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之旅 第九讲 行舍智:通往涅槃的门户
发布时间:2022-04-09 14:53:13作者:楞伽经讲什么第九讲 第十一观智:行舍智:通往涅槃的门户
上星期我谈到坏智,看到坏灭;怖畏智,看到危险;过患智,看到身心生灭过程的过患;厌离智,心生厌离;欲解脱智(Mubcitukamyata- bana),想要从生灭过程中解脱;以及省察智(Patisankha-bana),想要从某种事物中解脱,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它,并且仔细的观察它,否则无法克服任何困难,包括我们的身体状况,我们的一生,任何情况。
要克服困难的第一件事是:非常仔细的观察它,深入了解,然后再去克服。我们不能逃避,逃避无法克服困难,无法解决问题,无躲藏之处,无处可去。
在缅甸,我们说:「没有你能逃走的地方。」无论你去那里,你仍在身心的生灭过程中,只有透过全盘了解,我们才能克服困境。当我们发现我们被困在这个生灭过程时,我们想要逃走,有时,我们会想:「如果我不观察这些东西,只是离开,并且把它忘记,我将获得解脱。」,这不是正确的观念。
当禅修者觉得:观察身心的生灭过程令人厌烦、令人心生厌离时,觉得观察生灭现象一无是处,只是观察,我们没有真的获得平静。只有在刚开始时,你感到平静、平和,因为粗重的烦恼暂时消失。过了一段时间,只观察身心的生灭过程是非常累人的,不只令人厌烦,而是被困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不想再观察了,我们真的感到厌倦,却无法逃避,只能更仔细的观察生灭过程;更深入仔细的观察,心会变得更平静,正念和定变得更强大,然后心生舍离,这叫做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
你非常仔细的观察所缘境,以舍离的心来观察,以完全舍离的态度,毫无自我认同,你没有视它为自我,而是完全舍离,心非常轻安,非常专注。「行」指有为法,事实上指身心的生灭过程。
这个过程叫做「行」(savkhara)和「舍」upekkha。舍指轻安,轻安有许多方面,如精力的平衡,你不会过度用功或过度放松,因为两种极端都是不平衡的。太用功不是中道,太放松和太轻松也非中道。在这个阶段前,你急着想要克服:「我想要摆脱它,我想要克服它,我想要逃走。」这是一种不安,是精神上的不平衡。
当你到了行舍智的阶段时,你不会急着想要克服它,由于很轻安,你只是观察。在这个阶段前,在第四观智,你清楚的观察生灭现象,你有点轻安,在那个观智,它只是偶而发生。有时,你觉得非常快乐;有时,你非常清楚的观察所缘境,甚至执着这个清楚的观智。
在这个阶段,你不会执着于清楚的观察所缘境,你甚至不会执着轻安。在生灭随观智阶段,你感到如此平静、平衡,你非常喜欢这种境界,禅修是如此容易,只是观察所缘境,但是你会一再的错失观察所缘境。在这个阶段,你不会再错失观察所缘境,你一直禅修,并能长久保持轻安,你有强烈的舍离感,因此这种轻安被比做阿罗汉的轻安,因为阿罗汉一直保持心轻安。尚未开悟的禅修者,可以借着持续的觉知来保持心轻安,而阿罗汉的觉知是自然的,他的心永远是轻安的。
实际上,在观智(Vipassana-bana)中 ,只有三种智,即:无常、苦、无我。由于体验无常、苦、无我的程度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观智。
在缅甸,教禅修的禅师只谈这三种智︰观察无常,厌离无常,和终止无常。在这个观智之前,禅修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轻安的体验,只是在这个阶段它是完整的:身心俱轻安。
Savkharava savkhare vipassanti.~Vsm 628
在《清净道论》628页提到:毗婆舍那指以一种特殊的方法深入观察。通常我们只是观察和觉知所缘境,在这个阶段,我们非常清楚的观察所缘境。Savkharava指「只有行」;Savkhare指「在行中」或「面对行」,行是所缘境,它可能是色(rupa)、受(vedana)或心,可能是五蕴中的任何一蕴。Vipassanti指观察,观察一个过程,再观察另一个过程,不再有「你」。在这个阶段,观察变得非常清楚,以致于你觉得「没有我在观察」。为了有所突破,这种「非自我认同」(dis-identification)是必要的,而且需要这种强大的平衡。
