的慈悲,而失去了寂静安祥。这就像封别人起嗔恨心,对方还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就已经遭到染污了。

  所以,永远要保持慈悲喜舍的心念,因为一切生命的浮沉,一切生活的苦乐,全在一念之间。其实,人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不必过著痛苦烦恼的生活。只要慢慢地回光返照,烦恼自然就会减少。面对生活中的创伤、挫折无需挣扎,该来的,终究跑不掉,因果就是如此!因此,多余的烦恼和妄想是没用的,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当下,保持现前一念清净心!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就是‘觉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如果我们一切的修行,无论诵经、拜佛、参禅、打坐、念佛、持咒,若是不能会入不生不灭的本性,那么都还是生灭的对立法。由于无始以来无明的作用,导致众生对外境,总是存在著能所的观念,产生主客二元的对立。除非是究竟了悟,体证绝待的法界、清净的法身。否则,如果能所仍不能断除,一再的透过无明的妄想分别,经由色心二法的主客对立,用生灭的意识心来修行,它仍然会产生妄想执著,六根、六尘、六识虚妄和合,变现了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以及沉沦其中的六道有情。

  有人会觉得修行总是起起落落,提不起力量,就想再去找另一个道场。再不然就是念佛没有受用,觉得没有意思,就想:干脆换一个法门来修。

  这种种的想法,都是把自己的觉性设定在某种环境与某些条件之下,然后希望去追求、去获得;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众生的无明,就是一直不断地向外执取某些东西,向外追求安慰,要求别人同情,而不知我们的本性是放下取舍分别、放下爱恨恩怨,本性自然就显现出来。

  佛法谈的是不生不灭、反观自照的觉性,清净无染的本心。然而,众生就是放不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观照都是我们的觉性,时时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只要于一切境界能不执著、无所住、无念、不分别,以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这就完成了佛道。

  自性念佛般若相应

  经常有信徒告诉我,他们在念佛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现象:第一、一直的念佛到后来,会感到昏沉、想睡觉,提不起佛号;第二、一念佛号,反而妄想纷飞,烦恼不断。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念佛的要领,纯粹是用意识心在念佛。

  修学念佛法门,除了在事相上用功外,还要用般若的智慧,了解自性就是我,佛就是我们的本性,然后用回光返照的功夫,不著一切境界。用不执著心,当佛号现前时,通通是全体心性的展现,大用时时现前。但如果用的是意识心,设定一个佛号,然后执持佛号,在事相上念佛。就初学者而言,这是对的,但工夫要纯熟,就很困难。烦恼一起来,就无法念下去,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工夫。

  用意识心念佛,强迫自己去接受佛号的观念,会造成意识的对立。若是用心性念佛,念而无念,佛号自然流露。有这些现象,这表示悟得还不够,念佛的工夫还不到家,用的不是真心。不用真心念佛,刻意地去寻求佛号,好像佛号在外面,追逐佛号,而并非由本性散发出来的自性念佛,把精神紧绷就会觉得很疲倦。

  要突破这种状况,必须体悟到事相的本身就是无常,无常当下就是空,然后,烦恼就减少。建立空的思想以后,就没有得失、取舍的观念。自然对于世间的名利、男女、幻化的一切大地万物,都可以放得下。放久了,佛号现前,一用起功来,就是本性念佛的工夫,这个是需要时间的。

  我自己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念佛,从早到晚佛号不断,心里面就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求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我的心,我的心就是极乐世界。何以故,因为念念都能观照无常,知道这个世界是幻化的东西,知道一切法苦空无常。因此,我时时都能放下,对这个世间没有一点贪恋。

  求生净土的信念,就一直从心里面生起,自然而然信念真切,自然就有力量。因为对我而言,佛法和我的生命已结合为一体,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只是凭著盲目和冲动,也不会在生活中失去观照,而陷入无力感当中。

  忏悔转业报发愿生西方

  善恶的因果是贯通三世而渐次受报。今生的修善作恶,未必即生受报;此世的祸福苦乐,不一定全肇因于今生的造作;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于前世业力遇缘成熟,所呈显的果报;而今生的所作所为,又得等待因缘,才会感报。

  ‘如是因,如是果。’修行切勿只在果上打转,应在因地里注意观照。在因地修行,就是要注意不要再去造恶及起坏的念头;而在果地的觉悟过程当中,如有业报现前时,就可运用净土法门来面对。

  当我们的果报、痛苦现前时,因为产生忏悔心而真诚地念佛,是可以使我们安然地面对业报,甚至转化业报,人是可以凭后天的修为,而来改善所承受的业报。

  比如前世只造了穷人的因,今世果然也感生为穷人的业果,但是,生为穷人不要紧,只要自己肯努力,穷困的生活还是可以改造。

  《观无量寿经》上说:虽是五逆十恶的大恶人,一念忏悔,念佛求生西方,也可得救。这是因为恐惧下地狱的一念心,而起大惭愧、大忏悔,能暂时伏惑,蒙佛力慈悲摄受接引的缘故。大善的人,更可以得救,依循著信愿和净念,往生极乐世界。但最怕的是虽有行善,却对净土没有信心之人,这就犹如一只鸡。有翅膀而不能真正地飞行,只能在地上行走、跑跳。

  无住心当下即是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有信徒问我:‘心要安住在那里?’我告诉他:‘无所住就是安住,想要安住在那里都不对。’他又问:‘无所住是甚么?’‘无所住就是清净心的工夫,它无法透过语言来表达。’无所住就是自在,无所住就是解脱,无所住就是不著相,无所住就是没有分别,虽分别不作分别想,清清净净又明明白白的这颗心,用这颗心来修行就对了。

  如果我们假设立场,我要到达某种境界才叫做快乐,我要某种环境才觉得舒适,那么,这个假设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只是用取舍的心在期待甚么,或是妄想明天,或那一天,情况会变好,这种透过时空假设的期望或追求,都是不对的,反而会引来痛苦。因为在佛法中,所有的解脱自在,当下就是,那是你现在就可以掌握的。

  禅宗说:‘不离当下’。当下是什么?就是解脱的现在。因此,我们要多观照,观照一切法都是空性,观照一切法毕竟空寂,当下就是清净的本性。否则,永远不能解脱。

  今天想尽办法解脱,然后又痛苦、挣扎,明天还是一样,如果今天心性不明,明天依然不能解脱,因为用的是错误的心,今天不悟,明天还是不悟!如果不能当下明白自己的心性,想要期待明天会更好,认为我的未来不是梦,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悟,那不是‘如果还有明天’,而是‘我俩没有明天’,未来依旧是个颠倒梦想,明天也不可能会更好。

  所以,我们学佛要有般若的智慧,惟有大般若智慧,才能断烦恼。若想要求生极乐世界,也要有清净的心,要知道极乐净土、阿弥陀佛都是我们的心,如果不是我们本自具足,不生不灭的,那么佛法讲‘无生’,不自生、不他生,不来不去,那怎么能得生净土呢?

