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果 第二部分:初果与初果之后
发布时间:2022-06-23 11:14:06作者:楞伽经讲什么
初果 第二部分:初果与初果之后(即入流者、须陀洹)
引言
巴利经典中承认四个觉悟层次, 其中的初级层次称为入流(又译初果)。 走向入流的修持已经在这本学习指南的第一部分进行了讨论。第二部分包含的是初果的经历与果报。经文中谈论初果经历与果报的段落,采用的是经中普遍使用的三类阐述模式:叙述式----已证入流果者的故事;宇宙观模式----描述死后那些已证入流果者的去向;还有一种可被称为“空性”的模式----描述入流过程与入流后,所直接经历的存在或不存在的心理状态本身。
这部分学习指南材料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法眼的升起,讨论初果的经历,以说明为什么这个经历以视感出现的段落作结尾。第二部分,三种束缚,讨论轮回的三种束缚,即自我的观念(身见)、不确定感(疑法)、对戒律与修持教条的执取(戒禁取),在法眼升起时怎样被斩断。第三部分,初果者的素养,讨论证得初果者的个人素养,它们直接来自于前三种束缚的断除。这个部分专门讨论的是初果者四素养的三种列表,不要把它们与学习指南的第一部分当中讨论过的,为证初果必备的四个因素混淆起来。第四部分,果报,讨论的是初果者此生与来生的果报。最后一部分,忠告,与长部16中佛陀入灭前对弟子们的最后忠告相对应,那部经文中还报道,佛陀入灭之前的比丘弟子中最落后的也已是初果者。他的最后之词强调警觉的重要性,这个事实说明,即使是初果者也必须保持警觉。这在当前特别为真,许多不同的禅修门派以如此不同的词汇定义初果,因此就产生这样的问题,谁的初果证明有效、谁的无效。对于所有行者来说最安全的步骤----无论是不是有证明的初果者,无论那种证实是否有效----是对一切心态保持警觉的态度。
“法流”与“入流”, 指的是八圣道的所有八个因素融为一体的时刻。
“舍利弗, 人们说: ‘法流、法流’。 那么舍利弗, 什么是法流? ”
“世尊, 这条八圣道就是法流: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很好, 舍利弗! 很好! 这条八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就是法流。 ”
----SN LV.5 (相应部)
这些因素的融合称为法流是因为, 如小溪不可避免地汇成大河、归入海洋, 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两件事。 在入流的即刻当下, 导致法眼的升起, 这就是构成首次觉醒的直观视景。 入流的长远意义在于, 它确保在不多于七次的轮回生命里, 获得彻底解脱。
法眼的升起
法眼升起时看见什么?
接着, 阿萨极尊者为游方者舍利弗说法:
有缘起的现象, 无论是什么,
它们有原因, 它们会止息,
这就是伟大的行者释加世尊的教导。
游方者舍利弗在聆听这段佛法开示时, 升起了无尘、无染的法眼: 凡是有缘起的, 都会止息。
----Mv I 23.5 (毗尼律大品)
这个标准公式, 在整个经藏里多次重复, 看上去或许不象是那么了得的洞见。 然而, 经文上很清楚, 这个洞见不是一种信仰或者思考, 而是一类直观视感。 以下段落将说明, 尽管信仰与思考可能有助于直接观察----具备了程度未予定义的信仰与明辨, 也许还能保证此生某个时刻这个视感会发生----但是, 只有亲眼所见, 才能大幅度地改变人生轨迹, 改变自身与佛法的关系。
“比丘们, 眼所见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耳…鼻…舌…身…法,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形态…声音…气息…味道…接触…观念,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体识…意识,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体触…意触,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由眼触而生的感受…由耳触而生的感受…由鼻触而生的感受…由舌触而生的感受…由体触而生的感受…由意触而生的感受,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对形态的辨知…对声音的辨知…对气息的辨知…对味道的辨知…对接触的辨知…对智识的辨知,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对形态的期待…对声音的期待…对气息的期待…对味道的期待…对接触的期待…对智识的期待, 是无常, 易变, 可改的。
“对形态的执取…对声音的执取…对气息的执取…对味道的执取…对接触的执取…对智识的执取,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土…水…火…风…空间…意识,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形态…感受…辨知…造作…意识,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确信、坚信这些现象有这般性质的人, 称为信仰的追随者: 他已经进入了正确轨道, 进入了正直者的层次, 超越了凡人的层次。 他不可能作那些导致重生于地狱、兽界、饿鬼界的恶行。不实现入流果, 他不会死去。
“带着少量明辨进行思考之后, 接受这些现象有这般性质的人, 称为法的追随者: 他已经进入了正确轨道, 进入了正直者的层次, 超越了凡人的层次。 他不可能作那些导致重生于地狱、兽界、饿鬼界的恶行。 不实现入流果, 他不会死去。
“了解与看见这些现象有这般性质的人, 称为入流者, 他们坚定不移, 再也不会坠入恶趣, 他们会走向自我觉悟。 ”
----SN XXV.1-10 (相应部)
居家者乌巴离正且坐着, 就升起了无尘、无染的法眼: 凡是有缘起的, 都会止息。 接着----在亲见了法、实现了法、了解了法之后, 在法中立足, 已经超越了疑惑、不再有问题---居家者乌巴离不再惧怕, 对于师尊的教导不再依赖于他人。
----MN56 (中部)
法眼升起的经历如此强有力, 部分原因在于, 随着证得“凡是有缘起的, 都会终止”, 必然瞥见的是“一切缘起”的反面, 也就是瞥见了非缘起----即不死状态。
[证得入流果之后] 游方者舍利弗立即去找游方者木建连。 游方者木建连见他从远处走来, 便说: “朋友, 你眼目明亮、肤色纯净。 可是已证见不死?”
“是的, 朋友, 我证见了。 ”
----Mv I 23.5 (毗尼律大品)
上文中阿萨极尊者讨论缘起的偈句与舍利弗法眼的升起,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表明, 法眼所传递的证见, 不仅仅是对于常规经验的瞬逝、无常本质的洞见。 还延展到对该经验的缘起、相依本质的证见。 其它段落对已证初果者的知识有更详细的描述, 内容表明也确实如此, 证得初果者即指已入法流者。 法眼所见之处, 事物依特定的因缘升起、消逝, 缘起的后果或者即刻感知, 或者随时间迁移而感知。
“他通过明辨, 正确地找到、正确地培养出哪一种尊贵法门? ”
“有这样的情形, 一位圣者的弟子注意到:
有此, 就有彼。
此的升起, 导致彼的升起,
无此, 就无彼。
此的止息, 导致彼的止息。
“换句话说:
以无明为前提, 升起造作(或译:行蕴)
以造作为前提, 升起意识
以意识为前提, 升起名色
以名色为前提, 升起六种感知媒体
以六种感知媒体为前提, 升起接触
以接触为前提, 升起感受
以感受为前提, 升起渴望
以渴望为前提, 升起执取/维持
以执取/维持为前提, 升起缘起
以缘起为前提, 升起出生
以出生为前提, 接下来衰老、死亡、悲伤、哀叹、痛苦、张力、绝望便都升起运作。若大一堆张力、苦痛便是这样起源的。
“接下来, 就从该无明的杳无余迹的退隐、止息, 导致了造作的止息。 从造作的止息, 导致了意识的止息。 从意识的止息, 导致了名色的止息。 从名色的止息, 导致了六种感知媒体的止息。 从六种感知媒体的止息, 导致了接触的止息。 从接触的止息, 导致了感受的止息。 从感受的止息, 导致了渴望的止息。 从渴望的止息, 导致了执取/维持的止息。 从执取/维持的止息, 导致了出生的止息。 从出生的止息, 导致了衰老、死亡、悲伤、哀叹、痛苦、张力、绝望的全部止息。 若大一堆张力、苦痛便是这样止息的。
“这就是他通过明辨, 正确地找到、正确地培养的尊贵法门。”
----AN X92 (增支部)
“当圣者的弟子以正确的明辨, 如实看清了这个缘起与这些缘起现象, 他不可能追逐过去, 想着: ‘我有过去吗? 我没有过去吗? 我过去是什么? 我在过去怎样? 我过去在那里时, 是什么? ’ 他也不会追逐未来, 想着: ‘我会去未来吗? 我不会去未来吗? 我未来会是什么? 我在未来会怎样? 我已经是什么了, 在未来又会成为什么?’ 他也不会对当下有内在的困惑, 想着: ‘我存在吗? 我不存在吗? 我是怎样的? 这个生灵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 他做这样的事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圣者的弟子以正确的明辨,如实看清了这个缘起与这些缘起现象。”
----SN XII 20 (相应部)
入流者对缘起真相、对不死状态的洞见,本身是准确的,但是强度却不如阿罗汉的洞见----阿罗汉已经证得了最后的觉醒层次。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以从以下比喻中说明。
“朋友,尽管我已经以正确的明辨,如实恰当地看见了‘缘起的止息是解脱,’我仍然不是无漏的阿罗汉。就好象沙漠里路边的一口井,既没有绳子也没有水桶,一个人在沙漠里沿路行走,感受着酷热的威力与压迫,精疲力竭、脱水口渴。他往井里看,知道有‘水’,但是他却不能用身体够到水。同样地,尽管我已经以正确的明辨,如实恰当地看见了‘缘起的止息是解脱’,我还不是无漏的阿罗汉。”
----SN XII 68 (相应部)
三种束缚
觉醒的四个层次,是以斩断十种束缚的程度来定义的,心智通过这十种束缚把自己绑束在有缘起的经验之中。
“五种低层次束缚是什么?自我观念、不确定感、执取戒律与修持教条、感官欲望、与恶意:这些就是五种低层次的束缚。五种高层次束缚是什么?对色的贪欲、对无色的贪欲、自满、焦躁、无明:这些就是五种高层次束缚。”
----AN X13 (增支部)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是阿罗汉,他们的漏已止息,他们已经圆满成就,已经完成任务、放下重负、达到真正的目标、彻底摧毁了缘起的束缚、通过正确的心法探索、获得解脱。”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低层次五种束缚的彻底止息,会重生于清净域界、在那里获得彻底解脱、永不再回该域界。”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前)三种束缚的止息,随着贪、嗔、痴的减退,成为一还者----他们会在回到这个世界的那一次里,达到苦的止息。”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前)三种束缚的止息,成为入流者,永远不坠恶趣,稳步走向自我觉醒。”
----MN118 (中部)
对入流者来说,正是法眼的升起----即产生对苦的缘起与止息这个因果原理的洞见----斩断了前三种束缚。
“他适如其分地专注着,这是苦…这是苦的起源…这是苦的止息…这是灭苦之路。他这般适如其分地专注着, 他内在的三种束缚: 自我观念、疑惑、对戒律与修持教条的执取,随之便给抛弃了。”
----MN 2 (中部)
经中对斩除这前三种束缚,有段落作过详述。
“可是,这位女子,自我观念是怎么产生的?”
“维萨卡朋友,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个没有受法教育的凡人----他对圣者毫不尊重,不通晓、不遵从他们的法,他对正直者毫不尊重,不通晓、不遵从他们的法----他把身体形态当成是自我、或者以为自我拥有身体形态、或身体形态里有自我,或自我在身体形态里。
“他以为感受是自我…
“他以为辨知是自我…
“他以为思维是自我…
“他以为意识是自我、或者说自我拥有意识、或意识里有自我、或自我在意识里。自我观念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这位女子,自我观念怎么能不产生?”
