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懂楞严经
发布时间:2023-07-10 09:29:32作者:楞伽经讲什么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Calibri;}
h1 {margin-top:17.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16.5pt;margin-left:0cm;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line-height:240%;page-break-after:avoid;font-size:22.0pt;font-family:Calibri;font-weight:bold;}
h2 {margin-top:13.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13.0pt;margin-left:0cm;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line-height:172%;page-break-after:avoid;font-size:16.0pt;font-family:Cambria;font-weight:bold;}
h3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bold;}
p.MsoIndex1, li.MsoIndex1, div.MsoIndex1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Calibri;}
p.MsoToc1, li.MsoToc1, div.MsoToc1 {margin-top:6.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0cm;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weight:bold;font-style:italic;}
p.MsoToc2, li.MsoToc2, div.MsoToc2 {margin-top:6.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0cm;text-align:center;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weight:bold;font-style:italic;}
p.MsoToc3, li.MsoToc3, div.MsoToc3 {margin-top:6.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10.5pt;text-align:center;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p.MsoToc4, li.MsoToc4, div.MsoToc4 {margin-top:6.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21.0pt;text-align:center;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p.MsoToc5, li.MsoToc5, div.MsoToc5 {margin-top:6.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31.5pt;text-align:center;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p.MsoToc6, li.MsoToc6, div.MsoToc6 {margin-top:6.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42.0pt;text-align:center;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p.MsoToc7, li.MsoToc7, div.MsoToc7 {margin-top:6.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52.5pt;text-align:center;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p.MsoToc8, li.MsoToc8, div.MsoToc8 {margin-top:6.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63.0pt;text-align:center;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p.MsoToc9, li.MsoToc9, div.MsoToc9 {margin-top:6.0pt;margin-right:0cm;margin-bottom:6.0pt;margin-left:73.5pt;text-align:center;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p.MsoHeader, li.MsoHeader, div.MsoHeader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center;tab-stops:center 207.65pt right 415.3pt;layout-grid-mode:char;border:none;padding:0cm;font-size:9.0pt;font-family:Calibri;}
p.MsoFooter, li.MsoFooter, div.MsoFooter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ab-stops:center 207.65pt right 415.3pt;layout-grid-mode:char;font-size:9.0pt;font-family:Calibri;}
p.MsoPlainText, li.MsoPlainText, div.MsoPlainText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
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
pre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ab-stops:45.8pt 91.6pt 137.4pt 183.2pt 229.0pt 274.8pt 320.6pt 366.4pt 412.2pt 458.0pt 503.8pt 549.6pt 595.4pt 641.2pt 687.0pt 732.8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
span.CharChar1 {font-family:Calibri;}
span.CharChar3 {font-family:Calibri;font-weight:bold;}
span.CharChar2 {font-family:Cambria;font-weight:bold;}
span.CharChar {font-family:Calibri;}
p.verse3, li.verse3, div.verse3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60.0pt;line-height:20.0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sөũ;color:#CC6600;font-weight:bold;}
p.commentary, li.commentary, div.commentary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line-height:20.0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sөũ;color:black;}
p.sutra, li.sutra, div.sutra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line-height:20.0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sөũ;color:black;font-weight:bold;}
p.pic-info, li.pic-info, div.pic-info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
p.t3c, li.t3c, div.t3c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line-height:150%;font-size:11.0pt;font-family:sөũ;color:#666699;}
p.p0, li.p0, div.p0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
p.t7, li.t7, div.t7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text-align:right;line-height:150%;font-size:10.0pt;font-family:Arial;color:#CACADB;}
p.style46, li.style46, div.style46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line-height:16.8pt;font-size:9.5pt;font-family:宋体;color:#666666;}
span.msoIns {text-decoration:underline;text-underline:single;color:teal;}
span.msoDel {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color:red;}
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div.Section2 {page:Section2;}
带你读懂楞严经
不再迷惑 不再痛苦
从此坦然 从此洒脱
为你揭开宇宙人生的真相
带你找到那个真正的“我”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润色版
前言
楞严经是最绚丽的佛法瑰宝。洋洋八万言,道尽了宇宙人生的真谛。所以古人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感叹。
末学历时两年多,学习楞严经,依据宣化上人、圆瑛法师的注解,参阅了王治平居士、南怀瑾居士、紫虚居士和净界法师等大德的著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佛陀把楞严经中的道理,讲得是非常非常明白的,明白得几乎不能再明白了,只是因为语言文字方面的限制,才使人感觉楞严经晦涩难懂。所以,我写下了这本笔记,力图以最浅显的语言,用人人都能看懂的方式,生动活泼地把楞严经的义理展现出来。为了更有说服力,还结合了当今的科学知识加以说明。这样,一方面加深自己的理解——因为只有当你能讲出来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理解透了;另一方面,能让今后学习楞严经的人,多一个参考。
这个笔记只是末学尽自己所能,描述的佛法和楞严经的大概意思,所以有志于实证的同修,在指导自己的修行时,还请以楞严经原文为准。
最后,祝所有看到这本书的人,都能够迷销惑解,苦灭乐增,超尘拔俗,同归如来性海!