  因此当知:心净则国土净,要去悟我们的自性西方。要有清净心,没有烦恼的心,那才有办法。否则,一样也没办法。

  修心为上

  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刚进入普觉佛学社的学长,大一刚进来,就发心说要出家,大二交到女朋友,后来就结婚了!现在,住在美国。这就是没有长远心,而且乱发愿。随便发愿的人,学佛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第二要有慈悲心—要时常宽恕别人,扩大自己的胸量,不要看别人的缺点,你要活得快快乐乐,就要学习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多看众生的优点,以慈悲柔软的心来面对你周遭的人、事、物,这样,就能活得比较自在解脱。

  第三要发菩提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皆因菩提心才得以成佛,我们要‘学佛’,当然就要发菩提心。

  这三者当中都有一个‘心’字,修行人就是善用心的人,因为‘即心即佛’,佛法讲的不外乎‘心’的问题。所以,如果只是外表上在拜佛、念佛,而不懂得去除内心里的贪、嗔、痴,那么只是在跟佛结缘而已。真正的佛法并不在于形式或仪式,而是要观照内在,抓出心中的烦恼贼。兵法讲‘攻心为上’,运用于佛法当中也是一样的,心才是你生命真正的主人,只有深入我们的心灵世界,才能掌握修行的根本。

  但讲究心法并不代表就放弃因果,因为因果与空性是不二的。因果就是空性在事相上的显现,而一切的因缘果报当下就是空性。事相就是因果,心性就是无生。因、缘、果宛然如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破坏事相,颠倒因果。修行人即因果而超越因果,越了解佛法的人,就越了解因果,而彻见因缘法的人,那就有消息了。所以,唯有见性的人,才能不昧因果。如此,就达到了理事圆融。

  禅非坐非不坐

  打开报纸、翻开杂志,禅、禅修、禅坐这类话题无时无刻不被争相讨论著。许多流通处甚至藉此机会开起禅坐班,并且推广禅坐的种种好处。然而是否将双腿盘起,坐在那儿如木石般不动就是禅了呢?如果不是,那么禅的意境究竟为何?

  简单来说,禅所展现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一如,心二十四小时都非常祥和,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当他人给予侮辱或赞美时,皆能保持平静的心情,并不会因而感到愤恨不平或欣喜万分。

  禅不在坐中求,坐只是禅的一个方便法门。对于初接触佛法,有心修行的人,是可以先学学打坐,这对平息那颗妄念纷飞、跃动不已的心是有所帮助,但这不代表已进入禅境。

  情感与理性的矛盾,可以说是每个人修行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唯当感情和理性达到平衡点,就符合禅的意境。可是一般人,在生活之中,往往不是过于感性,就是偏重理性。因为感性之中含有非常主观的意识,而这些主观意识,往往源自于过去所培养出来的见解看法,或是累积自个人的学历、经验乃至于权力所产生的成见,这些都使得人们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充满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无法认清真相,才导致彼此之间争论不休。

  我们常说禅代表‘佛心’,因此没有禅,就无法于一切境界中自在解脱。而将自己束缚在某一种自以为是的范畴里,又不能包容他人,别人过得洒脱自在,你却陷入苦痛胶著之中,而无法自拔。

  所以,禅的体现是在现实,非只是‘坐’而已,如果‘坐禅’时能暂时忘却烦恼,‘下坐’又依然痛苦,那么,还不如平常就训练自己‘放下’的功夫,养成放下的习惯,如此,禅就非只是‘坐’,而是行、住、坐、卧都能用得上的东西了。

  圆满不二

  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释为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所谓不二法门,是指在现实生活申获得超越和解脱,因此不能离开现实的烦恼而求解脱。因为离开烦恼,也是找不轨解脱境界的。

  好比说有的人习惯每天吃山珍海昧、大鱼大肉,那天餐桌摆得是青菜粗饭时,他可能感到气愤、很丢脸、没味口。但是,禅的意境,是让我们把物质降到最低点,才比较容易体悟到真理平凡、平淡的一面;唯有当精神生活领域升华到最高点时,我们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所以在禅的境界中,是绝不会因为吃得少,或缺乏大餐而不高兴,因为在圣者眼中,这不过是一种幻化的东西而已,根本不值得生气。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个女孩受外道指使,乔装成孕妇来毁谤释尊,她见到释尊,劈头就骂:‘乔答摩,你真没良心,我怀了你的孩子,你却不闻不问。’释尊听了并不为所动,且笑脸依旧。面对这种情况,若换成是现代人还得了,你敢毁我清誉,那就等著法庭上见吧!‘以诤灭诤只有更增加困扰’,争论、气愤、对簿公堂并非真正解决之道;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超越你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才是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换句话说:眼见、耳闻、口说,都不会在你的内心里造成压力。‘生活就是佛法’,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现实不离超越,超越不离现实,这才是修行最高的境界。

  禅之意境—中道理性

  莎翁曾说过一句话,禅意甚浓:‘一个谈过恋爱失败的人,也胜过没谈过恋爱的人幸福。’男女之间在面对感情问题,欲脱离超越情感所带来的种种束缚时,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多半分为两种。

  一种称为‘经验的理性’:意即由教育屈想的累积,及挫折产生的经验的理性。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话不能讲,在现实生活中,他被迫用这种方式,来应付他人。虽然此人很有理性,但却是在意识经验累积下所培养出来,这样的理性是无法得究竟解脱的,因为教育中产生观念,觉得做人应该这样做才不会痛苦、才叫有修养,这不过是观念化的人格。

  另一种理性称为‘明心见性的中道理性’:这就不管别人如何待他,他都不会去逢迎拍马,只要是对他人有利益的,他一定坦言相告,无益则绝口不提。在这当中流露出来的语言,是非常慈祥温馨与关怀,而这便是禅的意境—中道的理性。

  曾经有位台湾留学生在美国拿到博土学位,他们夫妻生活一直很美满,可是有一天俩入不晓得发生什么争执,他把妻子杀死了。对于这位博士你能说他没有理性吗?他的教育程度如此高,学识如此渊博。

  这位博士的行为表现,说明了经验的理性所蕴藏的危机,当这份由外在教育产生的经验保护作用失去时,所显现出来的,便是赤裸裸的无知、嗔恨、贪心。因为教育只能压抑一个人达到某一种人格,并不能斧底抽薪的整个改造我们的思想,转变成自性的东西。

