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讲什么

心的经典—心经新释

发布时间:2022-03-19 12:49:11作者:楞伽经讲什么

  心的经典—心经新释

  圣严法师

  序言

  我在台北及纽约两地,已于不同的场合,先后讲过四次《心经》,讲出的方式也不一样。最初于农禅寺讲出,它的录音带不久就以有声书型态流通。

  本书:

  (一)心经禅解──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听众人数较少,程度却相当平均,所以比较著重于佛学思想及禅观,同时也对经文逐句的解释,必要时也征引了诸大小乘经论,便利于新学者的禅修练习,也可作为演讲《心经》的参考。

  (二)心经讲记──讲于农禅寺,除了依照传统讲经方式,以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而逐句解说,并依经文标示出佛教的宇宙观、人类观、人的三世因果观、菩萨及佛的境界;层次分明,内容也相当扎实,有助于学人作义理的探究。

  (三)心经实践──讲于台北国父纪念馆,一连三晚,每场都有三、四千位听众,所以讲得比较通俗而更生活化些,有利于日常生活中应用。

  《心经》是三藏圣典中流传最广,被人持诵讲解最多的一种大乘经典,虽仅二百六十个汉字,涵义丰富,译笔精简流畅而优美。其内容既浅又深,以基本原始的佛法为底子,以大乘空义的佛法为灵魂。真是遇浅即浅,逢深则深的好经。可以把它当作正知正见的佛法概论来持诵、来阅读、来研究。

  《心经》的汉译工作,先后共有十一次,现被收集于《大正藏》第八册的即有八种。另外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般若经》卷四及四○三,均有与《心经》内容大致相同的经文。译笔最流畅简洁的是玄奘大师,古来僧俗大德们读诵讲解的,也就是玄奘大师手译的《心经》,我也不能例外。

  为了便利初学者的运用查考,辑成本书之后特别将诸种异译本,收集了加上新式标点,附于本书之末。其中有的译本文字内容略有不顺,但是对照各种异译,能使我们对于《心经》内容的理解,等于多配了几副开拓视野的眼镜。

  最后要向为本书整理录音成为文稿,以及替我抄写清稿和校对出版的诸位僧俗弟子致谢。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七日圣严序于纽约

  --------------------------------------------------------------------------------

  目录

  自序

\

  第一篇 心经禅解

  一、前言

  二、智慧度苦厄

  三、观诸法皆空

  四、因缘不思议

  五、解脱与自在

  六、生命的归趣

  第二篇 心经讲记

  一、绪言

  二、《心经》的内容

  第三篇 心经实践

  一、人生的意义

  二、生活的实践

  三、生命的超越

  四、后记

  第四篇 心经异译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鸠摩罗什译)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

  三、《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月译)

  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共利言等译)

  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智慧轮译)

  六、《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施护译)

  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成译)

  八、《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习应品〉心经内容(鸠摩罗什译)

  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初分学观品〉心经内容(玄奘译)

  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二第二分〈观照品〉心经内容(玄奘译)

  --------------------------------------------------------------------------------

  第一篇 心经禅解──智慧度苦厄

  〈智慧度苦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 梵文prajn~∣a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坛经》中说︰“即定即慧”。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说︰有定的时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时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定的作用。

  定、慧同时产生,是禅宗的立场及观点,定、慧产生以后,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现清净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会犯戒的。

  波罗蜜多是出离、超越、解脱的意思,就是离开烦恼和苦,也就是超越烦恼和苦。整句来说就是︰有智慧就能从烦恼及苦的此岸,到达没有烦恼、永远快乐、自由自在的彼岸。

  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以前五种的修行达到第六种智慧的目的。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度”是超越苦及烦恼的意思。以佛的智慧作为修行的指导原则,才能超越苦及烦恼,达到解脱的目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以简短的经文,教导我们般若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方法和道理,所以称之为《心经》。

  观自在菩萨

  菩萨 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自私、不为自己考虑;广度众生是为了成就佛道,并且感谢众生而不求回报;鼓励众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参与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萨。

