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8)
发布时间:2024-10-19 03:26:48作者:楞伽经讲什么无量寿经讲座18(第二品)
究竟彼岸 ,彼岸就是波罗蜜。证到如来到达彼岸。《净影》就是慧远大师他解释究竟涅槃,涅槃正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这都是《智度论》的话。《净影疏》解释究竟涅槃就是解释究竟彼岸。 彰果毕竟 ,彰明,表明,所得的果是彻底的,必定的。涅槃岸,你到了就是究竟。涅槃可翻成圆寂的意思。如和尚不在了,称和尚圆寂了。这本来是一句极端恭敬的话,现大家以为普通的话了。 圆寂 两字含意很深,德无不备叫圆,障无不消叫寂。圆是圆摄了一切功德,寂者是一切都寂灭了。一切烦恼都无碍了,这叫涅槃,叫圆寂。所以得的果毕竟,怎么是毕竟的果,涅槃的岸你到了,你就是究竟,所以就是说入佛法藏,究竟彼岸。《甄解》意是证入佛的一乘大功德宝海。这是入佛法藏,契证了佛所得的涅槃,这是究竟彼岸的含意。这一切前后诸说,诸师之说彼此都可以互通。可以互相帮助,没有什么两样。
下边 彭际清居士 把这三句做了特别的解释。 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三句意中,都摄了净土法门。摄了菩萨一切所行,因为菩萨所行都不离开方便。他要救度众生,没有方便怎么救度众生啊。一切一切都是众生根基,观机逗教。让他们得到利益,都要行权方便,都要方便嘛。方便怎么样,什么是方便,是方便就是取净土法门,只有净土法门,众生才能普度。禅宗,过去是盛极了,过去是唐代,宋代,天天有人开悟,开悟的很多,很多。连老太婆小孩子都开悟,现在茫茫十亿人中,找几个开悟的很难找呀,请大家举一举手,恐怕谁也举不出。哪位法师,哪位居士,哪位活佛真正开悟了。很难呀。再有密宗,现在正乱着,乱的没办法,到处是陷阱。不但不能超脱,不能升,还要降,反而降了,所以只有净土一门。你要说研究教,研究什么,你必须研究,研究之后怎么起行啊。讲唯识观,也可以这么观。但真正问题来了,就观不成啦,就被他转啦。你还是跟着他跑了,所以这不容易。方便取于净土,取于净土有什么好处。不管你还是凡夫,见惑、思惑还在,凡夫一往生,可以常见佛呀。可又好像,弱鸟,不能飞的离枝子太远,不能离开佛呀。老在佛的左右,一往生,容易去,去了之后常见佛,常见佛。这个羽毛弱小,羽毛未丰的小鸟,不能离开树枝飞得很远,要常见佛,而极乐世界佛老在那。现在说法,现在见释迦牟尼,智者大师见了,现在还有谁见啊。偶尔见一见还有,要常见就很难啦。所以就是常常见佛啊,以见佛故,闻法修行,入佛法藏。圆满觉德,究竟彼岸。老见佛,佛的智慧,极乐世界的特点就是这样,你想听什么,就听什么,咱们在一个屋子里,想听什么,各听各的,不要加什么设备。你想听什么别人听不见,什么时候不想听他就没有了。而且一听就理解,这是殊胜呀。闻法就如说修行,如说修行就入佛法藏。圆满觉行。三觉圆满,觉满,究竟彼岸。必定得到一生补处。必定成佛。如果没有方便,如果没有了方便,做种种善行,你终不成就。这一点彭居士说的很深刻。他引《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六百卷是最大的一部经啦。 是菩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从此处没,生余佛土。从一佛国,到一佛国,在在生处,常得值遇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无上正等菩萨。终不离佛。 这《大般若经》是大智慧,所讲的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般若是我们的引导,净土是我们归宿。菩萨要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就从一处没,生到别的国土。从一个国土到另一个国土,在生生处处所在的地方,常见一切佛世尊,供养恭敬、尊敬、赞叹,乃至最后得到无上正等菩提。中间这个过程之中始终不离开佛,所以就说明不离开佛的重要。《大般若经》也是这么说,那么到极乐世界就不离开呀。彭二林的话 要不离佛,需以念佛为因。 这就是归到念佛啦。如同《华严》十地菩萨,地地都说不离开念佛,上面这一段是彭二林把这三句经有所发挥,这三句全说是净土法门,你要寻方便,最殊胜的方便就是念佛法门。而且是净土法门中四种念佛中方便中的方便,就是经常念佛,这个话很好。度生要有方便,最胜方便就是念佛。