“维萨卡朋友,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个受到圣者良好教育的弟子----他尊重圣者,通晓、遵从他们的法,他尊重正直者,通晓、遵从他们的法----他不把身体形态(又译:色)当成是自我、不以为自我拥有身体形态、或身体形态里有自我、或自我在身体形态里。
“他不以为感受是自我…
“他不以为辨知是自我…
“他不以为思维是自我…
“他不以为意识是自我、也不以为自我拥有意识、或意识里有自我、或自我在意识里。这样,自我观念就不会产生。”
----MN44 (中部)
“这位女子,人们说,‘自我观念的起源、自我观念的起源’世尊所描述的自我起源是哪一种?”
“导致进一步缘起的渴望----陪伴着贪欲与喜爱、这里那里的享受----也就是对感官欲喜的渴望、对缘起的渴望、对非缘起的渴望。维萨卡朋友,这就是世尊描述的自我观念的起源。”
“这位女子,人们说,‘自我观念的止息、自我观念的止息’ 世尊所描述的自我观念的止息是哪一种?”
“对于该渴望的杳无余迹的退隐、止息、舍弃、抛弃、放松、放下。维萨卡朋友,这就是世尊描述的自我观念的止息。”
“这位女子,人们说,‘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 哪一条是世尊所描述的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
“正是这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言、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维萨卡朋友,这就是世尊所描述的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
----MN 44 (中部)
[阿难]: “尊贵的解脱是什么?”
[佛陀]: “阿难,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位圣者的弟子作这般思索: ‘即时即地的感官之欲、多少来世的感官之欲;即时即地的感官辨识、多少来世的感官辨识;即时即地的形色、多少来世的形色;即时即地的形色辨识、多少来世的形色辨识,对不可扰动维度的辨识、对无所有维度的辨识、对非想非非想维度的辨识: 在有个体观念的情形下,那就是个体观念。通过不执取/维持,心智获得解脱,这是不死。’”
----MN106(中部)
“马甘缔亚,如同一个盲人看不见黑色…白色…蓝色…黄色…红色物体…看不见日与月。 现在假定某人拿一块沾染了污迹、油迹的破布骗他说,‘拿着,伙计,这是块美丽、无染、洁净的白布。’ 那个盲人就会收下来、穿起来。”
“然后,假定他的朋友们、伙伴们、亲戚们带他去求医,医生用药为他治疗:从上清洗、从下清洗、涂上药膏与辅助药膏、通过鼻腔用药。幸亏了医药,他的视觉就出现、清晰起来。接着,随着视觉的升起,他会放弃对那块沾染了污迹、油迹的破布的喜爱。并且他会以那人为敌、根本不以他为友、还认为他该死。‘我的天,我被那人和他那块沾染了污迹、油迹的破布愚弄、欺骗、哄瞒了多久!----拿着,伙计,这是块美丽、无染、洁净的白布。’”
“同样地,马甘缔亚,如果我把法教给你----这样去病、这样解脱----而你,从你的角度,则要理解那样的去病、亲见那样的解脱,之后,随着你的视觉的升起,你会抛弃任何对于保持五蕴的喜爱。并且你会想: ‘我的天!我被这个心愚弄、欺骗、哄瞒了多久!原来我是在执取,我只是在执取形态…只是在执取感受…只是在执取辨识…只是在执取思维…我只是在执取意识。 以我的执取为前提,就有了缘起…出生…衰老…死亡…悲伤、哀叹、痛苦、张力、绝望便都升起运作。若大一堆张力便是这样起源的。’ ”
----MN75(中部)
以下段落,科马卡---一位已证得不还果、因此已经斩断前五种束缚的比丘----说明尽管心智还没有斩断自满,却可以斩断自我的观念,而“自我的存在”,则只有在彻底觉醒时才会终结。
[科马卡:] “朋友们,我不说‘我是形态’,我也不说‘我不是形态、是别的什么’。我不说’我是感受…辨识…造作…意识,’ 我也不说‘我不是意识、是别的什么。’对于这五种执取之蕴,‘我存在’尚未克服,但是我不认为‘我是这般’。”
“这就好比一朵蓝色、红色、或者白色的莲花: 如果有人称它为花瓣之香、或者花色之香、或者花纤之香,他说的对吗?”
“不对,朋友。”
“那么,如果他要正确描述,该怎么描述?”
“花香。如果他要正确描述,就该那样描述。”
“朋友,同样地,我不说‘我是形态’,我也不说‘我不是形态、是别的什么’。我不说‘我是感受…辨识…造作…意识,’ 我也不说‘我不是意识、是别的什么。’对于这五种执取之蕴,‘我的存在’尚未克服,但是我不认为‘我是这个’。”
----SN XXII 89 (相应部)
疑惑这个束缚的定义是,对佛陀的觉醒、佛法的真相、与圣弟子修持的怀疑。这个不确定感,根本在于怀疑不死维度是否存在、在于怀疑人能否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实现它。对于不死状态的体验,需要通过佛法修持达到入流,这个时候,因为证实了一个人可以觉悟、看见不死状态,证实了以佛陀教导作为入流向导的正确性,证实了那些已经入流者们的尊贵,这个束缚就被斩断了。
“他对法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 ‘佛法由世尊完美阐述,此时此地即可证见,是无时间限制、可证实、贴切、可由智者们亲身实现的。’
“那么,善巧的习惯杳无遗迹地止息在何处?人们也提到了它们的止息。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位比丘有戒德,但不以戒规定义自己。他如实地明辨,有了心解脱、慧解脱,那个时候他的善巧习惯就杳无遗迹地止息了。 ”
----MN 78 (中部)
“[觉悟的人]不谈论观念、学问、知识、戒律与修持的纯净
他也不是没有观念、学问、知识、戒律与修持
放下这些、不去抓取,他独立、宁静。”
----Sn IV.9 (小部经集)
“他对僧伽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 ‘世尊的僧伽弟子们修持完善…他们的修持正直接…有方…善巧----换句话说,四对圣弟子们,八类[注1]圣弟子们----他们是世尊的僧伽弟子,值得赠礼、值得款待、值得供养、值得尊敬,他们为世界造下了无比的福田。’”
----AN X 92 (增支部)
注1: 四对为(1)走在入流道上者,证得入流果者: (2) 走在一还路上者,证得一还果者 (3) 走在不还路上者,证得不还果者 (4)走在阿罗汉路上者,证得阿罗汉果者。八类指组成这四组的八种人。
对戒律与修持教条的执取这个束缚,在巴利经藏中常常描述成这样的观点,即单单举行宗教仪式或者遵从某种行为规范,就可以达到净化。这个观点又与一个人的状态取决于他的行为这样的概念有关,即如果某人按照明确规定的戒律与修持方法行动,他就等于是清净的。尽管经文中承认证得入流果的过程中戒律与修持的重要性,但是不死状态的体验向证得初果者表明,人不能根据那些戒律与修持方法来定义他自己。因此他继续持守戒律,却不以它们来定义自身。
初果者的素养
巴利经藏中以四个素质描述初果者,有一个标准公式。初果四个素质的前三个因素与斩断疑惑的束缚直接有关。第四个因素与斩断对戒律与修持的执取这个束缚有关。
“有这样一个情形,圣者的这位弟子拥有对佛陀不可动摇的信心…对法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僧伽不可动摇的信心…他/她拥有受圣者们欣赏的戒德: 不破不坏、无暇无疵、利于解脱、受智者赞扬、清净无染、走向正定。”
----AN X 92 (增支部)
尽管这是入流者四个素养的标准条目,在经中某些地方该四个素养则被其它名称所替代。
SN LV32 里把第四个素养定义如下: “进一步地,圣者的这位弟子住在家里,带着洗净了吝啬之染的知觉,慷慨、大方、宽宏大度、有求必应、乐于分享供养。”
SN LV 33 里是这样定义的: “更进一步地,圣者的弟子们有明辨,拥有明察生灭的能力----尊贵、有洞察力、走向苦的正确止息。”
把这些条目汇集起来,我们得到的是描述一位入流者的四个素养:信心、戒德、慷慨、明辨。AN VIII 54 把这些描述成是“使一位居家人来世快乐安宁的四种素养。经藏中有其它段落则对于这四个素养的每一个怎样体现在入流者的行为中,进行了探索。”
信心: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不仅仅是信仰或者崇拜。这需要他信赖业的原理----也就是他借以证得入流初果的因果原理。
“一位居家人有了这五个素质,便是众居士之宝、众居士之莲、众居士之卉。哪五个素质?他/她有信心、有戒德、不追求护身符与仪式、信赖业而不信赖护身符与仪式、不在僧伽以外寻找受供者,而是首先在这里作供养。”
----AN V.175 (增支部)
初果者持守戒德,也是出于他对业的原理的深刻信赖,以及因为这种信赖对他人产生的同情。尽管入流者仍可能破小戒,但是他们具有的深刻洞见为戒德注入了力量,确保他们对于基本道德原则的遵守不可动摇。
“有这样的情形,圣者的这位弟子作这般思索:‘我好生、不好死。我爱好幸福、憎恶苦痛。----若被杀死,是我不乐不愿的。如果我杀死另一个好生、不好死,爱好幸福、憎恨苦痛的人,是他不乐不愿的。我不乐不愿的,也是他人不乐不愿的。我怎能把自己不乐不愿的事加诸于他人?’ 他这般思索后,便会避免杀生、劝人不杀生、称赞不杀生。这样,他的行为便在三方面是纯净的。
“再者,他这般思索: ‘如果我尚未赠与,有人便从我处盗走(物品),那是我不乐不愿的…如果有人与我的妻子们通奸,那是我不乐不愿的…如果有人以谎言破坏我的安宁,那是我不乐不愿的…如果有人以谗言离间我的朋友,那是我不乐不愿的…如果有人要我加入闲谈,那是我不乐不愿的。我不乐不愿的,也是他人不乐不愿的。我怎能把自己不乐不愿的事加诸于他人?’ 他这般思索后,便会避免闲谈、劝他人不闲谈、赞扬不闲谈。这样,他的言语便在三方面是纯净的。”
----SN LV7 (相应部)
“比丘们,每隔半月就要持诵多于一百五十条的戒律,欲达解脱目标的僧伽按照这些戒律进行训练。这些戒律总体归集成三类训练。哪三类?对于提高戒德的训练、对于提高心智的训练、对提高明辨的训练。这就是戒律总体归集成的三类训练。
“有这样的情形,有一位比丘的戒德修持圆满、定力修成一部分、明辨修成一部分。对那些较为细小的戒律,他违反了,会自己改正。为什么?因为那不能说是他(的尊贵成就)的失格,但是对于那些对于圣道生活所必须而适当的基本戒律,他的戒德是永久的,他的戒德是稳定的。对于(前三种束缚)的彻底终结,他就是一位入流者,永远不坠恶趣,稳步走向自我觉醒。”
----AN III 87 (增支部)
布施是在入流之前必须培养的素质。但是,入流果的证得,给了布施以特殊的完整性。
“比丘们,吝啬有这样五类。哪五类?对本寺院住宿的吝啬、对护持者家族的吝啬、对个人收益的吝啬、对个人地位的吝啬、对法的吝啬。这就是五类吝啬。这五类中最有害是对法的吝啬…
“没有抛弃这五类吝啬,他不能证得初果。哪五类?对本寺院住宿的吝啬、对护持者家族的吝啬、对个人收益的吝啬、对个人地位的吝啬、还有忘恩负义。”
----AN V 254, 257 (增支部)
“这五类是有德者布施时的素质:哪五类?有德者带着信心布施、有德者带着专注布施、有德者应时布施、有德者带着热心布施、有德者布施时不伤害自己与他人。”
----AN V 148 (增支部)
明辩这个素质与初果者斩断自我观念的束缚最直接相关。然而,这个素质的蕴涵也推及正见的其它方面。实际上,“有具足见”是初果者的称号之一。具足见的影响不仅在于他的精神生活,还在于他的情感生活。
“有这样的情形,一位比丘去野外、去树下、或去空静之处,这般思索: ‘我是否还有不曾抛弃的内在迷惑,使我受其纠缠,不能得到如实的知与见?’ 如果一位比丘为贪欲所牵引,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他被恶意所牵引,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他受懒散与麻木所牵引,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他被焦躁所牵引,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他被疑问所牵引,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一位比丘耽于对这个世界的猜想之中,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一位比丘耽于对其它域界的猜想之中,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一位比丘耽于争执、吵架、争论、以口舌为武器相互刺戳,他的心就受纠缠。
“他看清了,‘我内心已没有不曾抛弃的迷惑,受其纠缠,我不能得到如实之知、如实之见。我的心得到充分培养、走向对真相的了悟。’ 这便是他所得的初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弟子这般思索:’当我修习、培养、练习这个(具足)见时,我是否亲身得到宁静、我是否亲身得到解脱?’
