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立佛-惊现深山 无颈无脚-身世-至今仍是谜
发布时间:2023-08-23 14:10:35作者:楞伽经讲什么八仙山大佛
大佛局部
佛像附近的古山洞
在宜宾市屏山县龙华古镇海拔891米的山峰上,一尊神秘的大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据了解,自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扬两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塔利班的炮火无情摧毁后,这尊32米高的八仙山大佛,就从世界第三立佛变成了世界第一立佛。
然而,站在大佛脚下,游人仅能从佛像外形上看出一点造型风格,究其修建年代、表达寓意均无从知晓。诸多谜团尚待人解开。与此同时,从其世界唯一性的造型上看,也有相关专家初步分析,这尊佛像可能与少数民族有关。
世界第一立佛神秘隐藏川南深山
从宜宾市区出发到屏山县龙华古镇,驱车需要3个半小时。鲜为人知的世界第一立佛 八仙山大佛,正位于龙华古镇西面的八仙山上。海拔891米的山峰,像一道高耸入云的屏障,常年白云缠绕,仿若仙境。山顶还有一望无垠的茶园风光,可观云海日出,远眺老君山,近观五指山。
人们经场镇拾级而上,通往八仙山顶的道路满目葱郁,游人穿梭在竹林中,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每日清晨,身着短袖、背心的当地人,习惯于快步登山,1769步石梯路,一个多小时就能往返。但对于游客而言,徒步攀登千余步石梯,足够花费1个小时。
关于八仙山来由,相传,八仙云游天下时,铁拐李因身感疲乏,邀约众仙在此短暂歇息。众仙落座,这才发现四周风光迤逦、秀色宜人,待其依依不舍离去后,山体立即留下八个印子,八座山峰凸现,所以叫做 八仙山 。又因清初马姓避难时在此修筑,别名 马家寨 ,又名 慈云岩。
而八仙山大佛所建之处,正是八座山峰的主峰。游人登山到达山顶处,可见用深浮雕手法凿成的释迦牟尼立像一尊,高32米,雄伟庄严。大佛面视东方,《中国大百科全书》开列的世界十大佛像,八仙山大佛榜上有名。但问及何时兴建,何人雕造,均无人知晓。
第一立佛身世神秘当地人多系 填川 而来
屏山县龙华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陈长春,既是古镇当地人,也从事文化工作研究32年。一直以来,他都在琢磨大佛的神奇之处。陈长春查阅过屏山县记载最早的明朝《马湖府志》发现,屏山县大乘镇境内一座不足10米的 卖鱼桥 ,都有记载,而龙华镇如此巨大的立佛,却查阅不到一丁点文字。
同样,在《屏山县志》中,也查无所获。不甘心的陈长春也曾想过,过去龙华镇归乐山(旧名嘉定、嘉州)管辖,不知沐川县及乐山其他地区有无文字记载,而查阅沐川《永福镇志》也没有任何记载。他还通过个人关系,不断向乐山市文化研究专家及各地专家打听有关大佛的消息,但均无回音。
随后,陈长春通过对当地人民的调查了解,龙华人几乎都是清朝初年的 湖广填四川 移民大迁徙中几经辗转,来到龙华并在这里生养繁殖。根据文物部门普查,这尊佛像当建于明代,龙华人民对大佛的来历一无所知也就不稀奇了,因为他们都是在明代以后才从各地迁徙而来。
更神奇的是,屏山县当地人均有发现,龙华当地群众口音非常独特,说慢一点,重一点,就与普通话很接近。但是龙华人口音又与周边地区截然不同。
例如生活中常说到的 盐巴 吃饭 等词句,都有很大区别。从龙华古镇往东约25公里,与宜宾县商州镇群众发音不一样;往西南10公里,与乐山市沐川县永福镇相比,发音又有差异;往东南20公里,在龙溪乡打铁坝以上,同样有区别;就连相隔一座老君山的屏山县新市镇、新安镇等,发音均有差别。