Upekkha(舍)有许多意思,不忧不喜也叫做Upekkha。喜乐是一个极端,不乐是另一个极端,不乐不忧是一种舍。在这个阶段,禅修者没有乐与不乐。在这个阶段前,有时,你对你能清楚的观察所缘境感到非常高兴;有时,你会因为被困在生灭过程里而感到不悦,但是现在没有乐或不乐,完全平衡,非常轻安。在这个阶段前,有时精力过剩,有时不足;现在不多不少,刚刚好。在这个观智前,我们看到诸行,视生灭过程为过患,这种生灭过程没有好处。我们变得有点不满,不是不高兴,而是心生厌离。
但是,在这个阶段,不再有不满;在这个阶段前,有「欲解脱和该怎么办」的状况;现在,不再有「欲解脱和想做某事」的状况,现在是全心全意的观察,观察变得更简单,禅修变得更简单。
在这个阶段前,有时,因为你视身心的生灭过程为过患,你不想全神贯注的观察,因此,你认为:禅修不再令人满意,或禅修不像过去那么好,但是现在这种状况不再出现。心完全舍离,没有自我认同,别无他求,只是观察所缘境,这是最好的心境,不想再做任何事,完全专注。请想象这种心境,并观察你有多解脱,一无所求,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重要,只是完全专注。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不是追求某些事物,就是舍弃某些事物,我们一直在做这两件事︰执取某些东西,或舍弃他们,这是令人非常疲累的。
在这个观智,禅修者不再执取任何事物,不再舍弃事物,而是非常专注,全心全意的观察生灭过程,无论何种所缘境生起,都非常专注,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在这个阶段,你不再担心任何事,即使那时你死了,你也不会觉得意外。
我们总有一天会死,死的最好方式是在那种心理状态,完全接受生灭过程,完全专注,具足正念,没有抗拒、恐惧,这是一个人要去世时最佳的心理状态。
我曾告诉你们:有几次,我病得很重,我患了疟疾、扁桃腺炎、慢性痢疾,我病了好几个月,我变得非常虚弱,病得要死。起初,我真的担心,也怕死,我不想死,我说:「不,我想活着。」,但是,我越是执着生命,我变得越累,因为我担心太多:「某人必须为我做某事,没有人帮我做事,他们为什么要放弃,没有人在旁边。」因为我无法移动,我无法叫任何人。我在想:「他们为什么离开我,没有帮我做什么?」这种念头使我不悦和疲倦。最后我想:「或许因为他们无法做任何事,所以他们放弃。」我的朋友说:「他一定昏迷了。」因为我不再移动。很久以来,我一直执取生命,但是那时我非常疲倦,我想:如果能睡个觉多好,能平静的入睡多好。我决定放下,我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我想:「如果会死,我要很有正念的死。」于是,我放下所有的念头,尽可能放松和让心平静下来,并且保持正念。慢慢的,我的心变得越来越平静,我发现我不再疲倦;疲倦消失了,心变得更平静、平和,我睡着了。当我醒来时,心非常平静、平和;我无法移动或说话,我想:如果我那时去世,我真的了无罣碍。
我们为什么怕死?因为我们执着,如果我们不执着,则无有恐惧。禅修为死亡做非常好的准备,禅修是必要的,也非常重要。人们不想思考死亡,当他们听到死亡时,他们不想听,不想谈论。
那些准备死的人,是真正的在过日子;大多数人虽然活着,却不知如何过日子,我们挥霍生命,不够专注,而且没有从生命中充分学习。
这个观智是最好的观智,因为在这个阶段心无恐惧,心非常清净、清明、平衡、平静,不会兴奋,没有喜乐,世人的心境无法与它相比,此时,无须努力,不会紧张、紧绷。在这个阶段前,我们努力的去专注,去禅修,我们会紧绷,我们必须提醒自己放松;在这个阶段,一切事物是如此轻柔、温和、轻松,心非常平静,没有执着。在这个阶段前,在第四观智,我们甚至感到更平静,但是我们执着它,这是一种障碍。
平静本身不是障碍,执着平静却是一种障碍,在这个阶段根本没有执着,所以心非常清净。执着是一种欲望,一种贪(lobha)。此时,心不会为任何事感到兴奋。有时,在第四观智会感到兴奋、高兴;但是现在不会再兴奋。
禅修者非常清楚、准确的观察所缘境,每个观察正中当下的目标,非前面也非后面的目标。在开始阶段,有时,觉知意识跟不上所缘境;所缘境生起后,我们才记得所缘境生起,只是那时没有观察。有时,我们期望所缘境生起,说道:「如果所缘境生起,我会观察它。」例如,当我们要移动时,我们会想:「我要移动,我会观察我的动作。」我们的观察稍微慢了些,并未瞄准目标(所缘境)。在这个阶段,观察的心总是准备好了,随时瞄准目标,紧紧跟着所缘境。当所缘境生起时,觉知的心已经在那里(正在观察所缘境),这是为什么禅修者不会急于观察的原因。
