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教文化之“场效应”──关于“佛教名山文化”的思考及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03 09:23:37作者:楞伽经讲什么五台山佛教文化之“场效应”
──关于“佛教名山文化”的思考及个案分析
周齐
五台山与《华严经》中所谓文殊菩萨住处之清凉山联系在一起由来已
久,千百年来,即以文殊菩萨化宇,佛教名山而广闻于世。如今,即使不了解佛教的人,也大都知道五台山是佛教名山,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前往者不论是否信徒,朝山还是观光,无不是慕名而至。而且五台山还是佛教显密宗皆尊的名山胜境。事实说明,佛教名山除了自然、人文的景观价值,更负载有佛教的文化意义,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佛教名山文化。那么,佛教名山文化有怎样的构成,是以怎样的形态存在,又具有怎样的作用呢?这是相关佛教名山文化的基本问题。本文拟从“文化场”及“场效应”的角度,以五台山为例,对佛教名山文化略作分析说明。因而这实际是对“佛教名山文化”相关问题的思考,是把“佛教名山文化”作为整体概念和整体现象进行的考察研究,在这个意义上佛教名山文化也是一个层面的个案。
一、问题的提出
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文意义在古代社会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在中国文化里,被赋予人文意义的名山似乎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深广的社会影响。祖先之发源、帝王之社稷、士人之情怀等等都关系于名山。佛教传入中国后,也逐渐出现了佛教名山,除了由于寺庙或宗派而闻名的佛教名山,最广为人知的当数以四大菩萨名义确立的四大名山。佛教与山林似乎建立有特别密切的因缘,以至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说法。由于有了许多佛教名山,在中国佛教文化中就出现了很有特点的佛教名山文化。而且佛教名山文化在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上显然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有关研究方面,对于佛教名山文化的很多具体问题的研究和关注比较多,而将“佛教名山文化”整体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和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把握的则少见。基于这样的原因和动机,笔者决意对此问题进行一下探索。
佛教名山不同于佛教的一些直接传播载体,它是因为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有了佛教的文化内涵被确立而成名的,因而实际是以象征意义载体形式体现和传扬佛教文化的。通过对有关具体事迹综合考查,就不难发现佛教名山由于具有了佛教文化意义而受到重视,同时又由于受到关注而使其负载的佛教意义更加张扬的互动关系,这是佛教名山文化比较直接地显示出的一种互动效应特征。而且佛教名山都具有独特的佛教文化内容,在建立与传扬其独特性过程中,往往成为某学派、宗派的中心;或在突显独特性同时成为一般意义佛教文化的传播道场,成为令人向往的佛教名胜,从而产生出显而易见的对世人的吸引力以及促进佛教文化传扬的辐射效应。
事实上很多现象还说明,佛教名山文化诸作用并非机械地单一地表现为某一种形式,而是有机整体的动态展现。对于一般民众及大多数信众而言,佛教名山文化,尤其四大名山,带给他们的首先和主要的是“佛教”这个整体概念和“佛教的”一般文化意义。虽然佛教名山或因是某某宗派祖庭、或因为被名义为某某菩萨的道场而闻名,都有独特性,但体现在佛教的社会影响上,主要负载和传播的则是广义的佛教文化,所起的主要是佛教文化的广泛普及作用。在中国佛教文化的整体背景中,佛教名山文化主要不是由于传扬了某一菩萨所代表的义理意义或某一学说思潮、某一宗派主张而造成广泛社会影响的,实际是由于标榜了特殊性或突出了不同菩萨形象传播了一般意义层面的佛教文化而广为闻名。不过同时,也正是由于不同菩萨或某派某宗的特殊性而使一般意义的佛教文化的普遍性得到生动丰富的体现和不同层次的广泛传播,进而扩大了佛教名山文化的影响,渲染加深了佛教名山的佛教文化气氛。特别是诸菩萨道场,由于突出了菩萨果位及佛而应化世间,其神力化迹可近及任何凡夫的实际和实用特点,达成“染净融通,圣凡交彻”之可能的方便简易途径,将神圣佛境与世俗尘界沟通在一起,有效地协调了佛教作为宗教大都存在的神圣性和世俗性之间的矛盾。