鸾
2012-10-30
目录
第一章 阿难遇难 1
第二章 七处征心 6
心在身内 7
心在身外 8
心在眼中 9
内外同在 10
在思维处 11
心在中间 12
心为无著 13
科学的解释 13
真心在哪里 14
第三章 十番显见 16
能见的,是心不是眼 17
摇动的,是尘不是心 19
变灭的,是身不是心 20
颠倒的,是迷不是心 23
可还的,是尘不是心 24
能见的,是心不是物 25
见性无碍,犹如虚空 27
万事万物,无不是见 28
见非因缘 性非自然 30
见非眼见 31
两种妄见 33
真心不合 35
色阴虚妄 37
受阴虚妄 39
想阴虚妄 40
行阴虚妄 41
识阴虚妄 42
第六章 六入虚妄 44
眼入虚妄 44
耳入虚妄 46
鼻入虚妄 47
舌入虚妄 48
身入虚妄 49
意入虚妄 50
第七章 十二处虚妄 51
见与色,两处虚妄 52
听与声,两处虚妄 54
香与闻,两处虚妄 55
触与身,两处虚妄 58
第八章 十八界虚妄 60
眼色界虚妄 61
耳声界虚妄 62
鼻香界虚妄 63
舌味界虚妄 65
身触界虚妄 66
意思界虚妄 67
第九章 七大假合 69
地大妄现 71
火大妄现 71
水大妄现 72
风大妄现 73
空大妄现 74
见大妄现 75
识大妄现 77
第十章 世界的产生 80
世界相续 83
霍金的宇宙 84
众生相续 89
业果相续 90
第十一章 如来藏 92
觉后无迷 93
色尘如影 94
科学的巅峰 95
如来藏 102
第十二章 无戏论法 104
妄想的来源 104
因缘和自然 106
第一章 二决定义 109
发心根本 111
烦恼根本 113
六根同源 114
闻性不灭 118
结在六根 121
六解一亡 123
第二章 二十五圣各述圆通 126
六尘圆通 127
五根圆通 129
六识圆通 130
七大圆通 139
耳根圆通 150
文殊总结 160
第三章 四种清静明诲 167
不淫 168
不杀 168
人类的诞生 170
不盗 173
不妄 176
第四章 楞严神咒 179
楞严道场 180
楞严神咒 183
神咒利益 187
第五章 修行的渐次 194
众生颠倒 195
世界颠倒 195
十二类众生 196
三种渐次 204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206
第七章 七趣升沉 216
十习因 220
六交报 227
鬼趣 229
畜生趣 233
人趣 235
仙趣 236
佛陀的世界 247
天趣之六欲天 251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58
天趣之初禅天 260
天趣之二禅天 261
天趣之三禅天 262
天趣之四禅天 264
天趣之四空天 269
修罗趣 272
第七章 五十阴魔 276
色阴魔境 283
受阴魔相 288
想阴魔相 297
行阴魔相 322
识阴魔相 331
五阴的本质 341
嘱咐弘扬 344
引子
二千五百年前,在印度恒河流域,有个迦毗罗卫国。国主净饭王,在王后摩耶夫人四十岁那年,喜得太子,取名为“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天资聪颖,十二岁的时候,就通达了当时的一切学问。但他发现,这些学问并没有解决生老病死这些最根本的苦恼。一切都是无常的,终将变灭。于是,太子常常郁郁寡欢,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地思考。
净饭王为了让太子高兴起来,早早地给他娶妻生子。然而,荣华富贵,娇妻幼子并没有拴住太子的心。终于,在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深夜,太子偷偷地潜出王宫,开始四处寻师访道。遍访了当时流行的种种外道,又经历了6年的苦行,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太子始终没有找到解决苦恼的办法。最后,在苦行的折磨下,太子筋疲力尽。当他拖着虚弱的身体,趴在尼连禅河边饮水时,几乎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在河边放羊的牧女给太子捧来了羊奶。
太子喝完羊奶,恢复了精神后,坐到在菩提树下,立下誓言:“我若不能了脱生死,到达正觉的彼岸,宁碎此身,终不起于座!”经过七日七夜的参悟,终于在第七天的夜晚,太子夜睹明星,豁然开朗,一时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这位太子,就是我们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佛陀周游列国,教化众生。我们所要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
上部 寻找真我
所思所想的并不是你
能思能想的那个才是真正的你!