  一个禅的修行者必须先发菩提心,修行是为了使众生得到利益。这最初、最早所发的菩提心,叫作初发心,发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转,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发心。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发菩提心,修行不会得力,容易著魔,对其身心都有损害。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会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萨要断烦恼,增长智慧,不能仅靠打坐,要努力广度众生,智慧的增长才踏实。仅靠打坐,仅以禅定的力量产生的智慧,在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便产生不了应对的力量。唯有以实际的磨炼,面对各种善恶不同、形形色色的众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实而因应有方,这才是菩萨的智慧。所以菩萨于六波罗蜜中特别重视精进和智慧,精进才能断自己的烦恼,产生了智慧,才能广度众生。

  精进波罗蜜是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为第一,精进度众生的方法有四︰

  (一)已造的恶业赶快断,

  (二)未造的恶业永不造,

  (三)未生的善业赶快生,

  (四)已生的善业要增长。

  前两点是使众生离苦,因为造恶业会得苦果,后两点是使众生得福报及安乐。这四个方法加起来就是“慈悲”;悲心使众生离苦,慈心使众生快乐。悲能拔苦,慈能与乐,就是慈悲,没有慈悲心不能称之为菩萨。

  自在

  是不受影响,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广度众生,就是自在。一个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

  许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脱后再广度众生,这是不太正确的;只考虑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脱。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广度众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脱。

  菩萨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干净俐落,不要拖泥带水。受施时就坦然接受,以广度众生为回报。布施时就慨然布施,不求回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损失,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对众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

  第二篇 心经讲记──人的三世因果观

  〈人的三世因果观──人在生来死去中即解脱自在〉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

  从无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个阶段,显示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过程,这是佛法里很重要的理论和观念。佛法讲众生,是包括六道中的一切众生,而十二因缘则是专从人的立场来看。因为诸佛世尊皆出人间,只有人才能信佛学佛,才能得解脱自在。

  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识”属于过去到现世的主体,故跨越过去世与现在世,乃至未来世。“名色”到“有”属于现在世,最后的“生”和“老死”属于未来世。“老死”以后又再“生”,“生”一定又从“无明、行、识”流转不已。

  “无明”为生死的根本,它从无始以来就有,不是上帝给的,也不是因为自己曾经做了什么坏事。众生一开始就是众生,唯其本质可以成佛。如金矿里的金子,本来是夹杂在矿石之中,只要将石头洗炼,金子就会显现,无明如矿中之石,故有无明就不是佛,而是烦恼的众生。何谓烦恼呢?烦恼就是由贪欲、嗔恚、愚痴所衍生的种种心理现象;再由这些心理现象,表现种种的身心行为,造作种种的善恶诸业,这叫作“行”。

  当一期生命结束了,生前的种种善恶诸业便积聚成一股很强的力量,让他去感受果报,而投为新一期的生命主体。这个生命主体叫作“识”,和五蕴中的识蕴是同一个东西。当人在转世投胎的刹那,他的“识”加入父精母血(即受精卵)而成为“名色”;“名”是指识,“色”是指受精卵。入胎之后,一、两个月之间,胎儿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官能即慢慢形成,这称为“六入”;“六入”也就是“六根”。

  当胎儿出生之后,他的六根就与外界的六尘接触,这就是“触”。触之后会产生苦或乐的感“受”,于是喜欢的就想追求,不喜欢的就想摆脱,这些一并叫作“爱”。当“爱”的心理活动付诸行为,成为事实,便叫作“取”。在追求或摆脱的过程,不免又造作了种种的善业和恶业,于是,便又有了未来受生受死的果报之身的因,这叫作“有”。

  所以“有”与前面讲过的“识”,是一样的性质,所不同的,“识”指的是今生投胎受报的因,“有”指的是来世投胎受报的因,如此而已。于是,凭著这个“有”,来世又去受“生”,然后“老死”,就这样,三世因果生死流转的关系,像一根链条,老死以后又生,生以后又老死……永无止期。

  从小乘的观点看,十二因缘流转,就是生死不已;十二因缘的还灭,就是了脱生死,不在生死之中,进入涅槃。生死怎么来的?其根本是因“无明”而生,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死;若没有“无明”,就不会生,不生,也就没有老、死,所以小乘要断无明了生死。

  然而,大乘菩萨则有更深彻的智慧观照。如前所述,既然现前的诸法都是空是假,则十二因缘所呈现三世流转的生命现象,亦不离五蕴诸法的生灭,所以当然也是空的、假的,生死的根本无明既是空的假的,就不必去断无明;而从无明以下的行、识、名色到有、生、老死,也都一一是空是假,故也不需去了生死。