  唯有透过中道的理性,才能没有压迫,没有贪嗔痴,没有无明烦恼,没有攻击伤害,才能体现圆满、圆融的心境,将一个人最高的精神层次,‘禅’的中道意境完全展露。

  正信的佛教

  台湾近几年来学佛风气鼎盛,这对安定人心、净化社会具有正面的意义,的确是个令人可喜的现象。不过,长久以来民间信仰与佛教混淆,以致造成若干社会大众依旧‘神佛不分’,误把民间信仰的仪式、内容,冠上佛教的标志,致使佛教本身蒙受不必要的误解、批评。进一步说,尽管信佛的人口直线上升,绝大部份的佛教徒仍然缺乏对佛法正确的认识。试想,连佛教徒本身知见都不正确,遑论一般社会大众。因此,如何以智慧抉择佛法的真义,成为正信的佛教徒,遂成为每位学佛者的当务之急。

  对于这项首要的课题,可以就理论或事实的层面加以研讨。以下试著由厘清一般人对佛教的误解,来说明何谓‘正信的佛教’。

  很多人都把‘信佛’与‘拜神’当成同一件事,反正只要烧香拜拜的,就自认为是佛教徒。尤其在填写资料时,宗教栏下几乎写得都是‘佛教’,可是,事实上可能信奉的只是神道教的神祇。其实,神与佛之间彼此境界相当悬殊。民间祭拜的神祇,大都因为在生之时忠义凛然,死后世人因景仰其精神,因此,将之尊奉为神,不过,这是属于正神。另外,有些邪神是依邪法修练成精灵之物,虽有神通,但仍未脱出鬼趣。总之,神只是福德胜过人间,依旧尚未脱离六道轮回。

  而佛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理的觉者,超越了烦恼痛苦的束缚,达到身心自在解脱。所以,信佛、学佛的目的是追求真理,依照佛陀的教诲做心灵的革新,以期超越内心的烦恼。一般人拜神则是为求神明保平安、赐福报。两者信仰的动机、修行的结果截然不同。

  慎守口业逢凶化吉

  我这些年至各地演讲弘法,接触过许多佛教徒,赫然发现大部份的信徒,他们信仰的型态,依旧停留在消灾祈福的层次,几乎忘却学佛真正的目的,是以佛菩萨为榜样,净化心灵,祛除烦恼。佛门中为了接引大众,固然开不少消灾延寿的方便法门。可惜的是,仅有少部分信众掌握这些法门的原理,获致真实的利益。最常见的反倒是抱持功利心态祈求消灾免难,却因为没有感应,反过来责怪佛菩萨的不灵验。

  常有信众问我,几乎每部经典在流通分部份,都会赞扬诵读该经,具有无量功德利益。可是,为何自己诵经多年,根本没有感受到甚么变化。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想必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这都是因为不懂诵经的意义、要领,依著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希望藉此求福免难。这些人以为诵经是诵给佛菩萨听,认为诵的愈多,功德愈大,于是,一天到晚敲木鱼念经。诵经,是诵念佛陀的教诲,经典的内容是记载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的垂示,是叫我们以经典所教导的内容,提示自己来开发智慧、解脱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诵经后还必须将经典的教导,加以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以求身心改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消灾解厄。依我个人的体验,具体改变的方法,应该由‘口业’开始做起。首先,要做到不去攻击、批评别人。论断他人时,旁人同样在评判你的言行。其次,听经闻法时,专心在佛法上,不去听一些人我是非,更不要散播是非,所谓‘说人是非者,即为是非之人。’建议大家多在慎守口业上用功夫,如果真能做到这点,纵然没有诵经,自然能够消灾解厄。因为不去批评别人,就不会到处树立敌人,凡事自会逢凶化吉。

  弃恶修善消灾免难

  谈到这里,顺便解释消灾求福的基本原理。依照善恶因果的法则,灾祸的发生或福报的来临,就是因果的酬偿。所以,从佛法的观点来说,最好的消灾祈福的方法,便是行善去恶;而消灾延福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就得承受什么果报,必须勇敢的来承担。但是,如果能生起忏悔心、愿力,则尚未成熟的果报也可能会跟著转变。这就好比罪犯在受法官审判时,若承认所犯的罪行,并且有意悔改,法庭会减他的刑责一般。自古有所谓戴罪立功将功赎罪;现今有判缓刑而不收监判刑,不起诉处分,庭外和解……等,这都是虽有罪行的因,却能转变犯罪果报的实例。

  其次,祈求消灾增福的人,不要一边祈福,一边继续造恶。须以真诚的忏悔心来诵经、拜忏、布施、供养,这是对沦为鬼神中的宿世冤亲债主,用佛法予以开导,使他们心开意解、脱离苦趣,不再来索偿旧债。总之,如果不断造恶,便会和灾难的因相应;若是弃恶行善,便能消弭灾难的因,而远离灾难。

  早晚定课自我教育

  和诵经求福相关连的一件事,是在家学佛应当如何做早晚课诵的问题。每个人走入佛门,一定有一个基本的动机。依我个人的观察,许多人会信佛,是因为对现状感到困惑,觉得需要解决这些疑问,才寻求宗教的慰藉。处在现今的社会,大家都很忙。即便是佛教徒也得面临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会对佛弟子的身心现状,造成影响,甚至引发相当程度的压力。所以,必须藉修行让我们在现实人生活动之中,过得安然自在。而做早晚课的目的,正是达成上述目标的一种方法。

  早晚课的内容,应该要有达到自我教育的功能。透过对经典的学习,理解经典里面的思想,将它落实到实际的人生活动,使我们学得如何清心自在过这个人生。早晚定课应该定位在上述的基点,离开这个前提,可能变成不切实际。

  不同的经典有各自的中心思想及教育旨趣,每个人应该在经典里面,发现它在教导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立场来面对人生。所以,早晚课的原则,就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例如:某人在现阶段的问题是他的精神非常不安。那么他的定课可能不是诵经,而是静下心来反省。诵经、读经只是触发他反省的一种媒介而已,如果丧失掉自我反省的功能,早晚课诵只不过像是放录音带一样,没有实质的意义。

  至于定课的模式,我倒认为要针对自己的毛病来决定。好比脾气暴躁的人,如果读诵《华严经》‘十回向品’、‘普贤行愿品’,可能比较会有自我教育的功能。或者有些人积极从事社会服务,可是他的理智不够强,对世间的观察不够敏锐。这时《般若经》的空义思想,正可补其不足。另外我个人认为,在作早晚课诵后,不妨拨出一些时间反省、参究自己有那些缺点需要改进。只要能每天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错了,基本上每天都会不断的进步,相信如此即能达到作早晚课的目的。

  修学佛法落实生活

  说到这里,我想附带一提一般佛教徒做定课常犯的毛病。一、匆匆了事:因为每天都很忙,自己所订的功课,仿佛是固定的仪式,一定要匆匆把它做完,做完好像就对佛菩萨可以交待。可是,这么一来,根本无法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因此效用很低。二、本末倒置:有的一下子诵好几部经典,早晚课做下来。花上一、二小时,这种方式或许家庭主妇比较合适。问题是否做完冗长的定课就是功德无量?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为往往只是简单诵过,并没有吸收经典里面的精神,将之运用于人格的反省。照这种方式做定课,尽管修个二、三十年,只怕教育功能依然效果不彰。