“他看清了,‘当我修习、培养、练习如是见时,我亲身得到宁静、我亲身得到解脱。’
这便是他所得的第二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这位弟子这般思索:’是否有其他(教外)僧侣行者拥有我具备的如是见?’
“他看清了,’没有(教外)其他僧侣行者拥有我具备的如是见。’这便是他所得的第三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弟子这般思索: ‘我是否有具足见者的素养?’
具足见者的素养是什么?这便是具足见者的素养:尽管他也许会触犯某条戒律,而那个错误是可以改正的,他仍然立即对师尊或者修行同伴们忏悔、检讨、报告,在将来约束不犯。就如一位年幼柔弱的婴儿仰面而躺,手脚触到火星末子,会立刻回缩,同样地,有具足见者,尽管他也许会触犯某条戒律,而那个错误是可以改正的,他仍然立即对师尊或者修行同伴们忏悔、检讨、报告,将来约束不犯。
“他看清了,‘我拥有了具足见者的素养。’ 这就是他所得的第四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弟子这般思索: ‘我是否有具足见者的素养?’
具足见者的素养是什么?这便是拥有具足见者的素养:尽管他也许会积极参与修行同伴们的各种活动,他仍然重视高等戒德的训练、高等心智的训练、高等明辨的训练。正如一头母牛带着小牛,一边吃草、一边看着小牛,同样地,拥有至高正见的人,尽管他也许会积极参与修行同伴们的各种活动,他仍然重视高等戒德的训练、高层心智的训练、高等明辨的训练。
“他看清了,‘我拥有具足见者的素养。’这就是他所得的第五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弟子这般思索: ‘我是否有具足见者的力量?’
具足见者的力量是什么?这便是具足见者的力量:当如来宣说法与律时,他尊重、专注、全心全意地投入、全神贯注地倾听。
“他看清了,‘我有具足见者的力量。’这就是他所得的第六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弟子这般思索:’我是否有具足见者的力量?’
具足见者的力量是什么?这便是具足见者的力量:当如来宣说的法与律时,他获得了理解,他理解了法义、为得法而喜悦。
“他看清了,‘我有具足见的力量。’这就是他所得的第七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圣者这位具足七个因素的弟子,已善加探察了实现初果的素养。圣者的这位具足七种因素的弟子,已得初果。”
----MN48 (中部)
“有这样一个判断方法,一位初学比丘站在初学者的层次,通过判断可以看清,‘我是初学者。’而一位熟练者(原注: 即阿罗汉),站在熟练者的层次,通过判断可以看清,‘我是熟练者。’
“那么,一位初学比丘站在初学者的层次,通过判断可以看清: ‘我是初学者。’这个判断方法是什么?有这样的情形,有一位初学比丘。他如实看清‘这是苦…这是苦因…这是苦的止息…这是灭苦之道。’这就是一个判断方法,一位初学比丘可以站在初学者的层次,可用以判断,‘我是初学者。’
“再者,这位初学比丘作这般思索: ‘是否有(教外)其他僧侣行者如世尊那样传授真正、真实、准确的法?’他看清了,‘不,没有其他僧侣行者能如世尊那样传授真正、真实、准确的法。’ 这也是一个判断方法,一位初学比丘站在初学者的层次,可用以判断,‘我是初学者。’
“再者,这位初学比丘明察五力: 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明辨力。他(对五力)亲身接触,通过明辨,清楚地看见它们有目标、卓越、有果报、具足。这是一个判断方法,一位初学比丘站在初学者的层次,可用以判断,‘我是初学者。’
"那么,一位熟练的比丘站在熟练者的层次,通过判断可以看清: ‘我是熟练者。’这个判断方法是什么?有这样的情形,这位熟练的比丘明察五力: 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明辨力。他(对五力)亲身接触,通过明辨,清楚地看见它们有目标、卓越、有果报、具足。这是一个判断方法,一位熟练比丘站在熟练者的层次,可用以判断,‘我是熟练者。’
“再者,这位熟练者明察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他看清了: ‘这六根将会彻底消解、杳无踪迹、不着余痕,没有其它六根会从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升起。’ 这也是一个判断方法,一位熟练比丘站在熟练者的层次,可用以判断,’我是熟练者。”
----SN XL VIII 53 (相应部)
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去看(教外)其他行者。到达时,他有礼地向他们问候。在相互作友好的问候与致意之后,他在一旁坐下。他正坐下时,那些行者说: “居家者,告诉我们,行者乔达摩有什么看法?”
“尊者,我不完全了解世尊的看法。”
“好吧、好吧,你不完全了解行者乔达摩的看法。那么告诉我们,那些比丘们有什么看法。”
“我甚至也不完全了解比丘们的看法。”
“那么说,你既不完全了解行者乔达摩的看法,甚至也不了解比丘们的看法。那么告诉我们,你有什么看法。”
“要阐述我的看法并不难。不过请让尊者们各自阐述个人的看法,然后就不难由我来阐述我的看法。”
他这样说了,就有一位游方者对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说, “宇宙是永恒的。只有这点是真的、其它毫无价值。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另一位游方者对安那塔品迪卡说,“宇宙不是永恒的。只有这点是真的、其它毫无价值。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另一位游方者说,“宇宙是有限的…” “宇宙不是有限的…” “身与心是一回事…” “身是一回事,心是另一回事…” “死后一位如来还存在…” “死后如来不存在…” “死后如来既存在又不存在…” “死后如来不能既存在又不存在。只有这点是真的、其它毫无价值。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他们这样说完后,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对那些游方者说道: “对那位说了‘宇宙是永恒的,只有这点是真实的、其它毫无价值’的尊者,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他的观点来自他本人的不当思考、或者对他人言辞的依赖。如今这个看法产生、造作、意欲、缘起之后,它是无常的。任何无常之事都是苦。这位尊者于是粘着于那团苦、屈服于那团苦。’”(针对其它看法由此类推。)
他说完后,那些游方者对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说:“我们每个人都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把你的看法告诉我们。”
“无论什么,只要产生了、造作了、意欲了、缘起了,都是无常的。任何无常之事都是苦。任何苦都是非我、不是我的组成部分、不是我自身。我的看法就是这样的。”
“那么,居家者,无论什么,只要产生了、造作了、意欲了、缘起了,都是无常的。任何无常之事都是苦。于是你粘着于那团苦、自己屈服于那团苦。”
“尊者们,无论什么,只要产生了、造作了、意欲了、缘起了,都是无常的。任何无常之事都是苦。任何苦都是非我、不是我的组成部分、不是我自身。以正确的明辨,我也如实看清了从中解脱的高等途径。”
这话说完后,那些游方者们沉默了、羞愧了,坐在那里双肩耷拉、低头沉闷、无话可说。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注意到那些游方者们沉默了、羞愧了、坐在那里双肩耷拉、低头沉闷、无话可说,就起身去见世尊。到达时他顶礼世尊,然后坐在一旁。他坐着,把与那些游方者的对话尽数告诉了世尊。
[世尊说]“说得好,居家者,说得好。你间或就应该那样,端正地反驳那些蠢人。接着,他为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开示,教导、敦促、激励、鼓励他。当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接受了世尊的开示,受到教导、敦促、激励、鼓励。他起身顶礼世尊,之后离去,让世尊留在他的右方。之后不久,世尊对比丘说:’比丘们,即使是早已洞察法的义与律的比丘,间或也可以象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那样,端正地反驳其他教派的游方者。’”
----AN X93 (增支部)
初果的果报
描述入流果报的许多段落主要讲述的是初果者死后的命运。他/她永远不会重生于低于人的域界,无论重生在何处,都会有特别的喜乐。对于入流者在彻底解脱之前所余的轮回次数,经文中区分了三类成就。
“[有些人]随着三种束缚的摧毁,是‘一粒种子者’: 在人界轮回一次之后将结束苦与张力。
“或者,没有突破那一步,没有穿透那一步,随着三种束缚的摧毁,他们是‘轮回于家庭之间者’: 还要再在两三个家庭中重生,才能结束苦与张力。(原按:根据论藏,该词当解为‘再经历二至六次缘起’。) ”
“或者,没有突破那一步,没有穿透那一步,随着三种束缚的摧毁,他们是‘至多七次者’: 在天界人界轮回之后,才能结束苦与张力。”
----AN III 89 (增支部)
[佛陀与利查维国大臣南达卡谈到有关初果的素养]: “圣者的弟子,拥有了这四个素养,是一位初果者,永远不坠恶趣,稳步走向自我觉醒。
“再者,圣者的弟子拥有了这四个素养,会与人界或天界的长寿有关联、与人界或天界的喜乐有关联、与人界或天界的地位有关联、与人界或天界的权势有关联。
“南达卡,我这样告诉你,不是从其他婆罗门,行者那里听来的。而是我亲自了解、看见、实证之后告诉你的。”
这话讲完后,有人对利查维国大臣南达卡说,“大人该沐浴了。”
[南达卡答道]“我说,不需要这个外在沐浴了,我已经满足于这个内在沐浴:也就是对世尊的信赖。”
----SN LV30 (相应部)
经文中经常提到死亡前最后时刻的心智状态的高度重要性,但是,入流的力量如此强大,它可以压倒死亡前哪怕是昏沉的心智状态,确保下一次重生于善趣。
释加族的马哈那玛坐在那里时,对世尊说,“世尊,这个迦毗罗国富裕繁荣、人多拥挤、街巷熙攘。有时我在探访世尊或者僧伽、受到激励之后夜晚进入迦毗罗时,会遇见一头奔象、奔马、一辆横冲直撞的马车、货车、或者一个亡命之徒。在那样的时刻,我对世尊的念住就混乱起来、对法的念住就混乱起来、对僧伽的念住就混乱起来。我想道,‘如果我在这个时刻死去,我的去处会是什么?我未来的轨迹会是什么?’”