Evamevayajsabbasavkharehimubcitukamohutva patisankhanupassanayasavkhareparigganhanto:
ahaj,mamatigahetabbajadisva,bhayabcanandib cavippahaya, sabbasavkharesuudasino hotimajjhatto. ~ Vsm656 (「如是此(禅修者)欲从一切诸行而解脱,以省察随观智而把握诸行,观察不应执彼为我和我所,舍断了怖畏与喜欲,对一切诸行不关心而中立。」《清净道论》656页)
Evameva:指如是;Mubcitukamo hutva:指欲解脱; Sabbasavkharehi:指从诸行;Patisavkhanupassanaya:指借着省察诸行;Savkhare parigganhanto:指观察行;Ahaj mama ti gahetabbaj adisva :而非观察「我」或「我的」;Gahetabbaj:指摭取、保持;Adisva指不观察;Ahaj:是我;mama:是我的。
每当你观察诸行时,你知道这不是我,不是我的,你不会执着任何东西,你无法保有任何东西,你不在乎它,完全不感兴趣。在这阶段前,你视它为怖畏,在这个阶段,没有怖畏,没有喜欢或不喜欢。Vippahaya:指舍弃、克服怖畏和执着;Udasino hoti majjhatto:只是在中间(保持中立);Sabbasavkharesu:在诸行中。
事实上,这是中道,禅修者非常接近中道。在这个阶段前,心不是在这边,就是在另一边,而非处于中道。Majjhatto指就在中间。
有时,你放松一会儿,当你放松时,你的心仍然具足正念。短暂的念头可能生起,它可能持续不到一秒钟。当我说一个念头时,不要认为在那片刻,你在想一句话或一些话。此时,你清楚的观察「这只是空的过程」,没有人,没有我,没有灵魂。
Subbamidajattenavaattaniyenavati.~~ MN ii.263
在巴利大藏经《中部》第二册263页提到:这个生灭过程没有「我」、「我的」或属于我的东西。之前,类似的念头和观智会生起;在这个阶段,观察越来越清楚。你会发现:这个生灭过程不遵从任何人的愿望,它只是不断的生灭。
Puna capararj,bhikkhave,ariyasavakoiti patisabcikkhati ---'nahajkvacanikassaci kibcanatasmij,na ca mama kvacanikismibcikibcanajnatthiti. ~ MN ii.263-4
在《中部》提到:Nahaj kvacani kassaci kibcanatasmij :没有什么需要我担心的,也没有人需要担心我。有时,我们会担心他人;有时,我们担心他人牵挂着我们;我们也会这样想:「噢,某人牵挂着我。」现在,你会发现:「我不需要牵挂任何事或任何人,没人需要担心我。」在观察生灭过程时,别无他物,只有生灭现象。
Evam eva sace savkharupekkhabanaj santipadaj Nibbanajsantato passati, sabbaj savkhara-pavattaj vissajjetva Nibbanam eva pakkhandati; no ce passati punappuna savkhararammnam evahutvapavattati.~~ Vsm657(「如果彼(行舍智)见寂静的涅槃寂静,则舍一切诸行的转起而证入涅槃。若不见涅槃寂静,则再以诸行为所缘而转起。」《清净道论》657页)
在这个阶段,禅修者观察这个过程的结束时,是真正的平静。我们想要有某种形式(form),想要过某种生活,想要处于某种状态,我们有这些渴望,我们不想放下身外之物。在这个阶段,心会清楚的观察:生灭过程的结束是真正的平静。在心培养足够的精力、清明和放弃观察生灭过程前,虽然禅修者了解每个过程都是苦,但是心仍然会退却。