  整体而言,佛教徒易犯的毛病,是把修行只定在早晚课,而不了解真正的修行,是在每天二十四小时实际的待人接物之中。所谓早晚课,也不过是一种透过经典的提示,用来自我省察的固定时间而已。

  做完早晚课必须检讨其成效,每隔一段日子,要自问修养有否进步,生命是否得到成长,这是最直截了当的检验方法。做定课的成效并不表现在一种特殊的生活模式(如静坐由半小时增加为一小时),而是展露于日常生活中。总之,修行的动机是基于人生的需要,做定课的目的为圆满的自我教育,一切有关做定课的问题,都必须依这个主旨来抉择。

  时下的社会,人人都可感受到媒体的魅力,它能制造舆论,发挥力量。佛教由于较以往普遍,也渐渐得到媒体的青睐,但是媒体从业人员对佛教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致产生偏颇的报导,造成社会大众对佛教有许多误解。另外,有些人冒充出家法师化缘、骗财、骗色更使得佛门形象蒙上负面的色彩。例如有人认为出家人都是因为生意失败、失恋或是人生遭逢重大挫折后无可奈何的选择,结果让一般人对出家众没有恭敬心。对此,我觉得有必要予以澄清。

  信佛是消极厌世?

  信仰佛教常是‘消极’、‘厌世’的等义词,这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论调。首先,我们不妨对‘消极’下个简单的定义。所谓‘消极’是指不积极的从事某项工作,反过来就是积极。可见消极或积极的好或坏,必须看它所投射的方向,像一些罪犯他们是积极的作奸犯科,他们是积极的在造恶业。而真心学佛者,自然是对造恶业采取消极的态度。佛教徒努力积极的目标在于勇猛改过、精进行善。总之,学佛是消极于造恶,却积极于修善。

  至于学佛是否‘厌世’,这可以有两种答案。从表面看是肯定的,从整体看则是否定的。佛教的终极目标是在解脱生死,因为世间变幻无常,苦多乐少,其实是不值得贪恋的。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就像无知的小孩贪吃刀锋上的蜜,食之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享受财色名食睡的五欲之乐,犹如手搔疹疮,在抓的时候相当舒服,等搔完了,痛苦却接踵而至。

  世间欲望的快乐是瞬间的,但痛苦却是长久的。为了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因而要求解脱生死之苦。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教是厌世、出世的。

  然而,佛教并非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个人出离生死之外,更要设法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如菩萨道的修行历程,必须深入地入世度众。唯有进入群众之中,才能化导群众,为了化导群众,则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价值。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教徒,莫不以入世为度众的手段。所以,入世是厌世的启发,出世是入世的目的。

  内心清净即出世间

  不容讳言,佛教与其他宗教相较之下,的确是偏向出世的宗教。不过,一般人想到出世,都会以为世间是指我们所住的世界,出世间就是跑到另外的地方,这是很大的误解。修行成为阿罗汉、菩萨、佛等出世间的圣人,依然是在这个世间救度我们。

  依佛法的解释,有时间性可变化的叫‘世’。在时间之流中,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从有到无,好至坏,这一切的迁流变化都叫‘世间’。

  另外,世间还有蒙蔽的意思,《大智度论》上说:‘无明隐覆名为世间’。大部份的人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生从何处来,要如何做人处世。死后要往何处去,不知人生的意义、宇宙的真理。迷失在这三世因果之中,这也叫‘世间’。

  什么叫出世间呢?出是超过或胜过的意思。能修行佛法,以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内心清净、没有烦恼,就叫出世间。佛菩萨修行成就后,依然在这个世界,但他们都以无比的智慧通达真理,心里清净,不像普通人一样。所以,出世间是指修学佛法,能够由凡夫达到圣人,并不是企图逃离社会。世俗人不懂佛法出世的真谛,误会佛教是逃避现实,而产生不正确的批评。

  学佛并非都得出家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此误解极深。譬如:有时会听人说起,如果每个人都学佛,则人类不就要灭种了。因为他认为学佛就是大家都去出家,没有夫妇儿女,社会岂不就瓦解?这实在是一个很严重的误会。

  佛弟子可略分为出家弟子与在家弟子。出家、在家都可以学佛修行了脱生死,并非学佛的人一定都得出家,绝不会因大家学佛,就破坏了人类社会。不过,或许大家会问:既然在家、出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又何必有出家制度的存在?这是因为要弘扬佛教、推动佛教,有赖一些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最好是出家人,他们没有家庭负担,又不用做其他种种工作,正好全心全意修行,努力弘法。佛教要在这个世间存在,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因而有了出家制度。

  佛经中虽然赞叹出家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可是不能出家的人,不必勉强;勉强出家有时如不能如法修持,那还不如在家比较好。出家的功德殊胜,但稍不留神,堕落的更厉害。要能真切发心,认真修行;肯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于出家。

  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分子,是推动佛教的主体。佛教的出家制度也就是摆脱世间尘累,而专心一意的为佛法努力。所以,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有的人一学佛就想出家,以为学佛就非出家不可;这不但是自己误解,也害别人不敢来学佛。其实,学佛应认识到出家的不易,先做一个良好的在家居士,为法修学,自利利他。如果真能发大心修出家行,献身佛教。则这样对自己与家人有所交待,对社会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

  出家修行自利利他

  有些人不反对佛教,却认为出家人不事生产,是社会的寄生虫。其实早在佛陀时代就有人提出类似的质疑。有一次佛陀出外托钵,遇到一名农夫问他:‘沙门啊!我是依靠耕田、播种才获得食物,你为何不自己下田耕种,而向人托钵化缘?’这时候佛陀立刻回答:‘农夫啊!我也在耕种。信心是我播的种子,智慧是我耕种的锄头,精进是我的犁牛,控制身口的恶业,就是在我田里锄草。’佛陀告诉他出家是开垦心灵的田园。

  我曾遇过一名大学生,问我说出家人住在寺院里面,无须工作、坐享清福实在太享受了。当时我也不跟他辩论,只请他在寺中住一个体拜,体验出家生活。结果住了两天,他就跑来告诉我要求下山。因为每天他跟我们一起生活,一大早就爬起来做早课,做完早课又得出坡作务;紧接著又是一大推事要做,到了晚上等作完晚课后,又要自己利用时间看经、拜佛;几天下来,他大呼受不了。

  由此可见,出家人不是没事可做。绝大部份的出家众都是过著清苦的生活、勇猛精进。他们所做的除了自利之外,更导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得自己的人格一天天提升,来修行了生死,使社会、国家、整个世界获得极大的利益,这怎能说是社会的寄生虫。所以,不了解佛法的人说出家人清闲、寄生社会在消费,都是一种偏见。