“不要怕。马哈那玛,不要怕。你的死亡不会是恶性的,你的逝世不会是恶性的。如果一个人的心智长久地培养了信念、长久地培养了戒德、长久地培养了学问、长久地培养了舍弃、长久地培养了明辨,那么当他的身体----这个身体拥有形态、由四大元素组成、由父母所生、米粥所养、会经历无常、受到摩擦、挤压、分解、消散----这个身体会被乌鸦、鹰、鹫、狗、土狼、各种动物吞食,然而心----长久地培养了信念、培养了戒德、学问、舍弃、明辨----会升起来、从中分离出来。
“假定一个人把一罐奶酪或者一罐油扔进深湖,罐子在水中破裂。陶瓷碎片会下沉,而奶酪或者油会上升、分离出来。正如这样,如果一个人的心,长久地培养了信念、培养了戒德、培养了学问、培养了舍弃、培养了明辨,那么当身体…被乌鸦、鹰、鹫、狗、土狼、各种动物吞食时,心却可以…升起、从中分离出来。”
----SN LV 21 (相应部)
[阿难尊者对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那说] “一位受到圣者良好教育的弟子,当有了这四种(初果)素养,就不会有恐惧、惊惶,面于来世,不会怕死。”
----SN LV 27(相应部)
“于是,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人不再有疑问、混淆,已经对真法确认无疑。接着他染了重病。他在染了重病时,心想,‘我已经没有疑问、混淆了。我已经对真法确认无疑。’他不会忧伤、不受折磨、不会哭泣、捶胸、狂乱。这也是一个临终前对死亡不惧不怕的人。”
----AN IV 184 (增支部)
“正如难以把大海里的水以‘只有这么多桶水、这几百桶、几千桶、千万桶水’来加以衡量,而只能说这是大量的水,是不可估测、不可衡量的,同样地,当圣者的弟子有这样大的功德、这样大的善巧[原注:指初果素养],就难以把这样的功德以‘只有这么多功德、这么多善巧、这么多美妙喜乐的养分,在法喜中成熟、引向天界、引向愉快、喜悦、迷人、快乐、善益。’来加以衡量,而只能说这是大量的功德,是不可估测、不可衡量的。”
----SN LV 41 (相应部)
“比丘们,即使一位转*轮的皇帝,生前君临四大洲,在死后身体分解、投生善趣,来到天界与三十三天的天神为伴,在南达那林中自得其乐,周围有一群仙女,享受着天界美妙的五种享受,然而----因为他还不具备初果四个素养----他还没有免除坠入地狱、兽界、饿鬼界的可能性,没有免除坠入恶趣、恶境、低等域界的可能性。
“即使圣者的弟子吃钵食、穿弃布----因为他拥有了初果四个素养----他不再可能坠入地狱、兽界、饿鬼界的可能性,没有免除坠入恶趣、恶境、低等域界的可能性。
“这四个素养是什么?有这样的情形,圣者的弟子拥有对觉者不可动摇的信心…对法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僧伽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他/她有着圣者欣赏的戒德…他/她就拥有了这四个因素。
“赢得四大洲与赢得这四个素质相比,四大洲不及这四个因素的十六分之一。”
----SN LV I (相应部)
君临整个地球
升入天界
统治一切域界
初果胜于它们
----Dhp 178(法句经)
接着,世尊用指尖拿起一小块土,对比丘们说,“比丘们,你们认为怎样?我用指尖拿起的一小块土,比起大地,哪个土更多?”
“世尊,大地之土要多得多。世尊用指尖拿起的一小块土,与大地之土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世尊用指尖拿起的一小块土,与大地之土相比,根本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
“比丘们,同样地,一位有了具足见的圣者弟子,一个已经突破、入流的人,苦与张力总体的终结与止息,要远远大多了。所剩下的至多七次的轮回,根本不算什么:与过去的那一团苦相比,根本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那比丘们,那就是突破、入法流的益处。那就是获得法眼的大益处。”
----SN XIII 1 (相应部)
“比丘们,假定有一个湖,五十里宽、五十里长、五十里深,湖水满盈,乌鸦可以从中啜饮,人可以用草尖盛起一点水来。你们认为怎样?草尖盛起的水与湖中之水相比哪个更多?”
“世尊,湖中之水更多。草尖盛起的水根本不算什么。草尖盛起的水与湖中之水相比,根本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
----SN XIII 2 (相应部)
“比丘们,假定大海即将干枯,到最后只剩两三滴水。你们认为怎样?即将干枯的大海之水,与那两三滴水相比,哪个更多?”
“世尊,还是即将干枯的大海之水要多。那两三滴剩水根本不算什么。那两三滴剩水,与即将干枯的大海之水相比,根本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
“比丘们,同样地,一位拥有具足见的圣者的弟子,一位已经突破、入流的人,苦与张力总体的终结与止息,要远远大多了。所剩下的至多七次的轮回,根本不算什么:与过去的那一团苦相比,根本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那比丘们,那就是突破、入法流的益处。那就是获得法眼的大益处。”
----SN XIII 8(相应部)
并不是所有入流的果报都与他死后的命运有关。许多也与即刻当下有关。
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去见世尊。到达之后,对世尊顶礼完毕,在一旁坐下。坐下后,世尊对他说,“对一位圣者的弟子,当五种恐惧与敌意寂止了,当他拥有初果的四个素养,当他通过明辨,已正确地找到、正确地培养出这个尊贵法门,那么如果他愿意,就可以这样对自己宣称:‘地狱终止了,兽界终止了,饿鬼界终止了,恶趣、恶境、低等域界终止了!我是一个证得初果者,永远不坠恶趣,稳步走向自我觉醒。’”
“那么,是哪五种恐惧与敌意得到寂止?”
“当一个人杀生时,随着杀生作为前提,他即使即地制造了恐惧与敌意,在来世制造了恐惧与敌意,心智便经历着痛苦与绝望,但是,当他约束自己不杀生时,他既不制造即使即地的恐惧与敌意,也不制造来世的恐惧与敌意,也不经历心智的痛苦与绝望:因为避免杀生的人,恐惧与敌意已经寂止了。
“当一个人偷盗…邪淫…妄语…
“当一个人饮用蒸馏发酵、导致神志不清的饮料时,随着饮用蒸馏发酵、导致失去警觉的饮料,他即使即地制造了恐惧与敌意,在来世制造了恐惧与敌意,心智便经历着痛苦与绝望,但是,当他约束自己不饮用蒸馏发酵、导致失去警觉的饮料时,他既不制造即使即地的恐惧与敌意,也不制造来世的恐惧与敌意,也不经历心智的痛苦与绝望:因为避免饮用蒸馏发酵、导致失去警觉的人,恐惧与敌意已经寂止了。
“恐惧与敌意便是这样寂止的。”
----AN X92(增支部)
“这些是有信念的居家者的五种果报。哪五种?”
“当世上一位真正的好人表示同情心时,他们首先会对有信念的人表示同情,而不会对没有信念的人表示同情。在访问时,他们会首先访问有信念的人,而不会访问没有信念的人。接受礼物时,他们会首先接受有信念者的礼物,而不会接受来自没有信念者的礼物。传授法时,他们会首先传给有信念的人,而不会传给没有信念的人。有信念的人死后、身体分解时,会升起进入善趣、进入天界。这些便是有信念的居家者的五种果报。”
“正如一株位于十字路口的大菩提树,是周围鸟群的栖息之地,一位有信念的居家者,更是许多人的栖息地: 比丘们、比丘尼们、男女居士们。”
一株大树
枝丫载着果实与树叶
树干与树根
还有累累果实
鸟儿在那里栖息
在那个喜悦的氛围里
他们建造家园
那些寻找荫凉的
来到荫凉之处
那些寻找果实的
找到入口果实
因此拥有具足戒德与信念的人
谦卑、敏感、温和
愉悦、适度
那些无漏者便朝他走来
没有贪、嗔、痴----
是世界的福田
他们传法与他
解除一切苦
当他理解了
他也会无漏于一切有缘起的,
获得彻底解脱。
----AN V 38(增支部)
忠告
尽管以上面那段鼓励人心的段落结束这份学习指南,也许比较愉快,更有益的,也许是跟随佛陀的榜样。他的临终之言是针对那些初果弟子的,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等待着他们的果报,而是保持警觉的态度。
“什么是警觉?有这样的情形,一位比丘警惕地守着心、守着心漏与伴随的心理素质。当他的心、对于心漏与伴随的心理素质被守着时,信力就会培养起来,达到顶点。精进力…念力…定力…明辨力就会培养起来,达到顶点……”
----SN XL VIII 56(相应部)
“那么,南地亚,圣者的弟子怎样才能警觉地生活?有这样的情形,一位圣者的弟子对觉者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满足于对觉者不可动摇的信心,他白天不独自努力、黑夜不隐退用功。对他来说,生活没有警觉,那就没有乐。没有乐,就没有喜。没有喜,就没有宁静。没有宁静,他就耽于痛苦之中。当有了痛苦,心就不再入定。当心不能入定,景象就不能显现。当景象不能显现,他只能算是一位缺乏警觉的人。
“再者,圣者的弟子对法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僧伽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拥有圣者们欣赏的戒德: 不破不坏、无暇无疵、利于解脱、受智者赞扬、清净无染、走向正定。他满足于那些圣者们欣赏的戒德,他白天不独自努力、黑夜不退隐用功。对他来说,生活没有警觉,那就没有乐。没有乐,就没有喜。没有喜,就没有宁静。没有宁静,他就耽于痛苦之中。当有了痛苦,心就不再入定。当心不能入定,景象就不能显现。当景象不能显现,他只能算是一位缺乏警觉的人。
“那么,南地亚,圣者的弟子怎样才能警觉地生活?有这样的情形,一位圣者的弟子对觉者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不满足于对觉者不可动摇的信心,他白天独自努力、黑夜隐退用功。对他来说,这样警觉地生活,就升起了乐。他有乐,就升起了喜。他有喜,身体就有了宁静。身体有了宁静,他就感受到愉悦。有了愉悦,心就入定。当心入定了,景象就显现出来。当景象显现出来,他就算是一位保持警觉的人。
“再者,圣者的弟子对法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僧伽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拥有圣者们欣赏的戒德: 不破不坏、无暇无疵、利于解脱、受智者赞扬、清净无染、走向正定。他不满足于那些圣者们欣赏的戒德,他白天独自努力、黑夜退隐用功。对他来说,这样警觉地生活,就升起了乐。他有乐,就升起了喜。他有喜,身体就有了宁静。身体有了宁静,他就感受到愉悦。有了愉悦,心就入定。当心入定了,景象就显现出来。当景象显现出来,他就算是一位保持警觉的人。”
----SN LV40 (相应部)
“因此,第福,当你确立了初果的这四个素养,你应当进一步培养六种能识(或译神通),它们有利于明察。关注一切造作的无常性、觉察无常之中的苦、觉察苦中的非我、觉察舍弃、觉察无欲、觉察止息,你应当那样训练自己。”
----SN LV 3 (相应部)
引言
巴利经典中承认四个觉悟层次, 其中的初级层次称为入流(又译初果)。 走向入流的修持已经在这本学习指南的第一部分进行了讨论。第二部分包含的是初果的经历与果报。经文中谈论初果经历与果报的段落,采用的是经中普遍使用的三类阐述模式:叙述式----已证入流果者的故事;宇宙观模式----描述死后那些已证入流果者的去向;还有一种可被称为“空性”的模式----描述入流过程与入流后,所直接经历的存在或不存在的心理状态本身。
这部分学习指南材料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法眼的升起,讨论初果的经历,以说明为什么这个经历以视感出现的段落作结尾。第二部分,三种束缚,讨论轮回的三种束缚,即自我的观念(身见)、不确定感(疑法)、对戒律与修持教条的执取(戒禁取),在法眼升起时怎样被斩断。第三部分,初果者的素养,讨论证得初果者的个人素养,它们直接来自于前三种束缚的断除。这个部分专门讨论的是初果者四素养的三种列表,不要把它们与学习指南的第一部分当中讨论过的,为证初果必备的四个因素混淆起来。第四部分,果报,讨论的是初果者此生与来生的果报。最后一部分,忠告,与长部16中佛陀入灭前对弟子们的最后忠告相对应,那部经文中还报道,佛陀入灭之前的比丘弟子中最落后的也已是初果者。他的最后之词强调警觉的重要性,这个事实说明,即使是初果者也必须保持警觉。这在当前特别为真,许多不同的禅修门派以如此不同的词汇定义初果,因此就产生这样的问题,谁的初果证明有效、谁的无效。对于所有行者来说最安全的步骤----无论是不是有证明的初果者,无论那种证实是否有效----是对一切心态保持警觉的态度。
“法流”与“入流”, 指的是八圣道的所有八个因素融为一体的时刻。
“舍利弗, 人们说: ‘法流、法流’。 那么舍利弗, 什么是法流? ”
“世尊, 这条八圣道就是法流: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很好, 舍利弗! 很好! 这条八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就是法流。 ”
----SN LV.5 (相应部)
这些因素的融合称为法流是因为, 如小溪不可避免地汇成大河、归入海洋, 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两件事。 在入流的即刻当下, 导致法眼的升起, 这就是构成首次觉醒的直观视景。 入流的长远意义在于, 它确保在不多于七次的轮回生命里, 获得彻底解脱。
法眼的升起
法眼升起时看见什么?