第一章 阿难遇难
阿难在化缘途中,遭到了淫女的幻术,险些毁掉宝贵的戒体。幸亏文殊菩萨及时赶到,用“楞严咒”救出了阿难。阿难深感惭愧,出家修行了这么久,到头来连一个妓女都能轻易毁掉自己。深刻地反省之下,阿难认识到,这都是因为自己平时只重多闻,不务实修。于是,阿难请问世尊,十方诸佛当初到底是怎样修行,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由此一问,而引出了这一部《楞严经》。
话说侨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有个大臣名叫须达多。他非常富有,而且经常周济鳏寡孤独的人,所以大家都叫他“给孤独长者”。一次,长者出访到南方的王舍城,偶然在那里听到了佛陀的讲法,顿时对释迦牟尼佛崇拜得五体投地。于是,他发心在自己的国家建立道场,迎请佛陀来北方弘法。
回国后,长者立即四处寻找合适的场地,找来找去,就觉得祇陀太子的花园适合。这里院落宽敞,环境清幽,又离城不远,交通便利。于是他找到太子,说要买他的花园供养佛陀。太子也很喜欢这个花园,舍不得卖给别人,就跟长者打趣道:“听说你很有钱,这样吧,你用黄金把这个园子铺满,我就把园子卖给你。”太子以为须达多长者一定舍不得,谁知长者听了,二话没说,回家就命人把他的黄金统统搬出来,铺在花园里。太子一看须达多长者来真的了,马上跟长者说:“我是跟你开玩笑的。”长者正色道:“太子是将来的国君,君无戏言,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太子这时也受到了须达多长者的感染,就对长者说:“要不这个园子就算我和你一起供养佛陀吧!”须达多长者就想:“我花了这么多的黄金,怎么能说是我跟你一起供养的呢!”于是说什么也不答应。太子望着满地金灿灿的黄金,突然感觉树上光秃秃的,于是灵机一动,对长者说:“地你用黄金铺满了,树上还没铺黄金呢。所以地算你供养的,树就得算我供养的。”说罢,太子马上命人在花园门口建起一个门楼,上面提上“祇树给孤独园”。意思是祇陀太子的树,给孤独长者的园。
于是,释迦牟尼佛便应须达多长者的邀请,率领他的弟子,来到了北方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
这一天是波斯匿王父亲的忌日。波斯匿王迎请佛陀和诸大菩萨到他的王宫来应供。城中的百姓也借此机会,一起斋僧。佛陀让文殊菩萨安排僧众,到各个斋主家里去应供。阿难由于出了远门,没能赶上文殊菩萨的分派,所以只好自己一个人托着钵,在城中乞食。
佛陀因为乞食的事情,曾经批评过须菩提和大迦叶两位***。须菩提认为,富人这辈子享福太多,福报享尽,来世就会堕落,应该让他们种福田,所以专门选择去富人家乞食;大迦叶认为,穷人因为过去生中不知道修福,所以今生受贫穷的果报,应该让他们种下福田,所以专门去穷人家乞食。佛陀就批评他们,心不平等。 阿难想到此事 ,在乞食的时候,不敢有分别,所以不论贫富贵贱,只挨家挨户地依次行乞。