所以,透过佛教名山文化诸种特点表象进行一下概括归纳,即可分析出:佛教名山文化是作为象征意义载体而具有实质内涵的文化存在,具有互动及协调效应、吸引及辐射效应特征。而且由此还可揭示出佛教名山文化是诸因素动态整合的基本状况。概观这些特点特征则发现很相似于“场”的存在形态和“场效应”的某些作用特征。因而,笔者认为,用物理学“场”和“场效应”概念,可以既形象又概括地说明和框定佛教名山文化“文化场”的存在形态和“场效应”的社会作用。所以,基于以上考虑,在思考佛教名山文化问题并进行考察研究中,笔者采取了一个比较“不传统”的视角,拟以五台山佛教文化为个案,对佛教名山文化作一次分析说明。不过在此特别声明,本文只是借用物理学中的两个概念,无意采取物理主义的方法或立场。
二、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场效应”
1、场和场效应
所谓“场”,就是指物质存在的非实物形态。“场效应”则是场的动态作用。这不是严格的物理学定义语言,但已概括了概念的基本内涵。事实上,也正由于这对概念内涵的基本性,“场”和“场效应”的应用外延已远远不限于物理学范围。比如在此就被用来说明佛教名山文化的存在形态和社会作用。诚如前文的考虑思路,使用这两个概念,主要是由于佛教名山文化在存在层面特征和动态作用特点上与场和场效应有某些相似性。若具体套用,大致体现在这样几方面。在表面存在意义层面,是由于佛教名山是佛教文化的象征意义载体;在深层文化存在层面,是由于佛教名山文化是被赋予并具有了深刻佛教文化内容和实质内涵的客观文化存在。因而说类似“场”存在形态,是一种文化场。而在动态作用方面,则由于佛教名山文化显示了互动、协调和吸引、辐射等基本的“场效应”特征。下面即对五台山佛教文化场及场效应略作具体分析说明。
2、五台山即清凉山──佛教名山地位之确立
五台山由自然山林而成为佛教名山,是由于与文殊菩萨所住之清凉山对应联系在一起所至。所依凭的主要经典根据就是《华严经》,其中《诸菩萨住处品》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后来诸种“清凉志”,在出示证据方面,除了突出五台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无炎暑,可称“清凉”的自然原因外,还加上不少其它旁证。如说《宝积陀罗尼经》也有云:“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及有无量天龙八部,围绕供养”。这样,显密经典的根据都有了,而且说明所依根据都是“出于金口,传于龙藏”,具有绝对权威性。再就是列举神人异事,如汉明帝时摄摩腾、竺法兰等入中土后“以天眼观,即知此山乃文殊住处,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宇文周时,有化人来游此土,……往清凉文殊住处。”“唐初狮子国僧……跣足而来,礼清凉山”。 诸如此类,把五台山即清凉山的根据由经典云云扩大至时空向度上,表明它是超凡天然和自古就是的,并将被证实的事实具体落实到佛教初传汉地之始,从多方面证明了五台山即清凉山的地位真实性。
其实,在学术的立场,要确切地说清最早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将五台山与清凉山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困难的。而且在本论题下,也是不大有意义的。因为这里考察的是五台山成为佛教名山的事实和其呈现的文化现象,因而忽略了这种“溯源”的考据。但是在此仍有必要通过比较早期有明确述说的有关资料来确定一下五台山被确立为文殊化宇佛教名山的大致时限。由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明隐传”中所说:“武德年末……目者十余人说之,五台山者斯为神圣所憩,……中台南……大孚、灵鹫寺前后,遇圣多于此地。……齐帝三王子性乐佛法,思见文殊,故来山寻,如其所愿,烧身供养,而起塔所。将内侍刘谦之于此寺中,七日行道,祈请文殊,既遇圣者,奄复丈夫。晓悟华严经义,乃造华严论六百卷。”《华严经传》也提及“王子烧身”、“刘谦之心通注经”的故事,并说“华严一经于斯转盛”,时有西域梵僧,不远数万里而来朝拜者 。说明,至迟到唐初,五台山即清凉山,即文殊菩萨住处的说法已被接受并确立,而且将广为知晓的事实前推到高齐时期。有不少菩萨显应及异众感通故事也多称唐时如何如何。或许可以说五台山是在唐初及其之前的一段较长的时期里逐渐被确立为文殊道场佛教名山的。由此说明,五台山成为佛教名山确是由于被赋予五台山即清凉山即文殊道场即佛教胜境的连锁意义,从而成为这些意义的象征载体的;正是由于具有了佛教文化的内涵和佛教意义的象征性,从而形成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形成了以五台山为象征的佛教文化场。