当心培养足够的精力时,禅修者会舍弃诸行,进入涅槃。如果禅修者无法进入涅槃,他的心会回来观察诸行,观察这身心的生灭现象,这会一再的发生。心有时想进入涅槃,但是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做。心会退却,并继续观察身心的生灭过程,直到心变得越来越清明。当这发生时,禅修者应该了解这个过程。有些人会变得很沮丧,说道:「我一再的退却。」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几个星期前,我告诉你:抓住一根绳子,在两座山之间有一道非常深的峡谷,有一棵树,树上悬挂着茂盛的葡萄。你抓住绳子,摇荡;当你觉得你的摇荡不够力时,你怕你会掉下去,因此你不能放开绳子,又再回到这边,然后你更用力摇荡。几次后,你觉得你已有足够的冲力,然后你非常快速的摇荡,非常快,然后你放掉绳子。那时,你不在这边,也不在那边,你在中间,然而你已经离开这边,你能回来吗?不能,你不能回来,因为你已经放掉绳子。虽然你不在那边,但是你将以你所有的力气到那里,无法停止。「已经放下这边」指你不再观察身心的生灭现象,你的观察的心完全止息,即身心生灭现象的结束。
从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到下一个观智,即是这种状况:你已经放下了。这种摇摆的状况称为「行舍」或Parikamma anuloma gotrabhu。Parikamma指遍作、准备,你的心先准备,先培养动力;Anuloma:指顺的、随顺的,此处指相同的心境,而有更多的动力;Gotrabhu:意为种姓、种姓者,此处指禅修者已经舍离此岸,但是却未到达彼岸。
然后,禅修者的身心生灭过程进入止息状态,这是所谓的道智。它非常快速的产生,以一系列非常短的瞬间,因为每一个心识只持续一秒钟的千分之一或百万分之一;每个心识连续生起,那时,禅修者不再退却。之后,十分安静、寂静,不生不灭,禅修者不再观察生灭现象,因为他无法再观察。在你进入涅槃状态之前(涅槃指痛苦烦恼的止息,而非生命的止息),你可以观察生灭现象;当你证入涅槃时,你不会再观察身心的生灭过程,因为要观察生灭现象,你不能处于涅槃的寂静状态,这是为什么禅修者证入涅槃后,无法再观察自己的心理状态。
在这个阶段后的另一个观智叫做观察智(paccavekkhana-bana),在这个观智,你观察:「片刻前,有生灭现象﹗现在没有生灭现象,非常平静、宁静、清明。」这快速进入止息状态的心是强而有力的,一旦进入寂止状态,你觉得全然不同。过了一段时间,你从寂静状态中出来,因为道智的生起只有片刻,果智的生起也相当快,这取决于禅修者的精力。之后,你省察有什么生起,当你在省察时,心非常平静、平和,你回顾又回想。事实上,观察智是一种思考,你思考并了解:完全的寂静是来自身心生灭过程的止息。
禅修者思考许多事情:思考道(magga)、果(phala)、涅槃和根除烦恼,以及剩下的烦恼。开悟的第一个阶段(初果)根除我见和疑。在第一观智,你已经去除一些我见和疑,去除错误的自我观,和对以前及以后所发生之事的怀疑,以及各种怀疑。在这个阶段,已经完全根除我见和疑。
以下是《清净道论.注释》中重要的句子:
Tikkhavisadasurabhavena savkharesu ajjhupekkhanesijjhamane taj panetaj savkharupekkha-banajanekavaraj pavattamanaj paripakagamanenaanulomabanassapaccayabhavajgacchantaj~ VsmA II, 459
Tikkha指锐利;Visada指清楚、明了;Surabhavena指有勇气;Sura是勇敢、勇气。我们是如此的执着,以致于即使非常痛苦,我们仍不愿放下。要放下所执着的事物,需要勇气,许多人想保持原状,因为他们不想改变。
我们的心非常矛盾,我们想要改变,我们想要解脱,我们想要平静,但是我们又要保持原状。很多心理学家指出这个问题。
有些人罹患神经病,他们执着他们患神经病的状态;有些人很沮丧,他们执着他们的沮丧,要看破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知道观察生灭现象是令人疲累痛苦的,到了这个阶段,当我们观察将要发生之事,而且知道我们会完全改变时,我们不会再一样,我们会害怕!
我们要有勇气去改变,没有改变,我们如何能成长﹗如果我们依然故我,我们无法成长。
因此,Surabhavena(有勇气)这个字非常重要。由于有勇气,我们一直观察诸行,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行舍智的过程一再发生,它产生越来越多的动力和精力,而终致成熟阶段(paripakagamanena)。
某些观智到了成熟阶段,它会一再的重复,观智会变得越来越强。好象愤怒一般,如果你想一些让你忿怒的事,你会越想越气,变成大怒。同样的,你观察诸行时,心生舍离,而且越来越想舍离,直到你真的放下。
在你放下的那一刻,你是解脱的。我们想解脱,我们一直想:「我要解脱,我要解脱。」但是为什么不肯放下?