阿难严持比丘的律仪,端严肃穆,目不斜视,行如清风,沿街而走,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个妓女家的门口。这时,妓女钵吉蹄透过窗户,看到阿难的相貌生得十分俊美,不禁一见钟情,决定以身相许的念头。但是她见阿难一副清净庄严的样子,生怕阿难会拒绝她,于是便央求母亲帮忙。因为妓女的母亲摩登伽,信奉黄发外道,会用娑毗迦罗先梵天咒迷惑人。但是母亲却反过来劝她说:“阿难是跟佛出家的沙门,已经抛弃了爱欲,你就打消这个念头吧!”钵吉蹄却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还信誓旦旦地说:“我这辈子非阿难不嫁!”母亲扭不过女儿,只好用带有先梵天咒咒力的方巾,罩住食物,让钵吉蹄去送给阿难吃。可怜的阿难一接过食物,就被咒力所著,恍恍惚惚地被钵吉蹄牵进了房间。
佛陀这时对阿难所遭遇的一切,早已知晓,于是应供完毕后,便马上率领弟子,返回了祇树给孤独园。波斯匿王听说有事情发生,也率领着文武大臣,跟随佛陀来到了精舍。
释迦牟尼佛安坐在法座上,从头顶放出百宝无畏光,光中化出千叶宝莲,宝莲上有化佛,口中宣说楞严神咒。佛令文殊菩萨持此神咒,马上去解救阿难。
文殊菩萨施展神通,一瞬间就出现在了阿难的面前。他催动楞严神咒,阿难立刻恢复了清净。阿难醒后,见自己竟然躺在钵吉蹄的床上,和钵吉蹄如此亲密,一时间羞怒交加,连忙一把推开妓女,连滚带爬地跑到了文殊菩萨的身后,躲了起来。
文殊菩萨在诸大菩萨中,被誉为智慧第一。他知道妓女钵吉蹄得度的机缘已经成熟,也知道马上将要发生的一切,于是不再施展神通,而是领着阿难缓缓地走出房间,步行回到祇树给孤独园。钵吉蹄此时已经深陷情网,不能自拔,自然舍不得离开阿难,于是紧紧地跟在阿难身后,也一同来到了祈桓精舍。
此时,只见慈祥的大菩萨,庄严的大阿罗汉,清净的大沙门,以及王公大臣,长者居士,都云集在佛陀的周围。大家席地而坐,静静地等候着佛陀讲法。天空中,梵王帝释,天龙八部等一切天众,也一层层地肃立在祥之云中,恭候着佛陀的法音。
阿难和妓女在文殊菩萨的带领下,徐徐穿过四众弟子,来到了佛陀的面前。
佛陀拥有究畅无极的智慧和圆满无碍的神通,善知一切众生的善根因缘。此时,佛以法眼观照,见钵吉蹄过去五百世,与阿难都是夫妻,所以今生一见阿难,就想嫁给他。佛陀又见钵吉蹄宿世的善根,而今已经成熟,于是便引导钵吉蹄道:“阿难是出家的沙门,你为什么还要玷污他呢?”
钵吉蹄面对佛陀和国王大臣这么多尊贵的人,虽然有点羞怯,但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依然鼓起勇气,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我爱阿难!”
“哦!”佛陀继续平静地问道:“那么,你告诉我,你到底爱阿难哪里呢?”
钵吉蹄这时,仔细地端详跪在地下的阿难,认真地回答说:“我爱他的眼睛,爱他的耳朵,爱他的鼻子,爱他的嘴,我爱他的整个身体。”
佛陀接道:“他眼睛里有眼眵,耳朵中有耳垢,鼻子里有鼻涕,口中会有浓痰,身体内有屎尿脓血,哪里值得你爱呢?”
