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师:试论佛教如何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照诚法师)
发布时间:2024-04-12 03:26:44作者:楞伽经讲什么照诚法师
佛教必须与当时社会相适应,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为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佛教逐渐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广大佛教界人士,坚持“爱国爱教”的原则,积极开展国际友好交往,热心社会公益福利事业,重视青年僧才的培养,大力发展佛教文化教育事业,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佛教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已是当今中国佛教界所达成的共识。因此,几乎所有佛教界的有识之士,目前,无一不在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作种种努力。但是佛教究竟应该怎样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或者说,佛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究竟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在本文想就此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诸位有识之士。
佛教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已毫无疑义。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当前还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逐年有所提高,目前综合国力已达到可观程度,社会发展将接近小康水平。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在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正是由于如此,所以我们的佛教,应该与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相适应。这就是说,我们的整个佛教事业,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应当前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特别是要适应当前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一、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它不但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不但对经济领域开放,也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不但在沿海、沿河、沿江地带开放,也在内陆城市和地区开放。佛教寺院,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也在对外开放的范围之内。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佛教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适应海外佛教信徒的需要
对外开放以来,海外一些盛行佛教的国家和地区,经常有大批佛教信徒来到中国大陆参观访问,这些人大部分信仰虔诚,他们来到中国,多数是朝礼祖庭,认宗归祖。但也有一些是想亲眼目睹一下中国大陆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为几十年来的隔绝,他们在海外受一些宣传媒介的影响,总认为中国大陆的佛教,已经名存实亡。因此,作为佛教界人士,首先必须做好这些人的接待工作,向他们大力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更为重要的是,要以庄严的寺庙,良好的道风,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中国大陆的佛教,目前正在复兴。做好海外佛教徒的工作,适应海外佛教徒的需要,是当今中国佛教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适应海外来宾、游客的需要
对外开放以来,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既有许多国家元首、政治家、实业家等到我国访问,更有大批的海外来宾、游客到中国大陆观光、旅游。而许多佛教名山,包括一些佛教胜地和佛教道场,都成为我国的旅游区域或重要的旅游景点。是一些国家元首、政治家等贵宾和游人到中国访问的必到之处。特别是着名的佛教寺院,作为我国对外国际交往的一个窗口,对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和维护世界和平事业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如上海龙华寺的撞钟活动,已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级旅游项目之一。而上海玉佛寺则被列为上海旅游的四大景点之一。自对外开放以来,凡是到上海参观、访问、观光、旅游的海外贵宾、游人,平均每天多达1500人左右,最多时每天约3000人,平均每年都在50万人左右。上海佛教界先后接待的重要贵宾有百余位。
在对外友好接待中,上海各寺院的法师们,始终坚持“在教言教”以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主动向来宾及游客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介绍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尤其是明旸、真禅两位大和尚,还在接待中积极劝说他们的海外弟子到上海来投资,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正是由于上海各寺院的全体法师能齐心协力做好对外接待工作,因而得到海外宾客的交口称赞。由此可见,做好对外友好接待工作,适应海外来宾、游客的需要,也是当前中国佛教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适应海外人士瞻仰佛教胜迹的需要
在对外开放中,佛教不仅要做好对外友好接待的工作,同时还要满足一些海外人士渴望瞻仰佛教胜迹的要求。这是因为,大多数海外来宾、游客,并不都是因为信仰佛教而到寺院礼佛。他们来到寺庙,主要是想瞻仰一下佛教胜迹。为此,佛教一定要保护好全国各地的着名佛教胜迹,使之不受破坏。原来已经湮灭或受到破坏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重新恢复和修复。个别寺庙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设一些佛教景点,以迎合对外开放的需要。近年来,上海地区一些佛教寺院已经作了有益的尝试,并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比较典型的是上海静安寺,近年来在寺内开辟了佛教文物楼,将原来寺内收藏的珍贵佛教文物,分别陈列出来,从而吸引了许多海外来宾和游客。该寺原有八处名胜古迹,被称为“静安八景”。元代诗僧曾汇集各家题咏,辑为《静安八景咏集》,从此静安古寺更加名闻四方。现在静安寺配合静安南京路地段的综合开发,与静安公园改扩建工程一起,将寺宇大规模重新改建扩建,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又如上海真如寺,目前也兴建了一座名为真如佛塔的九级方塔。塔高53米,台基高度为1.2米,塔刹高10.8米,为当前华东地区的最高佛塔。现在该塔已成为上海地区的又一佛教胜景。除此以外,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佛教名山和着名寺院,也都恢复和新增了一些佛教胜景。无锡的灵山大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外来宾和游客。所有这些,即满足了海外人士瞻仰佛教胜迹的需要,也为对外开放作出了贡献。
二、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人类在宏观上已可九天揽月,穷极“黑洞”天体,在微观上也可深入“夸克”,并掌控了“克隆”技术。但是,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此,我国正在加速进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作为佛教,必须与两个文明建设相适应。
(一)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