  换言之,当一位大乘菩萨彻见十二因缘的流转相是空的,那么十二因缘的还灭,也就跟著不存在了。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句中的“尽”,是还灭的意思。因此,对大乘菩萨而言,“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了悟空性之后,既不恋生死,也不厌生死,不被生死所缚,自在于生死之中。

  经文接著说︰“无苦集灭道”,这是指明三世因果的流转生死与生死的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苦集灭道”叫四圣谛,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

  “苦”,生命的现象就如苦海,有三类八种,这在前面讲“度一切苦厄”的时候说过了。“集”是指苦的原因,人因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烦恼,而驱使身口意去造作各种善恶业,由此善恶诸业积“集”招感各种苦的果报。一边接受苦的报应,一边又造下新的生死之业。所以,造业而受报,受报而造业,周而复始,永无了期。受报是苦谛,造业便是集谛。如果不想再受苦,就要修“道”。在修道过程中,渐渐地不再造苦因,终究才能“灭”苦。

  由此可知,集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道为灭之因,灭是道之果。集与苦为世间因果,道与灭是出世间因果。

  我们学佛就是要断除苦因以达到不受苦的目的。“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前面说集是苦因,然而流转生死的众生为什么会不断地在造苦因呢?要找出根本原因来对治它才是“釜底抽薪”之道。

  流转生死的众生不断造作苦因的根源,是来自于无始以来的贪欲、嗔恚和愚痴的无明烦恼。例如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拼命贪求,患得患失而不择手段;娶了太太生不出儿子,就想再找一个太太来生;恐怕一个儿子不孝顺,再生一个才安心。贪得无厌的同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树立了许多怨家仇人,逞凶斗狠,报怨复仇,你来我往;再如对事情缺乏正确清楚的认识或判断等等,便使行为上造作杀、盗、淫等身业,嘴巴则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口业。

  所以不断造业受苦的根本原因来自无明烦恼,也就是没有智慧!那么如何去开发智慧呢?必须修三无漏学和六度。三无漏学是解脱道的根本,而六度是菩萨道的基础,也是三无漏学的开展。

  三无漏学,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戒与定是为了得无漏慧,有了无漏慧,才能断除生死恶业,即不再造生死的苦因。

  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是戒的范围。从菩萨的立场看,有能力布施而不布施,应该忍耐而不肯忍耐,可以用功而不用功,能舍而不舍,该做而不做等等都是犯戒。至于如何持戒清净,那就要有禅定的功夫。修行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礼佛、拜忏、诵经、打坐、念佛、持咒……等等。

  心安定才能真正持戒,才愿发布施的心;心愈安定,烦恼愈少,智慧愈增长,最后就能得解脱。所以,解脱来自禅定和智慧之力。由持戒而离苦得乐,习禅定而得禅悦,修智慧而得法喜。诸位看,这有多好!能修戒定慧的人实在太幸福了。

  依智慧而得自在,依三无漏学而得解脱,固然不错,但是一个修行人如果心里这么想︰“哦!我已经得解脱了。”“我已经有大智慧了。”或“我已经成为大菩萨了。”那就有问题了。在空慧的观照之下,根本是无苦、无集、无灭、无道的,这样才会不离生死而不受生死的束缚,才是真正的大自在。所以小乘说︰“苦集灭道”,大乘菩萨则说︰“无苦集灭道”。

  经文接著说︰“无智亦无得”,这就更有意思了。有人一定会问︰既然说没有智慧可得,那就没有可以证悟的目标了;没有目标,我来修行做什么?在前面的经文里,各位已经知道了诸法是空,既然是空,那么能观照的智,和所证得的理,当然也是空,也就是无可执著。因此,“无智”才是真智慧、究竟的智慧。

  “无得”,是说没有什么可以得到。有人说修行可得功德,修行可得智慧,修行可证道果,又说什么四果、五果,乃至七果、八果,如果有果可证,就是一种执著了。现在外边有人标榜自己已证三果、四果,说自己是圣人,这种人有大问题;把证悟当作一样事实去执著,有一点宗教的体验就生狂慧,是骄慢心。

  所以遵守《心经》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的话来修行才是最正确安全的。我们中国的老子不也说了吗?“大智若愚。”又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第三篇 心经实践──人生的意义