佛陀的法音,如同清澈的泉水一般,字字句句都洗涤着钵吉蹄那被爱欲染污了的心灵。听到这里,钵吉蹄心头一震。奇怪!清秀俊美的阿难,突然间竟变得污秽不堪,心中的欲火顿时熄灭。
接着,佛陀以海潮一般洪大而澎湃的声音说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钵吉蹄那狭隘的心灵,犹如滔天巨浪中的一座孤岛,瞬间就被淹没在了般若法海之中,一时间,进入了无人无我的境界,宿世的善根顿时成熟,证得了初果阿罗汉。
钵吉蹄欢喜踊跃,立刻跪倒在佛前,请求佛陀允许她出家。佛陀欣然应允,并赐她法号为“性”。于是,妓女钵吉蹄,就变成了性比丘尼。在场的大众,无不为她高兴。
接下来,佛陀转向了阿难。满面羞惭的阿难与佛陀慈祥的目光相遇,顿时失声痛哭,哽咽着说道:“世尊,我是佛陀的亲弟弟。我倚仗着佛陀的宠爱,自出家以来,只顾多闻,不务实修,没想到现在遇到一点困难就禁不起考验。世尊,请您慈悲,开示我十方诸佛,最初到底是怎样修行,而成就道业的呢?”
第二章 七处征心
既然要修心,就得知道心在哪里。就像发兵讨贼,先得知道贼的所在,然后才谈得上怎么讨伐。那么心到底在哪里呢?是在内还是在外,在中间还是在两边,在眼中还是内外同在,还是说不执著的就是心?这些说法,如来都一一加以驳斥。最后,佛告诉阿难,我们平时用来分别感知的那个,并不是我们的真心,那只是虚妄的尘相迷惑了我们的真心。离开这些尘相,还有分别能力的,这才是我们的“真心”。
佛说:“阿难。我问你,当初是什么使你舍弃了世间的恩爱,而随我出家的呢?”
阿难回答说:“我见如来相貌美好,身体如同琉璃一样明澈,心生欢喜。我就想,这种相貌,应该不是爱欲所生。为什么呢?因为欲气粗重污浊,腥臊臭秽,不能产生这么清净的相貌。我是为了得到这样的相貌,而跟佛出家修行的。”
佛说:“既然这样,阿难。你要知道,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生死相续,都是因为不知道常住真心,只会用种种妄想。妄想是不真实的,所以才会有轮转。你现在要明了真心,就应当用‘至直心’来回答我的问题。十方如来都是因为用‘直心’,才出离生死,成就佛道的,这中间不能有一点委曲。阿难。既然你当初发心是因为如来的相貌,那么,我问你,是什么使你看到如来的相貌,是什么产生了欢喜呢?”
阿难马上回答说:“是我的眼睛和我的心。我的眼睛看到了如来的圣相,我的心产生了欢喜。”
“好,就像你说的那样,是因为眼睛和心。那么,如果不知道眼睛和心的所在,就不能降服尘劳。譬如国王,被贼所侵,发兵讨贼,这些兵要知道贼的所在。同样道理,使你流转的,正是眼睛和心。你要停止流转,就要找到眼睛和心的所在。现在我问你,眼睛和心,到底在哪里呢?”
心在身内
阿难回答说:“世尊。一切众生的心,都在身体里面。就是如来那青莲花一样的眼睛,也是长在佛的脸上的。所以,我觉得,我的眼睛是在我的脸上,我的心是在我的体内。”
“你现在坐在讲堂中,向外看的祗陀林,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世尊。我在讲堂中,先看到如来,然后看到大众。再往外看,才是到园林。”
“为什么你坐在讲堂里,还能看到外面的园林呢?”
“世尊,因为讲堂的门窗都是开着的,所以我能看到外面。”
“阿难。就像你说的,身在讲堂,透过敞开的门窗,而看到外面的园林。那么,会有众生,身在讲堂,看不到如来却能看见外面吗?”
阿难回答:“这是不可能的,世尊。”
佛告诉阿难:“你就是这样,阿难。你的心一切明了。如果你现前这个明了的心,真的是在身内的话,就应该先了知身内。那么,有‘先看见身内,后看见身外’这样的人吗?纵使看不到心肝脾胃,也应该能看见筋转脉摇,为什么你现在却看不到呢?看不到身内,怎么能看到身外呢!所以,要知道,你说这个能知的心在身内,是不对的。”
心在身外
阿难这时恍然大悟,于是至诚顶礼,说道:“我听了如来的话,这才知道,原来我这个能知的心,是在身体外面。为什么呢?比如灯在室内点亮,必然会先照亮室内。透过门窗,才能照到庭院。一切众生,看不到身体内部,只能看到外面,就如同灯光在室外,不能照到室内一样。很明显,一定是这样的。我说的没错吧,世尊?”