3、五台山佛教文化负载的意义和基本内容及其文化场形态的基本内涵既然五台山是由于被赋予了佛教意义而成为佛教名山的,那么,它被赋予和体现了怎样的佛教意义?因此形成的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基本内容有那些方面?作为一种文化场其基本内涵又是什么?我们不妨沿着这样的疑问思路探寻大致。
首先,由五台山成为佛教名山最根本的原因方面看,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所负载和体现的佛教意义,主要就是通过崇仰文殊菩萨,突出宣扬文殊菩萨住于世间、化应凡夫的应力,展现了大乘佛教为实现普度众生之解脱理想而设计和推行的入世间、度彼岸的菩萨道和菩萨行。
由五台山佛教名山地位确立及其影响和作用诸现象,则可以理出五台山佛教文化基本内容的大致构成:一是由《华严经》和文殊道场原因而产生的义学研修及求悟禅修等等教内修行文化内容。一是由突出文殊菩萨化应神力,以起信、愿力、应验等步骤来沟通圣凡,形成教化影响作用的世俗信仰文化内容。再就是由之延伸的寄托默佑众生、阴翊王度等意愿的宗教象征意义文化内容。
由以上两大方面业已显示,五台山佛教文化作为一种佛教名山文化场存在形态所具有的基本内涵,就是大乘佛教通过菩萨道、菩萨行体现在解脱之路设计和终极关怀指向上的普世精神。
下面让我们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场效应方面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4、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场效应
比较集中地囊括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具体事迹的资料当数几种清凉山志或传。它们虽然不具有考据意义的权威可靠性,但不可否认,它们却从一个方面非常丰富生动地反映了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整体面貌。透过其搜罗列举的繁杂事项,则可以分析出五台山佛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场所具有的动态效应在哪些方面有突出显示。笔者概括归纳有如下两大方面。
一是互动及协调效应。
这种效应虽然表现有多方面,但主要还是反映在教内信仰因素与世俗佛教信仰因素之间的互动协调上,呈现为促进佛教名山影响与佛教文化广泛传扬的互动效应。五台山成为佛教名山,被赋予佛教意义,有经典依据支持,有教内的认可,还要有世人信仰,有社会的响应才有实际意义。有关资料已显示,自唐代以来,虽然五台山即清凉山的说法没有异议,但受重视和有影响的程度则有高低盛衰不同。仅由相关文殊菩萨显应、异众感通事迹的记录就可以发现,那些能够支持五台山是文殊化宇佛教胜境的极具说服力和证据性质的故事比较多又有记录的时期,也就是五台山佛教文化比较活跃的时期。同时还可以发现,在唐代及托名元魏、高齐、宇文周时的有关菩萨显应和异众感通事迹中,多是以文殊菩萨随机显理,触类而彰的形式,将诸如三昧解脱法、众生平等观乃至教禅并重等等主张,寓于描述神通显应及奇异宝光的故事中进行说教的。而宋代以后的此类故事则比较多的着力渲染灵宇神迹及佛灯金光的不可思议。在这方面无尽居士张商英“梦游五台山”而著“清凉山续传”即是典型的例证。这些现象一方面是五台山佛教文化已经深入普及于世俗信仰层面的一种说明,一方面也深入反映出营造名山影响与广泛普及之间在内容侧重上的互动和协调效应。
到元明清时期,五台山佛教文化中教内外信仰因素的互动效应显然表现的更突出,五台山佛教名山地位及产生的佛教影响也得到了充分的巩固和提高。其中,尤为显著的则是帝王及名公等大外护的促动作用。这实质上是佛教名山文化中寄托祈求福泽护佑意愿的象征意义内容与世俗信仰因素的互动协调效应。帝王在五台山敕建的寺、塔,也多出现在这几个朝代。帝王及名公的外护在这种互动效应中起了推动性的师范作用,使佛教名山文化的互动效应在弘扬佛教方面显示了特别的效力。
在此尤其要指出的是,佛教名山文化的互动协调效应还表现为神圣性与世俗性的互动协调。佛教的神圣性体现在预设的彼岸,预设的佛国净土上。实现这种终极关怀,在大乘佛教中则集中斥诸菩萨道和菩萨行,以应机、方便的教化形式沟通世俗,展示出人人都可以踏上解脱之路的世俗性。而佛教名山文化,恰恰使这两方面得到互动与协调。以五台山为例,文殊菩萨虽为七佛师菩萨母却以行菩萨道、为“应震旦之机”显化于五台。义理依据的宣扬和诸种应愿显化故事,实际制造了在五台山文殊菩萨可能随时应现及道不远人的气氛。而且关键还在于无论地位高低,有无苦修钻研,人人皆可登焉。只要神澄意真,发信心,持愿力,圣应的可能性就可能在心理上达成期盼意愿与安慰满足的不同程度的平衡。对于信众而言,五台山是文殊境界和佛教圣地的象征,佛教名山文化氛围即成为媒介,让人感触到佛教向众生敞开的平等法门。因而佛教名山文化的互动协调效应实际比较和谐地协调了神圣性与世俗性的矛盾,是实现菩萨道的方便途径。
二是吸引及辐射效应。