接着, 阿萨极尊者为游方者舍利弗说法:
有缘起的现象, 无论是什么,
它们有原因, 它们会止息,
这就是伟大的行者释加世尊的教导。
游方者舍利弗在聆听这段佛法开示时, 升起了无尘、无染的法眼: 凡是有缘起的, 都会止息。
----Mv I 23.5 (毗尼律大品)
这个标准公式, 在整个经藏里多次重复, 看上去或许不象是那么了得的洞见。 然而, 经文上很清楚, 这个洞见不是一种信仰或者思考, 而是一类直观视感。 以下段落将说明, 尽管信仰与思考可能有助于直接观察----具备了程度未予定义的信仰与明辨, 也许还能保证此生某个时刻这个视感会发生----但是, 只有亲眼所见, 才能大幅度地改变人生轨迹, 改变自身与佛法的关系。
“比丘们, 眼所见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耳…鼻…舌…身…法,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形态…声音…气息…味道…接触…观念,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体识…意识,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体触…意触,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由眼触而生的感受…由耳触而生的感受…由鼻触而生的感受…由舌触而生的感受…由体触而生的感受…由意触而生的感受,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对形态的辨知…对声音的辨知…对气息的辨知…对味道的辨知…对接触的辨知…对智识的辨知,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对形态的期待…对声音的期待…对气息的期待…对味道的期待…对接触的期待…对智识的期待, 是无常, 易变, 可改的。
“对形态的执取…对声音的执取…对气息的执取…对味道的执取…对接触的执取…对智识的执取,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土…水…火…风…空间…意识,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形态…感受…辨知…造作…意识, 是无常、易变、可改的。
“确信、坚信这些现象有这般性质的人, 称为信仰的追随者: 他已经进入了正确轨道, 进入了正直者的层次, 超越了凡人的层次。 他不可能作那些导致重生于地狱、兽界、饿鬼界的恶行。不实现入流果, 他不会死去。
“带着少量明辨进行思考之后, 接受这些现象有这般性质的人, 称为法的追随者: 他已经进入了正确轨道, 进入了正直者的层次, 超越了凡人的层次。 他不可能作那些导致重生于地狱、兽界、饿鬼界的恶行。 不实现入流果, 他不会死去。
“了解与看见这些现象有这般性质的人, 称为入流者, 他们坚定不移, 再也不会坠入恶趣, 他们会走向自我觉悟。 ”
----SN XXV.1-10 (相应部)
居家者乌巴离正且坐着, 就升起了无尘、无染的法眼: 凡是有缘起的, 都会止息。 接着----在亲见了法、实现了法、了解了法之后, 在法中立足, 已经超越了疑惑、不再有问题---居家者乌巴离不再惧怕, 对于师尊的教导不再依赖于他人。
----MN56 (中部)
法眼升起的经历如此强有力, 部分原因在于, 随着证得“凡是有缘起的, 都会终止”, 必然瞥见的是“一切缘起”的反面, 也就是瞥见了非缘起----即不死状态。
[证得入流果之后] 游方者舍利弗立即去找游方者木建连。 游方者木建连见他从远处走来, 便说: “朋友, 你眼目明亮、肤色纯净。 可是已证见不死?”
“是的, 朋友, 我证见了。 ”
----Mv I 23.5 (毗尼律大品)
上文中阿萨极尊者讨论缘起的偈句与舍利弗法眼的升起,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表明, 法眼所传递的证见, 不仅仅是对于常规经验的瞬逝、无常本质的洞见。 还延展到对该经验的缘起、相依本质的证见。 其它段落对已证初果者的知识有更详细的描述, 内容表明也确实如此, 证得初果者即指已入法流者。 法眼所见之处, 事物依特定的因缘升起、消逝, 缘起的后果或者即刻感知, 或者随时间迁移而感知。
“他通过明辨, 正确地找到、正确地培养出哪一种尊贵法门? ”
“有这样的情形, 一位圣者的弟子注意到:
有此, 就有彼。
此的升起, 导致彼的升起,
无此, 就无彼。
此的止息, 导致彼的止息。
“换句话说:
以无明为前提, 升起造作(或译:行蕴)
以造作为前提, 升起意识
以意识为前提, 升起名色
以名色为前提, 升起六种感知媒体
以六种感知媒体为前提, 升起接触
以接触为前提, 升起感受
以感受为前提, 升起渴望
以渴望为前提, 升起执取/维持
以执取/维持为前提, 升起缘起
以缘起为前提, 升起出生
以出生为前提, 接下来衰老、死亡、悲伤、哀叹、痛苦、张力、绝望便都升起运作。若大一堆张力、苦痛便是这样起源的。
“接下来, 就从该无明的杳无余迹的退隐、止息, 导致了造作的止息。 从造作的止息, 导致了意识的止息。 从意识的止息, 导致了名色的止息。 从名色的止息, 导致了六种感知媒体的止息。 从六种感知媒体的止息, 导致了接触的止息。 从接触的止息, 导致了感受的止息。 从感受的止息, 导致了渴望的止息。 从渴望的止息, 导致了执取/维持的止息。 从执取/维持的止息, 导致了出生的止息。 从出生的止息, 导致了衰老、死亡、悲伤、哀叹、痛苦、张力、绝望的全部止息。 若大一堆张力、苦痛便是这样止息的。
“这就是他通过明辨, 正确地找到、正确地培养的尊贵法门。”
----AN X92 (增支部)
“当圣者的弟子以正确的明辨, 如实看清了这个缘起与这些缘起现象, 他不可能追逐过去, 想着: ‘我有过去吗? 我没有过去吗? 我过去是什么? 我在过去怎样? 我过去在那里时, 是什么? ’ 他也不会追逐未来, 想着: ‘我会去未来吗? 我不会去未来吗? 我未来会是什么? 我在未来会怎样? 我已经是什么了, 在未来又会成为什么?’ 他也不会对当下有内在的困惑, 想着: ‘我存在吗? 我不存在吗? 我是怎样的? 这个生灵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 他做这样的事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圣者的弟子以正确的明辨,如实看清了这个缘起与这些缘起现象。”
----SN XII 20 (相应部)
入流者对缘起真相、对不死状态的洞见,本身是准确的,但是强度却不如阿罗汉的洞见----阿罗汉已经证得了最后的觉醒层次。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以从以下比喻中说明。
“朋友,尽管我已经以正确的明辨,如实恰当地看见了‘缘起的止息是解脱,’我仍然不是无漏的阿罗汉。就好象沙漠里路边的一口井,既没有绳子也没有水桶,一个人在沙漠里沿路行走,感受着酷热的威力与压迫,精疲力竭、脱水口渴。他往井里看,知道有‘水’,但是他却不能用身体够到水。同样地,尽管我已经以正确的明辨,如实恰当地看见了‘缘起的止息是解脱’,我还不是无漏的阿罗汉。”
----SN XII 68 (相应部)
三种束缚
觉醒的四个层次,是以斩断十种束缚的程度来定义的,心智通过这十种束缚把自己绑束在有缘起的经验之中。
“五种低层次束缚是什么?自我观念、不确定感、执取戒律与修持教条、感官欲望、与恶意:这些就是五种低层次的束缚。五种高层次束缚是什么?对色的贪欲、对无色的贪欲、自满、焦躁、无明:这些就是五种高层次束缚。”
----AN X13 (增支部)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是阿罗汉,他们的漏已止息,他们已经圆满成就,已经完成任务、放下重负、达到真正的目标、彻底摧毁了缘起的束缚、通过正确的心法探索、获得解脱。”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低层次五种束缚的彻底止息,会重生于清净域界、在那里获得彻底解脱、永不再回该域界。”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前)三种束缚的止息,随着贪、嗔、痴的减退,成为一还者----他们会在回到这个世界的那一次里,达到苦的止息。”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前)三种束缚的止息,成为入流者,永远不坠恶趣,稳步走向自我觉醒。”
----MN118 (中部)
对入流者来说,正是法眼的升起----即产生对苦的缘起与止息这个因果原理的洞见----斩断了前三种束缚。
“他适如其分地专注着,这是苦…这是苦的起源…这是苦的止息…这是灭苦之路。他这般适如其分地专注着, 他内在的三种束缚: 自我观念、疑惑、对戒律与修持教条的执取,随之便给抛弃了。”
----MN 2 (中部)
经中对斩除这前三种束缚,有段落作过详述。
“可是,这位女子,自我观念是怎么产生的?”
“维萨卡朋友,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个没有受法教育的凡人----他对圣者毫不尊重,不通晓、不遵从他们的法,他对正直者毫不尊重,不通晓、不遵从他们的法----他把身体形态当成是自我、或者以为自我拥有身体形态、或身体形态里有自我,或自我在身体形态里。
“他以为感受是自我…
“他以为辨知是自我…
“他以为思维是自我…
“他以为意识是自我、或者说自我拥有意识、或意识里有自我、或自我在意识里。自我观念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这位女子,自我观念怎么能不产生?”