佛说:“这些比丘,刚才跟我在室罗筏城乞食。你看他们,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其他人会饱吗?”
阿难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这些比丘虽然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但是毕竟各有各的身体。一个人吃饭,怎么能令其他人都饱满呢!”
“同样道理,阿难。如果这个能知的心在身外,身心相离,自然互不相干。那么,心所知道的,身体就感受不到;身体感觉到的,心也不会知道。就像一个人吃饭,不会另其他人饱满一样。现在,你看我的手。阿难。你眼睛看到我的手,心能知道吗?”
阿难回答说:“能知道,世尊。”
“如果能知道,怎么能说心在身面呢!”
心在眼中
阿难又对佛说:“世尊。如您所说,看不到里面,所以不在体内;身心相知,就不在体外。所以我想,身心应该在一处。”
佛追问道:“那么,这‘一处’是在哪里呢?”
阿难回答说:“这个能知道的心,看不到体内,而能看见外面,所以我想,它应该潜伏在眼睛里。就像把玻璃杯扣在眼睛上,虽然有东西蒙着,却不会挡住视线一样。心也是这样潜伏在眼睛里,所以眼睛一看到,心马上就能知道。而这个心见不到身体内部,因为它在眼睛里面;能看到外面,是因为跟眼睛在一起。”
佛说:“如果像你说的,心潜伏在眼根里,好像眼睛罩着玻璃一样。那么,当这个玻璃罩在眼睛上的时候,眼睛在看到山河大地的同时,能看到玻璃吗?”
“应该能看到,世尊。”
“那么,你的心如果罩上玻璃一样的眼睛的话,心在看到山河大地的同时,为什么看不到眼睛呢?如果能看见眼睛的话,心就是在眼睛外面了,又怎么能说潜伏在眼睛里呢;如果看不见眼睛,又怎么能说心在眼睛里,就像把眼睛罩上玻璃一样呢!所以,你说潜伏在眼睛里,也是不对的。”
内外同在
,阿难又道:“世尊。我又想到,众生的身体,腑藏在内,窍穴在外,所以,脏腑在暗处,窍穴在明处。我现在于佛前,睁开眼睛,只见一片光明,这就是看见外面了;闭上眼睛,见到一片黑暗,这就是看见体内了。是这样的吗?”
如来道:“当你闭眼见到黑暗的时候,这个黑暗跟你的眼睛,是相对呢,还是不相对?
如果是相对,黑暗就在你的眼前,怎么能说是体内呢!如果真的成了体内,那么你在暗室之中,没有光亮的时候,这个暗室就成你的脏腑了吗。
如果不相对,那么,你又是怎么看到黑暗的呢!
如果说,眼睛是反观的。这个黑暗是闭目时,眼睛反观所看到的体内,那么睁开眼睛的时候,怎么不能反观到自己的脸呢!如果见不到自己的脸,那就说明眼睛不是反观的;如果能看到自己的脸,那么眼睛和这个能了知的心,就是在虚空中了,又怎么说是在体内呢!
如果在虚空,那就不是你了。如来现在就看到了你的脸面,难道说如来也是你?
如果你一定说,眼睛已经看到了,只是身体不知道罢了,那么身体和眼睛就是两个觉知了。难道你一个人能成两个佛?
所以你说见到黑暗就是见到体内,也是不对的。”
在思维处
阿难又说:“我常听佛说,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那我想,这个思维就是我的心。我想到的哪里,心就在哪里产生。所以不是内外,也不是中间。”
“你说心随着思维而有。那么,这个心有没有个体相呢?如果没有体相,又怎么能说它存在呢;如果有个体相,那么,你用手捏一下身体,身体就能感觉到疼痛,这个能知的心,是来自体内呢,还是来自体外?如果在体内,就应该先看到体内的脏腑;如果在体外,就应该先见到脸面。”
阿难突然道:“不对啊,世尊。看是用眼睛看的,知道的才是心,不是用心看的啊!”
如来继续道:“如果你说眼睛能看。那么,你在室内,通过门窗看外面,这些门窗能看吗?而且,如果说眼睛能看,死人也有眼睛,死人能看吗?如果能看,怎么能叫死人呢;如果不能看,又怎么能说看是因为眼睛呢!