行菩萨道,度化众生,要有方便。密宗,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密宗的出发点,就是他的根本,也是他的究竟。跟《华严》一样,悲心是根本,我们跟修罗不一样,他没有悲心。我们有悲心,修罗神通很大,跟天人打仗,天人打不过。他也很善于辩论,种种,但他就是缺乏悲心。大悲为根,菩提为因,你发菩提心为因,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最后有了根,有了因,究竟是什么就是方便。我们修持为什么,为了度他,度他需要有方便,方便是究竟。密宗有一句话,无识知自心。跟禅宗没有两样,无那个识,知自己的本性,密宗不但现在过去也同样,得了一些神通,有一些小法,有一些东西以为炫耀。其实都是忘了密宗的根本。根本就是这几句话,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无识知自性。这个很难,最胜的方便就是念佛,这彭师的话很对。
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觉。天 人归仰,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诸世间。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调众生,宣妙理,贮功德,示福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升灌顶阶,授菩提 记。为教菩萨,作阿阇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
上段末是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这是赞叹大士之实德,现在所讲游步十方行权方便,以及就要讲的这一大段,都是赞叹大士于十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殊胜的权德。示现八相成道,下边要讲八相成道,总的就是这一大段内容。首先是 原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 。愿是誓愿。《法窟》说: 于出世道悕求为愿 。在出世之道,有所悕求叫做愿,因此有愿必满,世界,是无量世界。界代表空间世代表时间。世是有过去、未来、现在,界就是十方。等正觉,这三个字是唐译,魏译就是等觉,现在无量世界成等正觉,取唐译无量世界成等正觉是新的翻译。旧的翻译是等觉,新的是等正觉。等觉有二个意,一种是菩萨的极位,我们说过再上一品就是妙觉,在十地之上,超过十地啦,这是菩萨的最高位置。这将要得到妙觉佛果啦。其他的功德就跟佛妙觉相等相似了,也就是十四的月亮啦,比十五还差一分,很接近了,所以叫等觉。昙鸾大师说:望于妙觉相比还差这么一点点,就是等。比底下的比十地的觉悟都高了。因此称为等觉。这是昙鸾大师的解释。再一个解释也是昙鸾大师的,《往生论》就是昙鸾大师注的。 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为等觉。 等觉就有两种解释,一个人就作两种解释。诸法相等,一切佛也相等,所以诸佛如来就叫等觉。不但昙鸾大师有这种说法,龙树菩萨也这么说,《大智度论》也说: 诸佛等,故名为等觉。 所以等觉有两种含意,可以是等觉菩萨,也可以具龙树大师、昙鸾大师说就是佛。日本《会疏》说等觉有两种意思,一如来名等觉,二是一生补处位。咱们的注经也有两种说法,住等觉位菩萨于无量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什么地位呢?是等觉菩萨,可以在十方来示现成佛。一个已经是如来了,他是从果向因,示现八相,是成佛后的利用。这两个是有一点出入,但是我们不必一定去选择一个,排除一个,大觉的妙用本来不可思议。而且会中菩萨这么众多,人们也就有可能只是等觉位的,也有是成佛位的,这两说都对,不妨并存。这里我们要知道等觉的含意就有两个解释,不过我们常用的还是比妙觉低一级的,第十一地。这些说法似乎都有些出入,不要执着。等觉也就是佛了。等觉是十一地,妙觉是十二地,还有十三地的佛,还有的说妙觉就是佛。比妙觉再高是佛,佛就变成十三地。在这一些不要强行分别。