“维萨卡朋友,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个受到圣者良好教育的弟子----他尊重圣者,通晓、遵从他们的法,他尊重正直者,通晓、遵从他们的法----他不把身体形态(又译:色)当成是自我、不以为自我拥有身体形态、或身体形态里有自我、或自我在身体形态里。
“他不以为感受是自我…
“他不以为辨知是自我…
“他不以为思维是自我…
“他不以为意识是自我、也不以为自我拥有意识、或意识里有自我、或自我在意识里。这样,自我观念就不会产生。”
----MN44 (中部)
“这位女子,人们说,‘自我观念的起源、自我观念的起源’世尊所描述的自我起源是哪一种?”
“导致进一步缘起的渴望----陪伴着贪欲与喜爱、这里那里的享受----也就是对感官欲喜的渴望、对缘起的渴望、对非缘起的渴望。维萨卡朋友,这就是世尊描述的自我观念的起源。”
“这位女子,人们说,‘自我观念的止息、自我观念的止息’ 世尊所描述的自我观念的止息是哪一种?”
“对于该渴望的杳无余迹的退隐、止息、舍弃、抛弃、放松、放下。维萨卡朋友,这就是世尊描述的自我观念的止息。”
“这位女子,人们说,‘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 哪一条是世尊所描述的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
“正是这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言、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维萨卡朋友,这就是世尊所描述的导致自我观念止息的修持之路。”
----MN 44 (中部)
[阿难]: “尊贵的解脱是什么?”
[佛陀]: “阿难,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位圣者的弟子作这般思索: ‘即时即地的感官之欲、多少来世的感官之欲;即时即地的感官辨识、多少来世的感官辨识;即时即地的形色、多少来世的形色;即时即地的形色辨识、多少来世的形色辨识,对不可扰动维度的辨识、对无所有维度的辨识、对非想非非想维度的辨识: 在有个体观念的情形下,那就是个体观念。通过不执取/维持,心智获得解脱,这是不死。’”
----MN106(中部)
“马甘缔亚,如同一个盲人看不见黑色…白色…蓝色…黄色…红色物体…看不见日与月。 现在假定某人拿一块沾染了污迹、油迹的破布骗他说,‘拿着,伙计,这是块美丽、无染、洁净的白布。’ 那个盲人就会收下来、穿起来。”
“然后,假定他的朋友们、伙伴们、亲戚们带他去求医,医生用药为他治疗:从上清洗、从下清洗、涂上药膏与辅助药膏、通过鼻腔用药。幸亏了医药,他的视觉就出现、清晰起来。接着,随着视觉的升起,他会放弃对那块沾染了污迹、油迹的破布的喜爱。并且他会以那人为敌、根本不以他为友、还认为他该死。‘我的天,我被那人和他那块沾染了污迹、油迹的破布愚弄、欺骗、哄瞒了多久!----拿着,伙计,这是块美丽、无染、洁净的白布。’”
“同样地,马甘缔亚,如果我把法教给你----这样去病、这样解脱----而你,从你的角度,则要理解那样的去病、亲见那样的解脱,之后,随着你的视觉的升起,你会抛弃任何对于保持五蕴的喜爱。并且你会想: ‘我的天!我被这个心愚弄、欺骗、哄瞒了多久!原来我是在执取,我只是在执取形态…只是在执取感受…只是在执取辨识…只是在执取思维…我只是在执取意识。 以我的执取为前提,就有了缘起…出生…衰老…死亡…悲伤、哀叹、痛苦、张力、绝望便都升起运作。若大一堆张力便是这样起源的。’ ”
----MN75(中部)
以下段落,科马卡---一位已证得不还果、因此已经斩断前五种束缚的比丘----说明尽管心智还没有斩断自满,却可以斩断自我的观念,而“自我的存在”,则只有在彻底觉醒时才会终结。
[科马卡:] “朋友们,我不说‘我是形态’,我也不说‘我不是形态、是别的什么’。我不说’我是感受…辨识…造作…意识,’ 我也不说‘我不是意识、是别的什么。’对于这五种执取之蕴,‘我存在’尚未克服,但是我不认为‘我是这般’。”
“这就好比一朵蓝色、红色、或者白色的莲花: 如果有人称它为花瓣之香、或者花色之香、或者花纤之香,他说的对吗?”
“不对,朋友。”
“那么,如果他要正确描述,该怎么描述?”
“花香。如果他要正确描述,就该那样描述。”
“朋友,同样地,我不说‘我是形态’,我也不说‘我不是形态、是别的什么’。我不说‘我是感受…辨识…造作…意识,’ 我也不说‘我不是意识、是别的什么。’对于这五种执取之蕴,‘我的存在’尚未克服,但是我不认为‘我是这个’。”
----SN XXII 89 (相应部)
疑惑这个束缚的定义是,对佛陀的觉醒、佛法的真相、与圣弟子修持的怀疑。这个不确定感,根本在于怀疑不死维度是否存在、在于怀疑人能否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实现它。对于不死状态的体验,需要通过佛法修持达到入流,这个时候,因为证实了一个人可以觉悟、看见不死状态,证实了以佛陀教导作为入流向导的正确性,证实了那些已经入流者们的尊贵,这个束缚就被斩断了。
“他对法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 ‘佛法由世尊完美阐述,此时此地即可证见,是无时间限制、可证实、贴切、可由智者们亲身实现的。’
“那么,善巧的习惯杳无遗迹地止息在何处?人们也提到了它们的止息。有这样一个情形,一位比丘有戒德,但不以戒规定义自己。他如实地明辨,有了心解脱、慧解脱,那个时候他的善巧习惯就杳无遗迹地止息了。 ”
----MN 78 (中部)
“[觉悟的人]不谈论观念、学问、知识、戒律与修持的纯净
他也不是没有观念、学问、知识、戒律与修持
放下这些、不去抓取,他独立、宁静。”
----Sn IV.9 (小部经集)
“他对僧伽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 ‘世尊的僧伽弟子们修持完善…他们的修持正直接…有方…善巧----换句话说,四对圣弟子们,八类[注1]圣弟子们----他们是世尊的僧伽弟子,值得赠礼、值得款待、值得供养、值得尊敬,他们为世界造下了无比的福田。’”
----AN X 92 (增支部)
注1: 四对为(1)走在入流道上者,证得入流果者: (2) 走在一还路上者,证得一还果者 (3) 走在不还路上者,证得不还果者 (4)走在阿罗汉路上者,证得阿罗汉果者。八类指组成这四组的八种人。
对戒律与修持教条的执取这个束缚,在巴利经藏中常常描述成这样的观点,即单单举行宗教仪式或者遵从某种行为规范,就可以达到净化。这个观点又与一个人的状态取决于他的行为这样的概念有关,即如果某人按照明确规定的戒律与修持方法行动,他就等于是清净的。尽管经文中承认证得入流果的过程中戒律与修持的重要性,但是不死状态的体验向证得初果者表明,人不能根据那些戒律与修持方法来定义他自己。因此他继续持守戒律,却不以它们来定义自身。
初果者的素养
巴利经藏中以四个素质描述初果者,有一个标准公式。初果四个素质的前三个因素与斩断疑惑的束缚直接有关。第四个因素与斩断对戒律与修持的执取这个束缚有关。
“有这样一个情形,圣者的这位弟子拥有对佛陀不可动摇的信心…对法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僧伽不可动摇的信心…他/她拥有受圣者们欣赏的戒德: 不破不坏、无暇无疵、利于解脱、受智者赞扬、清净无染、走向正定。”
----AN X 92 (增支部)
尽管这是入流者四个素养的标准条目,在经中某些地方该四个素养则被其它名称所替代。
SN LV32 里把第四个素养定义如下: “进一步地,圣者的这位弟子住在家里,带着洗净了吝啬之染的知觉,慷慨、大方、宽宏大度、有求必应、乐于分享供养。”
SN LV 33 里是这样定义的: “更进一步地,圣者的弟子们有明辨,拥有明察生灭的能力----尊贵、有洞察力、走向苦的正确止息。”
把这些条目汇集起来,我们得到的是描述一位入流者的四个素养:信心、戒德、慷慨、明辨。AN VIII 54 把这些描述成是“使一位居家人来世快乐安宁的四种素养。经藏中有其它段落则对于这四个素养的每一个怎样体现在入流者的行为中,进行了探索。”
信心: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不仅仅是信仰或者崇拜。这需要他信赖业的原理----也就是他借以证得入流初果的因果原理。
“一位居家人有了这五个素质,便是众居士之宝、众居士之莲、众居士之卉。哪五个素质?他/她有信心、有戒德、不追求护身符与仪式、信赖业而不信赖护身符与仪式、不在僧伽以外寻找受供者,而是首先在这里作供养。”
----AN V.175 (增支部)
初果者持守戒德,也是出于他对业的原理的深刻信赖,以及因为这种信赖对他人产生的同情。尽管入流者仍可能破小戒,但是他们具有的深刻洞见为戒德注入了力量,确保他们对于基本道德原则的遵守不可动摇。
“有这样的情形,圣者的这位弟子作这般思索:‘我好生、不好死。我爱好幸福、憎恶苦痛。----若被杀死,是我不乐不愿的。如果我杀死另一个好生、不好死,爱好幸福、憎恨苦痛的人,是他不乐不愿的。我不乐不愿的,也是他人不乐不愿的。我怎能把自己不乐不愿的事加诸于他人?’ 他这般思索后,便会避免杀生、劝人不杀生、称赞不杀生。这样,他的行为便在三方面是纯净的。
“再者,他这般思索: ‘如果我尚未赠与,有人便从我处盗走(物品),那是我不乐不愿的…如果有人与我的妻子们通奸,那是我不乐不愿的…如果有人以谎言破坏我的安宁,那是我不乐不愿的…如果有人以谗言离间我的朋友,那是我不乐不愿的…如果有人要我加入闲谈,那是我不乐不愿的。我不乐不愿的,也是他人不乐不愿的。我怎能把自己不乐不愿的事加诸于他人?’ 他这般思索后,便会避免闲谈、劝他人不闲谈、赞扬不闲谈。这样,他的言语便在三方面是纯净的。”
----SN LV7 (相应部)
“比丘们,每隔半月就要持诵多于一百五十条的戒律,欲达解脱目标的僧伽按照这些戒律进行训练。这些戒律总体归集成三类训练。哪三类?对于提高戒德的训练、对于提高心智的训练、对提高明辨的训练。这就是戒律总体归集成的三类训练。
“有这样的情形,有一位比丘的戒德修持圆满、定力修成一部分、明辨修成一部分。对那些较为细小的戒律,他违反了,会自己改正。为什么?因为那不能说是他(的尊贵成就)的失格,但是对于那些对于圣道生活所必须而适当的基本戒律,他的戒德是永久的,他的戒德是稳定的。对于(前三种束缚)的彻底终结,他就是一位入流者,永远不坠恶趣,稳步走向自我觉醒。”
----AN III 87 (增支部)
布施是在入流之前必须培养的素质。但是,入流果的证得,给了布施以特殊的完整性。
“比丘们,吝啬有这样五类。哪五类?对本寺院住宿的吝啬、对护持者家族的吝啬、对个人收益的吝啬、对个人地位的吝啬、对法的吝啬。这就是五类吝啬。这五类中最有害是对法的吝啬…
“没有抛弃这五类吝啬,他不能证得初果。哪五类?对本寺院住宿的吝啬、对护持者家族的吝啬、对个人收益的吝啬、对个人地位的吝啬、还有忘恩负义。”
----AN V 254, 257 (增支部)
“这五类是有德者布施时的素质:哪五类?有德者带着信心布施、有德者带着专注布施、有德者应时布施、有德者带着热心布施、有德者布施时不伤害自己与他人。”
----AN V 148 (增支部)
明辩这个素质与初果者斩断自我观念的束缚最直接相关。然而,这个素质的蕴涵也推及正见的其它方面。实际上,“有具足见”是初果者的称号之一。具足见的影响不仅在于他的精神生活,还在于他的情感生活。
“有这样的情形,一位比丘去野外、去树下、或去空静之处,这般思索: ‘我是否还有不曾抛弃的内在迷惑,使我受其纠缠,不能得到如实的知与见?’ 如果一位比丘为贪欲所牵引,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他被恶意所牵引,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他受懒散与麻木所牵引,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他被焦躁所牵引,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他被疑问所牵引,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一位比丘耽于对这个世界的猜想之中,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一位比丘耽于对其它域界的猜想之中,他的心就受纠缠。如果一位比丘耽于争执、吵架、争论、以口舌为武器相互刺戳,他的心就受纠缠。
“他看清了,‘我内心已没有不曾抛弃的迷惑,受其纠缠,我不能得到如实之知、如实之见。我的心得到充分培养、走向对真相的了悟。’ 这便是他所得的初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弟子这般思索:’当我修习、培养、练习这个(具足)见时,我是否亲身得到宁静、我是否亲身得到解脱?’