  有些佛教徒学了几十年佛,却连‘佛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就曾有人问我:本师释迦牟尼佛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同是异?我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此中可说是亦同亦异,因为成佛以后,每尊佛所证悟的内容、境界完全平等,即所谓‘佛佛道同’。但是,每位佛又由于本愿力的不同,其示现的佛国土又各有差别。例如: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而阿弥陀佛成就的国土是极乐世界。

  佛之释义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义是‘智慧’、‘觉悟’。最初之所以不直接翻成智觉,而直接用这个‘佛’字,这是因为中国文字中没有意义相当的字汇能够对等的翻译出来。它所含的智慧之义理绝不是我们一搬所指的智慧,而是究竟圆满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智慧。

  通常讲佛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以现代哲学名词来分析,对于宇宙万有本体彻底明了通达的智慧,谓之‘一切智’。‘道种智’是指知道宇宙一切千差万别的现象的智慧。‘一切种智’,就是对本体界与现象界,两者之间完全通达明了。这些智慧并非只是一种领悟,它还具有觉悟的作用。对于宇宙人生,过去、现在、未来完全明白,一点也不迷惑,这才叫‘觉’。

  了解佛的定义后,自不难知道学佛乃是学习佛的智慧、觉性,以此看破世间。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具有觉性,终究能够成佛。而佛法就是教导每个人如何开启本来具有的智慧,能够清心自在的生活。

  佛不是全能的上帝

  还有人虽然信佛,但是却把佛陀等同于全知全能的上帝,这也是极大的误解。一切的宗教:回教、犹太教、基督教,尽管教义各有差别,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相信有一个万能、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创造世界、人类,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可以做。

  佛教则根本不承认有这么一位创造世界万能全能的上帝。因为,依佛法来看,根本不承认有‘第一因’,所谓的创造世界的最初起点。佛法认为:‘开始’这个观念是源自人类‘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为了思想上的便利起见,而所发明出来的一个假想或假设罢了。

  举例来说,一场演讲法会七点钟开始,九点结束。所以,我们说这次法会有个开始与结束。但是这场演讲绝不是一个最初的开始,因为在演讲开始之前,有的人可能在家中或其他地方,陆陆续续来到会场。对这些事而言,七点的演讲是结束而非开始,等法会终了,大家各自离去,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这些都是在演讲会后所发生的事,对这些事来说,九点的散会是开始而非结束。

  因此,‘开始’这个概念只有对某一特定事物时,才有意义;最初的开始或绝对的开始,是根本无意义而不存在的。

  再进一步来说,‘上帝’是人类思想上的假设。人类创造出‘神’的观念,不仅对宇宙间奇妙的现象有了解释,同时也满足了人类精神上的需求,使他们得到了安全感。

  至于佛则不是‘上帝’,他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然能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却无法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佛陀尽管能化度众生,众生是否能够得度,倘得靠众生自我的努力。总之,佛陀从不以造物主自居,能够身体力行,实践佛的言教,就等于见佛敬佛。否则,就算当面见到佛本人,也等于没有见佛。因为,佛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人类命运的神祇。

  拜佛并非崇拜偶像

  外教徒批评佛教徒入寺礼佛,拿香、花、灯烛供佛,认为这是迷信、搞崇拜偶像。这是似是而非的论调,与事实正好相反;佛教才是最不崇拜偶像的宗教,反倒是外教有崇拜偶像的倾向。《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也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些经文都在在证明,佛教是不执著外在的形象。问题是一般人无法当下了解:‘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的道理,因为,如果没有具体的形象,大部份人是不肯礼拜的。

  所以,有些佛门祖师遂运用善巧方便,雕刻庄严的佛像,让人们看到佛像自然升起恭敬心来,这是方便的接引法门。对于已经悟道的人而言,佛就在心中,不必刻意向外寻求。

  佛是佛教的创始者,是由人修行而成为圆满究竟的圣者。他是每个佛教徒的典范,是我们尊崇的对象。尊重佛当然会有所表示,好像孝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可以直接对他表达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还有他方世界的佛,并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像,以作为尊崇的对象,这样的礼拜,并非因为他是纸土木石。

  好比我们敬爱国家,要表示尊敬,就向国旗及国父遗像行礼,这难道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教也有耶稣、圣母玛利亚像。基督教也以十字架作为恭敬的对象,有的还跪下来祷告,这与拜佛又有什么差别?外教说礼佛是崇拜偶像,这实在是很大的谬解。

  信佛是迷信、正信?

  一般人,往往会将信佛者贴上迷信的标签。对于这类评论,我经常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和对方论究。在谈论学佛是不是迷信的行为前,先得厘清何谓正信,何谓迷信?否则一味地乱扣帽子,只显示个人的无知及不客观。

  迷信与正信,可从两方面说:一、约所信的对象:凡是正信,必须所信的对象有实、有德、有能。如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印度,这是确有其事,信而可征。其次,佛具有智德(觉悟)、断德(断除烦恼)、恩德(慈悲)三德,三者,更由此三德,佛才有能力引导人走向出世解脱,达到与佛一致的境界。反之,如果所信的对象不具备上述三项条件,则是迷信。二、约能信的人来说:如果经过你自己的理智一番正确的了解,见得真、信得切,就是智信、正信。如只是盲目的附和,莫名其妙的信,就是迷信。

  再将两者综合来看,还有四种差别:一、所信的确是有实、有德、有能,但信仰者却是糊里糊涂的信。这勉强可说是正信,却不尽理想,难保仍会误入歧途。二、所信的并无实体、实用,而信仰者却经过一番思索。这看似正信,却因错见而引起信仰,不能不说仍是迷信。三、所信的有实、有德、有能,也经过慎思、明辨后信仰,这是最难得的正信。四、所信的毫无实际,信仰者又盲目附和,这是迷信的迷信。

  经过这番剖析,批评者往往放下成见,至少明白要评断别的宗教是否迷信,必须有一个客观的衡量准则,不能只做情绪化的反弹。至于信佛是否就是迷信,不妨不要遽下定论,等深入研究后,再做判摄抉择。

  心灵的超越

  有句广告词说:‘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有些佛教徒就是有这种热诚,自己学佛便巴不得旁人也赶快学佛,逢人便说学佛的好处。这种热心传教的心态,著实可爱。只可惜常被问及‘为什么要学佛’这类基本问题时,恐怕极少数人才能确切给予回答。

  学佛是追求心灵的超越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引一小段禅门公案。《景德传灯录》记载禅宗二祖慧可见初祖达摩断臂求法的故事:神光(慧可)长立雪中经夜,积雪高过膝盖。达摩才问:‘你为什么站在那儿?’神光答:‘唯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说:‘过去以来诸佛妙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轻冀真乘,徒劳勤苦。’神光为表明心迹,立即拿一把利刀,将自己的左臂砍了下来。达摩便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身;汝今断臂吾前,求而可在。’故为更名慧可。