舍兜率,降王宫 ,这是八相成道,释迦牟尼就示现八相成道,有八个相。从兜率天下来入胎了,后来出家了,修行了,修行之后,成道了。降魔了,转法轮了,至涅槃啊。这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什么样的修行人能达到的,不一样,有五个位次。我们常常以为一个示现八相成道,就是示现的佛了。八相成道,其位不一,有五个不同的位次,第一个是十住满位示现八相成道,像《华严贤首》《起信论》,不但是这样就是咱们《楞严经》 观音,圆通 许多注经家说观音这个时候,也只是达到初住,圆教的初住。十信满心。可是观音他不说,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所以十信满心,就可以示现佛。这个相当于《占察经》,《占察经》有四种说法,作佛有四种不同的地位。信满作佛,信心圆满示现作佛。第二《大集经》说,灌顶住菩萨,是十住满位,能于无佛世界示现八相。《占察经》第二解满作佛。《仁王经》曰初地,可示现八相。相当于《占察经》证满作佛。四,《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到一生补处示现八相。我们往往体会的是这个位次。一生补处到咱们世界来,示现八相成佛。这个示现八相的呢?就是过去释迦牟尼,将来弥勒。这个相当于《占察经》的一切功德圆满成佛。行满成佛。还有第五《华严不思议品》诸佛念念出生智,这是佛后得智,出生八相示现。前四种是因中的示现,还没到究竟,第五是佛后功用,已经成佛之后的功用,再来示现。八相示现,我就喜欢,咱们释迦牟尼佛,咱们是哪一种,释迦牟尼佛证实了最后这一种。我们不要以为,佛是在树下成佛,其实佛早就成佛啦,这是为中下之根示现八相成道。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前就成佛了。所以释迦牟尼,正是这第五种。这是根据《甄解》注。从《甄解》我们可以看到示现八相成道的人,有五种阶位。《甄解》偏重于佛后,释迦牟尼佛是佛后。咱们经中所说的大士,我们都说从果向因嘛,也有的示现八相,是佛后,但是种种的不妨并存,五位不妨都有。咱们会中这些众,因为十方来会的菩萨无量无边。种种情况不一,虽然一切平等,平等中不妨相差别。不妨有的是位后,有的是位中,有的是位前,但是五个阶位都能示现八相成道。这八相成道,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和一切的佛示现成道的通途。我们所说释迦牟尼佛到弥勒之间,不再有人成佛,这是指没有一个这样八相成道的来成佛的。不是说在这个期间没有众生再成佛。八相,说法不一样,有的说七相,有的说九相,十相。说八相是多数,多数说八相。说八相之中,内容还有不同,《大乘起信论》说的八相跟《四教仪》说的不一样。《大乘起信论》说八相为从兜率天下,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没有降魔。《四教仪》则为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这里没有多少出入,就是开合的不一样。《四教仪》是把《起信论》里的成道,他只有成道,没有降魔。《四教仪》把这个成道,开为两个,成道里有降魔,这是两个,分开了,降魔,成道,多了一个降魔。起信论的入胎,住胎,合为托胎。所以这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底下根据《嘉祥疏》,《嘉祥疏》是魏译的,跟我们会集本很相合,和他是一致的。经中舍兜率,兜率是第一相,根据《四教仪》降王宫是第二第三两相。第二第三,是降王宫,是托胎,出生,弃位出家,苦行学道,是第四相,第四相是出家,降伏魔怨是第五相。成最正觉是第六相,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以及下边一大段是第七相,转法轮。于此中下,而现灭度这是现灭度,是第八相。这就是说这一切来会的菩萨都要在无量的世界,去示现八相成道的佛。 舍兜率 第一相是从兜率天下来啦。这个音可翻成 睹史多 兜术 ,他的意思是妙足,知足喜足等等,是欲界的第四天。本来是欲界天,但是特殊的是兜率内院, 兜率天 是欲界天,兜率内院才是道场。弥勒大士是在兜率内院说法,因此有生兜率内院的人,没有进内院,就被欲界天的这种天人的生活所迷,他就不进内院了。所以求生兜率内院也是非常殊胜的,但是他进不了内院就危险。古时候有三个结伴修行,就说谁要到兜率内院一定回来给没去的人送个信,证明一下增加信心。其中一个死了,一直没有信,第二个死了过了一年给他送信了。说 我真生到兜率内院啦 ,他说,你怎么才来?他说我去了马上就来了。