  《心经》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识字的老菩萨们也多能背诵,因此讲《心经》的人特别多,听的人也最有兴趣。今天国父纪念馆不仅这大礼堂满座,连走道上也都坐满了,这并非我圣严的魅力,而是由于《心经》实在太吸引人了。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讲“空”的,“空”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否什么也没有?或者是一种消极的观念呢?其实不是!如果懂得《心经》,就不会认为佛法讲的“空”是什么也没有,它绝对不是消极,而是超越于积极与消极的一种最积极的思想。

  刚才主持人叶树姗菩萨介绍我很有学问,是一位研究佛学的文学博士,那么我这三天晚上讲经,一定要讲得有些学问,否则诸位要失望了。但是我会讲得让诸位听得懂,如果听不懂,你们还是会失望。因此我要试著讲得既有学问,又听得懂。

  生活、生命、人生

  现在开始讲今晚的主题“《心经》生活系列讲座”。一连三个晚上皆是讲《心经》与生活、生命、人生的实践与超越;亦即这次讲《心经》,是配合生命、生活与人生来解释。让我们一样样地来介绍。

  生命、生活、人生的定义是什么?生活是众生以活动来维持生命的现象,生活是生命在空间的环境中求生存的活动方式,生活是生命在众生群中造作善业与恶业的行为。这些关于生活的定义,请各位要了解。

  一般人对于“生活”究竟是在为什么,多半不清楚。以佛法的立场来看,生活本身即是造业,所造有善业、有恶业。如果是一位修行人或是大修行人,是造无漏的善业;普通的凡夫是造恶业以及有漏的善业。看看我们平常生活中是造善业或是恶业?造善业很好,造恶业会很麻烦;怎么麻烦法,后面会提到。

  生命是众生维系身体生存的现象,生命是众生在时间过程中继续存在的事实,生命亦是众生在众生群中接受福报及罪报的现象。所谓生命就是我们活著时所呈现的动态,生命的事实是为了什么?是由于过去世造了种种善业及恶业,现在世便受福报及苦报。

  人生是人类在时空中生存的现象;人生是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人类的生命是众生之中最难得的果报。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众生可分有形的和无形的两大类,在佛法中有六道众生的分类法,人及畜生等动物是有形的,其余四类均非肉眼所能观察,所以是无形的。人在六道中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高的,但人类的身体是最可贵的。因为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六道众生中唯有人是能修行佛法的道器,即修道的工具。当我们还拥有人的身体时,要加以把握修行佛法;有朝一日变成为其他动物,或变成无形的众生时,就难得有机会修行佛法了。

  我们法鼓山养了一只狗,它在我们作早晚课时一定参加,但是它只能坐在大殿门外,不能进大殿来。有人讲我们那只狗懂佛法、有善根,我却不这么认为。那是因为我们大家都在大殿上,它很孤单,所以就在大殿外等我们、陪我们。我们念〈大悲咒〉及《心经》,它会念吗?我相信它不会,最多觉得喜欢,已是善根福报。所以,做了人以外的众生是很可怜的。

  《心经》说的道理全是人的问题,是为“人”而讲的。佛法是对人说的,因此得先得到人的身体,才有机会听到佛法,懂得佛法,并且充分地修行佛法。譬如《心经》中所说的五蕴、十二因缘、十八界,全都是“人”才有此条件;人以外的其他众生不具备五蕴、十二因缘及十八界那么多的条件。

  有些人认为做人很辛苦,不如一死百了,死了以后大概就没事了。我说,死了不得了!因为死了以后,业报未了,死了以后,佛法未学,是多么地可怜!

  《心经》所讲的三世十二因缘,就是以十二个阶段,说明人类生命从过去世到现在世,再从现在世衔接到未来世的连续现象。人类的生命即如此再生再死地一再循环不已,此乃所谓人的生命的三世循环。因此,佛教徒的人生观,应该是珍惜生命、积极生活的菩萨行。《心经》的智慧即是教我们如何实践积极的人生观,而又能超越于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

  简单说,《心经》的内容是在说明人生的根源出自无明,生命的目的是为了成佛,生活的态度是要达到心无挂碍。因为有无明的烦恼,故而生死不已。如果无明尽,那就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佛。而欲成佛,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无挂碍。

  第四篇 心经异译

  (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