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道?
发布时间:2024-10-29 03:30:21作者:楞伽经讲什么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
”泉云:“平常心是道。”
师云:“还可趣向否?”
泉云:“拟向即乖。
师云:“不拟争知是道?”
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
赵州禅师(778年~897年),法号从谂,祖籍山东临淄,出生地曹州(今山东菏泽),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
唐大中十一年(857),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 赵州古佛 。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享誉南北禅林并称 南有雪峰,北有赵州 , 赵州眼光烁破天下 。赵州禅师住世120年,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 真际禅师 。
赵州和尚在开始用功的时候,向他的师父南泉普愿请教如何是道。南泉和尚回答说:“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道。
赵州进一步问:“如何趣向道?”如何靠近、走近道?南泉告诉赵州:“拟向即乖。”你想靠近道,老早就错了。平常心在什么地方?平常心就在当下,你从来没有离开过道,你又想去接近道,本身就错了。
赵州和尚进一步问:“不拟争知是道?”我不接近道,怎么晓得那种境界就是道呢?南泉和尚说:“道不属知,也不属不知。”就在这一言之下,赵州和尚豁然开悟。
起心制妄,就妄上加妄。当下息却分别心,当下就返妄归真。返妄归真,跟舍迷归悟一个样,它是没有距离的,一切都在当下。有距离,真和妄就是两件事。实际上真和妄是一件事,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一点距离也没有。有距离,烦恼就不能转变为菩提,迷失的生命就不能转变成为觉悟的生命。迷失的生命和觉悟的生命,是同一个生命。
究竟什么是道呢?
“如何是道?”,对这样的问题,不知者自然不知,完全无法回答。知者往往哑口无言,不知该对问者如何回答。唯有那些似懂非懂,似是而非者,常常是口若悬河,论说非常,而贻笑于识者,误导于后学。老子早就说过:“道可道,非常道”,佛更常以“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议”、“非分别思量之所能及”一类的法语来回答对无上菩提的探询。南泉和尚的“道不属知”,也恪守了这一原则。
那么,道不可知吗?也不是。南泉和尚在否定了用“知”来把握大道的同时,也否定了“不知”。其中有两层意义:
其一是否定了“道不可知”的妄见,其二是否定了那些以不知为知,以不知为道的妄见。这二者,在佛教内,在禅宗内都大有其人。“知是妄见,不知是无记”,两面开光,着实有力。这样的开示,对参禅者有固岸导流之功用,于事于理,都不容质疑。
知或不知,不过是心与境之间缘起中的一些境象、内容而已,都仅是人的认识上的一种属性,在精神上、生命上仅属部分的功能,而决非其全体。而道则是全体的全体。
有人也许会说:“禅宗内不是常说立处即真,一即万,万即一吗?所以个别就是普遍,部分就是全体。”的确,禅门里的过来人常作如是之说,而未入门者则常常将这种悟入的实相作哲学似的理解。当然,佛学内有关哲学和辩证法的精妙论说不胜枚举,但佛法毕竟不等于哲学或辩证法。佛教,特别是禅宗讲的是修行和实证,决非仅仅停留在思辨之上。而顿悟,更不容有半点思维的程序混在其中,不然又怎么能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呢!
道是全体,要见道就必须顿悟,离开顿悟之见都仅仅是部分。知的属性就是“言语道”或“心行处”,必然是遵循逻辑的河道,在内容的时间和空间中流淌。所以,不论这个知的内涵有多大,内容有多广,都仅仅是有限和部分。既有知,必有不知或未知在它的前面。但道是不二的,“道不属知、不知”关闭了思维分别之门,而开启了顿悟之门,禅门宗师的作略,的确是直截了当,不容思虑的。若一念相应,即得契入。赵州禅师于此“言下,顿悟玄旨”,是其宜也。
什么是“平常心”?
“平常心是道。”什么是“平常心”?为什么道就是这个“平常心”?既然这个“平常心”等同于道,那就决非常人所津津乐道的那个平常心了。南泉和尚在这里所开示的“平常心”,既非凡,又非圣。非凡,即非众生们的烦恼心、机巧心;非圣,即非圣贤们的种种胜见、胜解。非凡不难接受,非圣则使人不知所以。
其实,这个原则在大乘佛教的经典里早已广有言说,如《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基于此,才有“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这个“无所住心”,方为南泉和尚所指示的“平常心”。这是没有污染、没有附着的心的本然,也就是六祖大师所指示的“本来面目”。
心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功能,佛教内各宗各派,特别是唯识宗对心有极其严密和深刻的揭示,这里无须加以介绍。当然,禅宗对这个心自有它独特的见解和体证。这个见解和体证,也就是南泉和尚所说、赵州禅师所悟的“平常心”。
对“平常心”,《般若心经》中有一段开示可以说是揭了底的,这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许多学习《心经》的人都把这段极为重要的、使人言下知归的开示当作一则哲学论断,用作概念上的思辨而已。殊不知,这一段经文恰恰是对每个学修者的心体——道体的最佳表达,同时也是修道体证的无上大法。在这里,还是因果不二的最高原则。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为什么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是因为这个心是“不生不灭”的,也是“不垢不净”的,还是“不增不减”的。对这个大道本源的心,谁能加以生灭垢净和增减呢?
众生之所以是众生,恰恰是生生世世、时时刻刻不停地对这个大道本源的心,去妄加生灭垢净增减。这样怎么免得了“住色生心”,乃至“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呢?所以,修行的功夫,还是得回到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上来。只需在心念上不去妄生妄灭,妄垢妄净,妄增妄减,这个“平常心”的“本来面目”就现现成成、明明白白地与你同在。所以祖师们常说“举念即乖”、“一切现成”,又说“毫厘系念,三涂业因;暼尔情生,万劫羁锁。”
如果功夫上达到这个火候,这个“平常心”自然就“犹如太虚,廓然虚豁”了。心无所住,道眼明白,于理于事,就会无碍圆融,自在解脱,岂不快哉!
修行之人虽多,但牢牢盯着大道的人少。若初发心,乃至尽形寿都在道上,焉有不得入门之理?
赵州禅师自见道后的百年间,可以说是须臾未曾离也。五百余条语录,全都是从这“平常心”—道上化出,着实精采。下面引两位祖师的诗偈,用以颂赞这个“平常心”。先看牛头法融禅师所颂: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再看圆悟克勤禅师所颂:
遇饭吃饭,遇茶吃茶。
千重百匝,四海一家。
解却粘,去却缚;
言无言,作无作。
廓然本体等虚空,
风从虎兮云从龙。
归根结底,修行还是得体证这个平常心,并在日用中调好这根弦才行。
南无阿弥陀佛