  慧可又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说:‘诸佛法印,匪从人得。’按著慧可又问:‘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找了老半天,拿不出他的心来,便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这段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禅宗公案,清楚的明示学佛修行的根本意趣究竟何在。依佛教的专门术语来说,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求‘了生脱死,解脱自在’。

  换成现代话,就是追求‘心灵的超越,解脱烦恼的束缚。’具体的讲,乃是学习‘如何使心灵超越痛苦的智慧。’

  人生一切皆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但也有快乐,不该‘以偏盖全’。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如果站在现实人间当下这一生的立场上,佛教并不是要叫人承认‘有受皆苦’的这一观念不可。佛教讲苦,是从佛陀的悲智观照所得的结论,一般人是无法体察到这个事实;由于凡圣的境界高下层次不同,实在勉强不来。佛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来看生死流中的众生乃是唯苦无乐;纵然有乐,也像搔身上的疮一样。搔时相当快活,搔完痛苦即至。

  其次,佛教之所以一再强调‘一切皆苦’,是因为唯有正视这个事实,才能从中超越。这就好比身体有了病痛,能够极早发现,以便对症下药,恢复身体的健康。反之,如果昧于事实,不去求诊就医,只会让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严格来说,佛教对人生的态度既非悲观,也非乐观。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毋宁说它是‘实观’的。因为佛教对人生、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它以客观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编织美丽华谎言,让人们活在愚人的乐园里,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也不以各种不实的恐惧与罪恶来恫吓、威胁人们。而只是客观而正确的告诉你:你是什么?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么?并为你指出心灵超越的途径,达到自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境界。

  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像面对疾病时,有的医生会过份夸大病情,要你放弃一切希望(悲观);有的医生则愚昧地宣称根本无病,不需要治疗,以虚妄的安慰来欺骗病人(乐观);两者都同样的危险。真正高明的医生能把症状诊断得很正确,他了解疾病的原因与性质,清楚的看到病可以治愈,并且果敢地采取治疗措施,因而救了病人一命(实观)。

  认识痛苦

  从前面的剖析中,我们不难理解到佛教教导人们超越痛苦的要诀,首在‘认识痛苦’,所谓‘遍知一切苦,永断生死流。’谈到痛苦,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体体验。苦可分为身苦、心苦,佛教以‘八苦’总括每个人身心世界所承受的苦痛。

  一、‘求不得苦’:名誉、权位、财富、眷属是人人殷盼渴求的。希求而得不到,固然苦恼;得到了,生怕失去,也是苦恼不堪。这是我们对于外物关系所引起的苦恼,二、‘怨憎会苦’,三、‘爱别离苦’;这是我们对于社会关系所引起的因恼。意见不合、相怨相恨的,不见倒也耳目清净,却偏偏要聚在一起,共事、共住、共谈。彼此无法谅解又无法离开,真是苦恼至极。反之,父母、兄弟、夫妇、儿女、朋友,互相相亲相爱,却又不能避免生离死别。四、‘生苦’、五、‘老苦’、六、‘病苦’、七、‘死苦’:这是由于身心不协调所引发的痛苦。一般人总以为生是可喜,老病与死亡才是悲哀。殊不知生了就不能不老,不能不病,不能不死。老病死由生而来,那生有什么可乐的呢?

  上述七苦是从我们对外物、社会、身心的关系中来说明苦。但是,总结来说,有这七种苦是因为我们具有五蕴(色、受、想、行、识)身心的聚合。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这就是说明第八种苦:‘五蕴炽盛苦’。有了身心自体,就会引发一切对外物、社会、身心的痛苦。所以,我们有一切的问题,都是源自于此身心。

  以上,我们以八苦简单来说明身心的煎熬。另外,在今日物质进步、科技昌明的时代,科学固然带给我们很多方便,却也衍生了若干问题。譬如飞机的发明,使人类交通往来更加便利频繁;但是历年来所发生的意外事故,也损失不少人命。还有,工业的突飞猛进,固然带来社会的繁荣;然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威胁著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整个世界都面临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迅速转变,而引发社会结构的解体;令价值混淆、人心更加迷茫。

  现代人普遍都能够领略‘身心交煎’的滋味。因此,谈‘心灵的超越’是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执著心—痛苦的渊薮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大家应该活得比往昔自在才对。慧可向达摩求安心的故事,无非点明这个事实。佛经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原本是等同虚空,没有束缚,只因妄想执著,造成局限,而引起痛苦。

  心如果执著会产生极大的力量,下面的故事就是个例证:过去有个土财主出国旅行,到法国买了一只珍贵的盘子。回到家中忍不住想向朋友炫耀这项珍品,于是利用假日邀集三五好友聚餐,设宴款待。席间特地用此盘子,端出一道佳膳美肴。朋友见状,个个赞不绝口,叹为希有。

  正当主人陶醉于赞美声中,有一名迟到的客人匆匆赶到会场。一看到餐桌上早已杯盘狼藉,主客正是酒酣耳热。待他仔细一瞧那只盘子,不禁失声大叫。

  所有人立刻围拢过来,追间之下,这名客人吞吞吐吐的说:‘那只盘子,是法国贵族用来小便的夜壶。’话一讲完,在场的人都呕吐不止。

  其实,那只盘子一定是洗得干干净净,只是一沾上‘夜壶’这个名词,搞得所有的人吐得七董八素。足见人心执著的力量有多大。心灵没有办法超越,正是因为六根面对六尘(感官的世界)产生了执著,而让我们产生极大的烦恼。事实上,人都是被名相所转;人对种种名相加以执著,束缚自己。

  因此,佛才说:‘没有人能束缚我们,只有自己束缚自己。’

  你侬我侬,障碍修行

  把这个道理扩大来看,我们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人。因为每个人都把原本‘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世间,误认为实有而永恒不变,因而产生痛苦。

  落实到现实生活来说,佛因彻悟世间的一切都是‘缘生缘灭’,面临顺境逆缘都能安然处之,不生烦恼。甚至佛把恶缘当做成就道业的逆增上缘。一般人,刚好相反。如果别人对他好,则满心欢喜;若是对他不好,便生怨恨。一天到晚就在顺逆境中起起伏伏,不得自在。

  人若是能理解缘起法,便会懂得怨亲平等的道理:往往跟你最亲密的人,却常常让你痛苦、挂怀;反倒是一些忤逆你的人事,却成了砥砺的利器。问题全在于你用那种心态面对。

  举个例子来说,曾有位太太跑到文殊讲堂向我诉苦。她本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先生却坚决反对她信佛,并以离婚做为要胁。

  看著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我告诉这名女信徒,要深深感谢自己的丈夫。由于先生的阻挠、障碍,她必须更加坚定,深入品昧‘佛法难闻’的真谛。

  另一方面则要试著抛开执著,客观的去了解先生反对的原因并方便诱引教导。即便是无法改变另一半的观念,正好一心一意追求心灵的超越。等到自己成就后,再回头度先生。

  老实说,从某个角度来看,夫妻之间感情太过亲密,反而会障碍修行。毕竟过度‘你侬我侬’,只会造成彼此沉溺爱河,受到情琐的束缚。我当然不是要大家抛夫弃妻,既然成家立业,就得依著因缘来成就道业。