兜率天的时间跟咱们不一样,他马上就来,咱们这等了一年。那位呢?那位到了兜率天他又玩去了。他没进内院。所以他没有资格回来送信。所以说有的不见得能进内院。道场的情况《普曜经》解释,兜率天有大天宫,名为高幢,广长舌有二千五百六十里,在说法。《佛地论》说 兜率天 后身菩萨,于中教化。这是后身菩萨,是补处菩萨,在兜率院内教化众生说法,后身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的一切菩萨,还都是在兜率内院,补佛位,从那下来,降生于五宫,出家,修道,成佛。第一句,是舍兜率,兜率天的情况。第二句降王宫,降生于王宫。《因果经》摩耶夫人看见菩萨乘着六牙白象从空中来,从右胁进入身体,可是还看的见菩萨在里面。出生的情况《涅槃经》说,从母摩耶夫人而生,生下来,周行七步,自行七步,还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个我不是我相的我。《净影疏》说: 于十方各行七步,表示大丈夫奋迅之力。大雄宝殿,有人说出家消极,为什么呢?怎么说消极呢?宝殿大雄,大雄宝殿,大丈夫是历迅之力,自行七步,所以是大丈夫相。又魏说,从右胁生。《释迦谱》也说: 菩萨渐渐从右胁生。
弃位出家,苦行学道。 此表 出家 之第四相。 弃位出家,苦行学道。 舍兜率,降王宫嘛,是弃位出家。苦行学首应当是第四相。详细情况《魏译》说的甚详,释迦牟尼佛看见老人、病人、死人、就决定出家,弃了一切眷属什么,骑着白马出去,然后穿法服,端坐树下,苦行六年。如我们看到的相,看到一人人坐在那里瘦的骨头都露出来,那就是太子那里苦行学道的相。
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这一切都是示现,释迦牟尼佛早在无量劫前成佛了,这一切示现是随顺世间。这从唐译中可看出,和于《法华》中所说。《法华寿量品》说,无量的天人,阿修罗都说释迦牟尼佛出了王宫,到城外坐道场,成了佛。然而善男子,释迦牟尼佛说,我实在是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早已成佛啦。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看见众生乐于小法,对这个大法不能信受。现在很多人乐于小法,根据人类的一点点记载来考评,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从龙宫中取出《华严》,都不能相信。乐于小法,乐于小法的人德薄垢重,德很薄,垢障很重。为了这种人,我就示现,我很小出家了。后来成佛啦,实在是久远以来,无量无边那由他劫,我都是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为了教化,我只好这样说,现在示现刚成佛。这里就和《法华》相合。
以定慧力,降服魔怨。 是第五相。第五相降魔,以定慧的力量降服魔怨。魔者,梵语为 魔罗之略称 ,以翻障碍,能为修道作障碍,又翻作杀者。他破坏人行善,他又使人放逸,断人的慧命,断人慧命即是杀者。又翻恶者,他很恶,很多爱欲,这就是魔之意思。障碍、杀害、恶。《净影疏》说魔有四种,一是烦恼魔,贪嗔等烦恼都是魔。第二是阴魔,色、受、想、行、识都是魔。第三是死魔,因为一死,善知识一死,就不度世了。还有修行,修行一死,不能继续了,死魔。第四天魔,他破坏你妨碍你,坏别人行善,不让大家成,妒忌,你比我强。你成功了,教化很多人,反而魔的徒众就少了,他要保持他的势力,他不希望别人成功,这很厉害,所以有人批评现在是群魔乱舞,大家要提起正念。不怕嘛,降魔才成道。这八相成道是降魔。经中说的魔是天魔。《婆沙论》说,当时太子在树下时,魔现了很多魔女来诱惑,但是这些魔女走到释迦牟尼佛前变的非常丑陋,她们是幻化那种淫色相、美容都不存在。后来就是武器,放弓放箭,放武器种种的,但是这些武器在靠近佛身体之前,都在空中尖端变成莲花,哪还能伤人呀。所以入这样的大定,魔害怕,魔就败退了。这是以定慧力来降伏魔怨。佛并没有跟魔有装斗法的心。提婆达多那时害佛,用五百醉象,象喝醉时最厉害了,五百醉象,放出来把佛和佛的弟子都踩死之意。提婆达多,是佛的弟弟,他修道得了五神通。他的神通不管事,还起这样的心,他教阿奢世王的儿子,杀父杀母,都是提婆达多干的事。大家很羡慕神通,还有奇异功能,这不是根本,提婆达多是多好的例子。得了神通比现在的奇异功能强一万倍,但是于事无补。他放了五百醉象,佛一伸手,变成五百狮子,这五百个狮子,一个醉象前边有一个狮子,醉象虽然醉,但它看到这样的大狮子也不敢动了。