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人间佛教
发布时间:2024-12-06 03:30:57作者:楞伽经讲什么树立正信是学佛人的根本,在三界中,除人而外,恐怕都不容易作到,所以人身是最宝贵的。我们有了六根具足之身,又能得闻佛法,这是最特胜的因缘。我们应本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宗旨,做一个人间佛教的实行者。
“心”在我们学佛的人看来,太重要了。《心地观经》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心能作佛、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心异则千差万别生起。心平则法界坦然无相。《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惟是一心的思维坐化而定。我们这娑婆世界的人身最好,因为它是苦乐兼有的。地狱等三恶趣身,苦受多而愚痴,不能观心修善。六欲天的乐受多而放逸,也不利于修善。只有人身最为殊胜,成佛作祖,善趣恶趣,当前一念俱能做到。《遗教经》说:“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六凡四圣,皆由心作。三界之中,唯人心最胜。不利用此人身来办此制心大事,岂不可惜。一失人身,万劫难得。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不趁此人世间的殊胜身来广作利他善行。更期待何时?人间佛教不可错会。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对于人间佛教思想,概括为“一种思想”和“二个传统”,他说:“中国佛教已有近二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当今的时代,中国佛教向何处去?什么是需要我们发扬的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正确解决的两个重大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以为在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阐明了佛法与世间的关系。佛陀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已的光和热。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以为应当发扬中国佛教的二个优良传统。第一是农禅并重的传统。中国古代的高僧大德们根据“净佛世界,成就众生”的思想,结合我国的国情,经过几百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农禅并重的丛林风规,从广义上理解,这里的“农”系指有益于社会的生产和服务性的劳动,“禅”系指宗教学修。正是在这一优良传统的影响下,我国古代许多僧徒们艰苦创业,辛勤劳作,精心管理,开创了田连阡陌、树木参天、环境幽静、风景优美的一座座名刹大寺,装点了我国锦绣河山。其中凝结了劳动人民的劳动与智慧,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年来,一齐大力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号召全国佛教徒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其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实践,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今天,我们佛教徒更要大力发扬中国佛教的这一优良传统。第二是注重学术研究的传统。我国佛教历史上高僧辈出、大德如林、他们译经著述、创宗立派、传经授业,留下了浩瀚的佛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的宝贵资料,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宝库。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努力开创佛教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新局面。第三是国际友好交流的传统。在历史上,中国和亚洲许多国家的高僧大德,曾梯山航海,往来于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传播友谊的种子鉴真等大师们的西行和东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赵朴初居士这番话是何其中肯与具体!佛说的五乘、人天乘是基础,人天乘中人身尤妙,失却人身,万劫不复!为佛弟子应观照此心,断恶修善。(信息来源:摘自《邯郸佛教》)
编辑: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