  那样东西是你的

  上述的个案,只是信手拈来的例证。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免有其他的挂碍、恐惧:怕失业、怕没饭吃、怕失去生命等。说穿了,这都是源自于强烈的我执(自性见)在作祟。

  ‘我执’—自我中心主义,会让我们立下一个标准。一旦这个标准遭到侵犯,保护自我的意识便会抬头。人正因为过度保护自己,自私心做主宰,慈悲心无法展露,因而产生恐惧。

  我们会恐惧是因为不了解生命的本质(生老病死从何而来?),悟道者则洞知:‘生实不生,死则不死’;‘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换言之,世间就像旅舍,仅供我们暂住而已,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于我们的。

  过去有一名小沙弥在禅堂静坐,因为年纪尚小,玩心未眠。人坐在蒲团,眼睛却东张西望。

  老禅师冷不防地用香板打去,说:‘看,那一样东西是你的。’这虽只是个小故事,意义却非常深远。大家不妨把这句话当做座右铭,仔细反省:既然没有一样东西是我们的,大家又在执著些什么呢?

  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的’,这虽然还谈不上彻底解脱,至少可以渐渐摆脱得失的观念,恐惧的心情也会逐渐淡化。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原本也只是一个点(如沧海之一粟)。但是,就因为执著,遂产生‘我相’。有了‘我相’,紧接著衍生‘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交织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自我空间’的扩展,便制造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立;烦恼、痛苦因此接踵而至。

  追求心灵的超越,简要的说就是要破除‘我相’,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心一旦没有执著,就可以包容一切事物。当我们无所执时,遇到纷扰的人事,自然秉持‘来不拒,去不留’的态度,活得自在、快乐。

  因此,不执著的人,才是世间的‘快乐神仙’,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能真正拥有一切,整个宇宙都是他的财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解脱后的心境

  执著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脚镣,行动无法自由。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摆脱身心的桎梏。

  追求心灵的超越,以传统佛教术语来说,就是达到解脱、自在。现在,依据经论的记载,略为描述解脱后的心境。

  俗话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普通人总是被是非、得失、利害所围绕,一天到晚感到莫名其妙的压力,展现在脸上都是满面愁容。

  解脱者则深知世间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他了解执取人生的现象为实有,根本是种错觉,所以能够‘安贫乐道,随遇而安’,在面对生活中的顺逆境界,自然知道‘人生如戏’,随缘尽力扮好自己的角色。

  因此,解脱者的心境是坦荡荡、不忧不悔的。对于已经做过的事情,不起追悔;面对未来,也不噜忧心忡忡。一切都只是行所当行、受所当受;称得上是真正的‘心安理得’。

  达到心灵超越的人,不再为世间的各种学说、主义感到迷惑。

  由于解脱者彻见宇宙人生的实相,拥有真知灼见。从内心中流露出绝对的自信,无疑无惑。不再被别人的见解所动摇,即便是魔王化做佛菩萨现身,告诉他过去所教导的佛理是错误的,他也不会有丝毫的疑念。

  悟道者不会为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八风所吹动。凡夫遇到境界时,立刻生起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悟道者早已远离文字相、言语相、心缘相;对于任何顺逆境界毫不动心。甚至到了生死关头,都还能保持宁静而安详自在的心境,不为死苦所烦扰。

  最后,一个解脱者所证悟的境界,不会忘却或退失。并且,无论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直接而明确地呈现自己的悟境。

  曾经有个参禅悟道的人,师父为了考验他是否真正彻悟,于是趁他熟睡时,妻住他的喉咙。此人一醒,立即不假思索,对答如流,这就是对体证的境界不忘失。

  解脱者的心境虽然相同,但是,由于个性的差异,以致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范。譬如有的达到解脱后,在为人处世上,则表现出谨严拔俗的风格。也有的证悟后,流露出与悟前不同的样貌。大体来说,贪行人解脱后是和光同尘;嗔行人是严谨不群;慢行人则是勇于负责。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佛法不只是一套理论,最终的目标是落实为身心的净化。因此,在明白解脱后的心境,更重要是依循著一定的步骤,达到心灵的超越。否则,听一大堆道理,只不过是‘画饼充饥’,无济于事。

  简要的说,佛法修持的总纲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以下略为说明:

  戒的定义是:不当做的不能做,应当做的不能不做。总括的说,修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至于戒律的内容,有五戒十善、八戒、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去研究。

  所谓定,也就是禅定;当心不散乱专注于一境的状态,便是禅定。禅定的作用,在消极方面可以抑制我执、我欲的奔放;积极方面,能开展我们精神生活的天地。修定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不外乎‘止’、‘观’的修习与协调。‘止’是制心一处;‘观’则是根据止的要求而思惟观照。

  如果唯止无观,会偏于槁木死灰的枯禅,甚至使精神蒙昧昏沉。如果唯观无止,又会导致散乱、心神涣散。唯有止观双运,才能进入定的领域。

  修定、持戒,目的都在成就智慧的开发。由戒而生定,由定而发慧。有了智慧才能破除愚痴(以自我为中心的执著),获得心灵的解放。佛门有句话说:‘由闻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说明修学智慧的次第是;听闻佛法、审慎思惟、实践履行。

  整个佛教的三藏经典,无非都是在教导达到心灵超越的方法,绝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我所讲述的内容,只不过是敲门砖,读者仍需随己力深入经典、依教奉行,亲身体验,才能掌握自在、解脱的心境。

  业力的探讨

  业是惑的别名,亦即颠倒妄想。在念念起灭之间,错认‘我’及‘我的’是实存的,遂产生贪著、攀执而不断的轮回生死。

  业力是因果相续

  业是行为与动念。人类在虚妄的时空(过去、现在及未来)中起心动念,由造作诸因感召果报的产生;而透过因果之间的延续递变,形成业力。

  因此,业是就因地而言,而业力则是就果报来相对的诠释。生活周遭的万事万物,均不能脱离因果的轨则,包括我们的行、住、坐、卧、生活作息,都不能超乎因果的循环运转。

  举例来说,一栋房子的兴建,须赖种种因缘条件的配合,包括有地、建筑师设计蓝图,再加上水泥工、木工、铁工、装璜及监工……等人的分工合作,才能循序完成美观结实的建筑物;而这就是‘果’—搭建的成果。再其次小如我们咳嗽生病,便是起因于身体的基本构造元素: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受凉了或受到病菌感染所得的果报。