佛就没有被害,安然入城。他问佛,佛说我并没有起个思想要现五百狮子,这是自然的,所以佛降伏了魔军之后。魔就问佛,你有什么功德,有这么大本领。地神乃知,地神说:我们这个地球上,没有一块土地,不是释迦牟尼佛为众生流血舍生命的地方。耶稣也相当伟大,他为众生钉在十字架上,他流血呀。但是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地球上没有一寸土,不是释迦牟尼佛舍生命之处。地神他知道,做了证明,魔就没话说了。降魔是以定慧之力,这是第五相,降伏魔怨。第五,魔就这样解释了,翻成障碍,翻成杀害,翻成恶。怨就是怨家,有冤有怨,降伏这些魔怨。
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这是第六相,成道了。 微妙 。《维摩经》说: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解释微妙,微妙就是菩提,菩提者,佛的知见就是菩提,也就是实际的本体、理体,当人自性。这 不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 。所以就是微妙,就是难知。微妙就是菩提,本体,微妙难知,诸法难知。《净影》解释,理是妙法,理体是妙法,得到本体,所以成正觉。得微妙法者,就是得了本体,成了等正觉啦。这就是得微妙法,得了本体,所以成最正觉。
《长阿含经》说: 如来大智,微妙独尊。 这微妙之意就显出来了。小乘的经典也是如此,如来的最大智慧是微妙,独尊,最高。得微妙法就是得了如来独尊的殊胜之法。所以说得微妙法者,就是契入如来的佛智,佛的智慧,入了实相的妙理,证了真正的菩提。所以成正觉,这就是成道。正觉就是如来的真实智慧,智慧就是觉悟。所以说成佛就是成正觉。最正觉,成最正觉。最正觉者,就是尊崇佛的觉悟是无上圆满最究竟的,称之为最。《释迦谱》说: 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不是说正觉之中出了个最拔尖的,成最正觉不是这样说。就是得了无上正真之道,成为最正觉,没有能超过这个的。《会疏》说: 觉之中为最极 ,已登峰造极了。 成最正觉 ,成最正觉就是究竟成佛。这是第六相的成道。天人归仰,请转法轮。 是第七相。(带病讲课)。第七相转法轮,佛出兴于世,大事因缘,这个因缘最主要是什么呢?是要度众生,不然佛成佛与众生无关系啊!众生可以因此而得度,如何来度众生呢?就需要靠如来来弘法。宣说种种妙法,把众生震醒,觉悟呀。所以在八相成道之中,转法轮可以是一个核心,使这些大菩萨为什么到十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主要是到十方世界去示现转妙法轮,因此在文中这一段也最长,比其余各项较长,经文说 天人归仰,请转法轮 。一直最后第八相 至而现灭度 为止,这中间很长一段都是第七相,都是第七相的内容。天人,是指天道的人,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天中所生的人,就成为天人。天道中的人都归敬,都归到佛门来,都投到佛门来恭敬。仰是钦仰,仰慕,天人都恭敬归依。《大智度论》说释迦牟尼佛成佛后,三七日寂不说法。释尊示现成佛后,在头三个七天里大说法,《华严经》, 八十 《华严》,就是佛成佛后三七日说的。但是这些声闻、缘觉的第子,阿罗汉都如聋如盲,没有领会。佛自言: 我法甚深,难解难知。 这些大阿罗汉都不能知,众生就更无法知啦。一切众生缚着世法,为世法所缚、所著。缚是自捆,着是执着,没有能够理解的,那么还不如入涅槃乐。这是释迦牟尼佛当时示现,这时诸菩萨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请求释迦牟尼佛为众生转法轮。佛默然受请,就说了《阿含法》,这是小乘。《法华》最后说,《华严》初说,如太阳一样,太阳刚出来时直照高山顶上,太阳要落下去时,也是照高山项上。一头一尾说的是最高的法,这是不得已说《阿含》,又几次说法,说方等,说《般若》,最后说了《法华》《涅槃》,这时大家已经提高了。