“他看清了,‘当我修习、培养、练习如是见时,我亲身得到宁静、我亲身得到解脱。’
这便是他所得的第二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这位弟子这般思索:’是否有其他(教外)僧侣行者拥有我具备的如是见?’
“他看清了,’没有(教外)其他僧侣行者拥有我具备的如是见。’这便是他所得的第三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弟子这般思索: ‘我是否有具足见者的素养?’
具足见者的素养是什么?这便是具足见者的素养:尽管他也许会触犯某条戒律,而那个错误是可以改正的,他仍然立即对师尊或者修行同伴们忏悔、检讨、报告,在将来约束不犯。就如一位年幼柔弱的婴儿仰面而躺,手脚触到火星末子,会立刻回缩,同样地,有具足见者,尽管他也许会触犯某条戒律,而那个错误是可以改正的,他仍然立即对师尊或者修行同伴们忏悔、检讨、报告,将来约束不犯。
“他看清了,‘我拥有了具足见者的素养。’ 这就是他所得的第四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弟子这般思索: ‘我是否有具足见者的素养?’
具足见者的素养是什么?这便是拥有具足见者的素养:尽管他也许会积极参与修行同伴们的各种活动,他仍然重视高等戒德的训练、高等心智的训练、高等明辨的训练。正如一头母牛带着小牛,一边吃草、一边看着小牛,同样地,拥有至高正见的人,尽管他也许会积极参与修行同伴们的各种活动,他仍然重视高等戒德的训练、高层心智的训练、高等明辨的训练。
“他看清了,‘我拥有具足见者的素养。’这就是他所得的第五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弟子这般思索: ‘我是否有具足见者的力量?’
具足见者的力量是什么?这便是具足见者的力量:当如来宣说法与律时,他尊重、专注、全心全意地投入、全神贯注地倾听。
“他看清了,‘我有具足见者的力量。’这就是他所得的第六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再者,圣者的弟子这般思索:’我是否有具足见者的力量?’
具足见者的力量是什么?这便是具足见者的力量:当如来宣说的法与律时,他获得了理解,他理解了法义、为得法而喜悦。
“他看清了,‘我有具足见的力量。’这就是他所得的第七智,它尊贵、出世、是凡夫不具的。
“圣者这位具足七个因素的弟子,已善加探察了实现初果的素养。圣者的这位具足七种因素的弟子,已得初果。”
----MN48 (中部)
“有这样一个判断方法,一位初学比丘站在初学者的层次,通过判断可以看清,‘我是初学者。’而一位熟练者(原注: 即阿罗汉),站在熟练者的层次,通过判断可以看清,‘我是熟练者。’
“那么,一位初学比丘站在初学者的层次,通过判断可以看清: ‘我是初学者。’这个判断方法是什么?有这样的情形,有一位初学比丘。他如实看清‘这是苦…这是苦因…这是苦的止息…这是灭苦之道。’这就是一个判断方法,一位初学比丘可以站在初学者的层次,可用以判断,‘我是初学者。’
“再者,这位初学比丘作这般思索: ‘是否有(教外)其他僧侣行者如世尊那样传授真正、真实、准确的法?’他看清了,‘不,没有其他僧侣行者能如世尊那样传授真正、真实、准确的法。’ 这也是一个判断方法,一位初学比丘站在初学者的层次,可用以判断,‘我是初学者。’
“再者,这位初学比丘明察五力: 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明辨力。他(对五力)亲身接触,通过明辨,清楚地看见它们有目标、卓越、有果报、具足。这是一个判断方法,一位初学比丘站在初学者的层次,可用以判断,‘我是初学者。’
"那么,一位熟练的比丘站在熟练者的层次,通过判断可以看清: ‘我是熟练者。’这个判断方法是什么?有这样的情形,这位熟练的比丘明察五力: 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明辨力。他(对五力)亲身接触,通过明辨,清楚地看见它们有目标、卓越、有果报、具足。这是一个判断方法,一位熟练比丘站在熟练者的层次,可用以判断,‘我是熟练者。’
“再者,这位熟练者明察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他看清了: ‘这六根将会彻底消解、杳无踪迹、不着余痕,没有其它六根会从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升起。’ 这也是一个判断方法,一位熟练比丘站在熟练者的层次,可用以判断,’我是熟练者。”
----SN XL VIII 53 (相应部)
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去看(教外)其他行者。到达时,他有礼地向他们问候。在相互作友好的问候与致意之后,他在一旁坐下。他正坐下时,那些行者说: “居家者,告诉我们,行者乔达摩有什么看法?”
“尊者,我不完全了解世尊的看法。”
“好吧、好吧,你不完全了解行者乔达摩的看法。那么告诉我们,那些比丘们有什么看法。”
“我甚至也不完全了解比丘们的看法。”
“那么说,你既不完全了解行者乔达摩的看法,甚至也不了解比丘们的看法。那么告诉我们,你有什么看法。”
“要阐述我的看法并不难。不过请让尊者们各自阐述个人的看法,然后就不难由我来阐述我的看法。”
他这样说了,就有一位游方者对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说, “宇宙是永恒的。只有这点是真的、其它毫无价值。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另一位游方者对安那塔品迪卡说,“宇宙不是永恒的。只有这点是真的、其它毫无价值。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另一位游方者说,“宇宙是有限的…” “宇宙不是有限的…” “身与心是一回事…” “身是一回事,心是另一回事…” “死后一位如来还存在…” “死后如来不存在…” “死后如来既存在又不存在…” “死后如来不能既存在又不存在。只有这点是真的、其它毫无价值。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他们这样说完后,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对那些游方者说道: “对那位说了‘宇宙是永恒的,只有这点是真实的、其它毫无价值’的尊者,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他的观点来自他本人的不当思考、或者对他人言辞的依赖。如今这个看法产生、造作、意欲、缘起之后,它是无常的。任何无常之事都是苦。这位尊者于是粘着于那团苦、屈服于那团苦。’”(针对其它看法由此类推。)
他说完后,那些游方者对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说:“我们每个人都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把你的看法告诉我们。”
“无论什么,只要产生了、造作了、意欲了、缘起了,都是无常的。任何无常之事都是苦。任何苦都是非我、不是我的组成部分、不是我自身。我的看法就是这样的。”
“那么,居家者,无论什么,只要产生了、造作了、意欲了、缘起了,都是无常的。任何无常之事都是苦。于是你粘着于那团苦、自己屈服于那团苦。”
“尊者们,无论什么,只要产生了、造作了、意欲了、缘起了,都是无常的。任何无常之事都是苦。任何苦都是非我、不是我的组成部分、不是我自身。以正确的明辨,我也如实看清了从中解脱的高等途径。”
这话说完后,那些游方者们沉默了、羞愧了,坐在那里双肩耷拉、低头沉闷、无话可说。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注意到那些游方者们沉默了、羞愧了、坐在那里双肩耷拉、低头沉闷、无话可说,就起身去见世尊。到达时他顶礼世尊,然后坐在一旁。他坐着,把与那些游方者的对话尽数告诉了世尊。
[世尊说]“说得好,居家者,说得好。你间或就应该那样,端正地反驳那些蠢人。接着,他为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开示,教导、敦促、激励、鼓励他。当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接受了世尊的开示,受到教导、敦促、激励、鼓励。他起身顶礼世尊,之后离去,让世尊留在他的右方。之后不久,世尊对比丘说:’比丘们,即使是早已洞察法的义与律的比丘,间或也可以象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那样,端正地反驳其他教派的游方者。’”
----AN X93 (增支部)
初果的果报
描述入流果报的许多段落主要讲述的是初果者死后的命运。他/她永远不会重生于低于人的域界,无论重生在何处,都会有特别的喜乐。对于入流者在彻底解脱之前所余的轮回次数,经文中区分了三类成就。
“[有些人]随着三种束缚的摧毁,是‘一粒种子者’: 在人界轮回一次之后将结束苦与张力。
“或者,没有突破那一步,没有穿透那一步,随着三种束缚的摧毁,他们是‘轮回于家庭之间者’: 还要再在两三个家庭中重生,才能结束苦与张力。(原按:根据论藏,该词当解为‘再经历二至六次缘起’。) ”
“或者,没有突破那一步,没有穿透那一步,随着三种束缚的摧毁,他们是‘至多七次者’: 在天界人界轮回之后,才能结束苦与张力。”
----AN III 89 (增支部)
[佛陀与利查维国大臣南达卡谈到有关初果的素养]: “圣者的弟子,拥有了这四个素养,是一位初果者,永远不坠恶趣,稳步走向自我觉醒。
“再者,圣者的弟子拥有了这四个素养,会与人界或天界的长寿有关联、与人界或天界的喜乐有关联、与人界或天界的地位有关联、与人界或天界的权势有关联。
“南达卡,我这样告诉你,不是从其他婆罗门,行者那里听来的。而是我亲自了解、看见、实证之后告诉你的。”
这话讲完后,有人对利查维国大臣南达卡说,“大人该沐浴了。”
[南达卡答道]“我说,不需要这个外在沐浴了,我已经满足于这个内在沐浴:也就是对世尊的信赖。”
----SN LV30 (相应部)
经文中经常提到死亡前最后时刻的心智状态的高度重要性,但是,入流的力量如此强大,它可以压倒死亡前哪怕是昏沉的心智状态,确保下一次重生于善趣。
释加族的马哈那玛坐在那里时,对世尊说,“世尊,这个迦毗罗国富裕繁荣、人多拥挤、街巷熙攘。有时我在探访世尊或者僧伽、受到激励之后夜晚进入迦毗罗时,会遇见一头奔象、奔马、一辆横冲直撞的马车、货车、或者一个亡命之徒。在那样的时刻,我对世尊的念住就混乱起来、对法的念住就混乱起来、对僧伽的念住就混乱起来。我想道,‘如果我在这个时刻死去,我的去处会是什么?我未来的轨迹会是什么?’”