  肯定因果,空性解脱

  一般凡夫对因果律则,没有确切的知见了悟,在生活点滴中不识因果的来龙去脉。一旦时机成熟,果报现前,便会产生迷惑、痛苦,甚至怨天尤人、不满现状,心恒不自在。但证果的圣者(觉行圆满解脱的修行人),昔日在凡夫地造作善恶诸业,机缘成熟时,一样平等受报。只是他内心无嗔无惧,了知一切顺逆无非空幻不可得的缘起缘灭;当下不执著一切诸法,平静接受,如如不动,自性解脱。

  由此可知学佛的可贵,在于当下肯定因果的事实,如佛经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若-能提起正念静观因果现前,随缘消转旧业,回归万法自性清净,则与诸佛菩萨相呼应,与如来正法不即不离,会通融合,正等无异。

  超越烦恼,成就智慧

  推本溯源,‘业’是如何在起心动念间形成呢?其原因之一是‘无明’,众生的六根及意识和五欲、六尘相互染著,便形成无明执著,而受其支配,于是不能自主地随业感受苦报,也不能洞彻诸法实相本体。

  因此,业是惑的别名,亦即颠倒妄想,在念念起灭间错认‘我’及‘我的’(尘境)是实存的,又漠视因果律则,于是开始兴起欲望、追求,造作、自私、贪著、攀执、过于防卫自我……等业行,再一次承受生死轮回果报。

  此外,若我们总是长时间活在对过往不愉快记忆的回想中,心里便挂碍,计较丛生,恨意难消;同时在不明因果的迷惑中,受业力无可奈何的牵引及束缚,在苦恼中不停打转。比如一昧抱怨子媳忤逆不孝、命运乖违……等,这一切莫不是感情用事。

  其实此刻正是修行最佳机缘,倘能持续坚定念佛,将过往造作的业障予以清净转化,则‘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更可以依循《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在因果不昧中,观照逆境的虚幻不实,自能将粗糙、不理性的感情,升华为大慈大悲的智慧流露。对于所面临的种种困恼,也能突破业力的支配;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既现实而又超越’。

  断除习气,回归自性禅定

  形成业的另一起因是‘习气’,即指人的思想行为残留在阿赖耶识中,与外在尘境交涉所发生的惯性作用。

  譬如有句哲理名言说:‘你讲一句谎话,就要编造十句谎言来掩饰,久而久之就会铸下无可弥补的错误。’这句话明确点出口业形成的过程,以及结果。

  又如早晚一根烟的人,看见他人抽,或是闻到烟味,也得拿根管状物代替过干瘾。再以物理学中的公式f=ma来解释:力量=质量×加速度,而质量会化成能量,众生身口意所造作的诸业进入‘自己与他人’的八识田中,会形成薰染力和固著力,这样的情况即是‘定业难转’。

  如果众生不能觉察习气的因果关系,被它牵缠且随它任意流转,则内心思绪恒常散乱而不自在,这对生命的进化是一种伤害及惩罚。值此时刻,若能依循六祖坛经所示:‘本性自净自定……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以最究竟的般若空性,断尽一切习气,我执当下放舍,则禅定解脱的境界即自然现前。

  业力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束缚

  年轻人往往因为人生的阅历较浅、少不更事,以致于认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且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总觉得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无法完成的。这群‘天之骄子’好比温室内的花朵,不识人间冷暖。在父母、师长之羽翼下,较难领略现实的景况,相对的随著年岁增长、生活炼丰富,必定渐够能感受些许处世的无奈,彷复冥冥之中,有股莫名的力量牵引束缚著自己。

  这种体验有些是透过对周遭人事的观察,更有的是源自个人惨痛的经历。

  以职场生活为例,这里面就有许多无可奈何的事情。工作压力、人事摩擦、上司斥责、同挤倾轧,这些都不是小说家笔墨下的情节,而是活生生的梦魇。单身贵族或许可以潇洒的辞职不干,先出国游玩或散心,再来考虑下一份工作。

  可是,对于有家室之累的上班族而言,家计的维持就是立刻浮现在脑海中的负担:房子要缴贷款、小孩得上安亲班、小李打电话催会钱等。所以,尽管工作并不愉快,还是得继续加班、赶工,因为他还需要保有这个饭碗。听起来好像很窝囊,但这就是生活。

  我虽然是个方外之人,但是经常会听到信徒向我诉说这些无奈。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深刻地感受他们‘身不由己’的心情。

  业是强烈的我执、法执

  我执法执的产生是因为对宇宙人生真相,缺乏透彻的理解。物迁境移、人世变动,在在都向我们明示‘世间无常’这件事实。偏偏每个人都活在错觉中,误以为在变动不居的时空迁流背后,有一个不变的实体。

  由于对这个玄想式的实体(reality)加以执取;遂衍生我执、法执两种颠扑难破的心态。我执强烈的人,可说是‘自我中心主义’,凡事皆以自己的标准定夺。合己意则欢喜,违逆者则愤恨、痛苦。这种人烦恼重、是非多、嗔恨心特别强。

  有位信徒来向我抱怨,说他接二连三换了好几个工作,都是因为人事上的纠纷。他向我埋怨自己业障深重,遭人排挤。整整说了将近一个钟头,我发现问题的症结点根本出在他身上。

  他把责任推托是别人蓄意中伤,其实是他固执己见、心态骄慢;当他的意见不被采纳,往往嗔心大作。长期下来,愤怒早已烙印在他的脸庞。

  为了避免刺伤他的自尊,引发他更大的怒火;我于是借用广钦老和尚的教示,希望能点化他。我说:‘即使自己明明对,别人却硬说你错,那就承认自己错。’,‘修行人是不与人争论是非、对错。’一个有修养的人,无论有理、无理都保持沉默;心中没有是非,自然放下我法二执。

  业力是一种含藏的能量

  人之所以会有嗔恨心,并不是一触即发;它是念头日积月累的结果。不管善业、恶业,都是一股积聚的能量。用《大乘起信论》来解释,即为‘一心开二门’(生灭门—心业相一面,真如门—清净一面。)

  善恶的能量蕴藏心中,一旦外界因缘成熟时,就会发作。几年前报纸曾刊登一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故事:有个杀人犯,因为自幼家庭破碎,整日在外游荡。一日与人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抽出随身的扁钻,直插对方心窝,犯下杀人事件。之后他被送去少年感化院,在牢里待了七年。出狱后,他决心痛改前非,安份守己在市场卖菜。左邻右舍都称赞他‘浪子回头’,并为他完成终身大事。婚后一年多,过去道上的兄弟突然造访,骗说要介绍生意给他,因此他又和这群朋友来往。先是喝茶聊天,渐渐打打小牌,搞得后来生意干脆不做,沉迷赌局。

  他的妻子屡劝他歇手,则遭到拳打脚踢,终至协议离婚。至此,他不再是苦干实干的青年,而是吃喝嫖赌的流氓。为了赢赌局,他每每动手脚耍郎中;后来因为使诈和别的赌客起冲突,历史重演,再次锒铛入狱。

  看完这则故事,再次让我感受到业力的可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如果不努力修行,只有任凭业力的摆布、捉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