我们认为:在身心生灭的过程中,有值得保有的东西,有属于我的东西,有我喜欢的东西,虽然我不喜欢它的某一部分,但是有我喜欢的那一部分。
我们抓住它,但是当你发现没有什么值得保有,没有什么可以执取,它不属于我,我不再想要时,当你处于这种状态时,你会放下。
许多人过去经常告诉我师父,他们说:「师父,我真的不喜欢再来这个世界,我非常厌恶生命,活着是如此累人,喜乐少,痛苦多,有太多的负担。」那时,我是一个年轻僧侣,只受戒几个月。我师父说:「如果你真的不想要,你不会有这些东西。」我非常惊讶,我不想要,有那么简单吗?稍后,我了解:虽然我们说:「我们不想要」,但是我们仍然抓住不放。我们不想要,为什么不放下?我师父谈话的方式非常温和,他从不会花太多精力说话,也从不想说服别人,不想改变他人的信仰。当许多信徒和弟子们问相同的问题时,他会说:「如果你真的不想要,你不会有这些东西;你会有这些东西,是因为你想要。」就这么简单。
我们会得到它,是因为我们想要。我们不快乐,因为我们自寻烦恼,然而我们却否认。我们说:我只要快乐。你所谓的快乐是什么意思?是欲望的满足吗?如果我们一无所求,那么我们便能解脱。有勇气去改变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勇气去改变、学习和成长。
在这方面有许多心要︰那就是要勇敢,要清净。想要解脱意即想要清净,如果你真的想要解脱,必须净化自己,让戒清净,让心清净,让见清净,没有清净,我们不可能解脱。这是为什么那本有关禅修的书叫做《清净道论》,借着清净,我们才能解脱。
如果我们真的想解脱,我们必须观察内心深处,我在做什么?我的动机是什么?我的戒清净吗?我的心清净吗?我有足够的勇气吗?如果我们的戒清净、心清净,我们会解脱的,因此我们必须过清净的生活。如果我们想要某样东西,如果没有付出,我们无法得到它。任何种类的事,例如,如果我想得到你的尊敬,如果我值得尊敬,我会获得尊敬。如果我想要你的慈心,如果我值得接受你的慈心,我会获得你的慈心。所以,在我们一生中无论发生什么事,这是我们应有的果报,我们不会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我们常抱怨:「噢﹗为什么这发生在我身上?」请告诉自己:「这是我应有的果报。」
无论是好是坏,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是因为我们应该受此果报。一旦你了解其中的因果报应,你不会怨天尤人,你不会责怪你的业,也不会责怪双亲和政府。我们责备他人,是因为我们把责任归于他人或外在环境,我们没有负应负的责任,一旦你发现事情发生在你身上,是因为你应该受此果报,那么你会学习、成长和改变,情况会越来越好,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正确的心态非常重要。
在最后几个重要关头(观智),生灭过程中的三个特色:无常、苦、无我会变得非常清楚。例如,如果禅修者观察生灭现象更清楚,他会清楚的看到无常,而不会转到另一种特性。在开始阶段,有时,你会从无常转到苦或无我;然后,只观察一种特性,这个特性变得很清楚。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要了解这些事情是非常困难的,一旦你有经验,你会发现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应该按那种方式发生。在最后一刻,你不是观察色法,就是观察心法(受、想、行、识),你只能观察五蕴中的一蕴,因为你无法在同一时刻观察五蕴,因为在同一个时间,一个意识只能观察一个所缘境,所以你必须一再的观察它,例如,如果你正在观察受(vedana),你会观察受无常、受苦(vedana –dukkha)或受无我(vedana-anatta)。如果你在观察色蕴,你把色蕴视为无常、苦、无我,这三种特性的其中之一会一再的重复,你不会转向另一个目标或另一种特性。
这是为什么当你禅修时,你在观察受(vedana),它会越来越清楚,你跟着它,观察得更清楚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何种心法(受、想、行、识),要一再的观察,使它越来越清楚。通常,你们观察五蕴,如果你能彻底观察其中一蕴便足够了。
从放下那一刻起,禅修者无法再观察五蕴中的任何一蕴,他看不到无常、苦、无我,只能看到完全的寂静、止息。因此,禅修者了解:涅槃指生灭现象的完全止息。这是非常难谈论的,它不是不存在的东西,如果我们说:涅槃的意思是「一无所有」,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涅槃不存在。
