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讲什么

无处青山不道场

发布时间:2022-10-23 17:06:01作者:楞伽经讲什么

  赵州禅师(778—897)是唐代著名高僧,法号从谂。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四十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

  赵州禅师是以行脚参访著称的禅僧。他在年岁很高时曾发愿游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当时有大德反对他白白浪费时间前去朝山,并以偈语劝阻赵州禅师说:

  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大德告诉赵州禅师,对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世间处处皆是修行道场,并不一定非要朝山参访才能成就道业。偈颂中的“清凉”是文殊菩萨的代称。五台山因为有文殊菩萨示现被称为清凉界;“金毛”则指文殊菩萨的坐骑金色狮子。大德认为,赵州禅师即使拄着拐杖去朝拜五台山,纵然能够以自己的虔诚感得文殊菩萨在空中示现,也不一定就是真正吉祥的事情,因为这并不代表他已经悟道了。

  后来,一位学僧向赵州禅师参学,问他:“宇宙有成住坏空,要是有一天,风吹初禅,水淹二禅,火烧三禅,世界毁坏时,我们的肉身还会不会存在呢?”赵州禅师回答:“随他去!”

  赵州禅师对自己的回答一直不满意,但也一直没有更好的悟解,为了求得禅法的真谛,便决定外出行脚参访。此时赵州禅师已经八十岁了。

  赵州禅师不顾年老体弱,行脚参访许多名寺古刹。经过多年的参访,请教过很多善知识,但心中的疑惑仍然没有解决。于是,他决定结束行脚生涯,来到赵州观音院开始弘法,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过去很多不解的疑惑,一下变得豁然开朗。

  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曾对赵州行脚的事写了一首偈语加以评说:

  赵州八十仍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莲池大师认为,赵州禅师由于心头存有对禅法的困惑,在八十岁高龄时,还坚持行脚求法的精神令人赞叹,但可惜的是,他虽然多方求道,却一无所获,白白地浪费了许多路费。

  历代祖师都认为,真正的修行是在修我们的自心。当一个人内心没有污染,没有贪嗔痴等烦恼痛苦的困扰时,当下就可以得大自在。下面这则偈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偈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因此,一个修行者,若能向自心中求,诚心修持,读诵经典,慈悲济人,善待他人,那么处处都是你修行的道场,你也都能够以清净心得大智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