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吸引与辐射效应同样体现在佛教与世俗之间,并且与互动协调效应有机相连。具体到它的实质内容则以佛教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为关键所在,而且体现在相辅相成的两方面:一是由于体现一般意义内涵而产生的吸引及辐射效应,一是由于具有独特意义内涵而产生的吸引及辐射效应。下面作分别解释。
所谓一般意义内涵是指五台山的佛教名山文化所负载的佛教的一般意义。五台山作为名山是由于是“佛教的”名山而闻名于世的,对整个社会而言它并不首先体现深刻的义理或特别的主张,因而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广泛的辐射面。这是显而易见的现象。譬如五台山并没有因为《华严经》是将五台山与清凉山相联系的经典根据、或因为著名的华严宗祖师清凉澄观曾在其中修行、以及李长者曾在方山造“新华严经论”而成为华严研究的中心或华严宗的重镇,他们的事迹在五台山佛教文化场存在形态中是融在整体文化里的。加之五台山相对偏远幽静,自然环境使之成为苦隐清修的佳境;乃至也是士人寄托或抒发“山林”情怀的好去处。诚如几种清凉山志或传反映的那样,五台山是作为“佛教的”名山引发了修道者入山研修义学或践履修行的愿望,唤起了文人雅士的情趣,吸引了世人的崇信景仰。五台山佛教文化就是在这种吸引及辐射的互动效应中又不断加深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场的吸引力和辐射效应。
同时,广泛的吸引及辐射效应的产生,其实又是由于有深刻独特内涵的支持。就象五台山,由于突出了即清凉山、即文殊化宇的佛教意义,由于有《华严经》的依据,有象清凉澄观以及后来许多著名高僧大德的影响和不断的营造,而使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内容历代以来被不断充实丰富,这就从不同方面强化了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独特性,构成不同于其它的“五台山佛教文化”,形成了五台山独特的佛教文化场和吸引及辐射效应。
由此也可以说,佛教名山文化场及其场效应基本就是“佛教的”意义和名山佛教文化“自身独特性”为主要因素的整合。
三、佛教名山文化场及场效应问题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首先是学术研究方面的意义。佛教名山文化是存在已久的文化现象,但作为整体概念和整体现象的研究并不多,因而有将问题提出以及深入研究的必要。
其次是现实应用方面的意义。由于佛教名山依然存在,佛教名山文化──姑且不论状况如何──依然呈现,对于佛教,对于社会,佛教名山文化都是不能忽视的现象和问题。因此需要有分析和说明。
即使在今天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佛教名山文化的存在意义及其作用意义仍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需要探讨的或许应该是怎样地存在和怎样地作用。以笔者不成熟的思考,认为应从两个基本的方面促进。这就是继承和发扬。所谓继承就是正本清源,所谓发扬就是适应充实。
仍以五台山为例。五台山的佛教意义和独特性就在于它是文殊菩萨化宇。正本清源的方面,大概就是要正确宣扬“化宇非实”,“神迹无非应化”的佛教基本义理意义,进而澄清佛教无神论的“原教旨”,以协调宗教意义与科学认识的某些矛盾,更适应于今天的社会。突出文殊菩萨,着重突出其所代表和体现的佛教的菩萨道,菩萨行,体现文殊菩萨所代表的佛教的基本关怀趋向。这应当算是比较重要的正本。适应与充实,则应有更多的具体途径。除了应特别注重佛教文化内涵深刻性与丰富性的协调与充实,其中,还不妨以前辈学者很早就倡导的“科学的头脑,宗教的胸怀”为一种原则,通过佛教名山文化场之场效应,倡导一点菩萨的情怀,菩萨的胸襟,关爱人生,关爱自然,使菩萨入世间度众生的普世精神通过佛教名山文化载体源源不断地深入人心、广被世间,这在今天是否是非常需要的适应与充实呢?
事实上,若仅仅是佛教名山,而文化内涵淡化或抽空,也只能是历史遗留的人文景观而具景观价值,甚至这种景观价值也会退化。因此,重视佛教名山文化的研究,重视佛教名山文化的继承与适应充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重要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诸菩萨住处品》。
《清凉山志》卷一。
同上。
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七,“释明隐”。
法藏《华严经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