在丰富的佛教思想理论中,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可以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例如:佛教的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无我利他、度生无倦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三学并重、止观双修的修行方法等核心思想,都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此,当今中国佛教界必须大力发扬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对中国佛教界来说,则是要加强佛教文化的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佛教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佛教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当前的佛教文化还很不发达,远远不能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为此,中国佛教界在当前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佛教文化建设。
1、加速培养新世纪的高级佛教人才
当前中国佛教界,除了要继续办好原有的各级各类佛学院校,培养爱国爱教的佛教人才外,还要注意从多种途径培养一些高级的佛学研究人才。在这方面,中国佛教界已经在进行种种探索。如中国佛学院每年都招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等,则在探索通过佛学研究来培养高级佛教研究人才。中国佛教协会也先后选送一些青年僧人到日本、斯里兰卡、缅甸等国留学。前几年,中国佛教协会还将一名从日本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的青年僧人,送到北京大学东方学系读博士后,现在已经毕业。所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培养高级佛教人才的好方法,应该继续大力进行探索,以期取得经验,加以推广。
2、大力开展佛学研究
现在,全国研究佛学的机构,大致有如下三类:一是宗教事务部门附设的宗教研究机构,如国家宗教事务局就设有宗教研究的部门。二是社会科学研究部门设立的宗教研究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省、市社会科学院,大都设有宗教研究所,三是佛教界创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如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天台山佛学研究社、常州市佛教文化研究会、金陵刻经处等。以上这些佛教研究机构和部门,都在佛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成绩,今后应该继续努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特别是尚未建立佛学研究机构的省、市佛教协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大力开展佛学研究,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积极弘扬佛教文化
弘扬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佛教书刊的出版发行,特别是各类佛教刊物,是弘扬佛教文化的重要阵地。现在,全国佛教刊物不下数十种。同时,理论界和宗教事务部门发行的宗教刊物也登载有大量的佛学文章。从佛教界所办的佛教刊物来说,除了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都办有刊物外,差不多各省、市佛教协会都办有自己的佛教刊物,不过有的是公开出版,有的是内部发行而已。这些佛教刊物在弘扬佛教文化方面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今后要继续努力把它办好。特别是要在提高质量方面狠下功夫,要加强佛教理论色彩,要发挥地方特色。
4、开展佛教文化交流
开展佛教文化交流,除了办好佛教刊物外,主要是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佛学思想研讨会。近年来,宗教事务部门、学术界、宗教界三支佛学研究力量携手合作,共同举办了不同专题的佛学思想研讨会,对佛教的理论、名僧的佛学思想等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上海近年来,市民宗委、市佛教协会、市宗教学会和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联合举行了高僧圆瑛、持松、应慈三次佛学思想研讨会,编辑了三本纪念文集,有力地推动了上海的佛学研究。1998年10月,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宗教学会,联合成立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组织委员会,在无锡召开了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人数之多,收到学术论文数量之众,为近年来佛教学术思想研讨会所少见。这是一次成功的三支力量携手合作。这种合作精神,今后应当继续发扬,使佛教文化交流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
(二)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
佛教既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也要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因此,当前中国佛教界必须高举爱国爱教大旗,全力以赴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
1、积极参加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佛教四众弟子,应该根据佛教“庄严国土”的要求,遵循“爱国爱教”原则,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有在家居士,都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所有出家僧尼,都要在坚持自身修持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一些地处山区农村、离城镇较远的寺庙,往往有较多的土地和荒山,僧尼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可以广泛开展植树造林,从事林业、茶业和药材等生产,搞多种经营,进行生产自养,做到自食其力、地处名胜古迹所在地或处于大中城市的寺庙,游人众多,可以搞一些服务性劳动。在这方面,处于不同地区的寺庙,都作出了许多成绩,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如福建省远离城市的一些寺庙,多处于深山老林,他们发动僧尼搞农、林、茶、药等多种经营,收益可观,不仅能做到自养,还能有所积余,用于修缮寺宇殿堂和举办一些慈善福利事业。而福建厦门的南普陀寺、浙江杭州的灵隐寺、江苏苏州的西园寺等,都地处大中城市,游人众多,他们每年旅游业的收入(包括香花券、素斋、法物流通处等收入)均有数百万元。上海佛教界也根据大城市的特点,办起了经济实体,既方便了信众,又为佛教事业积累了资金。各地寺庙,都要继续发扬佛教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组织僧众因地制宜地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使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相适应。
2、热情关怀佛教资生福利事业
所有佛教四众弟子,都应该根据佛教“利乐有情”的要求,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热情关怀佛教资生福利事业。目前全国佛教界在抗洪救灾、关怀残疾儿童、支持希望工程、热心各种社会慈善福利事业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当大的成绩。各地佛教界先后成立了不少慈善基金会一类的组织,设立慈善基金,专款专用,持久地开展慈善救济活动。
1991年夏季,我国安徽、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上海市佛教界先后向灾区人民捐赠人民币100余万;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等地区又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上海佛教界再次向灾区人民捐赠人民币60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佛教界发扬佛教“救世济民”精神,先后向各有关方面捐赠人民币达130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今后全国佛教界应该继续发扬这种慈悲济世的精神,关心和支持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对社会和人民多作贡献,使佛教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相适应。除此以外,一些佛教寺庙倡导“文明敬香”,既杜绝了火灾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寺庙和宗教设施的安全,又大大地减少了城市空气污染,净化了寺院的环境,为创建清洁卫生城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新的举措,既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也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因此,全国佛教界应该继续大力提倡和全面推广“文明敬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