涅槃是一种经验,在证入涅槃时,观察的心和所缘境两者都止息了,禅修者觉得一切都止息了。
你可以举例说明吗?涅槃的境界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我们无法谈论它(不可说)。就像你背负很大的负担,你把它放下﹗或是你在拉非常沉重的东西,绳子突然拉断﹗
在巴利大藏经《相应部》有非常短和清楚的句子︰
Yajkibcisamudayadhammaj ,sabbajtajnirodhadhamman ti.~~ SN v.423
Samudayadhammaj 指自然生起的法。任何自然生起的法,都会自然消失。你清楚的观察到︰会自然生起的事物,也会自然灭去。
在那个观智之后,禅修者省察他的体验,和观察诸行的结束,这是完全的止息、平静。过了一阵子,禅修者再度回来禅修。当禅修者再回来禅修时,他开始观察生灭现象,不是从行舍智开始,而是从第四观智生灭随观智开始。这也是另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个转折点后,你可以再清楚的观察生灭现象。
证了初果的禅修者已经去除身见(sakkaya-ditthi,萨迦耶见)、疑和戒禁取(silabbataparamasa)。有许多禅修的方法,有许多人在禅修。如果禅修者相信:只修习止禅便能完全解脱,这是一种「戒禁取」。在佛陀时代,有些苦行者,他们相信:「只要行为像母牛一样便可解脱,便可去除所有的烦恼,像动物一样的行径,折磨自己的身体,可以去除所有的烦恼,你会变得清净。」这是一种错误的修行。「戒禁取」指错误的修行,并且相信它会导致解脱。
当禅修者已经证得初果,此时,他会了解:其它的修行方法无法导致究竟解脱,只有八正道能导致解脱,证入涅槃,此外,别无他法。
任何没有八正道的修行,虽然会使你的心稍微平静、平和,却无法使你解脱。它有它的价值,正如修习止禅一样,有它的价值,但是无法导致解脱,这是你修行的一个阶段,而非最后阶段,它无法达到最后的目标:究竟解脱。有很多修行法门,如果你修那个法门,许多人说:那也可以证入涅槃。其实不然,证入涅槃的唯一方法是:观察你自己的身心的生灭过程。
禅修的基础是:你必须持戒清净,能过「正命」的生活,因为如果不清净,心绝对无法培养足够的勇气、动力和清明。如果你过着有罪恶感的日子,你绝对无法清楚的观察所缘境,并且把他们放下。犯罪如处狱中,它使你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得解脱。当你感到有罪或羞愧时,你无法有任何进步。
能够持戒清净,维生的生计(正命)清净,保持心清净,这是必要的,这些若不清净,你不可能真正解脱。有些禅修者认为:受持五戒并不重要,他们没有尽力去持戒。如果你在禅修,却不受持五戒,并且相信禅修能使你解脱,这是「戒禁取」,是错误的修行,执着错误的修行,相信错误的修行。
有些禅修者在禅修时,偶尔心会非常清净、平静,他们误以为这是涅槃。当禅修者证入涅槃时,他会发现:以前的经验并非真正的涅槃,对涅槃的误解会被厘清。只有在证得三果时,我们才能完全克服贪、嗔和挫折。初果并未根除贪、嗔或挫折,只根除邪见和疑。证得初果(须陀洹)的圣者仍然享有感官之娱,但是他持戒清净,绝不破戒,甚至没有要破戒的念头。例如,他享用美食,他绝不会破戒去得到他的食物,诸如此类。他维生的生计(正命)也非常清净,即使他在做生意,绝不会欺骗他人。他可能会沮丧、悲伤、忿怒,每当他观察这种心境时,他会发现:这只是一种心境,并且很快的从中跳脱出来,而不会被困在那里。
证得二果的圣者,并未根除所有的烦恼,只是贪和嗔比较薄弱。即使证得三果的圣者仍然有一些烦恼,仍然执着一种非常特别的生命(生在无色界),一种清净的生命体,没有感官之娱,不贪不嗔,但是他仍然享有清净、寂静之乐。此外,有种非常接近骄傲的满足感,你为你的成就志得意满, 这是一种非常隐微的骄傲和执着,这种隐微的骄傲和执着只有在证得四果阿罗汉时,才能完全根除。如果一个法官已经证了初果须陀洹(sotapanna),他绝不会做错事,绝不会收受贿赂或贪污,他非常公正和诚实。
证得初果的圣者已经根除五盖中的疑,和非常强的贪(kamacchanda),和非常强的嗔(vyapada)。悔(kukkucca,恶作)在证得三果时才被根除,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在某些宗教,我们会听到:如果一个人做错事,他想到他的罪行,因而感到不开心、悲伤、哭泣,并且痛打自己。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一件好事,「后悔」是一件好事,但是在佛陀的教义中,这是不好的。怎么说呢?如果有人已经犯了严重的错误,却不后悔,这样好吗?源于深入的了解的后悔是好的,这表示你不会为此而哭,而是从中学习:「是的,我已经做错事,我不会再犯错。如果我必须因而受苦,我会勇敢的承担后果,而不会为它哭泣。」