天人归仰,请转法轮 。《法华经》记载这件事,当时佛默然不说,天王菩萨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顶礼 请我转法轮 。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请释迦牟尼佛转法轮。法轮是什么意思呢?是佛的教法,演说的大法,演说佛的教法,称为转法轮。轮的意思是转轮圣王他的一种轮宝,是宝中之一,这个宝可回转四天下,是一个很大的天体啦。能够摧毁一切魔敌。这是天体的一个宝一个轮,用它来做譬喻,用转轮圣王的轮宝做譬喻佛的教化,佛的教化可以流转一切众生界,破除诸烦恼。《法华文句》说: 诸佛菩萨,转心中之法,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 诸佛心中有一个化他之法,化众生之法,使他的法传到众生心里去,这就叫转法轮。不是有一个实际的轮子在那转,这是转法轮的含意。把佛心中法传送到众生心中。也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转的含意嘉祥大师说: 自我至彼,故称为转。 从我到对方就是转。这是转动,不要体会有个机械的轮子在那转。这是个譬喻。《探玄记》解法轮,法有四个意思:教、理、行、果。这个法不是一切法的那个法,是指佛法的法。包括教化、修行、和本来的理体,包括修行所得的果。这叫做法。轮也有四个含意:一个是圆满,如自行车的轮子很重要,少几根就不好骑了。二是真正的一个轮子都具足了,圆满了,具德,没有欠缺。三是有功用,这是德。他有摧毁惑障,有迷惑有障碍,法来摧毁他。四是有转动之意,轮子转动。为什么从此向彼,从佛向着别人啦。这个法从我流到别人心中,大家知道,法师要说法,讲的玄理,听的人得到了,这就是从此向彼,这就是转,转动之意。这个转动抱括从佛至众生,说法的说给众生听,这是从佛至众生,同时也使众生转向佛。为什么呢?因为众生闻了法之后要成佛,所以众生又回向到佛。这包括两个含意,这是轮转。轮的意思, 天人归仰,请转法轮 。这是第七相。这是佛在说法了。
底下是转法轮的内容。 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这一句一直到 于其中下,而现灭度 。这很长的一大段是第七相,转法轮之相。 法音 两字不仅仅只现于佛在说法,是广指如来教法。佛的言语,有音声的说法。因世尊说法,有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说时说、默时亦说;不但有情说,无情也说。这个法音不只现于当年,世尊在那现出身相。语言等这个是法音。所以 百草头上祖师意 。百草头上,就是百草头上说法,这就是法音之广意。 世间 翻做欲界、色界、无色界。世尊接受了天人和菩萨的请求,来广演一代时教。这个时教有大乘有小乘,有权法有实法,有偏有圆,种种的法,都是在转法轮之内的。因为众生根基不一样,众生根基成熟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佛在说《阿含》时先说小乘,回小向大、方等诸说小乘。呵斥小乘,说小乘是焦芽败种,不可造就,赞叹大乘,说般若,说大乘法,先说权法后说实法。说权法说如何证阿罗汉,如何证缘觉,如何去行菩萨道。这都是权法,一时之法。到了《法华》《华严》全是圆教了。净土宗也是圆教,圆顿之教。用这一切法,来觉醒三界一切众生。法法都是要的,因为众生病不一样,如果只是圆法就够了的话嘛,就说《华严》就不必再说了。但是大家不懂,佛要涅槃了嘛。大家请求佛才转法轮,所以叫转法,既然是这样,佛出世以后,不管佛在说或不在说,种种的教都是觉诸世间,所以佛之成佛是为众生。 诸世间 就是三界,不光是人,畜生等等都是,欲界,欲界天之上有色界天,色界天之上有无色界天。觉醒一切世间。 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这是转法轮之总相,受请之后,就是如此。底一就是一步一步地讲这个内容。
破烦恼城,坏诸欲堑。 烦恼是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十种。身见,修气功就是在身见之中,修这个身。边见,落边,只承认有不承认无。邪见,见取、戒取这十种,称为烦恼。天台宗讲的更深一点,以见、尘沙、无明这三种惑称为三烦恼。这些烦恼都要破除。《智度论》说烦恼是什么呢? 能令心烦,能作恼故 。能叫你心烦,能叫你恼乱,这叫烦恼。这个解释很直接,你心一烦,一动气,烦恼就来啦。不但生气是烦恼,你高兴欲狂也是烦恼。 城 是城堡,堡垒。佛演说妙音,演说法音,来摧破众生心里烦恼的堡垒。我们大家都不知道我们这个堡垒,就是我们的烦恼,佛演说妙法来把它摧毁。故曰 破烦恼城 。
坏诸欲堑 《净影疏》说,爱欲之心,深而难越,故说为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