阿难。如果这个能了知的心有个体相,那么,它是一体的呢,还是多体的呢?是遍体呢,还是不遍体的?
如果是一体的,你用手去摸胳膊,你的全身就应该都有感觉。如果全身都有感觉,你就不能知道你触摸的是哪里了;如果你能知道你触摸的地方,手和触摸之处就都有感觉,心就不是一体的了。
如果心是多体的,那就成多个人了,哪一个才是你呢?
如果是遍体的,用手触摸身体的时候,跟一体一样解释不通;如果不是遍体,那么触摸头有知觉,再触摸脚就应该没有知觉了。而又你并不是这样。
所以,你说‘想到哪里,心就在哪里产生’也是不对的。”
心在中间
“世尊,我听佛与文殊师利法王子谈实相的时候,世尊说,心不在内,也不在外。所以我想,心应该在中间。”
佛说:“你说在中间,这个中间到底在哪里呢?是身外呢,还是在身上呢?
如果是在身上,在体表就不能算中间,在身中就跟在体内是一个意思。
如果在身外,那么是有个处所,还是没有处所呢?如果没有处所,这个中间就不存在;如果有个处所,这个处所就没法确定。为什么呢?如果你确定一个位置为‘中’,从东边看来,这里就是西;从南边看来,这里就是北。没法找到一个‘中’,心又能安置在哪里呢?”
阿难道:“我所说的中,不是这两种。世尊曾说过:‘眼睛之所以能看到种种色相,是因为有眼识。’眼睛有分别性,色尘是无知的,识就生在其中。我说的中,是这个‘其中’的中。”
佛继续说:“如果说心在根尘之中。那么,这个心体,是同时兼具根与尘呢,还是其中之一呢?如果同时具备根与尘,那么心到底是哪种体性呢!物是无知的,眼根却有知,二者体性根本不同,心又怎么可能同时兼具二者呢?
如果不能同时兼具根与尘,那就或者是根,或者是尘,这时,这个‘中’又怎么能成立呢?所以你说心在中间,也是说不通的。”
心为无著
阿难继续对佛说:“世尊。我曾见佛与大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共同演法的时候,佛常说:‘觉知分别的心性,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不在中间,都无所在。一切无著,这才叫心。’那么我无著,这是不是心呢?”
佛回答说:“你说觉知分别的心无所在。那么,世间的虚空,水陆飞行,诸物诸象,你所不著的这些东西,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没有就如同龟毛兔角,你怎么能说不著呢?既然你说不著了,那它就不能是没有。不存在的才叫没有;不是没有,那就是存在。既然存在,又怎么能叫‘无著’呢!所以说心是一切无著,也是不对的。”
科学的解释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现在科学早已经解释了视觉的原理。我们看到东西,那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眼睛里,在眼底呈像。然后刺激眼底的神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从这个过程来看,看最终是由大脑完成的。
那么,死人也有大脑。死人也能看吗?如果能看,怎么能叫死人呢?如果不能看,怎么说看是因为大脑呢!
现在还通行灵魂的说法,认为灵魂才是真正的我。如果说灵魂就是心的所在,既然有个所在,就应该能指出来。这个灵魂是在身内,还是在身外,在中间,还是在两边?不论在哪里,世尊在前面都已经驳斥过了。根本找不到它的所在,又怎么能说它存在呢!
真心在哪里
这时,阿难从座位上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对佛合掌,说:“我是如来最小的弟弟,佛最疼爱我,所以虽然出家,仍然任性,只顾多闻,没有去求证无漏的圣果。因为不能抵御娑毗罗咒,而堕在淫舍。世尊,这都是因为我不知道‘真心’的所在。求世尊怜悯我和在座的大众,开示我们,真心到底在哪里?”
世尊此时从面门放出千百万毫光,明亮得如同千百个太阳。大地震动,无数佛土一时同现。并在如来的威力下,所有的佛土都合成一个世界。诸大菩萨都安住在本国之中,合掌敬听如来的法音。
接着佛一字一顿,郑重地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沉溺在颠倒妄想中,这都是因为不知道两种根本。一种是‘生死根本’。就是你和一切众生,把攀缘心当作自己。另一种是‘菩提涅槃’。就是清净的本体’。她能出生一切万物,而又游离于万物之外。一切众生,都遗失了这个‘真我’,终日忙碌而不自觉。阿难,你现在要找回‘真我’,出离苦海,那么,我问你。”
说着,如来举起金色的手臂,曲指握拳,然后问阿难:“你看见了吗?”