老是想着你做错事,因而不开心,无法做其它事情,这是没用的,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如果你已经做错事,要从中学习,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你的工作,去做一些善业。佛陀的教诲是:要我们继续过日子并从中学习、成长。
你知道kukkucca(恶作、后悔)的意思吗?我们把它翻译为悔恨,kukkucca的字根是kud和kata,这两个字合成kukkucca。Kud指恶;Kata是做,这并没有清楚的解释它的意思,这个字的真正意思是:你在悔恨,悔恨是恶事,它本身是对身心有害的。深入观察你的心,当你在悔恨时,你的心境如何?它是平静的吗?不是﹗如果你深入观察,你会发现:你越是悔恨,这表示你对它越执着,你也执着自我。观察这些事情是非常有趣的。即使证了初果须陀洹,也无法真正去除恶作、悔恨;甚至证了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也无法去除恶作;只有证了三果阿那含(anagami)才能根除恶作。
道德感、道德行为与智能有关,因为有智能所以不会造恶业。如果你已经做错事,怎么办?你会后悔吗?当你感到惭愧时,你为什么感到惭愧?因为有人发现了,是吗?如果这是原因,那么这不是真正的羞耻心,这只是为了保护你的自我形像,这是更大的自我,你所要保护的自我。
真正的道德行为、羞耻心与智能有关,如果认为:这是可耻的,我不会去做这种事。如果你已经做了「你认为是非常可耻的事」,那么你不会再去做同样的事。你不会再过着羞愧、悔恨的日子,不会无法做更好的事。你必须克服羞愧和悔恨,并且要做好事,改变自己,修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必须以悲心和宽恕来了解别人,因为我们会犯错是很自然的。即使是阿难尊者,当他修行波罗蜜(paramis)时,他也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即使是未来佛,在因地时,也曾犯了严重错误,他诱奸妇女。阿难尊者过去世是一个金匠,许多富有和美丽的妇女请他打造金饰、珠宝,他诱奸许多妇女,他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贪欲,从这些错误中,你可以学习、成长,而终致解脱。
一个证果的圣者持戒清静,无须替自己辩护﹗我听过许多辩护之辞,人们说:「虽然他已经证悟,因为有太多诱惑,所以他犯了错。」这是辩护之辞。在佛陀时代有许多宗教团体,其中有些人相信:已经证得初果的人,因为他仍然有贪、嗔、挫折、骄傲,他可能生在恶趣。佛陀说:「不然,证了初果的人虽然仍有一些贪、嗔、骄傲,但是他的心够清净,不会生在恶趣。」
我们的一生是我们的心的结果,当心变得清净高贵时,这个人不可能生在恶趣。
证得初果的圣者不会打妄语,但是其余的口业仍然可能发生。一个预入圣流者,可能会绮语,说一些废话,但是绝不会造像杀生、偷盗、邪淫等恶业,也不会有邪命(错误的谋生方式)和在做生意时诈欺等事情发生。
证得二果的圣者尚未断除所有的烦恼,只是减轻许多;证了三果的圣者则断除邪思维(miccha-savkappo)、两舌和恶口;只有四果阿罗汉完全断除绮语、邪精进、邪定、邪解脱和邪智(miccha- bana)。
问与答︰即使已经证了初果的圣者,仍然有一些烦恼。很多人说:「这个人应该已经证果了,你看:他喜欢看报纸,喜欢美食。」只要他能受持五戒,就够好了。
问与答︰有些人问佛陀同样的问题,他们问:「在其它宗教团体中有阿罗汉吗?」佛陀没有说:在其它宗教团体中,有或没有阿罗汉。佛陀回答:「任何圆满修持八正道的人能够开悟,能成为阿罗汉。」判断的标准是八正道,请研读八正道,看看是否遗漏其中之一,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想想八正道中你是否遗漏其中之一,你是否仍然相信:没有修行那个遗漏的正道,仍然能够解脱证果。