丹霞洞开壁修建时大佛先已傲立在此
紧邻八仙山大佛的右侧, 丹霞洞 三字格外显眼, 玉皇洞 遇仙桥 ,一系列相对小型的神仙塑像,也和大佛连成了整体。据介绍,除立佛之外,这里还有成于1841年道光辛丑年,与立佛紧邻呈T字形排列的丹霞洞石窟群,系供奉道教神像之所。
石壁宏开,天自当年储佛地;道源一贯,人从此日仰神功。 丹霞洞中门前,一副看似普通的对联,却暗藏诸多深意。屏山文化人分析,大佛身世或与此有密不可分的关联。陈长春回想,在此几年前,曾有一波崇尚佛教、道教人士在八仙山上争论,是先有佛还是先有 道 。在其久久争执不下时,陈长春一语道破,丹霞洞前的那副对联早已将此说明。大致意思为:丹霞洞开壁修建时,大佛已经在此,而丹霞洞修建后,不仅能让后人瞻仰佛家精神,也能感受道家诸神之神圣。
而在 丹霞洞 门匾上,依然清晰可见道光辛丑年,翰林院出身知叙州府事张日晸的落款。为此,人们推测八仙山大佛至少在清代早期及更早时间就已修建。
专家也结合大佛塑造风格分析,其造像与明代佛像风格相似。
另外,玉皇洞有分别由四个日月组成的一副怪联,此联怪字有多种读法,均可在《集韵 元韵》《改并四声篇海 日部》引《对韵音训》、《字汇补 月部》《字汇补 日部》《改并四声篇海 月部》引《搜真玉镜》、《字汇补 月部 篇韵》等书籍上查到。
在大佛左侧不远处,陈长春及当地文人还发现了丹霞洞真正创始人,墓穴内同样有石刻佐证, 开创丹霞洞道王教应茔宅 。尽管许多当地人对八仙山大佛了解甚少,但是大家对于修建丹霞洞的王道人,还是相对比较熟悉,一些年仅十几岁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下,也熟知王道人墓穴之处。而不幸的是因为时间的久远,加之早前保护不当,其墓穴先后被盗多次,仅剩下空空如也的一间墓室,以及入口对应墙面刻下的文字。
大佛为何无颈无脚?或为未及完工的 残作
大佛为何无颈无脚。 对于大佛无脚一说,当地专家学者也曾分析,或为未完工之作。因为在其大佛下方有多道规则圆孔,应为修建时搭厢的厢架孔,造像时从上面往下雕凿,厢架撤完,工程完工,给现在房屋修建程序刚刚相反。而究其为何未造完,无法查阅相关资料,或与战乱等因素有关。
我们知道佛像的造型都是根据一定的仪轨来造的。就是说,不同的佛像,它就有不同的仪轨。 陈长春介绍,但是,龙华这尊佛像,与全国各地的佛像都不一样,比较独特,他有许多玄机等待我们去解答。
最明显的有五大特征,正如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员胡文和先生所说:大佛一是没有唐代佛像头部的高肉髻,水滴状的耳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两耳垂肩,这尊佛像是典型的招风耳。二是它的肩上没有哲那环和搭钩。三是颈上没有三道颈线,一个头像直接放在肩上。四是戴手镯。因为按照佛教的仪轨,佛像是不戴手镯的,只有菩萨才戴有手镯。因此,专家们推断,造像者大概是想作为他的一种想法,把这个观音菩萨的手镯移到了大佛手腕上,这倒也是一个创造。另外,腰上系一短裙,犹如妇女做饭时的围裙一般。
综合上述,一些专家认为龙华立佛显得不伦不类,从整体上来说,它是一尊释迦牟尼或者接引佛,但细细一看,既不像佛像,也不像菩萨。不过正因为这样,他才具有世界唯一性。
初步分析,这尊佛像可能与少数民族有关,或者说它在向我们暗示什么。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历史上这种事情并不鲜见,把佛像或者菩萨视为某人的化身,再把自己塑造在另一个地方,这就是文物学上所说的供养人。但是,因为此佛像还未完工,所以供养人自己栖身的地方自然还未来得及雕凿,便与佛像同时留下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