阿难说:“看见了。”
“看见什么了?”
“我看见如来举臂屈指,握成拳头。”
佛问:“你是怎么看到的?”
阿难回答说:“我与大众都是用眼睛看到的。”
佛问阿难:“你说,如来的拳头,你是用眼睛看到的。那么,知道你看见的这个‘心’在哪里呢?”
阿难说:“如来问我心的所在,而我以心来寻求这个所在。这个能寻求的,我就把它当作心。”
佛呵斥道:“咄!阿难。这不是你的心!”
阿难大惊失色,连忙站起来问:“这不是我的心,那是什么?”
佛告诉阿难:“这是虚妄的前尘,迷惑了你的真心。你无始劫来,直到今天,认贼为子,迷失了真心,所以轮转。”
“世尊。我是佛宠爱的小弟弟,因为心中爱慕如来,而发心出家。不只是供养如来,就是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心,行一切难行的法事,我所用的都是这个心。即使是毁谤佛法,永退善根,也是因为这个心。如果这不是心的话,那我就没有心了,就如同土木一样了。离开了这种觉知,我就再也没有别的了。如来怎么说这不是我的心呢!我实再是惊慌失措,我看大家也都是这样。请如来再给我和在场的大众惠赐法音!”
于是,世尊在狮子座上,轻抚阿难的头顶,亲切地说道:“如来常说,一切缘法,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乃至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世间的万事万物,乃至草叶缕结,究其根元,都有体性。即使是虚空,也有名貌。何况我们的真心。
如果你一定认为这个分别感知就是你的心,那么,这个心就应该离开色香味触这些尘业,别有体性。而你现在听我说法,这是因为有我的声音,你才有感知的。即使熄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这也还是前尘影事。
我不是非要你承认,这不是你的心。只是你自己细细揣摩,如果离开前尘,还有分别感知的,这才是你的真心。如果离开前尘就没有分别感知的能力了,那么,这个分别感知的能力,也就成前尘影事了。而尘相都不是常住的,一旦变灭,这个能感知的心也就消失了。你阿难就不存在了,那么谁来求证无生法忍呢!
这时,阿难和在场的大众,都默然自失。
第三章 十番显见
由于长劫以来,阿难已经习惯于以攀缘心为自性了,一时还明白不过来,所以,世尊接下来又从十个不同的角度,给阿难解释真心的所在。世尊先从眼睛入手。如果说是眼睛看到东西的,那么盲人没有眼睛,是什么使他看到的一片黑暗的呢?所以真正使你明见万物的那个见性,是心不是眼。然后,世尊又以见性来代表心,通过对见性的解释,使阿难明了心的所在。
佛接着又道:“世间的一切修行人,虽然能得到种种禅定,却不能证得无漏圣果,这都是因为执着于把生死妄想当做了真实。所以你现在虽有多闻,仍然不能成正果。”
阿难听后,又哭道:“自从我发心出家以来,一直以为,佛有那么大的神力,不用我自己修行,自然会赐予我一切的。不知道个人的身心,他人没法替代。今天才明白,我虽然多闻,如果不修行,跟不闻是一样的。如同听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我和大众现在都被缠缚在烦恼和所知这两种障碍中,不知道真心的所在。惟愿如来怜悯我等,显发妙明真心,打开我们的道眼。”
能见的,是心不是眼
这时,如来从胸前的万字中放出千百色豪光,刹那间周遍所有世界,灌入这些世界中一切如来的佛顶,最后回到阿难和大众身上。
然后,佛对阿难说:“阿难,我现在给你树立如来正法,让你和十方一切众生都明心见性,获得清净的法眼。
现在你回答我,你看到我的光明拳,拳的光明因何而有,拳是怎么产生的,你是怎么看到的?”
阿难回答说:“世尊的全身光焰巍巍,犹如宝山,因为清净,所以有光明。我是用眼睛看到的。世尊五指弯曲,握拳示人,所以有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