问与答︰在八正道里,毗婆舍那属于正念和正定,另外还有正命、正见、正语、正业、正精进、正思惟。一个有邪见和邪思惟的人如何可能开悟证果?如果没有正命、正语、正业、正定、正念、正精进;如果没有戒、定、慧,没有人能究竟解脱。一个人在开悟前,至少必须圆满修持八正道,至于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问与答︰开悟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来的,然而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可能只需几分钟或几小时。在佛经里提到:某些出家人甚至在一剎那间成为阿罗汉,他们的心已经高度发展,一旦他们知道如何修行,他们会勇猛精进,并突破四个阶段,直接证得阿罗汉果位。
问与答︰其间没有间隔,你无法想任何事情,一个意识接着一个意识,非常敏锐清楚的观察,只观察无常、苦、无我三种特性的其中之一,所以观察变得越来越清楚,最后完全放下,这些是非常强的观智。在此之前,你会看到一系列的无常、苦、无我,其间没有任何间隔,但是这个观智是弱的。在最后几个观智,专注力变得越来越强,最后,心准备放下。
问与答︰我们一次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特性,无法同时看到三法印(无常、苦、无我)。
问︰你怎么知道你没有在想?答:当你认真观察时,你没有在想,根本没有想,就像在一个暗夜,你仰望天空,突然有一道闪电,你看着它,它消失了。此时,你没有想象,你真的看到,这与想象大不相同。在开始阶段,这会偶尔发生,因为你无法一直保持正念,即使你定期禅修,有时,你会看见;有时则看不见;有时,你的观察很模糊,有时很清楚。
舍是必要的,非常轻安,完全舍离,完全平衡,非常清楚的观察,没有任何念头。当心非常清净,接近止息状态时,根本没有任何念头,此时,所缘境的生灭现象变得非常快。
问与答:从第四观智起,心变得越来越平静,定力越来越好,其间短暂的念头可能生起,一旦你注意它,它会消失,不会持续下去。念头的生起变得非常弱,你观察它,它会消失。在后面的观智,特别是过患智,你有很多念头:「噢,那么多过患,我喜欢的东西在哪里?有什么令人愉快的?」如果你想太多,你会不开心,「不要想」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心生厌离,且对生灭过程感到不悦时,如果你停止禅修,并想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悦之事,你会觉得无法忍受。观察生灭现象的过患,你会心生厌离,并且对很多事感到失望,你会对你的生活不满,并且变得非常郁闷。当你处于这个阶段时,不要想是非常重要的。
打妄想是非常危险的,「想」蕴会成为障碍,你也会变得非常情绪化。有观智的人不会闹情绪,因为有清明的智能,不会自满;在生灭过程中无乐可言,这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你在想,你会闹情绪、不开心和沮丧,所有的外境会使你更生气,你会被别人、噪音和其它事情激怒;有时,你会生气,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没有益处。修习观禅有益健康,但是当你忿怒、心烦、沮丧时,你的心变得不健康,所以「不要想」是非常重要的。想的过程加上一些定力,会使事情变得更强烈,定使所有的外境变得更清楚。如果你想要享受任何东西,让你的心平静下来,如在定中,你会享受更多。
当我读书时,如果我的心非常焦虑,此时,我无法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我想要阅读一本书、一个故事、一首诗或一句格言,我必须让我的心非常平静、平和,此时,每句话富有深意,我真的喜欢我所读的;观赏风景亦然,如果我的心是平静的,我看日出日落,我会非常专注,这景象变得如此美,这世界是如此美好。当心焦虑时,你无法欣赏风景。同样的事,当你的心非常专注时,如果你想一些令人恐惧的事,它会变得更令人害怕。当你过于焦虑时,你不会害怕,你不会生气,因为你的心太散乱。一颗散乱的心、焦虑的心无法接受任何事物,因为有许多愚痴(moha)。掉举非常接近痴;掉举指散乱的心、浮躁的心。
每当心变得平静、专注时,不要想任何事,因为「想」是禅修的一大障碍,无论想的内容是好是坏。最重要的是:当念头生起时,仔细观察那个念头,如果你仔细的观察它,它会消失。每当念头生起时,请仔细的观察它。
很专注的观察生起的念头,这念头会消失,然后再把心带回禅修的所缘境。
不要想,有时人们喜欢想。如果你发现你喜欢胡思乱想,观察这「喜欢」和「想要想」。想是「我是」(I am)的创造者。当你停止想时,你有时会有失落感,没有什么可以让你抓住。想是一种执取,当你因为某人而生气时,你一直在想那个人,这表示你执着那种想法,你执着所发生的事,你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