“不要怕。马哈那玛,不要怕。你的死亡不会是恶性的,你的逝世不会是恶性的。如果一个人的心智长久地培养了信念、长久地培养了戒德、长久地培养了学问、长久地培养了舍弃、长久地培养了明辨,那么当他的身体----这个身体拥有形态、由四大元素组成、由父母所生、米粥所养、会经历无常、受到摩擦、挤压、分解、消散----这个身体会被乌鸦、鹰、鹫、狗、土狼、各种动物吞食,然而心----长久地培养了信念、培养了戒德、学问、舍弃、明辨----会升起来、从中分离出来。
“假定一个人把一罐奶酪或者一罐油扔进深湖,罐子在水中破裂。陶瓷碎片会下沉,而奶酪或者油会上升、分离出来。正如这样,如果一个人的心,长久地培养了信念、培养了戒德、培养了学问、培养了舍弃、培养了明辨,那么当身体…被乌鸦、鹰、鹫、狗、土狼、各种动物吞食时,心却可以…升起、从中分离出来。”
----SN LV 21 (相应部)
[阿难尊者对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那说] “一位受到圣者良好教育的弟子,当有了这四种(初果)素养,就不会有恐惧、惊惶,面于来世,不会怕死。”
----SN LV 27(相应部)
“于是,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人不再有疑问、混淆,已经对真法确认无疑。接着他染了重病。他在染了重病时,心想,‘我已经没有疑问、混淆了。我已经对真法确认无疑。’他不会忧伤、不受折磨、不会哭泣、捶胸、狂乱。这也是一个临终前对死亡不惧不怕的人。”
----AN IV 184 (增支部)
“正如难以把大海里的水以‘只有这么多桶水、这几百桶、几千桶、千万桶水’来加以衡量,而只能说这是大量的水,是不可估测、不可衡量的,同样地,当圣者的弟子有这样大的功德、这样大的善巧[原注:指初果素养],就难以把这样的功德以‘只有这么多功德、这么多善巧、这么多美妙喜乐的养分,在法喜中成熟、引向天界、引向愉快、喜悦、迷人、快乐、善益。’来加以衡量,而只能说这是大量的功德,是不可估测、不可衡量的。”
----SN LV 41 (相应部)
“比丘们,即使一位转*轮的皇帝,生前君临四大洲,在死后身体分解、投生善趣,来到天界与三十三天的天神为伴,在南达那林中自得其乐,周围有一群仙女,享受着天界美妙的五种享受,然而----因为他还不具备初果四个素养----他还没有免除坠入地狱、兽界、饿鬼界的可能性,没有免除坠入恶趣、恶境、低等域界的可能性。
“即使圣者的弟子吃钵食、穿弃布----因为他拥有了初果四个素养----他不再可能坠入地狱、兽界、饿鬼界的可能性,没有免除坠入恶趣、恶境、低等域界的可能性。
“这四个素养是什么?有这样的情形,圣者的弟子拥有对觉者不可动摇的信心…对法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僧伽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他/她有着圣者欣赏的戒德…他/她就拥有了这四个因素。
“赢得四大洲与赢得这四个素质相比,四大洲不及这四个因素的十六分之一。”
----SN LV I (相应部)
君临整个地球
升入天界
统治一切域界
初果胜于它们
----Dhp 178(法句经)
接着,世尊用指尖拿起一小块土,对比丘们说,“比丘们,你们认为怎样?我用指尖拿起的一小块土,比起大地,哪个土更多?”
“世尊,大地之土要多得多。世尊用指尖拿起的一小块土,与大地之土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世尊用指尖拿起的一小块土,与大地之土相比,根本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
“比丘们,同样地,一位有了具足见的圣者弟子,一个已经突破、入流的人,苦与张力总体的终结与止息,要远远大多了。所剩下的至多七次的轮回,根本不算什么:与过去的那一团苦相比,根本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那比丘们,那就是突破、入法流的益处。那就是获得法眼的大益处。”
----SN XIII 1 (相应部)
“比丘们,假定有一个湖,五十里宽、五十里长、五十里深,湖水满盈,乌鸦可以从中啜饮,人可以用草尖盛起一点水来。你们认为怎样?草尖盛起的水与湖中之水相比哪个更多?”
“世尊,湖中之水更多。草尖盛起的水根本不算什么。草尖盛起的水与湖中之水相比,根本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
----SN XIII 2 (相应部)
“比丘们,假定大海即将干枯,到最后只剩两三滴水。你们认为怎样?即将干枯的大海之水,与那两三滴水相比,哪个更多?”
“世尊,还是即将干枯的大海之水要多。那两三滴剩水根本不算什么。那两三滴剩水,与即将干枯的大海之水相比,根本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
“比丘们,同样地,一位拥有具足见的圣者的弟子,一位已经突破、入流的人,苦与张力总体的终结与止息,要远远大多了。所剩下的至多七次的轮回,根本不算什么:与过去的那一团苦相比,根本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那比丘们,那就是突破、入法流的益处。那就是获得法眼的大益处。”
----SN XIII 8(相应部)
并不是所有入流的果报都与他死后的命运有关。许多也与即刻当下有关。
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去见世尊。到达之后,对世尊顶礼完毕,在一旁坐下。坐下后,世尊对他说,“对一位圣者的弟子,当五种恐惧与敌意寂止了,当他拥有初果的四个素养,当他通过明辨,已正确地找到、正确地培养出这个尊贵法门,那么如果他愿意,就可以这样对自己宣称:‘地狱终止了,兽界终止了,饿鬼界终止了,恶趣、恶境、低等域界终止了!我是一个证得初果者,永远不坠恶趣,稳步走向自我觉醒。’”
“那么,是哪五种恐惧与敌意得到寂止?”
“当一个人杀生时,随着杀生作为前提,他即使即地制造了恐惧与敌意,在来世制造了恐惧与敌意,心智便经历着痛苦与绝望,但是,当他约束自己不杀生时,他既不制造即使即地的恐惧与敌意,也不制造来世的恐惧与敌意,也不经历心智的痛苦与绝望:因为避免杀生的人,恐惧与敌意已经寂止了。
“当一个人偷盗…邪淫…妄语…
“当一个人饮用蒸馏发酵、导致神志不清的饮料时,随着饮用蒸馏发酵、导致失去警觉的饮料,他即使即地制造了恐惧与敌意,在来世制造了恐惧与敌意,心智便经历着痛苦与绝望,但是,当他约束自己不饮用蒸馏发酵、导致失去警觉的饮料时,他既不制造即使即地的恐惧与敌意,也不制造来世的恐惧与敌意,也不经历心智的痛苦与绝望:因为避免饮用蒸馏发酵、导致失去警觉的人,恐惧与敌意已经寂止了。
“恐惧与敌意便是这样寂止的。”
----AN X92(增支部)
“这些是有信念的居家者的五种果报。哪五种?”
“当世上一位真正的好人表示同情心时,他们首先会对有信念的人表示同情,而不会对没有信念的人表示同情。在访问时,他们会首先访问有信念的人,而不会访问没有信念的人。接受礼物时,他们会首先接受有信念者的礼物,而不会接受来自没有信念者的礼物。传授法时,他们会首先传给有信念的人,而不会传给没有信念的人。有信念的人死后、身体分解时,会升起进入善趣、进入天界。这些便是有信念的居家者的五种果报。”
“正如一株位于十字路口的大菩提树,是周围鸟群的栖息之地,一位有信念的居家者,更是许多人的栖息地: 比丘们、比丘尼们、男女居士们。”
一株大树
枝丫载着果实与树叶
树干与树根
还有累累果实
鸟儿在那里栖息
在那个喜悦的氛围里
他们建造家园
那些寻找荫凉的
来到荫凉之处
那些寻找果实的
找到入口果实
因此拥有具足戒德与信念的人
谦卑、敏感、温和
愉悦、适度
那些无漏者便朝他走来
没有贪、嗔、痴----
是世界的福田
他们传法与他
解除一切苦
当他理解了
他也会无漏于一切有缘起的,
获得彻底解脱。
----AN V 38(增支部)
忠告
尽管以上面那段鼓励人心的段落结束这份学习指南,也许比较愉快,更有益的,也许是跟随佛陀的榜样。他的临终之言是针对那些初果弟子的,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等待着他们的果报,而是保持警觉的态度。
“什么是警觉?有这样的情形,一位比丘警惕地守着心、守着心漏与伴随的心理素质。当他的心、对于心漏与伴随的心理素质被守着时,信力就会培养起来,达到顶点。精进力…念力…定力…明辨力就会培养起来,达到顶点……”
----SN XL VIII 56(相应部)
“那么,南地亚,圣者的弟子怎样才能警觉地生活?有这样的情形,一位圣者的弟子对觉者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满足于对觉者不可动摇的信心,他白天不独自努力、黑夜不隐退用功。对他来说,生活没有警觉,那就没有乐。没有乐,就没有喜。没有喜,就没有宁静。没有宁静,他就耽于痛苦之中。当有了痛苦,心就不再入定。当心不能入定,景象就不能显现。当景象不能显现,他只能算是一位缺乏警觉的人。
“再者,圣者的弟子对法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僧伽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拥有圣者们欣赏的戒德: 不破不坏、无暇无疵、利于解脱、受智者赞扬、清净无染、走向正定。他满足于那些圣者们欣赏的戒德,他白天不独自努力、黑夜不退隐用功。对他来说,生活没有警觉,那就没有乐。没有乐,就没有喜。没有喜,就没有宁静。没有宁静,他就耽于痛苦之中。当有了痛苦,心就不再入定。当心不能入定,景象就不能显现。当景象不能显现,他只能算是一位缺乏警觉的人。
“那么,南地亚,圣者的弟子怎样才能警觉地生活?有这样的情形,一位圣者的弟子对觉者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不满足于对觉者不可动摇的信心,他白天独自努力、黑夜隐退用功。对他来说,这样警觉地生活,就升起了乐。他有乐,就升起了喜。他有喜,身体就有了宁静。身体有了宁静,他就感受到愉悦。有了愉悦,心就入定。当心入定了,景象就显现出来。当景象显现出来,他就算是一位保持警觉的人。
“再者,圣者的弟子对法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僧伽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拥有圣者们欣赏的戒德: 不破不坏、无暇无疵、利于解脱、受智者赞扬、清净无染、走向正定。他不满足于那些圣者们欣赏的戒德,他白天独自努力、黑夜退隐用功。对他来说,这样警觉地生活,就升起了乐。他有乐,就升起了喜。他有喜,身体就有了宁静。身体有了宁静,他就感受到愉悦。有了愉悦,心就入定。当心入定了,景象就显现出来。当景象显现出来,他就算是一位保持警觉的人。”
----SN LV40 (相应部)
“因此,第福,当你确立了初果的这四个素养,你应当进一步培养六种能识(或译神通),它们有利于明察。关注一切造作的无常性、觉察无常之中的苦、觉察苦中的非我、觉察舍弃、觉察无欲、觉察止息,你应当那样训练自己。”
----SN LV 3 (相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